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下馬之威

縣學上課要比鹿山學堂晚得多,辰時三刻,也就是上午八點半,上課鐘聲纔會敲響,而教授們還要喝完茶,纔會踱着方步慢條斯理地來到各自的學堂。

這便給住在校外的生員們帶來很大的便利,他們可以從容不迫地吃完飯,再去學堂讀書。

飯堂內,湯懷在給衆人說着昨天王貴生的一個笑話。

“那人看起來大概三十多歲,留着這麼長的鬍子,揹着手在林**上散步,老貴走上前,恭恭敬敬向他行禮,喊了一聲師父好!你們猜怎麼樣——”

王貴急得從後面掐他的脖子,惱羞成怒地喊道:“不準再說了!”

湯懷笑得氣都喘不過來,雙手比劃着道:“那人.....頓時驚慌失措,對老貴說,學弟不必多禮,我也是今年的新生員.......”

衆人鬨堂大笑,幾個小丫鬟也捂着嘴偷笑,王貴滿臉通紅地解釋道:“誰能想得到,那麼老了居然還是新生員,鬍子都有一尺長,你們見了也一定會以爲是師父。”

張顯忍住笑道:“那人我知道,叫做楊筠,他爲了考上舉人就一直混跡在縣學內,聽說兒子都十歲了。”

“好像不止他一個吧!”

李延慶也笑道:“我昨天下午去聽《周官新義》課的時候,也遇到幾個老生員,都差不多三四十歲了,我就很奇怪,縣學怎麼會有那麼多老生員?”

和張顯同住的生員叫做秦亮,是湯北鄉大鄉紳秦宣的兒子,也是十三四歲,性格十分文靜,他接過李延慶的話頭,笑着解釋道:“這也是縣學的傳統,除了考上州學和解試,生員的學籍都不會註銷,所以縣學名義上有近三千人,就是這個緣故,有人統計過,縣學裡三十歲以上的老生員大概有二十七個,我們會經常遇到。”

岳飛聽到這幾句,他不由把剛剛放下書又拾了起來,開始低頭讀書,他可不希望自己三十幾歲了還在縣學裡讀書。

李延慶看了看鐘漏,起身道:“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得走了。”

衆人收拾書袋向外走去,張顯跑上前問道:“老李,今天上午你上什麼課?”

“今天上午是騎射課,第一天開課,要不要一起去試試?”

“我倒是想啊!可是我箭法不合格,周師傅不要。”

張顯着實沮喪,李延慶笑着安慰他道:“好好練箭,我們就能一起上了。”

“好吧!我下午去箭場射幾箭,爭取早日和你們一起上課。”

張顯和秦亮先走了,這時,岳飛把他們的馬從牲畜棚牽了出來,他們住的房子有間很大的牲畜棚,裡面除了四匹馬外,還有七八頭毛驢,王貴家的牲畜店專門派了一名馬伕給他們打理,平時他們騎驢上學,只有上騎射課纔會騎馬去學堂。

衆人翻身上馬,策馬向縣學緩緩而去,大宋王朝馬匹不多,就算有馬也大多是拉車的挽馬和耕地的畜力馬,供乘騎的馬匹很少,一般都是騎驢。

湯陰縣的馬匹更少,他們四人騎馬混跡在大羣騎驢的生員之中,顯得格外引人矚目,大家都知道,這四人是去上騎射課的生員了。

射箭場上,十二名生員騎馬列隊成一排,師傅周侗站在前面一座木臺上,他身材高大,象一座高塔矗立在衆人面前,給十二名生員一種巨大的壓迫感。

“二十年來,我的學生都是大宋的精銳之軍,今天卻是第一次教授讀書的學子,但我要告訴你們,我不會因爲你們是讀書人就會待以寬容,如果你們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我會比軍隊還要嚴格,我會讓你們累得生不如死,現在我給你們一個選擇的機會,想退出我的訓練可以離去!”

十二名生員都是從小練武,這次大刀知縣豪氣大,居然請來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教他們騎射課,這種機會去哪裡找?每個人目光堅毅,腰板挺得筆直,一動不動,卻沒有一個人離去。

周倜對他們的態度很滿意,便走下木臺,翻身上了一匹馬,他用馬鞭一指旁邊一排弓架令道:“每人去取一把弓,一壺箭!”

衆人催馬上前,紛紛探身取了一把弓和一壺箭,李延慶仔細打量手中沉甸甸的騎弓,這也是八斗弓,但騎弓比步弓稍小,上弓臂略長,下弓臂圓短,這是爲防止下弓臂影響戰馬,但做工更加複雜,短小而韌勁強大,這就要求騎兵採用射法射箭。

一把上好的騎弓要四年時間才能完成,價格十分昂貴,而且市場上也很難買到,這批騎弓是周倜專門從軍隊中搞來給他們練習。

周倜用鞭子一指李延慶,“你上來試射一箭!”

李延慶的弓步是第一名,但騎弓卻和大家一樣,都是從頭開始。

他催馬上前,先取出一枚抉戴上拇指,從後背箭壺中抽出一支箭,他現箭也比平時步弓箭要短小一些,而且後面的羽毛也特意修剪過,非常整齊。

將箭搭上弦,箭在弓右,目光在弓左,將弓弦慢慢拉開。

“不對!”

周倜立刻現他的錯誤,李延慶依然在用步弓射法,周侗厲聲喝道:“勢如追風,目如流電,滿開弓,緊放箭,目勿瞬視,身物倨坐,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李延慶心中凜然,猛地開弓拉滿,目光似電,掃向前方,幾乎沒有停留,當箭頭觸指,一支鵰翎箭便如閃電般射出,‘咔!’一聲,正中八十步外一隻箭靶,李延慶忍不住暗暗給自己喝彩一聲,旁邊生員都鼓起掌來。

騎弓偏小,但勢能更大,兩臂力量一般不能持久,張弓便須射出,所以要求目力和箭術都非常高。

但周侗卻冷笑一聲,“你這是靜止射箭,和步射又有什麼區別?”

周侗從他的箭袋中抽出一把巨大的青銅胎弓,又抽出兩支鐵箭,衆人都齊聲驚呼,“銅弓鐵箭!”

傳說中的銅弓鐵箭今天居然出現在他們眼前,令十二名生員心蕩神搖,周侗號稱鐵臂,便是以騎射聞名天下,大宋騎射優秀者不計其數,周侗之所以在無數騎射中脫穎而出,便在於他特有的銅弓鐵箭。

周侗縱馬疾奔,左右兩邊各有一隻箭靶,只見他滿弓如月,一支鐵箭閃電般射出,穿透了百步外的箭靶,他又一扭身換成右手執弓,左臂拉弦,另一支箭驟然射出,再次穿透了百步外的右邊箭靶。

當他調頭奔回時,卻探身在馬肚下,又一次左右開弓,這次目標卻是百步外兩個快移動的木人,兩支鐵箭精準地射中了移動中的木人,左射左眼,右射右眼,分毫不差。

衆人看得目瞪口呆,他們什麼時候看見過這麼高明的箭法,連鼓掌都忘記了,李延慶更是羞愧地低下頭,他自詡箭法高明,現在他才知道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那點微末箭術比起周侗的銅弓鐵箭簡直就是螢火比皓月,差之十萬八里。

“你們都看到了,左右開弓,這就是一年後你們的水平,現在開始訓練,每人拉弓一百下!”

..........

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月末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月末求月票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
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見童貫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月末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三章 溫柔之鄉第三百章 烏龍軍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監察第七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震河東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鬧大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進爵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九百八十八章 內戰爆發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戰 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月末求月票第七百三十一章 箭石較量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賭弓鬥箭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馬大賽 十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五百一十三章 拔掉毒刺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一百三十七章 謠言之困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試科舉 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鄲遇匪 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九十章 追查疑兇 二第四百四十章 官職初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