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

孝和鄉十里八村的人都趕到了鹿山鎮,使鹿山鎮人潮洶涌,熱鬧異常。

鹿山鎮上到處是零散的鞭炮聲,一羣頑童在茅房牆角點燃了一隻炮仗,扔進茅房後便哄地跑散了,茅房裡‘嘭!’地一聲悶響,只見一個老者提着褲子咆哮着衝出茅房.....

官道兩旁都被大大小小的貨攤佔領了,一家挨着一家,各種各樣新奇的玩意吸引着一羣羣男女老幼。

賣小吃的,賣針頭線腦的,賣野雞野鴨的,賣瓜子果子的,賣各種廉價飾,賣日用百貨.....

在怡春院門口,一羣穿紅戴綠的年輕女子在老鴇的帶領下,正氣勢洶洶和一輛賣雜貨的牛板車攤販吵架,這輛牛車堵住了她們的大門,使她們沒有了生意。

但鎮上的小攤小販吸引不了學子們的興趣,他們飛奔地穿過小鎮,向小鎮最北面的社廟奔去。

“慶哥兒!”

李延慶聽見旁邊有人叫他,一轉頭,卻見是顧三嬸向他招手,顧三嬸家離他家不遠,胡大叔一家搬走後,他們便是最近的鄰居。

“三嬸子在這裡做什麼呢?”李延慶跑上前笑問道。

顧三嬸笑眯眯道:“正好家裡養了些雞鴨,便趁這個機會拿來賣掉,慶哥兒要不要買兩隻雞回去補補?”

李延慶這才注意到三嬸腳下放着兩個竹籠子,裡面裝了十幾只雞鴨。

“行啊!你拿幾隻雞鴨去給忠叔吧!”

顧三嬸笑逐顏開,“還是我們慶哥兒爽快!”

“三嬸,大叔和柱子他們呢?”

“柱子被保正拉去敲鼓了,你大叔....咦!剛纔他還在這裡呢。”

顧三嬸四下尋找丈夫,卻現丈夫躲在角落裡,正伸長脖子望着怡春院的一羣花娘子嘿嘿直笑,她頓時大怒,上前一把揪住丈夫的耳朵,“你再往那邊看,當心老孃把你的眼珠子挖下來。”

李延慶吐了下舌頭,自己好像多事了,他高聲道:“三嬸,把你雞鴨拿去我家,回頭我讓忠叔給你錢。”

說完,他便一溜煙地跑了......

社廟位於小鎮最北面,也在鹿山腳下,距離李家祠堂不遠,社廟就是土地廟,是座很小的建築,供奉着孝和鄉的土地公公。

但土地廟前面卻有一塊佔地數百畝的空地,這裡既是鄉民們的打麥場,但同時也是孝和鄉的娛樂文化中心,逢年過節的各種活動都在這裡舉行。

孝和鄉春社的大幕就在這裡拉開,空地四周擺下了流水席一樣的大棚,十三個村都有自己的場子,每個大棚前都有兩三個年輕後生在拼命地敲鑼打鼓,企圖用氣勢壓過對方。

李延慶找到了李文村的大棚,相比旁邊的趙家村,李文村的棚子稍小一點,但比起潛山村卻又大得多,正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李文村大鼓架在一棵大樹下,顧三嬸的兒子顧大柱正憋足了勁敲鼓,他長得膀大腰圓,今年只有十七歲,十分老實憨厚,跟他爹爹在地裡種田討食。

“柱子,要不要換換手?”李延慶上前摩拳擦掌笑問道。

“我也是剛上手,剛纔保正找你來着,他就在棚子裡。”

李文村的保正原是李二父親李真,李真升爲都保正後,李文村的保正便由甲頭李大印接任,李大印今年四十歲不到,長得十分精瘦,和他兄弟李大光的高大魁梧截然相反,他家住在村東頭,家裡有百餘畝上田,也算是村中富裕人家。

此時,李大印正坐在桌前陪同幾名客人說話,李延慶上前笑問道:“三叔找我有事嗎?”

“慶兒來得正好!”

李大印給他介紹旁邊一對三十餘歲的夫婦,“這位是秦官人和他的渾家,從湯北鄉過來,秦官人的渾家是我們孝和鄉人,按照風俗,今天回了孃家。”

他又給夫婦二人介紹李延慶,“他就是你們問的慶哥兒。”

李延慶見他們衣着光鮮,容貌富態,保養得很好,尤其秦夫人還戴着遮面紗幔,顯然是湯北鄉的大戶人家,李延慶連忙給他們躬身施禮,“延慶向秦官人和夫人問安!”

夫妻仔細打量李延慶,尤其秦家娘子還掀起紗幔上上下下細看李延慶,夫妻二人對望一眼,顯然對李延慶很滿意。

尤其李延慶稱夫人,更顯得他知書達理,尊敬長輩,不像李大印一口一個渾家,就顯得比較粗俗。

“小官人還在鹿山學堂讀書嗎?”秦官人笑着問道。

李延慶恭恭敬敬道:“延慶再過兩天就要考縣學了。”

“以小官人的才氣,考上縣學是沒有問題的,過兩年考舉人也是輕而易舉,希望小官人能刻苦讀書,將來考中進士,光宗耀祖。”

“多謝秦官人鼓勵!”

“聽說令尊不在家,不知幾時才能回來?”

“家父在安陽縣,再過一陣子就回來。”

“哦!那就有點遺憾了。”

李延慶遲疑一下問道:“秦官人找家父有事嗎?”

秦官人叫做秦宣,祖父曾做過一任通判,在湯北縣是僅次於張家的大戶,他和李延慶的外公丁仲關係不錯,丁仲爲了攀上秦家,便主動提出和秦宣結爲親家。

偏偏他的兒孫都不爭氣,秦家看不上,他便想到了外孫李延慶,便想讓李延慶娶秦宣之女。

秦宣聽說是五年前的神童,他還真有點動心了,正好趁這次春社妻子回娘探親之時,順便看一看李延慶,他比較開明,希望女兒自己也能滿意。

秦宣呵呵一笑,回頭招手道:“蔓兒,到這邊來。”

李延慶早就注意到旁邊站着一個小娘子,他只是不好意思細看,這會兒小娘子走上前,有點害羞地站在母親身後,李延慶這纔看清她的模樣。

只見她年約十二三歲,長得倒是挺高,梳着雙環髻,斜戴一朵大紅的石榴絹花,瓜子臉,一對細細彎彎的秀眉,模樣十分清秀,穿一件上等綢緞縫製的紅面白底褙子衫。

“這是小女蔓兒,”

秦宣又給女兒介紹李延慶,“他是就是丁員外的外孫,曾經奪得童子會魁。”

李延慶心中‘砰!’的一跳,頓時想起了師父給自己帶的口信,不會她就是要和自己相親的那個小娘子吧!

秦蔓兒偷偷看了一眼李延慶,頓時滿臉緋紅,連忙扭過頭去。

就在這時,棚子里門口傳來了王貴和湯懷氣喘吁吁的聲音,“老李,我們到處找你!”

王貴和湯懷終於看見了李延慶,從棚子下方鑽進來,跑上前埋怨他道:“你躲在這裡做什麼?”

王貴二人這纔看見面前的秦氏夫婦,一擡頭,又看見含羞臉紅的秦蔓兒,兩人頓時呆住了。

“你有事情,我們就不打擾了。”

兩人轉身要溜,李延慶連忙一把拉住他們,對秦宣和秦夫人道:“兩位長輩若沒有別的事,晚輩就失陪了。”

“去吧!去吧!”秦宣呵呵笑道:“怎能耽誤你們春社遊玩。”

李延慶行一禮便匆匆跑了,這時,李大印見門口又來了客人,便起身迎了上去。

秦宣這才低聲問妻子,“夫人覺得他怎麼樣?”

秦夫人想了想道:“總覺得他比顯哥兒差點什麼,或許是不太門當戶對吧!”

秦夫人又拉住寶貝女兒問道:“蔓兒,你覺得呢?”

秦蔓兒有點惱火李延慶不把她放在眼裡,連個招呼都不打,她俏臉一沉,冷冰冰道:“女兒覺得他還是個沒長大的頑童!”

秦宣對李延慶的印象還不錯,但妻女都不太滿意,他也只得放棄這次相親了。

他看了看周圍談笑得熱火朝天的村民,便起身道:“這裡太雜亂了,不是我們該呆的地方,我們走吧!”

三人便帶着兩名丫鬟從大棚的後門的離去了。

.......

【老高寫春社是從詩中描寫得到靈感,從前魯迅寫的社戲也是春社,現在很多地方還有,也不知老高寫得對不對,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值得我們珍惜,再向大家求票!】

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
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鄉消息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場再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六十九章 調解矛盾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變奪權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戰蘇州 中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七百四十二章 偷襲相州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漢制漢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禮 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殺風波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礪之戰 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一百四十二章 接花移木 中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圖秘密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八百零六章 臨時內閣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復義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試科舉 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八十五章 馬匹風波 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莊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備消息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 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貴消息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六十章 知縣視察 下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權處置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七百四十章 偷襲相州 上第九百七十一章 滅國之戰 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