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

三月初九,興國公王之仁麾下定海水師出港向北。

初十,饒州府清軍攻破廣信府,廣信府三千明軍盡沒,無一人投降。

由此,這一路清軍與多鐸、方國安殘部首尾呼應,連成一片。

紹興府後院被抄,已在清軍兩面包圍之中。

這個局面,沒有因爲吳爭的到來而改變,歷史上,紹興府也是被這麼攻破的。

當時監國的朱以海,也是這麼轉進海上,組織起流浪政府,繼續抗清的。

錢肅樂由此偕諸弟及獨子,輾轉至福清、文石間,繼續聯絡各地義軍抗清,直至兩年後,兵敗卒於琅江。

可現在,因吳爭的到來,許多事有了變化。

紹興府監國的不再是一意想要擺脫危牆之下的朱以海。

雖然紹興府兩面被圍,但也有了杭州府一個吐氣喘息之地。

而且明軍也已經起兵北向,攻打松江、蘇州兩府。

這就是當前紹興府的形勢,危與機同在。

只要光復應天府,那麼就可以依仗天險,至少與清廷隔江相抗,爲已經病入膏肓的南明,緩出一口吊命的氣息。

可多鐸並沒有給吳爭寬裕的時間,在會師由西而至的清軍之後,他迅速揮師台州,並另派一支偏師,攻打溫州。

這是痛打落水狗的氣勢和打法,此時的多鐸,已經完全不在乎明人的抵抗了。

……。

吳爭並不認爲他的戰略有錯。

在他看來,既然已經是死馬,不妨當活馬醫唄,結果無非是死路一條,救不了天下明人,至少能救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因爲了還有平崗山寨。

吳爭認爲,就算北伐失敗,自己也有足夠的時間率部返回上虞,以手中的兵力至少在平崗山,可以組織起一支強大的抗清力量,然後慢慢向周邊滲透,以圖復興。

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吳爭內心對這場倉促的北伐,沒有負擔。

盡心盡力打就是了。

這恐怕是吳爭第一次獨自籌劃、指揮一場數萬人的戰役。

失誤是明顯的,但思路也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吳爭在下令兩路向北突進的時候,沒有忘記令魯之嶼部,向寧國府異動。

這不是佯攻,而是虛虛實實之計。

魯之嶼的兵力有一萬之衆,雖說是降兵,但經過吳爭不惜血本的砸錢,現在的士氣那也是嗷嗷的。

加上吳爭連戰連捷的神話,這些士兵現在都是吳爭的擁躉。

吳爭給魯之嶼的命令是,如果清軍不理會,那就佔領寧國府,同時北上沿江進逼應天府。

如果清廷調徽州府、安慶府清軍北上增援,那麼就與他們不計代價、死磕到底。

因爲徽州府、安慶府清軍並不多,兩府駐兵加起來也不過三、四千人。

原本駐紮的清軍,都因多鐸所部的抽調,降到了最低的人數。

這也說明,清軍的兵力並不是無窮無盡的。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吳爭其實是分三路北伐,但真正的主攻方向,卻是蘇州府。

而那,是錢肅典、夏完淳的主場。

……。

吳爭率大軍兵臨松江城下時,松江城牆上已經佈滿了守軍。

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吳爭當然不會立馬發起進攻,雖然看不上吳勝兆這反覆無度的三姓家奴。

但這種局勢下,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無疑是對局勢有利的。

雙方的約見,就在當日午後。

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掩人耳目了,明軍大軍圍城,蘇州府自身難保,還需要擔心走漏風聲嗎?

所以,雙方見面的地點就在松江城外五里處,在雙方大軍的眼皮子底下。

可謂是真正的萬人注目啊。

“敢問可是臨安伯當面?”

吳爭被這麼一句文質彬彬的話,驚得一愣。

仔細打量了面前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一眼,吳爭回道:“沒錯,正是吳某人。”

吳勝兆也是一愣。

這是一次語言和角色的錯位。

當然,吳爭是故意的。

但顯然吳勝兆不會明白,他只是覺得有些突兀,不明白爲何突然尷尬起來。

但他還是憑着本能,大喝道:“臨安伯,吳某可是與紹興府和福建都有聯絡反正之事的,你今日突然率軍來犯,是何意?”

吳爭隨意撣撣身上大紅官服,道:“本官今日前來,就爲歡迎吳都督反正的。”

吳勝兆怒道:“有你這麼歡迎人的嗎?”

“本官也是沒有辦法啊,如今明軍北伐,正進攻蘇州,你說留着松江府在左側,這讓人很不安哪。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個道理吳都督應該能懂吧?”

吳勝兆強捺怒意,問道:“既然如此,紹興府準備給吳某什麼官爵?”

吳爭道:“松江總兵。”

“完了?”吳勝兆等了半晌,見吳爭沒有再開口的意思,於是問道。

“嗯。”

“就一個總兵?連個爵位都沒有?”

吳爭點頭,再次確認,“嗯。”

吳勝兆有種抓狂般地激動,他抖嗦着問道:“你知不知道清廷給我什麼官?”

“蘇鬆都督。”

“對啊,那爲什麼紹興府只給了個松江總兵,這是幾品官,多大的實權?”

這還真說不準,大明這總兵啊,時大時小、或輕或重,這就象後世的司令,一個保安團就能叫司令,一個軍區,也叫司令。

所以,吳勝兆雖原爲大明武官,也不清楚紹興府給出的這總兵價值幾何了?

吳爭道:“就按吳都督麾下多少人算吧。”

吳勝兆憤然道:“同是明軍,隆武朝給吳某人定吳伯、平江大將軍的官爵,紹興府太沒誠意了,不談了,告辭!”

說完手一拱,連眼睛都懶得向吳爭瞄一眼,轉身而去。

吳爭等他快要上馬時,才大聲道:“吳都督,本官率大軍前來,不是與你討價還價的。你說今日本官要是下令攻城,有幾成把握破城?到時本官是拿你當俘虜關押呢還是放你南下投隆武朝呢?”

吳勝兆胸口怒火熾燒,可就是沒有辦法發泄出來。

他再魯莽,也知道此時真要與吳爭幹一仗,能不能勝兩說,最重要的是斷了投紹興府的路。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