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

朱厚照領軍退守安慶府後,難掩心中苦悶。

作爲皇帝,親自領軍平叛卻出師不利,顏面掃地。此時朱厚照滿腦子都在想如何才能克敵制勝,不過他身邊這幫幕僚顯然沒法幫他完成如此此舉,要靠張苑和江彬這對哼哈二將出謀劃策,難比登天,倒是封鎖言路二人可說是行家裡手。

朱厚照平時一個官員和將領都接觸不到,安慶知府和安慶衛指揮使有什麼事也只能通過江彬和張苑去傳達,消息顯得極爲滯後。

不過這次朱厚照充分吸取了當初宣府一戰鎩羽而歸的慘痛經驗,與之前基本不過問軍中事務不同,這次他到安慶府後,一不沉迷酒色,二不怠慢軍機,每天早中晚三次召江彬和張苑來詢問情況。

爲求消息通暢,朱厚照還派小擰子四下打聽,然後悄悄稟報他,務求做到對敵我情況都瞭如指掌。

但他沒料到張苑和江彬刻意封鎖消息,小擰子擁有權限不高,使得當前的真實情況還是無法傳到他耳中。

這次朱厚照還算是兢兢業業,只是把力氣用錯了方向。

安慶府周邊太平無事,確認寧王兵馬的注意力放到魏國公身上後,立功心切的江彬開始鼓動朱厚照主動出擊。

這天下午,張苑、江彬和許泰奉詔到朱厚照進駐的臨時行在彙報。

在這次內部會議上,江彬直接說明江對岸寧王營地的真實情況,建議趁着寧王兵馬空虛,出兵一舉把寧王安插在安慶府城眼皮子底下的釘子給拔除掉。

“……陛下,據報逆王孤注一擲,集結重兵,由徽州府入寧國,試圖將魏國公所部圍殲於池州府城貴池與銅陵中間地帶。此外,渡江的逆王兵馬已撤到南岸佈防……若此時我軍堅決渡江作戰,定可將敵寇營地掃平,同時趁着江西腹地逆王兵馬空虛,長驅直入,一舉將九江府和南康府拿下……”

如果說張苑只會紙上談兵,那江彬就連起碼的戰場形勢都看不清楚。

張苑好歹還會聽取軍中將領和身邊幕僚的建議,再把所有意見歸納彙總,送到皇帝跟前,而江彬的建議更多是想當然,作爲完全靠皇帝寵信上位的武將,沒有虛懷若谷的胸懷,剛愎自用,別人的意見他根本就聽不進去。

不過江彬的建議在朱厚照聽來卻很受用。

一切便在於這幾天朱厚照待在安慶府憋壞了,不想做事情束手束腳,尤其是爲了他的面子考慮,必須主動出擊贏取一場勝利,向世人展示他的能力,同時鼓舞軍心士氣。

朱厚照問道:“現在江對岸逆王兵馬設有幾處營寨?每處營地駐紮有多少兵馬?步兵和騎兵各有多少?他們船隻如何?我們攻過去有多大把握?”

論對行軍作戰的理解,朱厚照比起張苑和江彬強多了,江彬一時間竟然被問住了。

不過江彬腦袋瓜很靈光,雖然他對朱厚照提出的問題沒一個能準確答出來,卻用一種自信的口吻侃侃而談。

“回陛下,江對岸有逆王營地兩處,總兵力至多不過三千人,都是步兵沒有騎兵,他們的船隻只有不到二十條,還是小船,沒有渡江作戰的能力,我們攻過去的話,獲勝可說十拿九穩……哦不,十拿十穩!”

朱厚照皺眉:“就對岸這三千人馬,就讓安慶府五萬大軍寸步難移?”

江彬沒意識到,自己的話已觸怒皇帝,因爲朱厚照感覺自己顏面有損。

張苑瞟了江彬一眼,此時他沒有跟江彬爭論的意思,目光中帶着幾分促狹,好似在說:“你小子倒是繼續說啊,總歸是大嘴巴不怕閃着舌頭,看你怎麼收場……你得功勞我不會跟你搶,但這次出擊要是出了事,你也別想讓別人幫你背鍋。”

江彬感覺朱厚照語氣有些不對,硬着頭皮道:“陛下,寧王之前曾調集大軍,雲集於大江對岸,不過如今他們已東去,試圖先消滅魏國公所部……此時江對岸防守極爲空虛,出兵定可贏得一場大勝,請陛下下旨。”

朱厚照一拍桌子:“好!那朕就親自領兵攻過江去。”

這下張苑和小擰子緊張了,趕緊勸說:“陛下三思。”

江彬稍微沉默一下,也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加入到勸說的行列:“陛下,就算取勝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戰場上流矢很多,萬一傷了您的龍體……”

張苑跟着道:“陛下,此戰您切不可親自帶兵上陣,萬一是賊寇的誘敵之計呢?不如讓江統領領兵過江……江統領乃邊將出身,有勇有謀,由他帶兵最合適不過。”

朱厚照一時間沉默下來。

骨子裡充斥着個人英雄主義思想的他很想主動領兵渡江,卻又帶着幾分忌憚,怕真的是寧王使出的陰謀詭計。

但他不能承認自己膽怯,沉默半晌後道:“江卿家,你可有信心能將江對岸的逆王營地一舉剷平?”

江彬神情振奮:“回陛下,微臣定當不辱使命。”

朱厚照滿意點頭:“好,那朕就委派你去平了對岸叛賊營地……給你兩萬兵馬,記住千萬不可冒進,萬一發現敵人設有伏兵,立即止步,這一戰就算不勝也要全身而退!”

……

……

江彬“如願以償”拿到領兵權,出了行在內院,他卻怎麼都開心不起來。

雖然江彬對於剷平江對岸寧王營地充滿信心,兩萬大軍渡江,成功的機會很大,但他卻覺得這麼做沒有什麼必要。

“我得陛下信任,就算不領兵打勝仗也沒什麼,取得功勞不過是維持現狀罷了,但若出什麼狀況,可就落進張苑那老閹人的算計中了。”

江彬隱隱有些擔心,旁邊許泰卻恭維道:“江大人,恭喜了,祝您馬到功成。”

江彬瞥了許泰一眼:“你別幸災樂禍,明天領兵過江,也有你一份……你跟本將軍一起渡江!”

許泰驚訝地問道:“江大人,您這是作何?在下可沒有幸災樂禍的意思,您要領兵渡江作戰,在下留守安慶府城內幫您處理事情還是很有必要的,您怎麼能……”

江彬沒好氣地道:“城內的事自會有人幫本將軍處理,用不着你,你乃宣府副總兵,怎麼說打仗也有幾把刷子,這次不帶你去帶誰?本將軍乃是主帥,你是副帥兼先鋒……本將軍看得起你才帶你出征,你應該慶幸纔是。”

許泰臉上滿是苦笑,這種時候他可不想領兵渡江去冒險。

江彬介紹的江對岸的情況,許泰第一個就懷疑,只是他跟江彬穿同一條褲子,不能出言揭破罷了。

江彬握緊拳頭:“這次帶兵過江,一定要取勝……本來說日出後再起行,但爲確保萬無一失,天亮前就要上船,拂曉渡江,打寧王兵馬一個措手不及!”

……

……

江彬本來就是倉促用兵,還把戰事提前到天亮前,留給官兵準備的時間就更少了。

江彬積極備戰時,張苑出了行在回到臨時住的驛館,李興早就在這裡等他,同時在場的還有南京來使。

“見過張公公。”

南京來使一身錦衣華服,對張苑畢恭畢敬。

張苑打量此人,問道:“你是何人?”

來使不知該如何回答,李興回道:“張公公,這位乃是南京兵部郎中,此番前來是跟您溝通當前戰況。”

張苑不耐煩地道:“行伍之事去跟姓江的溝通,明天一早,姓江的就會領兵過江。”

“啊?”

張苑的話讓李興和南京來使非常意外。

張苑再道:“這個節骨眼兒上,咱家不會隨便透露軍中機密給你們,走好不送!”

南京來使根本就沒機會搭訕,就被張苑下逐客令,顯得非常無奈,左顧右盼地看了看。

李興笑盈盈安慰:“張公公這麼說了,看來明日一戰勢在必得,這位大人先在這裡等一天,待明日戰事結束再回南京覆命不遲。”

“是,是。”

來使行禮,識相告辭。

等人離開,張苑人鬱悶地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水便往嘴裡灌,也不管是冷是熱。

李興道:“張公公,您看……”

張苑臉上露出一抹冷笑:“咱家早就想好了怎麼對付姓江的……這次他主動請命領兵,定沒什麼好結果。”

“寧王會在江對岸隨便佈置幾個空蕩蕩的營地,白送他功勞?只要這次出師不利,他就算不死在戰場上,也會被陛下治罪,再難跟咱家爭寵。”

李興臉上露出訝異之色:“所以說,明日一戰很難取勝?”

張苑冷笑道:“勝與負跟咱家有何關係?你跟姓江的難道暗地裡有往來不成?”

“沒有的事……”

李興趕緊解釋。

張苑道:“沒有最好,不過現在陛下已下旨讓姓江的領兵過江,他沒有退路,除非今晚江上出現什麼大的變故,但哪裡有那麼巧的事情……明天就看他怎麼兵敗!”

……

……

江彬有多少本事,張苑覺得自己很瞭解,篤定江彬不可能帶兵取得一場勝仗,已算計着如何利用此次作戰失利把江彬弄死。

哪怕他知道江對岸的一些真實情況,也沒跟皇帝說明,就是想讓江彬去觸黴頭,反正皇帝不會讓他一個太監領兵。

當晚城內一片兵荒馬亂。

江彬爲渡江做準備,城中最精銳的部隊要數王陵之和劉序帶來的新城兵馬,江彬有意徵調渡江,卻因沒有調令而被王陵之拒絕。

御駕親征隊伍中,直屬皇帝指揮的便是王陵之和劉序這一部兵馬,算是朱厚照唯一拿得出手的王牌。

江彬徵調不得,想去請示皇帝拿調令,卻因時間太晚沒法如願。

江彬只能抽調安慶府地方兵馬,臨時湊足兩萬之數。

出征大軍整晚都沒休息好,天快亮時,船隻準備齊全,江彬帶兵在城內碼頭魚貫上船,準備發起渡江戰役。

……

……

凌晨時,江對岸一片寂靜。

駐紮在安慶府城南岸的寧王兵馬設的營地雖多,但跟江彬和張苑調查到的情報相仿,這些營地多數都空置,總數卻非兩三千,而是四五千之數,雖然看上去不少,卻非寧王嫡系精銳。

統率這路人馬在安慶府故佈疑陣的將領,名叫司馬嵐,乃是寧王朱宸濠的親信,兵法上頗有造詣,爲人謹慎小心,被寧王倚爲干城,所以才被派到安慶府城對岸來,獨當一面。

當天天沒亮,司馬嵐睡得正香,侍衛過來通報,說是江對岸有異常。

“司馬大人,前方哨探來報,說是安慶府城內火光閃動,似有兵馬集結,大概昏君要派兵渡江來跟我們交戰。”侍衛道。

司馬嵐皺眉:“這都四五天了,朝廷發現我們的兵馬不多,早該出兵纔是……那昏君能提拔像沈之厚這樣的能臣,照理說有一定眼光,寧王也曾吩咐說不能小覷他,但怎麼現在才動手?”

“司馬大人,那咱是跟他們交戰,還是撤兵?”侍衛請示。

司馬嵐沒有回答那侍衛的問題,直接一擺手:“趕緊升帳議事,讓各位將軍前來商議對策。”

司馬嵐生性謹慎,遇到大事卻優柔寡斷,在這即將開戰的關口,他沒有直接下達命令備戰,而是選擇羣策羣力。

不多時升帳議事,幾名漢子進入中軍大帳帳門,帶頭一人乃是個虯髯大漢,一進來便用濃重的江贛口音嚷嚷道:“大清早不歇着,叫我等起來作何?”

後續將領跟着進門來,沒人敢對那虯髯大漢有何意見。

司馬嵐環顧四周,見人來得差不多了,便道:“剛得到消息,朝廷兵馬正在集結船隻,大概會在半個到一個時辰後渡江跟我們交戰。”

“啊?”

在場的將領都有些慌了。

雖然他們先前作爲渡江部隊的一部分,在“追擊戰”中取得不菲戰果,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是久經戰陣的精兵,他們很清楚對面朝廷數倍於己的兵馬,就紙面實力而言,他們沒有任何勝算。

虯髯大漢緊張起來,問道:“官軍要殺過來了?皇帝親自領兵前來嗎?”

此時司馬嵐已得到更多情報,搖頭嘆息:“這時候怎麼可能是皇帝親自領兵?城內飛鴿傳書,說領兵的是陛下跟前紅人,邊軍出身的江彬……此人想來有幾分本事,否則怎麼可能年紀輕輕就爬到那麼高的位置?”

聽說是江彬領兵,這些將領相互看了一眼,心情爲之一鬆。

司馬嵐又道:“以剛剛獲取的情報看,江彬帶的兵馬大概爲兩萬之數,船隻基本是之前他們逃走時所用,如果我們與之交戰,可以在江岸縱火,阻止他們登陸,再從上游派出船隻騷擾,也可以分出兩千人馬渡江,虛張聲勢,到時他們定以爲我們設有伏兵,再無戀戰之心,必將潰敗。”

作爲被寧王信任的嫡系將領,司馬嵐在指揮作戰上確實有一套。

但他的話並未得到在場將領的認同。

尤其是虯髯大漢,不耐煩地一揮手:“朝廷一次派兩萬兵馬過來,後續還有數萬兵馬坐鎮城中,王爺主力又不在這邊……連王爺都沒說讓我們在這裡跟官軍拼命,你卻要我們死戰到底?”

“這……”

司馬嵐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調遣眼前這幫人。

在場的人很清楚,寧王謀反看起來很被動,但其實準備多時,有一定成功的可能,他們中很可能會出“靖難功臣”,享受榮華富貴。

不過寧王麾下將領能力參差不齊,出身各異,這虯髯大漢便是山賊出身,山賊雖兇悍,但跟朝廷兵馬對抗卻缺乏自信。

司馬嵐旁邊走出一名蓄着山羊鬍的儒生,道:“兩位將軍別爭執,朝廷兵馬就要殺過來了,現在咱已有所防備,若是不做準備的話,別說咱弟兄可能喪命於此,回去也沒法跟王爺交待不是?還是早做定論爲好。”

虯髯大漢堅持己見:“趕緊撤走!本來咱就是在這裡佈疑陣嚇唬朝廷兵馬的,現在他們已看出我們虛實,若還賴在這裡,就跟等死沒區別,至於什麼縱火和渡江……不是讓弟兄們有來無回嗎?”

“對,應該撤走。”周邊不少人附和。

寧王麾下基本是因爲利益集合在一起,想的都是搏一把換個錦繡前程,但讓他們無端送死,拿自己的性命去成就別人的風光,誰都不願意。

尤其是留守安慶府南岸的這些人,更是覺得被寧王派來做這差事不靠譜,就跟被放逐一樣,沒人願意拼命。

司馬嵐一看這架勢,嘆了口氣道:“既如此,那就遂了諸位的意,準備撤兵吧。雖然要撤兵,但也不能撤得太過倉促,尤其防止朝廷兵馬銜尾追擊……得給他們點兒顏色瞧瞧。”

虯髯大漢皺眉:“怎麼着,還是要留下兄弟送死?”

司馬嵐怒視虯髯大漢:“那就由韓將軍帶五百弟兄,到江岸去放火,回來時再把營地燒了,之後再撤走不遲。”

虯髯大漢怒道:“讓老子去送死?五百人打兩萬官軍?老子不幹。”

山羊鬍文士趕緊道:“兩位將軍息怒,要不這樣吧,由鄙人帶人去放火便是……兩位將軍趕緊整頓人馬撤走吧。”

虯髯大漢冷哼一聲,轉過身,頭也不回離開中軍大帳。

司馬嵐雖然生氣,卻也沒轍,旁邊的將領則面面相覷。

山羊鬍文士乃是司馬嵐幕僚,他擺了擺手:“諸位將軍趕緊回去安排,既然朝廷兵馬很快就會渡江,咱也必須要馬上撤兵纔可……司馬將軍,在下這就去點兵準備,先跟您告辭了。”

司馬嵐看了幕僚一眼,雖有不解卻未多問。

這個時候司馬嵐自己也有逃命的心思,所以就沒有太在意那幕僚到底爲何要主動請纓領兵。

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五五八章 出城迎敵(第三更)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二〇九一章 巴結權貴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二二六章 求畫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
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一〇〇七章 太子寄信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九七二章 千鈞一髮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五五八章 出城迎敵(第三更)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二〇九一章 巴結權貴第一三一五章 添女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二二六章 求畫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一〇八章 潑婦對毒舌(第二更,求月票)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五一五章 年少壯志未酬(第三更)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