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

中午時分,十幾名頂級刀劍工匠被士兵領到經略府的一間屋子裡,屋子裡只有一張桌子,桌上放着八把寶劍,劍鞘已去掉,每一把劍都寒光閃閃,異常鋒利。

李延慶指着桌上的寶劍對工匠們笑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夏國劍,西夏嚴禁流入大宋之物,我今天偶然得到,確實很不錯,你們都來看一看。”

工匠們聽說這八口劍居然就是赫赫有名的夏國劍,頓時大感興趣,紛紛上前細看,或拿着寶劍試鋒口,或者觀察它的鍛紋,每個人都看得格外仔細。

這時,一名老工匠道:“稟報都統,這寶劍雖然鋒利,但我們大宋也能打造出來。”

李延慶擺了擺手,對衆人道:“大家可能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當然知道干將莫邪、湛盧太阿都是我們中原名匠打造,我們的鑄劍術肯定要比西夏高,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說,西夏能把這種高等級的寶劍當做兵器大量打造,這個秘密在哪裡?我們打造一口真正的好劍都要經年累月地消耗時光,如果我們找到一種方法,用幾個時辰就打造出這樣的寶劍,我們的軍隊就能大量裝備,這對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衆人都明白了李都統的意思,不是要打造出良劍,使寶劍能制式兵器化,而是要大量打造良劍,掌握了夏國劍的鍛造方法,或許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李延慶又道:“以前朝廷打造了厚脊戰劍,對刺穿敵軍盔甲作用極大,以後士兵都要佩戴一把厚脊劍,我看夏國劍就非常適合,所以我希望大家能仿造出來,這八柄劍就給大家研究。”

衆人七嘴八舌議論,他們都是頂級工匠,個個都是鑄劍行家,至少有一半是從東京的軍器監過來,在鑄造兵器方面有着極高的權威。

爲首老者向李延慶抱拳道:“啓稟都統,光靠分析樣品有一定的作用,至少能瞭解到劍的材質,但如果不知道對方的關鍵工藝,就怕仿造出的夏國劍也是形象而神不像,讓都統失望。”

李延慶微微笑道:“我可以告訴大家一點情報,西夏工匠鑄造兵器非常注重爐溫,他們是用石炭冶煉,其次他們的風箱很大,是大型立式雙排風箱,比我們兩個人還要高,最優質的石炭河東路那邊有,比西夏的石炭好得多,我會安排人大量送來,至於大型風箱我也沒有見過,你們自己想辦法。”

衆工匠大喜,都統這一席話就已經泄露了西夏工匠的關鍵秘密,他們一起躬身道:“我們會盡快拿出讓都統滿意的厚脊劍!”

送走了工匠,李延慶拿着留下來的一把夏國劍返回了府宅,這時,曹蘊她們已經從慈恩寺回來了,李延慶讓丫鬟把妻妾們都請來內堂,他有事情要宣佈,衆人說說笑笑走進內堂,曹蘊笑問道:“夫君已經定下來了嗎?”

李延慶點點頭,“肯定要去了,今天給大家宣佈一下。”

“大姐,宣佈什麼事情?”趙福金低聲問道。

“夫君要出趟遠門,大概要一個月時間。”

“啊!又要打仗嗎?”衆人都吃了一驚。

“不是去打仗,大家聽夫君說吧!我就不泄密了。”

衆人滿心疑惑地坐下,丫鬟給她們上了茶點和茶,李延慶笑着對衆人道:“大家都知道我出任川陝經略使,但到目前爲止,我還從未去過巴蜀,很慚愧,是個不稱職的經略使,正好這段時間把陝西路這邊堆積的事務都解決了,所以我打算去巴蜀巡視一個月。”

聽說是去巴蜀,衆人一顆心落下了,接着大家又開始說起幾年前去巴蜀那一次,那一次顛簸坎坷,格外不順,不過扈青兒卻似乎有心事,不停地望向李延慶。

入夜,李延慶用熱水燙了腳,上牀躺下,曹蘊睡在他身邊笑道:“這次去巴蜀,把青兒也帶着吧!”

“家裡有兩個大肚婆,我覺得她還是留下比較好。”

“哪裡大肚婆了,這才三個月呢!”

曹蘊嬌嗔着把丈夫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你摸摸看,肚子哪裡大了?”

李延慶摸着摸着,方向就變了,曹蘊紅着臉拉開他的手,“不行,孕期不能行房事,醫師再三叮囑過的。”

李延慶笑嘻嘻道:“醫師只是說頭三月和後三月吧!中間可以的,沒關係,我小心點就是了。”

曹蘊無奈,只得依了他,好一會兒,李延慶有點疲憊地躺下了,“青兒自己的意思呢?”

“她當然想跟你去,要不然我怎麼會說這件事。”曹蘊收拾好了身體,換了一身中衣重新躺在丈夫身邊。

李延慶懶洋洋笑道:“我還以爲你不放心我,要在我身邊安插一個探子。”

“去!我有那麼無聊嗎?你在外面要找女人我不管,但別給我領回家來就行了。”

李延慶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好吧!就讓青兒一起去,這件事明天再說,我先睡了。”

不多時,李延慶便沉沉睡去,曹蘊卻有點睡不着,前天湯圓兒跑來向她哭訴,她丈夫王貴又在外面沾花惹草,領回來一個大肚子女人,這已經是第四個了,還振振有詞,要傳宗接代,據說他在外面還養有女人,湯圓兒都要崩潰了。

不過湯圓兒說漏了一句話,說是王貴急憤中脫口而出,‘都統也在外面養女人,曹夫人都沒有反對,你整天吃什麼乾醋?’

這讓曹蘊暗暗吃了一驚,難道自己丈夫真在外面養了女人嗎?

這件事在沒有證據前還不能伸張,得給青兒說一說,讓青兒暗中觀察一番。

次日一早,李延慶剛剛來到經略府官衙,張順便匆匆趕來,“都統,那家兵器鋪的底細已經摸清楚了。”

李延慶愣了一下,這麼快就摸清楚了?

“你確定自己沒有被誤導?”

張順搖搖頭,“他們在京兆招募了兩名夥計,卑職就從這兩名夥計着手,問出了這家兵器鋪的背後東主。”

李延慶索性放下筆,十指交插在一起,饒有興致地問道:“他們是什麼來歷?

“和幾年前的黑党項有關!”

黑党項是李延慶初任京兆同知時鎮壓的一支叛亂部落,他們原本生活在慶州一帶,不過前年已經舉族遷去了熙河路的河湟一帶,在那邊爲宋軍養馬,他們養的河曲馬已是京兆軍的重要戰馬來源。

“這家兵器鋪的後臺是黑党項?”李延慶有點懷疑。

“準確說是黑党項的一個分支,首領叫做西壁儔,生活在蘭州北部的黃河南岸,名義上是畜牧爲生,但實際卻幹着走私禁品的買賣。”

“做什麼違禁品買賣?”

李延慶語氣有點冷了,他知道西夏現在國力衰弱,急需很多戰略物資,尤其是生鐵十分渴求,西夏官府收購生鐵的價格是大宋市場上的十倍,爲了獲得生鐵而不擇手段,甚至把牲畜賣到大宋後,直接把鐵錢運回去熔化。

李延慶對西夏實施了十分嚴厲的生鐵禁運,膽敢走私生鐵去契丹,一旦被查獲,立斬不赦,今年以來已經殺了上百名冒險走私生鐵的商人。

不僅宋朝對西夏實施生鐵禁運,連金國也嚴禁運生鐵到西夏,生鐵對金國也同樣是緊缺的戰略物資。

張順沉聲道:“到目前爲止,他們做的是走私金銀的買賣,把宋朝黃金運到西夏兌換成白銀,又把白銀運到大宋兌換成黃金。”

李延慶點點頭,大宋一兩黃金兌十兩白銀,官價和黑市價都一樣,但西夏一兩黃金卻最多能兌到十五兩白銀,這就是五成的利益,很多小商人都在暗中做這個生意,但宋夏兩國都嚴禁金銀出境,所以只能做走私的買賣。

如果只是走私金銀倒也罷了,但李延慶懷疑他們還是要做生鐵走私,否則他們開兵器鋪做什麼?

“你繼續派人監視他們,最好派人成爲他們的夥計,切實掌握他們動向,我擔心他們會大規模走私生鐵,如果真是那樣,你要及時阻止,絕不準一斤生鐵流入西夏。”

“卑職明白了,這就去安排!”

李延慶又笑着擺擺手,“你別急着走,聽我把話說完。”

張順連忙靜下心繼續聽下去,李延慶又笑道:“黑党項的走私具有兩面性,那家店鋪的掌櫃也答應搞竹牛角和賀蘭馬給我們,我們也要利用這個渠道搞到我們需要的東西,尤其是賀蘭馬,對斥候營的作用很大,最好我們能搞到幾百匹賀蘭馬,所以你一方面要破壞他們走私生鐵,但又不能讓他們察覺,必須讓他們繼續走私賀蘭馬,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張順想了想道:“那爲何不明着讓他們和宋軍合作?”

“現在還不是時候,等他們真的搞生鐵時,你再視情況行動,這件事我不多管,就交給你了。”

“卑職遵令!”

張順這才行一禮匆匆走了。

等張順離去,李延慶又負手走到地圖前,他目光注視中原地區,劉豫的齊國已經成立了,說明金國國力已經不支,不得不推出代理人替他們剝削中原。

現在京兆軍的當務之急是要在中原地區建立龐大的情報網,等過了兩年滅了西夏後,自己就能回過頭收拾僞齊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上架感言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 十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視察戰備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募新人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甕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三十章 擂臺首賽 四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四章 李氏宗祠第九百四十五章 鎧甲儀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十二章 門庭若市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動去職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種辭官上架感言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一千零八章 夜戰出擊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軍情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頭萬緒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零六章 尋釁報復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樓傳言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爭 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爭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九百五十四章 滅國之戰 七第九百一十二章 決戰太原 上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三十九章 爲父伸冤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