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王佐,鬼才

劉氓在廳中與旬氏兄弟聊着詩詞,聊着當今最‘紅’的十常侍,劉氓看着五人的反應,心中把他們對比一番,果然還是荀彧、荀攸更勝一籌。

在大廳中,劉氓你很多話是不方便說的,也沒必要對着他們所有人說。

晚宴過後,劉氓在旬家大院中溜達,在一池塘邊,劉氓看見了獨自一人的荀彧。這可是個難得的深談機會。

“文若兄好雅興啊!”悄悄走近,劉氓說道。

“呵呵,鵬宇說笑了。”荀彧說道。

鵬宇這個字是鄭玄在劉氓十六歲時取的,這字取得有深意、有難度。劉氓對自己的字還是很滿意的。

“前時在堂廳之中,文若爲何一直沉默不語?”劉氓問道。

“呵呵,非是不語,是無可言語爾。”荀彧想要避開這話題。

“你那幾個兄弟,都說大漢如今風雨飄渺是‘十常侍’的惹得禍,文若以爲合適否?”劉氓步步緊逼,準備吧荀彧的嘴撬開。

“呵呵,鵬宇又來套吾言語。”荀彧很聰明,就是不談。

“文若,吾知你一心向漢。今晚我兩交談,出你口入我耳,不必顧慮許多。”劉氓說道。

“哎,十常侍雖然橫行無度,但以彧觀之,除之猶如反掌,易事爾。但除之又如何,明日還會出現新的‘十常侍’。哎!”荀彧終於開口了。

“確實如此,如今宦官、外戚當道,外族時時入侵。各州動盪不安,但天子又無作爲。大漢確實風雨飄渺,前景難堪啊!”劉氓望着天空的皎月,不知以後還會有這等閒情,聊天賞月嗎?

荀彧很奇怪劉氓會說當今天子的不是,畢竟劉氓也姓劉啊。荀彧不願多談的原因就在此。

“文若是否奇怪,吾爲漢室宗親,卻說起天子的不是。”劉氓說道。

荀彧沒有回答,但卻看着劉氓,想從他的表情中看出些許眉目。

“文若啊,你知道太平道嗎?”劉氓問道。

“有耳聞。”荀彧說着。

“呵呵,你知道這個道教發展的多麼迅速嗎?才一年多點時間,荊襄之地、中原地域到處都有他的教徒,估計起來應該有那麼一兩百萬了吧。要是再過個幾年,沒有六七百萬也會有四五百萬咯。”劉氓接着說着。

“吾只聽聞,近年來有太平教人到處治病療傷,民間甚是推崇。許多人信仰太平道教也屬正常”說道這,荀彧發現不對了,他看向劉氓,眼中充滿駭然與震驚。

“你知道嗎?吾不止一次向天子秉承此事,奈何無人問津啊。就連吾父也不以爲然。悲哀啊!”劉氓的確向劉宏說過,要遏制張角兄弟。可惜張讓等人收了好處,不停的爲太平教說好話,加之劉宏對此本就不太關注,認爲一羣愚民,不足掛耳。就沒理會劉氓。

“那該如何是好?這張角如此廣收信徒,必有所圖謀,如何是好?”荀彧現在開始急了,畢竟還年輕,沒到後世王佐的程度。

“鵬宇,汝今日對吾說此事,必有考慮,汝說,該當如何?”荀彧還是很聰明的,反問起劉氓了。

“想必文若兄也聽說過,吾賴在盧植老頭那有一年了,就是爲此做準備,張角不反則已,如果他敢反我大漢,吾便親手砍下他的頭顱。”劉氓很是自信的說道。

荀彧看着眼前這個比他還小几歲的劉氓,心中感慨萬分,虧得自己認爲在這年輕一代已算是俊傑,但和劉氓比起來,還差得遠啊。劉氓果然不負鵬宇之名。

“彧才疏學淺,也願助兄一臂之力。”荀彧放棄了過幾年去洛陽當官的打算,準備跟着劉氓混。

“好,好,好!有文若相助,氓也更有把握了。”劉氓看着眼前的青年,激動的說道。“但文若,這幾年汝還是要好好學習纔是啊,現在的你還不夠成熟哦。”

“這是自然。”荀彧說道。

“文若啊,聽說潁川書院有許多青年才俊,明日不知可否領兄弟我去參觀結識一番?”劉氓說出了另一個目的。

“沒問題,彧在書院可是有許多好友的。”荀彧說道。

第二天一大早,荀彧就來劉氓住處叫劉氓,卻看見劉氓和甘寧等人在比劃切磋,看了會,荀彧暗道:“如此虎將,真不知鵬宇從哪裡尋來的。”更堅定了心中的那個想法。

“文若,起得早啊!”劉氓走近荀彧,說道。

“呵呵,今日就帶鵬宇去書院看看,再把吾之好友介紹給鵬宇認識。”荀彧說道。

說是潁川書院,其實大部分都是荀爽的學生,由此可見,旬氏是很NB的。書院離旬府不遠,是個很大的莊園,走進去後,就能看見許多士子拿着書冊或朗讀,或默唸。

跟着荀彧邊走邊聽他介紹,劉氓對着書院也有了大概瞭解。

不一會兒,走到了一處寒舍,荀彧敲敲門,叫道:“戲忠,快起來!”

過了大約五六分鐘,才從裡面走出來個寒士,說道:“我說文若,你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歡早起。這麼早來驚吾好夢,何事啊?”

“我說志才,都這時辰了還睡,出來吧,今日給你引見以爲俊才。”荀彧說道。

“哦?既如此,今日之事就暫且記下。”戲志才聽說有俊纔可見,眼裡發亮了,看着荀彧身邊的劉氓。確實不錯,儀表堂堂,卻不知是否有學問,但荀彧介紹的,應該不錯吧,戲志才心想。

“呵呵,戲兄,在下劉氓,劉鵬宇。”劉氓介紹道。

戲志才的大名,劉氓是知道的。這位大人物雖然在曹操手下沒呆幾年就掛了,但從接他位的人來看,他的才華和能力絕對出衆,接他的班的可是那鬼才郭嘉啊。

又是一番交流,戲志才也對劉氓刮目相看,而且十分感動。想他一介寒士,劉氓身爲漢室宗親,卻願意和他交談,言語也從未有過鄙夷,這讓戲志才十分感激,同時也表示過幾年要跟着劉氓幹。

劉氓自然是謙虛兩句,再讓戲志才保重身體,要時不時的鍛鍊。這使得戲志才更爲感動。

“戲大哥,文若哥,你們都在啊。”從遠方跑來一小孩,對着荀彧等人說道。“咦,今天怎麼還有個外人?”這句話聲音比較小,三人沒聽見。

“來,郭嘉!哥哥今天介紹一位少年俊纔給你認識。”戲志才笑着對那小孩說道。

這是郭嘉?劉氓看着眼前蹦蹦跳跳的小孩,心中泛起了巨浪,這可是劉氓前世最欣賞、最喜歡的大神級人物啊。

三國爭雄,英雄輩出。對於各路英雄來說,擁有高明的謀士至關重要。衆所周知,諸葛亮一出山,劉備就時來運轉,從寄人籬下的狼狽狀態開始走向成功,最終建立了一方基業。

與之相反,曹操集團卻因爲一個人的早逝而開始走下坡路,並最終導致曹操統一中國的理想沒能實現。**曾對此人大爲讚賞,稱讚他“才識超羣,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

他,就是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郭嘉。郭嘉是曹操最喜愛也是最得力的謀士,堪稱曹營第一謀臣。曹操曾多次講過,自己百年之後要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郭嘉。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否則,他在歷史的天空中所留下的光環絕對可與諸葛亮相媲美。

郭嘉雖然在曹操手下沒幹幾年,似乎也沒什麼很出彩的地方,但曹操前期的奮鬥方針和奮鬥目標都是他提出來的,這使得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無人可以替代,就像劉備對諸葛亮、孫權對魯肅一樣。

他們三位都是一出仕就爲自己的主公考慮戰略前景、定下戰略目標、實施戰略方針的少年英才,他們結局似乎也一樣,都是未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光榮犧牲了。

郭嘉剛跑到三人面前,就不停咳嗽起來,這咳嗽聲也把劉氓從思緒中給拉了出來。

郭嘉從袖中拿出一包丸子,準備往口裡放,但被一隻手攔下來了。

“汝這是爲何?”郭嘉看着眼前這個不讓他吃藥的人,說道。

“汝叫郭嘉?汝難道不知這沸石吃了對身體有害?”劉氓問道,他看到郭嘉果然如傳說中的一樣,少年多病。

“胡說,吾吃了這個就不會咳了。”郭嘉說道。

“哦?鵬宇此話當真?這沸石不可食用?”戲志纔對郭嘉很是關心,一聽劉氓這樣說,急忙問道。

劉氓自然先是結識一番,然後對着郭嘉說道:“汝服用此物,最多活到而立之年。”

郭嘉一聽,知道自己以前被那些相士騙了,趕緊把手裡的沸石給扔了。

四人又一起聊着天,郭嘉不愧是郭嘉,雖然才十一二歲,但談吐很是不凡,還在潁川有自己的稱號:‘小太公’。這讓劉氓想起了後世誇讚郭嘉的幾首詩:

亂世亂戰亂殺戮,一朝一夕一城虛。

可憐鴻猷已成夢,可嘆楨幹命也迂。

少年閉門讀書勤,二十餘年是苦心。

不出家門未盛名,天下少人識才情。

三徑只限知音行,日日常伴酒與棋。

不甘苦學付東盡,奇才也須良將惜。

輾轉藹藹緣投君,坐談天下彼此欣。

帷幄雙影蘧然笑,夜夜點燈論古今。

良計環環不遺策,每臨制變滿座驚。

與君更盟此生友,策馬同席不分離。

知君胸懷天下事,爲君天下勞心機。

應是愁疾自生俱,涼風更侵病也劇。

累累寒秋人獨立,莫敢許期明年聚。

烏桓路遙多兇險,易州唏噓君臣意。

壯士百戰殺敵勇,兵貴神速敵寇盡。

將軍得勝歸來日,柳城一片縞素時。

天旋地斡呼子名,嗚呼不復見子衿。

高山流水音猶在,只是伯牙自毀琴。

夜幕軍帳空點燈,夜半芯闇火燭熄。

時而默默誦《短歌》,舊人棖觸新夢裡。

如血殘陽鎖深秋,半生浮名許揚州。

金樽笑談春秋計,藍田玉砌志未酬。

金戈鐵馬明月照,霸業燕然清淚流。

戎歌鳥唳哀思在,夢魂半省醉釵頭。

旌旗沙場皇圖印,只道非吾夜自籌。

長歌烽火玉騅馬,中原與君義氣投。

楚天碧血吳煙嫋,柳城風聲挽貞侯。

羅幕鴻鵠吳鉤碎,秦塞茫煙千仞愁。

長纓龍頭飄渺月,狼煙幾度思悠悠。

雖吾人死中川下,弱冠亡魂孟德心。

小葉芭蕉東籬輕,尺素浮雲玉壺冰。

寒砧陽翟長亭遠,草木荒涼寒蟬悽。

長城送君藐冰雪,登臨劍閣畫碧心。

芳草鴻鵠芙蓉士,自詡雕蟲孤舟傾。

燕臺何許奉孝才,驚鴻經綸勞歌應。

樓蘭心切無辜負,寒鴉青鸞廬業金。

三徑長纓梧桐雨,彼黍離離湘妃零。

未至桑榆何式微,玉璘瑟瑟山陽笛。

杜宇猿啼飛蓬落,銅駝五柳鷓鴣鳴。

陽關一曲曹氏折,南浦蘆茄關山情。

柳城風騷殘菊死,池中青蓮嘆伶仃。

當然後世流傳最廣的還是演義中的: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羣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

離開潁川,劉氓是帶着郭嘉走的,美其名曰:“幫你小子把病治好。”(這劉氓端的無恥)

就這樣,劉氓十分滿足的走在回洛陽的山水叢林之間。

[bookid=1874051,bookname=《異界之地獄少女》]

第20章 戰天水,馬騰謀第68章 陳宮助呂,貂嬋離洛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6章 七探盤蛇槍,兵陣威更強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55章 劉協思權勢,劉備要行動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129章 劉備赴長沙,關公營前戰第146章 文丑也殉命,張頜傾全兵第117章 滎陽攻防戰,糧草變沙石第29章 火燒烏桓部落,劉鵬宇見閻圃第93章 文丑狼狽,文聘苦楚第1章 轉瞬兩年過,商行遭清洗第74章 藏身天然居,王子服招供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37章 兵卒也懂義,忠義何取捨第167章 田豐執拗,呂布亦退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54章 包夾曹仁被俘,荀攸進言退兵第22章 董卓用謀,大攻長安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85章 眳山背面包圍,兩夏侯皆被俘第36章 昌黎城小戰,公孫逃遼東第26章 兵逼洛陽,氓將用謀第55章 劉協思權勢,劉備要行動第21章 蹋頓分兵攻城,險瀆閻圃鏖戰第46章 高覽贈禮女衣,殺將功虧一簣第140章 曹軍入青州,夏侯聯二袁第6章 夜探城,見張角第82章 文聘襲城,關外鬥將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37章 靈帝崩,洛陽亂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79章 檄文四處傳,聖旨入冀州第149章 三江初戰,呂範受挫第21章 蹋頓分兵攻城,險瀆閻圃鏖戰第37章 凱旋迴歸洛陽,劉氓提議遊獵第32章 玄第68章 陳宮助呂,貂嬋離洛第55章 二入蜀,父子談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9章 太史戰陣試招,曹營諸將心齊第124章 “馬超”風暴,諸侯反應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51章 廢少帝,思除董第7章 徐榮再拒敵,陣戰也艱險第101章 周瑜計如神,劉備入汝南第17章 黃蓋託大輸陣,甘寧意在練兵第5章 蹋頓草原稱王,劉表年底命喪第51章 廢少帝,思除董第32章 奔隴西,城危矣第72章 誤食紅果,焉知非福第112章 張燕中埋伏,壺關陷危機第17章 右北平初戰,一人鬥二將第7章 詩會,名顯第3章 薊縣將再戰,武勇屬趙雲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74章 府內接風,天然宴客第35章 幽州戰事告捷,草原王庭絕滅第61章 劉備撤兵南下,少年郎周不疑第62章 劉協欲選妃,有女喚玲綺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39章 始反擊,小交鋒第77章 府內再添一婢,鳳雛江舟垂釣第50章 少年周瑜,陳宮露面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58章 蔡琰有喜,機靈碧兒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22章 取隴西,破隴縣第117章 攜美入蜀,有子名翔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21章 蹋頓分兵攻城,險瀆閻圃鏖戰第60章 關羽掌校尉,校場兵鬥陣第1章 轉瞬兩年過,商行遭清洗第131章 水上走柯鬥,程普水遁走第16章 山頂建營寨第88章 匈奴俘虜,袁紹公孫第8章 外力可破敵,徐榮欲擒將第101章 周瑜計如神,劉備入汝南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64章 信鴿妙用,貂嬋心思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88章 匈奴俘虜,袁紹公孫第137章 劉翔與月英,袁家心已散第77章 府內再添一婢,鳳雛江舟垂釣第156章 南陽動靜,田豫出兵第110章 初戰高覽傷,張燕劫敵營第79章 鳳雛欲謀蜀地,劉備孫堅結親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27章 顏良走平樂,又遭馬岱阻第70章 疑似長蛇,巨蟒猛虎第49章 管寧三人談,遼東最終戰
第20章 戰天水,馬騰謀第68章 陳宮助呂,貂嬋離洛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6章 七探盤蛇槍,兵陣威更強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24章 兄妹相見,離開長安第58章 曹嵩論,兩夏侯第55章 劉協思權勢,劉備要行動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129章 劉備赴長沙,關公營前戰第146章 文丑也殉命,張頜傾全兵第117章 滎陽攻防戰,糧草變沙石第29章 火燒烏桓部落,劉鵬宇見閻圃第93章 文丑狼狽,文聘苦楚第1章 轉瞬兩年過,商行遭清洗第74章 藏身天然居,王子服招供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37章 兵卒也懂義,忠義何取捨第167章 田豐執拗,呂布亦退第130章 兗州有變,細作暗鬥第54章 包夾曹仁被俘,荀攸進言退兵第22章 董卓用謀,大攻長安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85章 眳山背面包圍,兩夏侯皆被俘第36章 昌黎城小戰,公孫逃遼東第26章 兵逼洛陽,氓將用謀第55章 劉協思權勢,劉備要行動第21章 蹋頓分兵攻城,險瀆閻圃鏖戰第46章 高覽贈禮女衣,殺將功虧一簣第140章 曹軍入青州,夏侯聯二袁第6章 夜探城,見張角第82章 文聘襲城,關外鬥將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37章 靈帝崩,洛陽亂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79章 檄文四處傳,聖旨入冀州第149章 三江初戰,呂範受挫第21章 蹋頓分兵攻城,險瀆閻圃鏖戰第37章 凱旋迴歸洛陽,劉氓提議遊獵第32章 玄第68章 陳宮助呂,貂嬋離洛第55章 二入蜀,父子談第61章 操勢成,李儒策第9章 太史戰陣試招,曹營諸將心齊第124章 “馬超”風暴,諸侯反應第83章 衆將混戰,劉呂交手第51章 廢少帝,思除董第7章 徐榮再拒敵,陣戰也艱險第101章 周瑜計如神,劉備入汝南第17章 黃蓋託大輸陣,甘寧意在練兵第5章 蹋頓草原稱王,劉表年底命喪第51章 廢少帝,思除董第32章 奔隴西,城危矣第72章 誤食紅果,焉知非福第112章 張燕中埋伏,壺關陷危機第17章 右北平初戰,一人鬥二將第7章 詩會,名顯第3章 薊縣將再戰,武勇屬趙雲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74章 府內接風,天然宴客第35章 幽州戰事告捷,草原王庭絕滅第61章 劉備撤兵南下,少年郎周不疑第62章 劉協欲選妃,有女喚玲綺第161章 曹劉相謀,劉氓驚醒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39章 始反擊,小交鋒第77章 府內再添一婢,鳳雛江舟垂釣第50章 少年周瑜,陳宮露面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90章 攻城戰事不順,徐晃思慮奇謀第58章 蔡琰有喜,機靈碧兒第105章 火燒藤甲兵,木鹿驅百獸第22章 取隴西,破隴縣第117章 攜美入蜀,有子名翔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21章 蹋頓分兵攻城,險瀆閻圃鏖戰第60章 關羽掌校尉,校場兵鬥陣第1章 轉瞬兩年過,商行遭清洗第131章 水上走柯鬥,程普水遁走第16章 山頂建營寨第88章 匈奴俘虜,袁紹公孫第8章 外力可破敵,徐榮欲擒將第101章 周瑜計如神,劉備入汝南第88章 科舉進行中,大漢第一人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64章 信鴿妙用,貂嬋心思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88章 匈奴俘虜,袁紹公孫第137章 劉翔與月英,袁家心已散第77章 府內再添一婢,鳳雛江舟垂釣第156章 南陽動靜,田豫出兵第110章 初戰高覽傷,張燕劫敵營第79章 鳳雛欲謀蜀地,劉備孫堅結親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166章 追尾打擊,張燕入府第27章 顏良走平樂,又遭馬岱阻第70章 疑似長蛇,巨蟒猛虎第49章 管寧三人談,遼東最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