第九百五十章 滅國之戰 三

撒金眼看着兩顆黑黝黝的震天雷射來,他忽然想起青崗軍寨的爆炸,頓時驚得他頭皮炸開,大喊道:“趴下,快趴下!”

他自己先抱頭趴下,但兩顆震天雷的距離還是稍微過了一點,震天雷擦過城頭,直接射進了城內,只聽兩聲驚天動地的爆炸,頓時城牆劇烈晃動,緊接着塵土飛揚,黑煙瀰漫。

這兩顆震天雷正好落在城下搬運石頭的士兵中間,霎時間血肉橫飛,死傷極其慘重,數百人被當場炸死。

所有士兵都驚得膽寒,雙腿一陣陣顫慄,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兇暴武器。

遠處,宋軍士兵也暗暗吃驚,他們想不明白,爲何這種爆城型震天雷體積只比從前用的震天雷大一倍,但威力卻大了五倍不止,難怪都統開始大量使用這種爆城型震天雷來投射。

緊接着第二輪兩顆震天再次投出,工匠進行了微調,使投石機的力量稍微減弱一點點,這兩顆震天雷一顆正好落在城頭上,另一顆則砸中城牆,在城牆下爆炸,又是兩聲震耳欲聾的爆炸,大堆城牆磚石‘嘩啦!’傾泄而下,使城頭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缺口,而另一顆在城牆下爆炸的震天雷也將城牆炸開一個一丈寬的大洞,這是普通震天雷根本辦不到的效果。

李延慶立刻下令道:“攻打城牆!”

城頭士兵還在極度混亂之中,第三輪兩顆震天雷又再次呼嘯射來,只聽‘砰!砰!’兩聲悶響,兩顆震天雷皆砸中了城牆,城頭士兵剛鬆口氣,就聽見兩聲驚天動地的爆炸,一段城牆竟然飛了起來,從中間斷裂了,無數石塊飛向天空,又撲簌簌落下。

北面的震天雷正好投入了之前炸開的大洞內,使它在城牆內部爆炸,巨大的衝擊波將整段城牆都炸塌了,待硝煙散去,一段五丈長的城牆缺口出現在宋軍面前。

李延慶拔出戰刀一揮,“殺啊!”

“殺啊!”

三萬宋軍一聲吶喊,開始向城頭奔涌而去,在前面是一萬騎兵,萬馬奔騰,馬蹄敲打着地面,塵土飛揚,大地在顫抖,後面是黑壓壓的兩萬宋軍步兵。

城頭守軍早已被震天雷的巨大威力驚得鬥志全無,當宋軍殺來時,他們紛紛丟下兵器向城下跑去,一萬守軍瞬間崩潰了,連奴兵也丟盔棄甲,帶着搶掠的錢財向西城逃命。

撒金大吼大叫,連殺十幾人,依然阻擋不了士兵的逃跑,這時,副將王簡奔來大喊:“都督,快走!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撒金無奈,只得奔下城去翻身下馬,和王簡帶着數十名騎兵向西城門奔去。

西城門已被打開,城內奴兵蜂擁逃出,四散奔逃,這時,夏州城西面卻出現了一支萬餘人的騎兵,如同一張巨大網,將所有士兵的退路截斷了。

主將曹猛見倉惶奔逃的數千西夏士兵,他冷哼一聲,喝令道:“出擊!”

“嗚——”

低沉的鹿角號聲吹響,一萬騎兵驟然發動,揮舞着長槍向迎面逃來的西夏潰軍殺去.......

宋軍不用攻城梯便輕易地攻克了高大堅固的夏州城,軍隊開始清點城內人口,挨家挨戶搜查逃匿士兵。

李延慶卻在數十名將領的陪同下仔細查看震天雷炸城的效果,這次確實給他們帶來了意外和驚喜,李延慶原本是想用震天雷大量殺傷士兵,摧毀敵軍的鬥志,爲下一步的攻城做準備,沒想到震天雷居然把城牆炸斷了。

李延慶回頭問一名老工匠,“你們在試驗時,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嗎?”

老工匠搖搖頭,“我們已進行了無數次試驗,從沒有在城牆外炸開城牆的記錄,按理震天雷必須塞進城牆內部才能炸塌城牆,就算爆城型的震天雷也不例外,這次真是意外,不過小人估計是城牆本身的問題,可能是年代久遠,石塊之間的砌合粘度已經沒有,所以只要有一塊石頭坍塌,就會引發其他石塊跟着落下。”

李延慶走到城牆邊,晃了晃一塊大石,果然可以輕易推倒,兩塊大石之間的砌漿已經完全酥了。

根本原因還是西夏人築城的技術比較落後,不像宋朝是用米漿和石灰攪拌,凝固後非常堅固,堪比後世的水泥,而這邊直接用石灰漿砌城,一旦年代久了,大石和大石之間的粘合度就會消失。

王貴在一旁忽然道:“聽說西夏人城牆都是遼國工匠幫助修建。”

衆人眼睛都一亮,大家都聽懂了王貴的意思,既然西夏的築城工藝來自遼國,那遼國的城牆也應該一樣,金國更是直接用遼國城池,那麼他們爆城型震天雷直接在城牆外就能炸塌城牆,這可是一個巨大的發現,等於給宋軍的攻城戰術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李延慶微微一笑,“這不光是震天雷的機會,用攻城槌撞擊城牆也是一樣,我們完全可以設計一套新的攻城戰術,對我們的進攻將無往不利。”

衆人摩拳擦掌,對外來的戰爭充滿了信心。

這時,一名將領奔來稟報:“啓稟都統,劉將軍已經完成了對城內的清查,請都統進城!”

李延慶點點頭,這才翻身上馬,帶着衆人向城內走去.......

夏州城是宋軍佔領的最重要的一座西夏城池,雖然只有一萬三千戶,八萬人口出頭,但它卻是西夏的第二大城,僅次於都城興慶府,它的失守也就意味着西夏失去了近一半的國土。

在金國佔領太原府後,西夏也撤銷了原來宋夏邊境的大量軍堡和駐軍,節省了不小的財政支出,但去年初宋軍徹底奪回河東路後,西夏也打算重新恢復邊境駐軍,怎奈兵力不足和財政拮据,一直遲遲沒有恢復,夏州城也就成了西夏最東面的一座駐兵之城。

雖然夏州以東沒有了軍隊,但這一帶卻生活着大大小小數十個部落,它們都是西夏的戍邊部落,不過它們對西夏的歸屬感並不強烈,每年西夏要拿出大量的錢財補貼他們,一旦西夏中斷對他們的錢財支持,而宋朝再利用貿易和糧食及時補上這個缺口,他們極可能就會變成宋朝的邊民。

張叔夜和徐徽言在這次北征中的任務就是這個,他們負責收服夏州以東的各個小部落,用武力和糧食來收服他們。

此時,夏州城內的混亂已經得到了控制,家家戶戶被要求閉門不出,大街上到處可見屍體,劉錡在一旁解釋道:“這些人卻不是宋軍所殺,而是被當地居民殺死,據說昨晚西夏軍強徵壯丁,同時姦淫搶掠,使城中居民對他們恨之入骨,所以這些士兵逃進居民區時,無一例外被憤怒的居民殺死,並把屍體扔出來,一共被殺九百餘人。”

李延慶忽然發現這些被殺的士兵幾乎都是漢人面孔,不由一怔,“他們都是漢人?”

“應該說他們祖上是漢人,在西夏他們的身份是奴隸,在西夏從軍就叫奴軍,都統別以爲他們是漢人就心懷憐憫,他們可不認爲自己的宋民,也不會說漢話,殺起宋民來比党項人還狠,這樣他們就能轉爲西夏平民。”

李延慶點點頭,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他們之前已經遇到了,上次他們從韋州和西平府將數十萬漢人帶回陝西路和秦鳳路,就發現裡面有不少人不會說漢語,只會說党項語,後來有不少人因爲語言和生活習慣難以適應,又攜家帶口返回了西夏,李延慶也不阻攔,任憑他們回去。

其實這種現象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隋朝在地理上統一中國,但南北人民的巨大隔閡依然存在,爲了彌合這種隔閡,隋朝開掘了大運河,在經濟上和交通上溝通南北,爲了籠絡南方讀書人而開創了科舉制,使南方士人也有機會進入統治階層。

遼宋金西夏也是一樣,這四個國家內都生活着大量的漢人,民族血脈相同,國家的認同卻不一樣。

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有兩個,一個辦法是將居民置換,將西夏人打散後遷居到內地,讓他們慢慢融爲宋民,而西夏則遷入內地居民。

另一個辦法就是時間來遺忘,用宋朝官員來管理,百年後他們就會逐漸忘記他們曾屬於西夏國,前提是必須將西夏皇族斬盡殺絕,斬草除根,否則就會像慕容父子一樣,燕國消失了幾百年,他們還念念不忘要復國。

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聊聊新書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月末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
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聊聊新書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九百一十章 重責輕罰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一百零八章 食鋪偶遇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八十四章 岳飛抉擇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五十九章 知縣視察 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會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儀式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絕女將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月末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二十九章 決戰蘇州 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網之魚第九百七十六章 回京準備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二百章 鄭氏壽宴 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佔鄆城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書坊遇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