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

紫禁城,御花園內,正是九月賞菊之時。

弘治皇帝朱祐樘召英國公張懋,三位閣老劉健、李東陽、謝遷,六部尚書以及在京的王公貴族二十餘人,在御花園設下菊花宴,張皇后和太子俱都出席。

可惜在這次宴席上,出了點不大不小的事,朱祐樘考校太子學問,讓太子背一首詠菊的詩詞,太子不但背不出,還從袖子裡飛出一隻鳥雀來,險些驚了聖駕。這讓菊花宴的氣氛驟然變得緊張,與宴大臣都不敢吱聲。

“荒唐!荒唐!荒唐!”

朱祐樘盛怒之下,連說三聲“荒唐”,本來他是想讓太子在衆大臣面前露露臉,特地吩咐日講官,提前讓太子背誦幾首菊花詩應景,結果面子沒爭到,反倒丟了臉,讓朝臣知道太子玩物喪志,居然逗鳥上了癮,連參加宮廷宴席還帶着鳥雀前來。

作爲勳貴之首,英國公張懋行禮:“陛下息怒,太子少不更事,應善加勸導,並非有心驚擾聖駕。”

張懋的話,引來張皇后、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的反感,若非張懋是三朝元老執掌京營與五軍都督府多年,張皇后當場就會駁斥張懋,什麼叫“太子少不更事”,我兒子可是天縱英才,將來天子的不二人選,難道你有另立儲君的打算不成?

朱祐樘其實早些日子便得知兒子最近在擺弄鳥雀,下令將東宮所養鳥雀皆都放生,以便讓朱厚照用心讀書,未料太子背後有一票擁躉,放走一批,太子私藏了些,又着人從外面蒐羅,今天還把鳥雀拿到御花園來,在衆大臣面前丟人現眼。

朱祐樘怒不可遏:“他要到幾歲才能更事,朕如他年歲時,尚且知學進取,爲天下謀,莫不是要等朕百年歸老後,他尚且如這般不思進取?”

朱祐樘性格溫和,朝堂上少有動怒,很多大臣都是第一次見到皇帝生這麼大的氣,怒火中燒之下,朱祐樘劇烈咳嗽起來。他身子本就不好,最忌就是動肝火,旁邊張皇后趕緊扶着丈夫,替他撫後背平順氣息。

“皇上息怒。”張皇后先說一句。

“陛下息怒。”文武大臣趕緊行禮進勸。

朱祐樘稍微平復氣息,仍舊一臉慍色:“去查,是何人送到東宮的雀鳥,將人拿了問罪,決不姑息!”

旁邊張延齡一聽慌了。

給太子送鳥雀這件事,根本就是他的主意,也是太子有天見到他,說想抓些鳥雀來玩,張延齡一聽小外甥有所求,又是如此簡單之事,馬上叫人給太子送來一批鳥雀,盡皆顏色鮮豔,叫聲婉轉。

太子本來是跟沈溪賭氣射鳥,一見如此好玩的鳥雀,登時將射鳥的事拋諸腦後,專心玩鳥。

這可比拿木劍“斬妖除魔”有趣多了!

此時謝遷突然出列,行禮道:“陛下,老臣知道些內情……”

所有人都看着謝遷,心裡想的是,你謝老兒出來添什麼亂,知道你能說會道,不過眼下皇帝正在盛怒中,你就算知道“內情”,難道就不能等皇帝消消氣以後再說?

朱祐樘不能算嚴父,他的溺愛是造就朱厚照自小沉迷逸樂的主要原因,今日他發火並非本身性格使然,朝臣出來進言,還是謝遷這樣的內閣大學士,他的怒氣稍微平順了些。

朱祐樘道:“謝愛卿,你且說來,有何內情,莫不是有什麼人爲了邀寵,給太子進獻雀鳥?”

謝遷看了眼張鶴齡、張延齡兩兄弟,因爲他很清楚獻鳥的人正是國舅張氏兄弟,可他並未打算當衆指責他們,熟悉謝遷的人都知道,他能言善辯,而且出了名的圓滑,跟弘治初的“劉棉花”劉吉在性格上多有相似,不過謝遷的官聲好上太多了。

謝遷道:“臣之前偶然翻閱太子起居,覺太子嘗以問曰左右,樹上有三鳥,射一隻復餘幾何,對曰二者、無者皆有之。然有中允一人,嘗對或有增無減,謂之鳥死而殯,弔唁者甚多,所餘多寡決於親眷之數……”

聽到這麼荒誕不經的回答,在場的大臣不自覺臉上露出微笑,天下間敢用這麼不正經的方式教導太子,這是何其荒唐之事?

連弘治皇帝聽到這兒,臉色也變得很難看。

張皇后直接出言打斷謝遷的話:“何人敢如此戲弄我皇兒?”

謝遷回道:“回皇后,是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修撰沈溪。”

聽到這名字,朱祐樘臉上本帶着幾分氣憤,突然變成愕然,繼而搖頭啞然失笑。

換做別人這麼跟太子說話,那是荒唐不經,你一個學問人就拿這種不切實際的話來矇騙太子?

可若是沈溪,卻很容易理解了,因爲在弘治皇帝眼中,沈溪只是個少年,比他兒子大不了幾歲,沈溪與太子就如同兩個稚子,互相說話用不着太過正經刻板。

朱祐樘道:“那後來如何?”

不但皇帝想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連在場的文臣武將也想知道。其實沈溪的回答,聽來不正經,但卻顯得聰明慧黠,讓人覺得這小子有點小聰明。

謝遷繼續說道:“回陛下,太子曰,鳥非人,鳥死豈有殯者之理?”

張鶴齡搶白道:“好,太子問的甚好,說明太子年少,對於人情世故還是頗爲知悉。”

連朱祐樘也點頭,兒子一口就把耍小聰明的沈溪給揭破,這讓他很有面子,到底沈溪可是大明朝的狀元郎啊。

謝遷再道:“沈中允再言,人非鳥,豈知鳥並無殯者之理?嘗曰,三鳥死其一,或有失明、失聰之鳥雀,不知周遭所以然,不飛也爲常態,不若以三鳥試之,射一鳥而餘幾許,一目可觀之。”

謝遷說到這兒,在場所有人都釋然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其實沈溪說那些話的目的,不是爲了戲弄太子,也不是爲了彰顯他有多聰明,而是告訴太子一個道理,要想知道三隻鳥射死一隻後還剩下幾隻,應該實踐出真章。

從道理上來說,這是變相教育太子要多實踐。

連剛纔對沈溪恨得牙癢癢的張皇后,聞言臉色也隨之好轉,問傻愣愣站在旁邊的朱厚照道:“皇兒,你擺弄鳥雀,可是想印證沈中允所說,看看三隻鳥射一隻後還餘幾隻?”

朱厚照有點兒小聰明,剛纔讓老爹在衆朝臣面前出糗而大發雷霆,回頭可能是要被禁足,現在老孃分明是在幫他開脫。當即支支吾吾道:“是啊,母后,我想印證一下……沈溪的話是不是對的,才讓舅舅給我找來鳥雀,可我……不懂拉弓射箭,如何都射不中。”

一句話,就把張鶴齡和張延齡兩兄弟給賣了。

兩兄弟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剛纔弘治皇帝要追究誰獻鳥雀,他們沒馬上跪地承認,現在是太子親自把他們交待出來,到底是認罪還是不認罪呢?

張鶴齡恨恨地看了弟弟一眼,好似在說,你獻鳥之前怎不跟我商議?他兄弟二人從來都是同氣連枝,現在即便僅僅只是張延齡給太子送鳥,他也逃不出干係。

張鶴齡下跪道:“陛下,臣有失察之罪。”

倒是剛纔出言的張懋笑道:“太子不但年少聰慧,且有求真之本願,將來或爲文治武功兼備之明君,壽寧侯何錯之有?”

一句話,讓在場大臣皆都點頭,連朱祐樘臉色也大爲轉好。朱祐樘點頭道:“此事,朕不會苛責於人,壽寧侯起身便是。”

左都御史閔圭進言:“陛下,詹事府右中允沈溪以戲言進太子,未盡人臣導善之責,請陛下對此人降罪。”

朱祐樘略微沉吟,未置可否,倒是旁邊的劉大夏進奏:“閔少保此言恐有所偏頗,沈溪之言,無一不是在規勸太子,爲翰林官之本責,況沈溪並非身兼講官,日常之責不過記錄太子言行,臣以爲以此規勸之法雖有不當,但不至有罪。若以此降罪,誰人能善加勸導太子?”

馬文升聽到劉大夏的話,心裡明白,劉大夏一邊爲沈溪開脫,一邊給皇帝說明一個問題,沈溪還不是講官。

弘治皇帝把新科狀元沈溪調去詹事府,算得上用心良苦,沈溪在年歲上與太子相當,能起到教導太子的目的,同時讓太子有個年歲相當的良師益友。

朱佑樘自己當過太子,知道在皇宮裡沒有知交的困苦,那些個先生一個個都是老學究,年歲做其祖父有餘,如何能成爲朋友?

如今沈溪用了很不正規的方法教導太子,說了一串什麼鳥出殯有親友弔喪的話,聽起來荒誕不羈,但這就是孩子之間說話的模式,其結果是令太子求真而找鳥雀加以試驗,可說是起了“不錯”的效果。

沈溪的職責,其實已經完成。

當然這種“不錯”,僅僅建立在爲皇帝挽回面子的基礎上,太子是否真心拿這件事當作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另當別論。

所有人都沉默不語,如今兩種觀點都對皇帝說了,剩下就看皇帝怎麼抉擇了。

朱祐樘看了皇后一眼:“皇后,你覺得此事,朕當如何處置?”

張皇后臉上帶着笑容,因爲她知道丈夫息怒了,而且這件事讓皇家很有面子,她覺得應該讓丈夫更有面子:“臣妾一介婦孺,不敢妄議朝事。”

“嗯。”

朱祐樘點了點頭,道,“詹事府右中允沈溪,規勸太子,方法不當,但無過錯,望以後善加勸導太子,從明日開始,兼講官之責便是。”

************

ps:第六更到!

本章同樣是爲新盟主“wingofgod”大大加更!

另外,今天咱們的書在大爆特爆的情況下,風雲榜居然連退三位,從第十六垮到第十九了,天子雞毛信求支持!

如果今天能衝進前十五,天子承諾會爆發十三章!兄弟姐妹們加油!

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一六一四章 誤打誤撞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
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一六一四章 誤打誤撞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四三五章 權臣、奸臣(第二更!)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五八二章 新皇面前的紅人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一八四章 結果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問題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九六三章 招安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一一六九章 回兵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