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

(上接)“……先生方纔所言正值天下大亂之際須有一明主統一發號施令,學生不以爲然,先生之言前提是須有明主,可當今聖上當得起明主二字嗎?”

“大膽!”

“放肆!”

黃宗羲終於怒了,和顧炎武同時喝斥道。

可這次李顒已經不再回頭看吳爭,他平靜地道:“當今聖上擁二十一府之地,千萬百姓,外不能震懾敵寇、號令北伐,內不能於民生計,先有錢莊、銀號弊案,後有羣臣叛逃……如今,天子坐擁二十餘萬大軍囤兵南岸,卻坐視北伐軍被敵合圍而不救,蒼天在上,公道自在人心!如此君王,豈可稱明主?”

黃宗羲面目激憤,可一時難以反駁。

顧炎武怒極反笑,帶着一絲譏諷道:“小子可知,當今聖上乃吳王擁立?”

這話令李顒臉色大變,回頭看向吳爭,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語病了,這不是指着和尚罵禿驢嗎?

果然,吳爭的臉色變了,他已經慢慢轉身,正面對着衆人。

吳爭看着李顒,好一會道:“之前你問本王可是神仙、聖賢,本王回答,不是!既然本王不是神仙、聖賢,那豈能無過?犯錯不要緊,重要的是知錯能改……對嗎?”

這話令李顒臉色一喜,他知道吳爭沒有因此怪他。

可這話聽出黃宗羲、顧炎武的耳朵裡,如同雷霆,二人冷汗淋漓。

什麼叫知錯能改?

這是改的事嗎?

是不是發現擁立錯了皇帝,就廢了皇帝重立?亦或是自立?如同早年將朱以海從龍椅上一把拽下?

別人這麼說,聽聽也就是了,沒人當真,可這話出自吳爭之口,那就沒人敢不當真!

吳爭兵力不多,二十萬,相較清廷根本不在一個等量級,相較西南、西北大順、大西軍,更是不及五成之數,哪怕相較義興朝明軍,也是少了三成以上,可舉世無人敢輕視北伐軍,因爲這是打出來的威風!

能梟首多鐸、槍殺多爾袞,至今還圈着博洛的人,誰敢輕視,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黃宗羲、顧炎武陷入了驚恐,他們不是驚恐於自身,而是驚恐於,這要是吳爭真因此起意,廢黜皇帝,那自己二人,就成了青史罪人了。

世人絕不會去理會此時發生了什麼,只會記得,是黃宗羲、顧炎武在徐州城逼反了吳王。

然而,吳爭卻並不自知,或者說,這就非他本意。

“二位副使難道就不能容本王幾天?”

聽聽,聽聽,這語氣多謙遜?

這可是吳王殿下。

黃宗羲、顧炎武相視一眼,迅速明白了吳爭的用意——威脅!

不着痕跡地威脅!

先展露出霸氣,再予以和善,無往而不利!

簡單、粗暴,但,有效。

黃宗羲、顧炎武不由得心裡嘆了口氣,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再犀利的嘴皮子,那也沒處使啊。

顧炎武問道:“陛下已經明旨撤兵,臣等奉旨和談,若吳王執意重啓戰端,臣等只能返回京城,向陛下稟明原委,由陛下定奪。”

吳爭隨手一揮,道:“時間不夠,本王等不了這麼久。這樣,二位先生與秦王合擬一道摺子,傳於夏完淳、廖仲平二人,不用多,只須六天光景,接下來的事,由本王擔責,絕不讓二位先生爲難……如何?”

顧炎武遲疑道:“吳王高擡臣等了,臣等有何權力去更改陛下的撤兵旨意。”

吳爭見顧炎武推託,慢慢皺起眉頭,“本王禮敬二位先生,那是認爲二位一意爲公,心懷社稷百姓……可二位千萬別當本王傻。”

這話說得是有來由的,這支使團是用來和談的,且有親王帶隊,這不僅代表着朝廷,更代表着皇家,權力非同小可。

也就是說,除了持節之外,更有臨時調度北岸大軍的權力。

否則,誰能保證在和談失敗、大戰再起時,明軍如何組織抵抗?

吳爭久掌軍權,自然清楚其中細節,哪能信顧炎武推托之詞。

氣氛一凝,黃宗羲不得不開口了,“吳王真有把握,六天之內攻下沛縣,且不引發兩國重啓戰端?”

這語氣,一聽就知道是服軟了,至少,是有條件的服軟。

吳爭緩緩舒展了剛剛皺起的眉頭,剛要說話,不想被李顒搶了先。

“二位先生不用懷疑,學生用頸上人頭擔保,快則三天,慢則四天,便有捷報傳來。”

這話不僅讓黃宗羲、顧炎武驚愕,連吳爭都震驚了。

吳爭甚至懷疑,這廝是不是想出風頭想瘋了,這事連自己都不敢有些把握,他怎麼敢?

“有何依據?”黃宗羲沉聲問道。

吳爭默不作聲,倒不是不想維護李顒,只是吳爭感覺到李顒太過狂妄,想借此給他個教訓。

不想李顒從容道:“敵人內部已顯分裂。”

這話很突兀,但在場之人都是局中人,都能聽明白此中意思。

尤其是吳爭,他更驚訝,吳爭是在多爾袞臨死前交談過的,也與蘇克薩哈、索尼私晤過,自然明白敵人內部已顯分裂,可李顒一個落魄書生,連裹腹都夠嗆,從何得出此結論?

吳爭也忍不住了,開口道,“李顒,不可信口雌黃。你有何憑據,說敵人內亂?”

李顒朝吳爭躬身一禮,然後面朝黃宗羲、顧炎武,道:“以多爾袞手掌兵力,吳王北伐軍再善戰,怕也無法在短短几日內,攻破敵人呂梁山防線。就算攻破知呂梁山防線,也不可能輕易攻入徐州。”

“多爾袞選擇將徐州主力撤向兗州,就說明他已經無意與北伐軍爭奪徐州,學生之前也不明白,因爲這很荒唐,能守不守,自尋絕路,可學生得知多爾袞世子也在兗州,再結合坊間傳聞多爾袞重病多年,此番又是抱病南下,便想通了。”

“多爾袞應該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故發動此戰原意是想盡可能地削弱吳王麾下北伐軍實力,從而使得在他死後,北伐軍無力北上,爲清廷贏得更多應對北伐軍的時間……其實這策略是正確的,行之有效。事實也證明,我朝坐擁二十多萬大軍,囤於南岸,卻遲遲不發兵增援,欲坐視吳王與北伐軍飲恨江北。”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