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

只聽老頭繼續道:“大將軍,這二十幾缸子火藥,皆是當初埋於縣衙地下的,閻公當時爲防萬一時,引燃縣衙殺敵之用,可……終究沒有用上。”

吳爭聽得冷汗唰地流了下來,我去,這近萬斤火藥竟在區區一座縣衙地下,自己之前在縣衙裡,要是被土國寶引燃,恐怕連個完整的屍首都剩不下,早已灰飛煙滅了。

老頭看出吳爭的驚懼之意,連忙道:“這事也就老漢等幾個倖存之人知道,連現在城中百姓都不知情。”

吳爭這才長吁了一口氣出來。

“大將軍此次前往常州,有此二十多缸子火藥相助,定能光復常州,立下赫赫軍功,名載青史。”

吳爭拱手長揖道:“多謝老丈,多謝江陰百姓,這份禮吳爭領受了。”

老者伸手,拉起吳爭的手,然後引到那些板車,指着那些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物體道:“大將軍再猜猜,這些是何物?”

吳爭左右看看,實在猜不出來,回頭讓錢肅典叔侄和其餘將領猜,也都搖搖頭。

老頭正容道:“說起來,這不是我大明之物。七月初十,閻公令武舉人王公略鎮守東門,汪把總守南門,陳明遇守西門,自己守北門。他和陳明遇總督四門,日夜巡歷。次日,清軍急攻北門,久攻不下,清軍主將親自率軍上陣,攀爬至城牆上,被當時閻公麾下有個綽號霸王名叫劉耐的勇士,一槍刺中了咽喉,便摔死在城下。他一死,所有清軍開始潰退哭喊,這時我軍才知道,這竟是韃子七王。”

“十二日,清軍仍攻北門,韃子二王自恃驍勇,率百名滿身三層盔甲的清軍,腰裡懸了兩把刀,肩上插了兩把利刃,手上還拿了一把刀,登上雲梯,想要毀掉北門城垛。我軍守兵槍刺刀砍皆不起作用,後有人叫喊道,刺他的臉,於是大家一起刺韃子的臉。城垛上有一湯姓少年,持鉤鐮槍正好鉤住韃子二王的喉管,邊上有城中竹匠姚邇,趁勢割下他的頭顱。”

吳爭的腦海中,浮現出那種慘烈的畫面。

打到連韃子主將都親自做敢死隊了,江陰城將他們逼到了何種境地?

一座小小縣城,竟讓清廷動用了二十四萬大軍,數百門火炮,一千多將領,而最後的傷亡,竟不下於江陰城中百姓,達到七萬多人,更令人震撼的是,此戰竟讓清廷折損了三位王爺、十八位大將,這哪怕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也屬罕見。

滄江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風披靡之時,閻應元以微末下吏憑藉江陰百姓的支持,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堅持了近三個月,擊殺清軍數萬人,重挫了清軍銳氣,鉗制了清軍主力南下,在城破以後,仍拚死巷戰,全城竟無一人降者。

後世評價江陰八十一日,有明之季,士林無羞惡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爲得意;而封疆大帥,無不反戈內向。獨閻、陳二典史乃於一城見義。向使守京口如是,則江南不至拱手獻人矣。

這閻、陳二典史,說的就是閻應元和陳明遇二人。

當時江陰典史(相當於後世縣公安局長)是陳明遇,首先領導江陰抗清的是他。

陳明遇是吳爭同鄉,上虞人,性情寬厚,處事公正,故而雖然上任並不太久,但在百姓中的人望卻相當高。

清兵剛剛南下時,他曾和縣學訓導馮厚敦、都司周瑞龍等人會同江陰士紳,打算招募民兵赴南京勤王,可惜出師未及京先沒——還沒來得及出發南京就已經陷落了,這支隊伍只得揮淚而散。

當時常州府已在南明御史劉光斗的帶領下投降了清軍,清豫親王多鐸命劉光鬥安撫常州府所屬五縣(武進、無錫、江陰、宜興、靖江)。

江陰縣令林之驥心繫明朝,不願降清,憤然掛印而去。

之後清廷任命河南人方亨爲新任江陰知縣——方亨是明朝進士,在清兵未到河南時他就提前納款投靠,因而得到了這一官職。

方亨剛一到任,屁股還沒坐熱、人還沒認識一個,就開始大力推行剃髮令,他貼出告示,嚴令百姓在三日內必須剃髮。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理念,早已深入漢人骨髓,這一命令很快就在讓江陰城掀起了軒然大波。

數十名當地鄉紳向方亨情願,請求暫緩執行。

方亨不但不準,還破口大罵。

衆鄉紳忍無可忍,有人反脣相譏,你是明朝進士,來做清朝知縣,羞也不羞?

就這樣一場風暴開始醞釀起來。

兩日後,也就是六月初一,方亨循例去文廟進香,秀才許用爲首的百餘名縣學生員以及大批百姓再次向他請求留髮。

方亨盛氣凌人地答道,此乃大清律令,絕不可違!

說完,便拂袖而去。

方亨這個態度,激怒了請願生員和百姓。

秀才許用激憤之中忍不住振臂高呼,頭可斷,發絕不可剃!

圍觀百姓也都跟着一起呼應,一時間,吶喊聲響徹雲霄。

風暴正式成形。

當天午後,北門少年季世美、季從孝兄弟等人敲鑼打鼓,高聲吶喊着前往縣衙請願,應和者衆,至縣衙門前時,已經聚集起萬人。

方亨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出來不僅不加以寬解,反而大聲喝斥,聲言要將造事之人抓捕下獄。

這種硬對硬的碰撞,激起了衆情激憤。

說來也巧,這時此時方亨的先生,一個姓蘇的提學正好派家人來給方亨賀喜。

見到這種場面,家人爲了討好方享,幫腔道,你們這些奴才,個個都該砍頭!

這話就象火星,點燃了火藥的引信。

脾氣火暴的青年們大喝着,打死這個降清的狗奴才。

衆人一擁而上,活活將那家人給打死了。

方享氣急敗壞地想要抓人,可這個時候,恐怕他啥都幹不成。

不僅抓不了,自己還捱了不知道是誰的幾下老拳。

無奈之下,方享想着好漢不吃眼前虧,向民衆服了軟,聲言願意向上反應,建議取消剃髮令。

民衆信了,就此散去。

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
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