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

根本無意對抗清廷的鄭芝龍,早已與清廷暗中約降。

但凡清軍兵鋒所至之處,駐守各個要隘的鄭家軍無不聞風而退。

由此福建門戶洞開,這幾個月中,隆武朝明軍,幾乎沒有與清軍打一場象樣的仗,清軍如同遊山玩水般地直入福建,隆武朝都城建寧輕易地暴露在了清軍的兵鋒之下。

敵軍兵臨城下,朱聿鍵總算不再激昂,在鄭氏兄弟的安排下,朱聿鍵率衆臣撤往福州,苟延殘喘。

但清軍兩路入閩,預示着局勢的不可挽回,更何況有鄭氏兄弟暗中與清軍勾連,隆武朝其實敗亡之局已經註定。

朝堂之上,人心渙散,人人都在爲自己找後路,再無幾人爲朱聿鍵出謀劃策。

沒有黃道周在身邊的朱聿鍵,此時心急如焚,他忙中再出昏招。

他不顧鄭氏阻攔,執意攜當初“御駕親征”撤回的數千明軍,從福州前往延平,準備冒險去湖南。

可鄭氏兄弟豈能如他所願,早已派人將情況告知多鐸。

就在朱聿鍵離開福州次日,鄭芝龍下令改旗易幟,正式歸投清廷。

由此,等於福建全境已經淪喪於清軍之手。

時人對此感慨,“福京之亡,亡於鄭芝龍之通款。”

而此時,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公開與其父決裂,毅然率己部南下,脫出了清軍的勢力範圍。

……。

從杭州灣啓航,至福州港航道上。

沿着海岸線,百舸爭流,航行着千條戰船。

從旗號上來看,正是舟山水師慣常的大明龍旗。

舟山水師隸屬於隆武朝,借用它的名義增援,這是吳爭想出不是辦法的辦法。

畢竟與清廷有停戰協定,吳爭不想去破壞它。

倒不是想與清廷長久“友好”下去,而是形勢逼人,北伐已經耗盡了莫家大部分的財力,而朝廷根本無力支持短期再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

面對實力數倍乃至數十倍於己的敵人,吳爭只能選擇臥薪嚐膽。

吳爭帶的軍隊不多,騎兵、步兵加上水手,總計才八千人。

沒有辦法,這時屈指可數的“鉅艦”,載重也不過八百石(指的是戰船,商船載重遠遠不止此數)。

無法裝載更多,加上人太多也會引起清廷的警覺。

更重要的是,吳爭的戰略構想,並非要振興隆武朝,這不可能,如果真這麼做,勢必與鄭芝龍兄弟直接對上,這更不合慶泰朝和自己的利益。

吳爭只是想,讓隆武朝存在着,爲自己牽制多鐸,哪怕多牽制一年半載,讓自己有時間訓練軍隊,理順內政。

此時的黃道周,已經平靜了許多。

吳爭守信率援軍南下,這讓他心中鬆了口氣。

只是他覺得,人數太少了。

八千人能幹啥?

面對兩路近二十萬敵軍,這八千人恐怕塞牙縫都不夠。

這兩日間,黃道周爲此去煩了吳爭不下十趟。

吳爭當然不能對他明說,自己根本沒有護持隆武朝的意思,只能解釋道:“戰船不足,無法裝載更多軍隊,且慶泰朝面對江北清軍和紹興府的兩面威脅,無法抽調更多的戰船南下。”

這樣的解釋,自然騙不了黃道周,可黃道周也明白,慶泰朝的實力,沒得爲互殺來使的對手,冒自己被攻擊的危險,易位而處,黃道周相信隆武帝和自己也會象吳爭這麼做。

這無可厚非。

只是黃道周心中悲愴,到了這個時候,宗室還不能擰成一股繩,大明……焉能不亡啊?!

“鎮國公,請你務必改變登陸地點。”

看着這個執拗的老頭,吳爭有些煩他了,這兩日,他就象橡皮糖般地粘着自己,不斷地出謀劃策,可吳爭知道,歷史上,這老頭受他已經投降清廷學生的迷惑,生生將數萬大軍葬送在了婺源,連他自己也被清軍俘虜,而後被殺害。

這也是導致隆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不是因吳爭的出現,黃道周前往應天府求援,現在這個時候,黃道周已經待在清軍的囚牢裡等死了。

所以,吳爭很反感這樣不通軍務的人,來對自己的作戰方略指手劃腳,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嘛。

吳爭自己都很少參與水師的具體作戰,僅僅指示戰略目標,又豈會讓黃道周去參與指揮戰術?

“黃大人,你該待在艙裡靜候消息的。”吳爭蹩眉道,“來人,護送黃大人回艙。”

“鎮國公……鎮國人,你聽我把話說完。”黃道周拼命地掙扎着,“老夫就一句話。”

吳爭對這老頭總歸是敬重的,對每個堅守理念抗清到最後的人,吳爭都保持着一份敬重。

嘆了口氣,吳爭揮揮手斥退衛兵,“說吧,又是何事?”

黃道周喘息道:“老夫北上應天府至今,歷時一月有餘,老夫離開建寧時,陛下正誓詞親征,可老夫沒到應天府時,就聽聞陛下已經撤回建寧。而最近的戰報,清軍李成棟部已經攻下建陽。說到此處,黃道周左右一顧,跑到案上地圖前,指着地圖道:“建陽距離建寧近在咫尺,從最新的消息得知,如今鄭家已經降清,陛下如果沒有逃出建寧,那必被清軍俘虜,如果是這樣,鎮國公就算前往泉州、思明州登岸,也無法救援我皇。那麼我等只有認爲陛下逃出建寧一個選擇,如此,只有改變登岸地點方可及時救援陛下。”

說到這,黃道周涕淚交流,竟曲膝跪向吳爭,“雖說鎮國公身世存疑,可鎮國公也自認明室,同爲宗室,理當守望相助啊……!”

吳爭有些動容,聽到建陽淪陷、鄭芝龍降清時,吳爭心裡就已經知道此行沒有任何意義了。

失去鄭家的支持,朱聿鍵就什麼都不是。

想要達到隆武朝爲自己牽制多鐸的目標已經無法達到,那此行就是無用功。

吳爭當時就想撤回杭州。

可一來黃道周的苦苦懇求,二來也聽到了鄭成功與其父決裂南下。

這讓吳爭心裡燃起一絲希望,對於鄭成功抗清的事蹟,是經過歷史證實的,那麼如果能救援朱聿鍵,將朱聿鍵安然交給鄭成功,就能避免隆武朝的覆沒。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