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

劉瑾很是着惱,但最後的結果還是讓他稍感滿意。

在他看來,只要沈溪沒有親自去宣府調查,那他還有補救的機會,如此一來事情也可以轉圜過來。

自豹房回家的路上,劉瑾坐在馬車裡仔細琢磨:“現在炎光已前往宣府着手辦理此事,咱家儘可放心……要找一千顆腦袋湊數,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想那孫秀成既敢虛報功勞,就該想到後續補救之法!”

等回到家中,劉瑾把事情跟孫聰一說,孫聰變色道:“公公糊塗啊!”

劉瑾頓時皺起了眉頭:“怎麼說話呢?你別以爲是咱家妹夫就可以亂說……你說清楚,咱家怎麼就糊塗了?”

孫聰無奈搖頭:“難道公公未料到,其實沈尚書是故意把責任推給公公,想讓公公下不來臺?”

劉瑾臉色有些難看:“豹房內咱家氣糊塗了,你且把事情說清楚,咱家現在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

孫聰嘆道:“在公公看來,您派炎光去宣府之事,沈尚書會不知曉?”

“就算他知曉,又能如何?”

劉瑾不以爲然地道,“炎光做事謹慎,相信姓沈的小子不敢在半路上如何,等到了地方又有孫秀成這個地頭蛇配合,你不必着急!”

孫聰急道:“公公怎麼就想不明白,爲何沈大人不自己去?他根本就是要等公公給陛下一個結果……”

“若公公派人去調查後,說並無殺良冒功的情況,而屆時兵部卻拿出邊軍殺的罪證,那時公公恐怕就不是個失察之罪,而是被誣欺君罔上、殺人放火等罪名,那時就算陛下對公公再寵信,可會保公公一命?”

劉瑾聽到這話,不由打了個寒顫,他下意識地嚥了口唾沫:“姓沈的小子,果真如此歹毒?”

孫聰搖頭苦笑:“公公當知如今朝中誰與您爲敵?沈尚書雖然爲人正直,但他也算是那種爲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想他在幾次對外夷作戰,還有在地方爲官時,哪一次不是劍走偏鋒?”

“我原本以爲他此番暫時不將地方虛報誇大戰功之事稟告陛下,是不想跟公公翻臉,但從他今日表現看,明顯棋高一着,先在陛下面前提出此事,再讓公公負責調查案情……公公稍有不慎,便要落得折戟沉沙的下場!”

劉瑾皺着眉頭,似乎在考慮什麼,半天說不出話來。

“公公如今不能再讓炎光按照原計劃行事,必須作出改變……這樣,讓炎光配合調查,將孫秀成和李頻等人包藏禍心、虛報戰功之事如實稟奏朝廷,如此公公纔算將功補過!否則……公公將不再是被下屬欺瞞,而是地方虛報功勞的同黨!”孫聰勸說。

劉瑾一拂袖,顯得很生氣:“咱家現在已做了那麼多事,甚至連湊齊頭顱圓冒功之事都安排妥當,凱旋慶典更是早已昭告天下,這個節骨眼兒上讓咱家跟陛下坦誠,這不是要咱家的命嗎?”

孫聰急得不行:“公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啊!”

劉瑾此時很踟躇,他相信孫聰所說的話……考慮到這件事幹系重大,很可能因此遭遇滅頂之災。

但讓他承認錯誤,而且還要跟沈溪服軟,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事情。

“容咱家再作思量,咱家就不信沒有別的解決辦法,只要這件事姓沈的小子不鬧騰,就沒人敢跟咱家作對!”

劉瑾打量孫聰,道,“你趕緊想辦法,咱家一定要有個兩全其美的對策才行!”

……

……

劉瑾給孫聰出了難題,也給自己出了難題。

而沈溪在這件事上,完全抱着輕鬆自如的姿態,事到如今,他已經有一種隔岸觀火的感覺。

無論最後劉瑾把事情折騰成什麼樣,都落不到好處,這在於能面聖的不單單是劉瑾他一個人,現在小皇帝住在宮外,門禁不嚴,沈溪自己隨時可以面聖,這就讓事情出現很多變數。

“劉瑾如今無法控制全局,以爲可以跟之前懲戒那些暗中告狀的大臣一樣,連一個三朝元老的兵部侍郎都隨便打,死幾個正五品以下的官員都沒人計較?現在兵部地位幾乎可以跟司禮監平起平坐,你憑什麼以爲自己能控制全局而不被我攻擊?”

沈溪在這件事上,擺出一副防守反擊的姿態,一旦出手務求要讓劉瑾萬劫不復。

沈溪回到兵部,兩位侍郎熊繡和何鑑都在。

早些時候,沈溪已將宣府地方虛報戰功的事情告知二人,他們正在等沈溪面聖後的反饋。

熊繡對劉瑾可說恨之入骨,見到沈溪立即出言詢問:“沈尚書,您此番面聖,可有對陛下據實以陳?卻不知姓劉的閹人如何解釋?”

沈溪道:“本官並未直接向陛下陳述地方惡習,只是提出心中懷疑,讓陛下派人求證。”

熊繡握緊拳頭:“如此事情便容易許多,既然沈尚書公事繁忙無法親自前往宣府,那就由老夫代沈尚書走一趟,必將此事查得一清二楚。”

沈溪搖頭:“陛下讓劉瑾派人負責調查。”

“什麼!?”

聽了沈溪的回答,熊繡很不滿,連聲怨責:“助紂爲虐,助紂爲虐!這不是賊喊捉賊嗎?沈尚書,難道你就沒去跟陛下爭取,讓兵部徹查此事?”

何鑑卻沒有熊繡那麼激動,安慰道:“熊侍郎請稍安勿躁,這件事自然會有沈尚書出面解決,您這麼大動肝火不是個辦法……”

熊繡怒道:“那老夫該如何?眼睜睜看着姓劉的閹人隻手遮天?老夫不甘,實在不甘心啊!”

沈溪對熊繡的言辭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在他看來,熊繡並不是那種非要跟閹黨死鬥到底的文臣,這個人見利忘義,之前其執意彈劾前上司馬文升,沈溪便對此人有不好的觀感。

沈溪看來,熊繡之所以對劉瑾如此仇視,只是因劉瑾在午門外打了他一頓用以殺雞儆猴。

沈溪不想廢話多作解釋,正打算返回自己的辦公房,外面王守仁進來說道:“沈尚書,兩位侍郎大人,謝少傅在外,說是要見沈尚書,特地派下官前來通稟。”

熊繡冷哼一聲,起身離開正堂,何鑑也識相閃人。

沈溪對王守仁道:“勞煩謝少傅進來。”

王守仁出去,不多時便將謝遷請到正堂,謝遷看了看周圍,沈溪道:“沒事,無關人等已經退下,但說無妨!”

謝遷爲了保證隔牆無耳,特地到門口看了一下,確定就連王守仁都走遠後,纔過來坐到沈溪身邊,湊過頭問道:“去見過陛下了?”

“嗯。”

沈溪手裡拿着茶杯,顯得很淡定,道,“按照之前跟閣老所言,提請讓陛下派劉瑾的人調查這案子。”

謝遷笑了笑,道:“你小子的鬼主意倒是挺多的……對於後續計劃,難道你也胸有成竹了?”

沈溪點了點頭,道:“先看看劉瑾作何反應,如果他直接向陛下坦誠罪行,知難而退,那這件事大概就要不了了之了。”

謝遷搖頭:“劉瑾正得勢,怎會輕易服軟?怕是他還會繼續殺良冒功的計劃,你可要防備一點兒……你答應過老夫,我大明官軍屠戮我邊民換取功勞之事一定不會出現,若不然,老夫不輕饒你!”

沈溪看到謝遷堅定的神色,知道不是開玩笑,當下道:“閣老放心,學生已派人去盯着了……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閣老不要把我看作什麼都掌握在手,總有一些事情會超出控制!”

“少給老夫訴苦……既然做過承諾,就一定要做到,老夫可不會跟你多廢話。”謝遷顯得很固執,“這件事到現在,一切進行得還算順利,劉瑾基本入了你爲他下的套,現在張文冕已往西北,但他身邊還有爲他謀事之人,其智計不在你之下,可要小心防備纔是。”

沈溪道:“多謝閣老提醒。”

謝遷顯得有幾分不耐煩:“你別光嘴上說,你的種種安排,或許在你看來算無遺策,但總歸還是有不少錯漏,你把寶通通押在李頻身上,實在太過冒險……這樣吧,你派兵部的人去一趟宣府,讓伯安去,他跟你一條心,而且之前我見過他父親,他父親在扳倒劉瑾這件事上,跟老夫持同一立場,你放心把事情交給他便可。”

“讓伯安去宣府,途經居庸關時跟李頻好好談談,一定要讓李頻站在你這邊,若李頻被劉瑾收買,你也要及早防備……至於孫秀成這人,曾任宣府巡撫,靠賄賂劉宇升宣大總督,老夫跟他無太多交集,暫且不思量如何收攏此人!”

沈溪打量謝遷,感覺自己被人當槍使了。他很想說,你謝老兒爲何做什麼事都喜歡指手畫腳?這件事是你策劃的嗎?鬧的好像是你運籌帷幄一般,卻不知事事都在我控制中!

沈溪道:“既然我已答應陛下,由劉瑾負責調查此事,若兵部再派人,外人豈不是會懷疑兵部從中作梗?”

謝遷皺眉,一旦沈溪說出忤逆他的話,他就會不高興。

沈溪再道:“既然讓劉瑾去查,就該做出把這件事放心交給劉瑾的模樣,只有這樣,陛下才不會心生疑竇,等事後以此彈劾劉瑾,才理據充分。謝閣老所說派王郎中去宣府之事,只能放放,等劉瑾查出結果,或許再派兵部的人前往方恰到好處!”

謝遷雖然仍舊會對沈溪的所作所爲指指點點,但他的耐性已經比以前好了許多,至少不會強迫沈溪做什麼。

他的建議沒有得到沈溪的採納,也顯得坦然。

臨走的時候,謝遷說道:“這件事既爲你所謀,你決定不派人前去老夫尊重你的意思,但你務必慎之又慎……劉賊此人做事毒辣,殺良冒功的事情絕對做得出來,出了事不要隱瞞,老夫一定幫你擔着。”

沈溪行禮:“學生先感謝閣老出手相助,但此番的確不需要主動去做什麼事情,只等劉瑾行差踏錯後我們做出應對便可……閣老請放心,我在處置此事上不會自作主張,一切都會跟閣老好好商議。”

“嗯。”

謝遷對沈溪的態度很滿意,點頭道,“老夫不想給你添加太大壓力,這件事你能處置好的話,就算劉賊僥倖不死,也會一蹶不振,那時你在朝中的地位便會更加穩固。做好你的事情,老夫自行離開,不用你出衙相送了。”

沈溪拱手送別,按照謝遷吩咐留在大堂上。

謝遷剛出兵部衙門,王守仁從外面進來,臉上帶着憂慮道:“謝少傅前來,不出意外應該是爲了跟之厚你商議調查宣府地方虛報戰功之事吧?”

沈溪看着王守仁道:“謝尚書只是例行問幾句話,宣大總督府虛報戰功之事尚未有定論,況且現如今韃靼兵馬也未完全撤走,前線戰局隨時都會發生變化,現在說一些事爲時尚早……”

“伯安兄,你不必太過牽掛,兵部一切事務照舊便可。”

王守仁道:“但如今朝廷要舉行凱旋慶典,甚至陛下會親自出席,難道之厚你就沒有絲毫擔心?”

沈溪笑道:“戰功不是由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上報,而是司禮監所出,即便有差錯也只能由劉瑾擔着,我們兵部需要操心什麼?”

“話雖這麼說,但始終朝廷上下榮辱與共……”

王守仁跟謝遷的態度一樣,都不希望沈溪爲針對劉瑾,而拿大明的聲譽來開玩笑,到時候扳不扳得倒劉瑾兩說,大明君臣先會顏面掃地。

沈溪點頭表示贊同,道:“朝廷的利益,也就是兵部的利益,我自然會思慮周詳,不至於讓朝廷折損了名聲,讓百姓對朝廷失去信任。伯安兄,倒是有件事可能需要委託你去處置……”

“何事?”王守仁問道。

沈溪正色道:“陛下讓劉瑾派人去宣府調查地方虛報戰功之事,若劉瑾查出問題尚可,若查不出來,或者有意瞞報,兵部接下來便會接着派人前往調查,我跟謝閣老商議過,兵部這麼多官員中,以你最合適,不知伯安兄是否願意領此差事?”

王守仁顯得很爲難:“是即刻動身麼?”

聽到這個問題,沈溪便知道王守仁自己拿不定主意,暗忖:“雖然王華現已從朝廷退了下來,但他的一些政治思想自然而然地延續到了王守仁身上,王守仁做決定前喜歡聽從他父親的意見無可厚非。”

沈溪道:“遲幾日才能定下事情,只是提前跟你打個招呼罷了……伯安兄回去後可仔細琢磨一下此事。”他這麼說,是讓王守仁回去跟王華商量一下,由王華給出合適的意見。

王守仁拱手領命:“既然之厚如此通情達理,那在下回去後,必定好好思量周全。”

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八章 啓程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一四一五章 西進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一六六三章 歷史軌跡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十四章 風箱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
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八章 啓程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一四一五章 西進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二〇五二章 我們是冤枉的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一六六三章 歷史軌跡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五九九章 預謀刺殺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二一八七章 殺子之仇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二六七九章 時局不留人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四六八章 大浪孤舟(第二更)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六三〇章 爭執(第二更,求保底月票)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二四四章 香閨獨處(第八更)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十四章 風箱第二一九二章 命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二一三六章 分道揚鑣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