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

PS:感謝書友“曹州人在北平”投的月票。

金聲桓開始有些焦頭爛額。

兩面遭敵強攻,這還不算什麼,雪上加霜的是,東面又出現明軍,雖說這支明軍的衣衫襤褸,其中竟還混雜着清軍的軍服。

可金聲桓這時是真怕了,數十年征戰,從未這麼害怕過。

他已經猜到,平崗山阻擊的王得仁不僅敗了,還降了。

否則,他的士兵怎麼可能出現在城外,與自己爲敵?

心裡越希望、期盼一件事,發現希望破滅,打擊就越大。

王得仁敗了,不僅敗了,還降了,不僅降了,還反戈一擊。

這種心裡的落差,讓金聲桓情緒一下子變得低落和煩燥。

此消彼漲,就算東面再是烏合之衆,也架不住人多啊!

這種形勢下,金聲桓已經失去了出城去個各個擊破的能力,任何一個方向出城,都將給另外兩門帶來滅頂之災。

他只能死守城池,心中唯一的期盼,那就是瀝海清軍能夠有出乎意料的表現,拯救他於水深火熱之中。

……。

吳爭率三千騎兵終於趕到西門外。

在他到來之前,池二憨已經組織了三次攻城。

都被清軍擊退。

沒有火炮、沒有投石機和重型器械,攻一座防禦堅固的城池,是非常困難的。

城中不需要有精兵,只有有人就行,射箭也不需要準頭,射出去就行。

再沒本事的,也只有舉起石頭往下砸就成。

這是守城方的優勢,也是古時攻城難的地方。

當然,有內應者除外。

城外的戰況,讓心急火燎趕來的吳爭明顯鬆了口氣。

戰況遠比他想象的要好。

而從池二憨口中得知平崗山安全,吳爭心中所有的石頭就都放下了。

還有什麼比老父安危更讓吳爭欣慰的呢?

一城一池的得失,哪怕是戰敗,無非撤回杭州,下次再打回來就是。

看着雙眼通紅,失去了一隻左手的方國安,吳爭打心底裡生出一絲憐憫。

這場仗,原本方國安是可以拒絕的,其實只要他能讓出三界通道,吳爭就已經滿足了。

被清軍分割成瀝海、平崗山、瓜瀝三個戰場,明軍的劣勢是絕對的。

只有吳爭能居中統率全軍,這纔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否則三個方向各自爲戰,再大的戰力都會打折扣。

倒不是吳爭的指揮有多出類拔萃,而是任何一場戰役,沒有一個統合調度的統帥,就算下面一路取得戰術勝利,那對整個戰局也與事無補,就更不用說萬一失利了,一旦失利就是牽動全局。

所以,吳爭看着眼前已經殘疾、滿臉沮喪的方國安,心中是有內疚的。

如果方國安選擇率兵駐於三界,坐觀這場戰爭結束,自己也不會、不能去勉強他。

“好好養傷。”愣了許久的吳爭,僅吐出了這四個字。

這讓滿心期待的方國安,心中的一腔怨恨噴涌而出,哪怕聽到一句虛情假意的撫慰和不會實現的承諾也好啊。

近五千人馬,到此時不滿二千人,三千兄弟、三千條命交待在這了,這可是方國安近二十年積攢下的根底啊。

方國安的眼中無淚,只有怒火。

可這還真不是吳爭心狠,方國安是叛徒,他的手下就是叛兵,別的不說,就說眼下,這周邊的明軍士兵吧,他們都嗤於與方國安殘部爲伍。

哪怕受傷的士兵都掙扎着離他們遠一點,生怕粘染上晦氣。

而象池二憨等軍中將領,那都是對方國安嗤之以鼻的。

方國安部幾乎被隔離在一個地方,經緯分明。

這種水火不相容的立場,源自吳爭發動的“清肅運動”,杭州府及轄下各縣各鄉的讓受難百姓現身說法,號召百姓自發地檢討降清官商,吳爭直接將後世抗戰時,我黨所搞的那一套給照搬來了。

可效果確實不錯,至少象杭州府這樣淪陷於清軍之手超過一年的,現在也被打造成鐵板一塊,當然,這僅僅是針對韃子,人心在別的方面,譬如利益,還是不可能由此形成統一的,至少短時間內不成。

可這已經足夠了,求同存異,只要面對同一個敵人,一個公認的敵人,別的都是可以妥協的。

這種已經深入人心的同一陣線,使得杭州府上下,對於叛徒和細作那是深惡痛絕的。

所以,方國安及其部屬相當不招人待見。

而這個時候,不識時務的池二憨點燃了這場爭執的火頭。

池二憨本就對方國安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在他眼中,還不如方國安不歸降,那麼方國安和他的部屬,將成爲他的戰功。

此時見方國安對吳爭怒目相向,池二憨心頭火起,指着方國安大罵道:“一個叛將,我家少爺給足你臉了,你還敢瞪眼?”

如果在平時,池二憨這麼罵,就算方國安部官兵心中有怨言,也只能忍了,畢竟是事實嘛。

可今日是真不同,他們爲慶泰朝流血了,死了那麼多人,超過一半。

這種心中的悲愴,被池二憨一句話引燃了。

方國安周邊,有無數的人霍地站起,甚至拔刀相向。

吳爭原本心中有的一些內疚迅速被此舉掩蓋,冷冷地對方國安道:“你想好這麼做了嗎?”

方國安其實也沒有想到會這樣,雖然憤怒,可他沒有後悔歸明的決定。

他只是需要安慰罷了,可突然發生這樣的衝突,讓方國安爲難起來。

明軍迅速聚集起來,一場火拼眼見就要發生。

方國安心知,這時暴亂,恐怕就得全軍覆沒,關鍵是之前所有的犧牲都白費了。

想到此,方國安強忍着疼痛,回頭厲聲制止道:“放下武器,你們想讓戰死的兄弟們白死嗎?”

有將領憤然道:“大人,我等浴血奮戰,可他們……他們卻不把我等當人看……!”

吳爭冷冷道:“此時怪別人不把汝等當人看,早幹嘛去了?今日你們有功,誰都看在眼裡,但今日之功,不代表着能掩蓋往日之罪過。想讓人把你們當人看,那得你們自證。”

吳爭的話,讓方國安兩次暴吼道:“還不放下刀,你們要陷方某於不忠不義嗎?”

這話讓官兵們開始鬆手,“咣鐺”之聲不斷。

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
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