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

但驚爆所有人眼球的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太學生,和第一名花榮同樣拿到了九十五分高分,卻因爲名聲不顯屈居第二。

一時間,李延慶這個名字傳遍了汴京的大街小巷,有人認爲李延慶名至實歸的第一,但他也有人不屑一顧,認爲他只是偶然發揮出色,支持他的多,反對他的也多,酒樓茶館,挺花派和挺李派吵得不可開交。

挺花派的酒客們理由非常充分,“騎射當然要看穩定發揮,花將軍是上屆第一,這次連續兩天奪下第一高分,這是積累的經驗,不是一兩次發揮出色就能替代。”

挺李派當然也不甘示弱,他們反脣相譏,“若經驗能當飯吃,還要比賽做什麼,誰的經驗最高,那就讓誰拿第一好了,爲什麼還要比賽,李延慶明明騎射更加技高一籌,被壓分才屈居第二,如果公平打分,他至少是九十八分,誰的箭術更高,大家眼睛都是雪亮的。”

.......

如果說酒客、茶客的辯論還屬於意氣之爭,但三大關撲店卻陷入了巨大的被動之中,李延慶的異軍突起使他們制定的弓馬爭雄榜出現了明顯的瑕疵,不管是他們正榜,還是後三十名的備選榜都沒有李延慶這個名字出現。

關撲店製作弓馬爭雄榜就是給賭客們做一個下注的參考,但李延慶的出現不僅衝擊第一名,也同樣使前三名出現變化,這就意味着絕大部分賭客都將輸掉這次弓馬大賽下注。

如果僅從利益上考慮,絕大部分賭客輸掉會讓關撲店賺得鉢滿體滿,但關撲店都是靠信譽吃飯,這樣結果會嚴重損害他們信譽,後果他們承受不起,

就在複賽成績單公佈了一個時辰後,三大關撲的掌櫃都聚集在玉堂閣,商量對應之策。

象賭博這種行業,沒有強大的後臺是不敢輕易染指,玉堂閣就是皇太后向家的產業,但向家產業很多,絕不僅僅關撲店一種,所以發生這種經營上的小問題,就用不着讓主人出面過問,一般是掌櫃們先商議一個方案,如果涉及官府權勢,掌櫃們實施不了,再提交給主人解決。

玉堂閣的大掌櫃姓蔣,五十餘歲,在關撲這一行做了三十年,遇到過各種風風雨雨,象這次遇到的問題也是比較常見。

他緩緩對其他兩家關撲的掌櫃道:“我已經派人去查這個李延慶的底細,同時整理一下押他的注數,大約兩千兩銀子,其中最大一筆是一個叫李大器的人押的,一千兩銀子,此人是寶妍齋的大東主,我懷疑他就是李延慶的父親,畢竟只有父親纔會對自己兒子有這麼大的信心。”

另外兩名掌櫃都精神一振,連忙道:“我們來之前也仔細覈查過,在我們兩家都沒有人押李延慶,大掌櫃的推斷應該正確,李大器應該是這個李延慶的父親。”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果李延慶奪走第一,那按照封頂十倍的賠數,我要賠出兩萬兩銀子,也就是玉堂閣還要虧幾百貫,倒是你們兩家每家至少賺一萬貫,我不好向東主交代啊!”

關撲店賠錢是不可能的,最多是隻有佣金收入,但現在的問題是其他兩家悶聲發大財,卻讓玉堂閣出頭露面,蔣大掌櫃着實心懷不滿。

“我們應該全面考慮,如果能阻止李延慶拿第一當然好,可如果阻止不了又該怎麼辦?我覺得這筆帳應該好好算一算。”

蔣大掌櫃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好處都被你們兩家拿到了,現在卻讓我去賣力,天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

兩個掌櫃都明白他的意思,想讓自己把利益分給玉堂閣,這怎麼可能?哪個掌櫃有膽子把自己店的盈利分給別人。

沉默片刻,其中一名掌櫃道:“最好的辦法就是阻止李延慶拿第一,這樣大家都不爲難了。”

蔣大掌櫃見兩人避實就輕,不提補償之事,便冷冷道:“這樣吧!我們各自回去稟報東家,如果東家說沒有必要,那我們就不用在這裡白操心了。”

“可東家未必會管這件事,最後還得我們自己想辦法。”

“我們能想什麼辦法?人家是太學生,我們總不能拿把刀子躲在太學門口等他出來捅一刀吧!”

說到這裡,蔣掌櫃已經不耐煩了,站起身道:“先回去稟報吧!我還有事,兩位先請!”

……….

雖然趕走了兩個掌櫃,但蔣大掌櫃卻又不能置身事外,他便坐上一輛馬車,向位於大內東側的向府駛去。

向太后在十六年前去世後,她的兩個兄長向宗良和向宗回也先後去世,向家的恩寵已漸漸趨淡,但他們依然擁有大量的產業和房產,富甲天下。

目前向家的主事人是工部尚書向適,工部尚書同樣是沒有實權的虛職,實權在各曹郎中手上,這便是宋朝朝廷的特點,高官有勢無權,低官有權無勢,這便養了大批無所事事的閒官,但俸祿福利卻一點不少。

向適是向宗良的長子,他雖然不能繼承父親郡王的爵位,但同樣被封爲開府儀同三司,擁工部尚書的高位官職,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在朝中無事,在家中卻很忙,他最大的愛好有兩個,一個是造人,一個是造酒,或許是錢多得令他厭煩的緣故,他養了數十個美姬,每天供他實施造人運動,中午一回,晚上一回,每天雖然筋疲力盡,但他卻樂此不疲。

向適的另一大愛好就是釀酒,宋朝對釀酒控制得極爲嚴格,有資格購曲釀酒的只有兩類人,一是正戶酒店,其次便是宗室、外戚和高品官,向家是外戚,不在禁止之列,因此向家也想法設法釀製好酒,終於在向適父親向宗良手中釀出了絕妙之酒,取名爲天醇。

向適繼承了父親釀酒的天份,每天造人之餘便醉心於釀酒品酒之中,酒色噬人骨,向適才四十餘人歲,可看起來就像六十歲的老人,皮膚鬆弛,頭髮半白。

此時,向適正在房中訓斥向琮不務正業,整天和堂弟向環遊手好閒,惹事生非。

“你要我怎麼說你才肯聽進去?安排們去太學讀書不肯,讓你們進宮當侍衛也不肯,你今年已經二十五歲了,你要到什麼時候才懂事?”

向琮態度雖然不錯,低頭聽訓,一句話不敢說,但他是典型的左耳進右耳出,父親儘管訓斥,他卻照玩不誤!

但今天向適卻受到了刺激,鄭皇后的侄兒當了三年侍衛等到恩蔭,去巴蜀當縣丞了,向適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他更加着急,他見兒子一臉無所謂的樣子,便拍桌子罵道:“鄭駿以前和你一樣當無賴,可人家三年前聽話當了侍衛,現在去做縣丞了,你看看你自己,武不會拉弓,文不會提筆,你說你會什麼?”

這時,有宅老在門外稟報,“官人,蔣掌櫃有急事求見!”

宅老就是管家,在普通平民大戶稱爲管家,但在權貴高官府中便稱爲宅老,向適正在氣頭上,哪裡向聽什麼彙報,立刻喝道:“不見!”

話剛出口,他心念一轉,連忙道:“讓他進來!”

他忽然想起,可以讓兒子管管產業,也算是收他的心。

“你也坐下吧!聽掌櫃說什麼?”

不多時,蔣掌櫃匆匆走進房中,跪下行大禮,“小人蔣志參見官人,參見衙內!”

“有什麼急事?”

蔣掌櫃坐起身道:“回稟老爺,是這件事,關於弓馬大賽的下注問題.......”

蔣掌櫃便將目前遇到的困境給向適詳細彙報了,這時,向琮在一旁忽然愣頭愣鬧腦地插口道:“父親應該好好收拾這個李延慶!”

===

【今天兩章,稍微休息一下】

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三百零六章 圍殲敵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月初求月票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
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三百七十一章 縣尉周春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三百零六章 圍殲敵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邊救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五百三十四章 鬥爭激烈 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見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樓話別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四百四十八章 曹府家宴 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輿論沸騰第二百零一章 鄭氏壽宴 三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二百零四章 鄭氏壽宴 六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線慘敗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爭風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鄉偶見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怨沸騰 上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九百四十八章 滅國之戰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九章 以直報怨 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月初求月票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輕氣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