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

沈溪的車駕離開海豐縣城,士紳卻突然有了一種依依不捨的錯覺,來的時候不覺得有多歡迎,可走的時候卻感覺這位督撫大人非常“親切”。

最好督撫大人能留在海豐不走了,管他閩粵一代的海盜和倭寇,最重要的是保住我們海豐一縣之地的安寧就好。

相聚總是短暫的,沈溪雖然叫人把城中所有告示都收了回來,但他沒準備再回海豐,就算將來要回廣州府,也是乘船南下。

在別人念着他的好的時候,沈溪正悠然躺在馬車上睡大覺,爲了跟任文獻要錢糧,他又折騰了一宿沒睡。

離開海豐縣境,三軍沿着官道北上,過碣石衛往惠來縣方向而去,在惠來縣他會再跟地方討要一筆軍資,隨即就要在海門所與船隊會合,看情況是否再進一次潮陽縣城,之後便全力準備攻打南澳島。

如今南澳島被標註爲“南澳山”,因大明在海岸附近施行禁海,使得南澳島一直都荒無人煙,成爲海盜和倭寇盤踞的樂園。

島上有數百盜匪,具體勢力不詳,儼然一個獨立的小國,而這些海盜平日裡主要差事就是劫掠商船,又或者是上岸與走私商人接洽和交易,買賣人口和貨物,甚至上岸劫掠地方百姓。

東南沿海一代,大多數村寨都得修築防禦設施,一個小村寨就是一個小城,必須要保證城寨內居民的安全,指望官軍平寇等於是送死,因爲地方衛所官兵大多數時候都會當縮頭烏龜。

世襲的軍戶,對於征戰沙場贏得榮譽無感,沒物質上的刺激根本就沒人願意拼命,所以寧可放任海盜和倭寇發展。

許多百姓不堪被盜匪襲擾,到天災年景,他們可能會直接落草爲寇,與朝廷作對。

白天沈溪躲在馬車裡休息,晚上到了驛館或者是營地,很晚才休息,沈溪發覺自己彷彿成了夜貓子,日夜顛倒的結果就是晚上做事更有精力。

這個壞習慣一方面是白天在馬車上確實幹不了什麼事情,索性睡覺,另一方面就是前世帶來的陋習,作爲一個後現代人類,對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非常不適應,不熬到三更半夜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粵省河流衆多,要說陸路行軍最麻煩的就要數渡河,需要臨時尋找渡輪,糧食和人要分批運,過河後需要修築一定的防禦工事防止遭到偷襲,斥候更是要先行出發二三十里探查周圍的環境。

後半段路程,因爲隨軍的民夫和運送的物資多了,再加上這麼舟車換乘折騰,一天行軍四十多裡都很困難,沈溪算了算日子,想在三月十六之前抵達海門所不太可能,只能把時間推遲到三月十八。

從海豐出發四天後,三月十六,大軍抵達惠來縣城,因爲走的是沿海官道,沈溪沒有去跟內陸府縣伸手要錢糧,進城後沒有拐彎抹角,直接找到惠來知縣簡芳,把自己索要錢糧的數目報了過去。

簡芳對此態度很直接,來日清早便將錢糧籌措完畢。

跟海豐縣上下不情不願不同,惠來縣如今正在遭受匪寇襲擊,地方衛所官軍不作爲,巡檢司又派不上大用場,地方鄉紳已開始自發訓練鄉勇保衛家園,沈溪領兵到來,對惠來縣上下來說簡直是大救星。

把錢糧交給沈溪統帥的官軍,讓官軍來平盜匪,總比養活那些習慣拿鋤頭的鄉勇更加務實。

沈溪開口索要三百石糧食,紋銀一千兩,在簡芳看來沈溪這是看不起惠來縣的鄉紳,簡芳直接表示,會籌備一千六百石糧食以及五千兩白銀,以及衣物、軍服、兵器等等,而且還是現成的,地方士紳很快就會把東西送來。

就算來不及在一日之內送到,也會之後補運到海門所,甚至惠來縣還能籌備一定的攻城器械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南澳島上盤踞的海盜和倭寇衆多,可能有難以攻陷的山寨,需要用到。

回到驛館,縣衙那邊已經派人送了些必要物資過來,甚至有地方士紳向沈溪孝敬,都被沈溪直接列在清單上,充作軍需用度。

荊越高興地說:“大人,看起來還是惠來縣這地方好,再看看海豐縣,嘖嘖……不能比哪。”

沈溪心想,如果讓海豐縣天天遭受海盜襲擊,有了切膚之痛,相信海豐縣上下對平匪的熱情會比惠來縣更加高漲。

整理清單的事會有人來做,沈溪才進去洗了把臉的工夫,出來後,卻是縣衙又派人送了雞鴨魚肉和蔬菜來,還送了一大批去城外軍營,說是犒勞三軍將士。

仗沒開打,就先用好吃好喝供着,這也是得知沈溪領兵南下平了廣東南部不少盜匪城寨,現在是把沈溪和他的官兵當祖宗一樣供着,過幾天,這些大頭兵就要去戰場上與匪寇拼命,可能真的就要去見祖宗,先送點好吃好喝的也當是送斷頭酒。

惠來縣衙雖然沒開席,但縣衙的人接連不斷往驛館這邊送東西,讓沈溪都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他本來是來伸手要錢要糧的,現在人家主動把錢糧送來,突然覺得缺少點兒什麼。不過士兵們很高興,走了十多天,又是打象頭山的山賊,又是一路辛苦趕路,現在終於稍作安頓,還有肉吃,正好大快朵頤打打牙祭。

士兵們興高采烈,絲毫未預料幾天後的危險,而玉娘則不知從何得到京城傳來的最新消息,過來向沈溪奏稟。

玉娘與沈溪單獨在官驛客廳會面,她帶來的消息很簡單,朝廷有意趁着草原內亂,達延部和火篩部打得精疲力盡的時候,向草原進兵,一舉收穫河套平原,以前套、後套、磴口和賀蘭山爲戰略支撐點,再把整個北部防線推進到明初時的大寧衛、開平衛、東勝衛這一線,這樣大明的北部態勢即可得到徹底改觀。

目前朝廷正商議領兵人選。

以方方面面的情況看,弘治皇帝對沈溪青睞有加,就算不讓他領兵,也很可能讓他做後勤補給的軍需官,又或者是陝西巡撫等官。從三省督撫調任陝西巡撫,算不得高升,大致是平級調用。

沈溪道:“平匪尚未完成,陛下怎會突然派本官前去三邊?”

玉娘搖頭:“沈大人,奴家只是將得到的消息說與您知曉,您或許要有心理準備,三邊雖然清苦,但卻是男兒建功立業之所,沈大人難道不覺得留在三邊更有機會?”

有機會不假,但卻是更有葬送小命的機會。

我在東南打的是一羣流寇。這羣流寇見到官軍的第一反應不是開戰,而是撒腿開溜,或者龜縮在城寨不出,我基本要做的就是開船開炮去轟,要麼就是追擊,主動權在我。而去了西北,情況恰好掉了個頭,大明官兵遇到韃靼人的第一反應不是開戰,而是逃跑,找到有城寨堡壘的地方躲進去當縮頭烏龜,主動權在韃靼人手上。

雖說西北打仗更有機會晉升,但話說上次我立下的功勞也不小,請問封賞在哪裡?

沈溪一擺手:“道聽途說之事,不足爲信,就算如今調令前來,本官也要等先將盜匪平息後再說。”

這會兒沈溪秉承的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都把我調遣到東南沿海來打匪寇了,你又想一紙調令讓我去西北,門都沒有。

回絕的理由很簡單,這邊平匪之戰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稍有不慎就可能全軍覆沒,陛下您也不想看到我親率平匪的兵馬就此葬送吧?

玉娘對沈溪這種態度無可奈何,但她也知道調令的事不是由她能決定的。

如今西北並不缺人,楊一清、王瓊這些人,歷史上都算是有名的能臣,即便出擊不成,要固守城防還是綽綽有餘的,退一步講,不是還有朝廷新鑄的幾百門佛郎機炮?

沈溪帶着十門炮就把韃靼人轟的找不到北,你們幾百門炮架在城頭上,如果這樣還要輸的話,實在說不過去。

沈溪問道:“以玉當家所知悉,朝中是哪位大員屬意讓本官前去西北?”他想把舉薦他到西北的“罪魁元兇”找出來,是謝遷,又或者是劉大夏、馬文升?

這三人估計是看中沈溪的能力,想“委以重任”,其中劉大夏最有可能,畢竟是兵部尚書,還親自見過沈溪在榆溪河一戰的表現,沈溪來廣東也是劉大夏舉薦的。

馬文升不太可能,因爲馬文升這會兒已不太管事,主要事情基本都交給左右侍郎,在吏部尚書任上養老。至於謝遷,雖然在沈溪眼裡陰險詭詐,但絕對不願意看到寶貝孫女當寡婦。

如果不是這三個人舉薦,那沈溪覺得自己要小心了,因爲有很大可能是一些看不得他快速晉升的人所爲。

西北是個相對容易建功立業的地方,但也是非常容易喪命和挨罰的苦寒之地,沈溪在東南沿海可以自如地建立自己的勢力,以後晉升朝堂也有了基本盤,畢竟三省的官兵匯聚起來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因此有些人要防着他,故意把他調去西北。

西北就算權柄再重,可畢竟勳貴雲集,新人過去是無法建立起自己勢力的,而且西北壓功的情況比比皆是,有了大功勞,首先要給那些勳貴分潤,最後才輪到沈溪這樣的“後起之秀”。

玉娘遲疑地說道:“這……奴家並不知曉,若沈大人想得悉,恐怕只能去信跟朝中相識之人問詢。”

*************

ps:第二更到!

今天可以三更,看到天子如此努力的份兒上,大家來一波訂閱和鼓勵如何?謝謝啦!

最後天子再隆重推一本與本書相似的歷史小說《寒門首輔》(書號1003760475):誰言寒門再難出貴子,我便要入內閣,做首輔,飲美酒,擁佳人。

鏈接:

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五八章 他們是要私奔第三三七章 鄉試(下)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九一五章 倉促變招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四六五章 封號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四五三章 迴光返照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一五六六章 ****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
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一五八章 他們是要私奔第三三七章 鄉試(下)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二六四六章 收場第四四六章 謝韻兒的心病(第三更)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九一五章 倉促變招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一五三章 金錢帝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四六五章 封號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四五三章 迴光返照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一八八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二二九五章 救駕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九七九章 折騰死人不償命第一五六六章 ****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二二九〇章 入城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〇七二章 進兵餘波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