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

沈元決定不回家,往京城趕考的同時,寧化沈家正在商議合併家族。

這次準備合併的不但包含李氏這一脈,甚至連老沈家長房和旁支都準備依附,主要因爲沈溪在朝爲官,加上沈元中舉,沈家不知不覺已成爲汀州府數一數二的書香門第,不僅可以免除田賦和徭役,社會地位也隨之大幅提高,很多人將沈家當成官宦世家對待。

作爲培養出沈家中興最重要人物沈溪的周氏,已成爲沈家新家主的不二人選。

之前謝韻兒擔心沈家就此四分五裂的情況並未發生,現在周氏已開始享受這個大家族家長的榮耀,沈家也繼沈溪中狀元回鄉祭祖、李氏喪禮後,第三次將沈家所有人聚攏一起,沈家看起來上下一心,甚至商議擇日再在城內購地建一所大宅,讓沈家人聚居在一起。

換作以前,謝韻兒絕對不敢想象這種事,因爲她覺得寧化沈家已註定成爲歷史,誰知現在不但李氏這一脈有可能重新聚攏,甚至連主脈和分支也要湊在一塊兒過。

沈明鈞夫婦和沈明新夫婦,因爲沈溪和沈元在科舉上的成功,已成爲沈家的支柱,在這種大家族會議上,周氏代表沈家五房,沈明新代表沈家四房,決意將沈家打造成爲寧化縣乃至汀州府的世家大族。

沈家聚攏,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唯獨沈明文夫婦垂頭喪氣,因爲他們知道自己不是主角,別人也不會聽他們的廢話,如今連沈家大宅和老宅都沒了,再去爭就只能爭誰來償還債務,再加上如今住的房子也是靠兒媳婦向謝韻兒求情才租賃下來的,他們識相地不再爭奪沈家家主的位置。

而且站在沈家這個大家族的立場,沈明文根本不是長房嫡孫,大房那邊還有年歲比他大的,這些人都以周氏馬首是瞻,沈明文夫婦不敢出來造次。

周氏代表李氏這一脈,率先說話:“我兒如今在朝爲官,之前得到的消息說是已榮升左都御史、掛兵部尚書銜,在西南之地平息地方叛亂,大約有六個省的兵馬歸我兒調遣,我兒官品已是正二品,就算他不當這個左都御史和兵部尚書,也是湖廣和江西兩省總督,同樣是正二品,咱沈家自古以來,怕是沒出過這麼大的官吧?”

老沈家大房那邊的沈明連出來逢迎:“夫人這不是說笑話嗎?別說沈家,就算寧化乃至汀州府,也沒出過正二品的大員,咱沈家這可是頭一份,現在旁人提及咱沈家,哪個不是翹大拇指?”

“對,對!”

旁邊一羣人跟着應聲。

現在他們都願意承認沈家一體,沈溪當官是一方面,沈元中舉是另一方面,如果單純只是一個沈溪,那隻能說是偶然現象,但現在再出沈元,說明沈家在教育方面有建樹,如果將沈家湊在一起,大家的地位都可以跟着擢升。

周氏的笑容很自然:“咱沈家在汀州府,一直都是書香門第,以前就出了太公這位府同知,旁人也都知曉咱沈家,只是後來衰落了,至於是什麼原因,諸位也都知道,那不是我們後輩的過錯。”

“甚至我婆婆,也就是沈門李氏,她在世這些年,就算公爺去世,還是一個人支撐我們這一脈,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將沈家一門中興,她該是我們沈家最重要的引路人,諸位沒什麼異議吧?”

周氏的話非常得體,有些話,不像是她這學問和見識的人說得出來的,不知道的還以爲狀元娘現在水平見漲,見識過大場面,能說的出得體的場面話。但知道的都會去看周氏身後站着的謝韻兒,他們知道謝韻兒在沈家的地位比周氏還要高,因爲她是沈溪的正妻,將來沈家中興的希望,其實落在謝韻兒身上,而不是狀元娘。

只是礙於禮法,沒人出來把謝韻兒的地位推高,旁人都以沈明鈞夫婦作爲沈家的旗幟。

沈家人都知道,就算沈家合併一起,謝韻兒也不會回來跟沈家同住,人家有丈夫在外當官,自然要在外吃香喝辣,回到汀州府屬於自找苦吃。

沈明連繼續說道:“夫人說的是,故嬸乃是沈家中興,最重要的人!”

沈家這幾年境況不是很好,各房都在靠吃老本過日子。到了現在,沈家上一代中,李氏最晚亡故,而這一代中,沈明連雖然不是長子,但卻是老沈家長房的次子,也就是沈溪大爺爺一脈的次子,他在沈家的地位不低,以前李氏到寧化縣城來,經常到沈家長房那邊住。

周氏道:“既然先妣乃我沈家中興關鍵之人,如今她的子女自然爲沈家正朔,諸位可有意見?”

原本在場之人聽不懂周氏爲什麼說這些,到現在總算明白了,周氏這是在爲李氏一脈爭取沈家正統的地位,雖然李氏這一脈出了沈溪和沈元,但因不是沈家嫡長一脈,因而在正朔上得不到沈家族譜承認。

但凡事都可以商量着辦,如果周氏把李氏這一脈的正統位置確定下來,那族譜等於要重新修撰,單單把沈家李氏這一門挑出來,列在族譜前面。

沈明連等人作爲老沈家長房的人,自然不想被李氏這一脈佔據正統位置,當週氏說出這番話後,立即黑下臉,其他人也都議論紛紛,不斷搖頭,顯然不贊成周氏的看法。

周氏見在場之人似乎有些抗拒,略帶氣惱:“怎麼,之前說得好好的,現在不想承認了?”

沈明連代表其他分支的人出來說話:“弟妹,事情總需好好商議……沈家族譜不能改,規矩更不能改,很多事……還是要根據祖宗留下的家法執行,不是嗎?”

之前沈明連一口一個“夫人”,現在起了爭執,乾脆稱呼“弟妹”,這讓周氏臉色非常難看。

周氏道:“沈家到現在,讀書人出了不少,但之前最好的也不過是我們這一房的大伯,考中秀才,當上縣學的廩生,十幾年都沒變……你們幾房呢?有出過童生的,但可有出過秀才?”

這話說出來,得罪一大羣人……周氏這話很不中聽,也是老沈家其他房不願意承認的事實。

沈家之前就算不上書香門第,能出個舉人,已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後來在城中置辦家業,最後卻被敗光,如果不是沈溪崛起,沈家會就此家道中落,再過兩代,或許就沒人再記得了。

沈明連道:“弟妹,今日我們是商量沈家重聚,如此大好光景,還是別說那些不中聽的吧?”

沈明連這麼說,已經很給周氏面子了。

周氏現在說話完全站在勝利者的角度,在沈明連看來,你們這一脈雖然出了狀元和舉人,可如今連宅子都賣了,這麼落魄,如果將來真要修大宅,那還是我們出銀子,你卻佔着正統的位置……誰稀罕聽你囉嗦?

本來很多事,可以坐下來商量,但周氏卻把自己的霸道發揮到極致,不想在沈家合併這件事上,爲他人做嫁衣裳。

周氏道:“如果今日這件事談不攏,那就別談了,我們這一脈,照樣可以過好日子,什麼寧化沈家,早就已分家單過,連官府籍貫上都已不是一體,就算有族譜又怎樣?大不了,我們自己立族譜……”

周氏說這話,迅速引發公憤。

你們這一支現在得意,出了個狀元,就想連族譜也單獨劃出去?那可是背祖忘宗的事情,要接受道德批判,現在必須要讓你受到教訓,讓你知道這麼說話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

分家是小事,連祖宗族譜都背離,那就是大事。

沈明新見周氏把話說得這麼絕,趕緊出來說和:“弟妹,很多事得好好商量,這不二哥還有話要說嗎?”

長房那邊的二哥,也是二哥,沈明新以前見了沈明連,連頭都擡不起來,人家到底是寧化縣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他這一脈早就衰落,但現在他的兒子中了舉人,說話終於有了些底氣。

周氏道:“有何好商量的?沈家中興,乃是我們這一房的功勞,連他自己都承認了。剛纔這麼多人親耳聽到……但一涉及沈家正統的問題,就支支吾吾了,你們大房連個秀才都沒出,卻硬要把正統給佔着,既如此,那分家就分到底,以後各過各的日子,不就行了?”

說了半天,周氏的態度依然強硬,油鹽不進。

一直默不作聲的沈明文突然站起,用嚴厲的口吻喝斥:“老幺媳婦,你……你實在太過分了!”

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一二七四章 找藉口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
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二三七一章 不黨而黨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一二七四章 找藉口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二五一章 防人之心(第四更)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七六九章 爲功勞發愁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一四九一章 孤獨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〇八九章 畫虎不成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一四〇七章 扶植傀儡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二三五五章 處處透着邪乎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一六八八章 蛀蟲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