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蹋頓草原稱王,劉表年底命喪

“你是何人?”襄陽城內蔡府,蔡瑁望着身前男子皺眉問道。在他印象中,與眼前之人從沒有過交集。

“在下司馬懿,添爲長安王帳下軍師。”司馬懿平靜說道。

蔡瑁眉頭緊皺,沉聲說道:“你是不是太過張狂?此地可不是南陽,在這是我說的算。你居然敢孤身前來襄陽,不怕我將你擒下獻與主公。”

“將軍何須動怒,在下此次前來可是事關將軍前途性命。”司馬懿搖頭說道:“將軍難道不知自己性命即將不保?”

“休要誆我,本將軍如今坐擁襄陽,手握數萬大軍,哪來的生命之危。”蔡瑁冷聲說道:“到你先生你,如今已是自投羅網,想要離開此處卻是要看我心情。”

“將軍當真以爲身處襄陽便萬事大吉?”司馬懿不屑說道:“如今劉備屯兵江陵,劉琦聚兵江夏,隱隱之間已有合圍之勢。只待襄陽城亂定會發兵殺來,不知將軍如何應對?”

“此乃我荊州之事,還不勞長安王費心。”蔡瑁冷哼一聲,掂了掂腰間的長劍,似乎是在司馬懿不要激怒他。

“即使將軍依靠城池擋下了劉琦、劉備的兵馬,那拿什麼抵擋曹操的大軍?”司馬懿冷笑道:“更妄論我主麾下精兵。荊州乃兵家要地,將軍能將此地握在手中多久?”

“你到底要說什麼?”蔡瑁顯然怒極,手中利刃已經出鞘大半,若是司馬懿不給個滿意的解釋,估計血光之災是免不了的。

“懿此來乃是替我家主公說降將軍。”司馬懿點了點腦袋,緩緩說道:“只要將軍願降我主,我主願以平南將軍之位分封將軍,以後這荊襄之地就不再是以蔡、蒯兩家爲尊,而是你蔡氏一家獨大。

“長安王當真如此說?”將寶劍還鞘,蔡瑁在廳中來回踱步,四五圈後停下扭頭問道。

司馬懿點頭說道:“只要將軍願助我主取荊襄之地,以後這平南將軍就是您了。”

“我那外甥?”沉默片刻蔡瑁皺眉問道,若是對方要斬殺劉琮,自己該如何自處。

“我主爲表其誠意,在將軍獻城後絕不會對劉表子嗣趕盡殺絕,至少少子劉琮下半生會衣食無憂。”司馬懿開口說道:“將軍我主能答應下來完全是看重將軍,還望將軍好好考慮。”

蔡瑁曾幻想過劉表死後自己扶持劉琮上位然後成爲荊州之主,但他也知道劉表若是身死荊州定會戰亂不止,若是此刻拒絕長安王的說降,或許以後後悔都來不及。何況那位王爺給出的條件確實誘人,自己沒有一點理由去拒絕。

如此想着,蔡瑁對門外候着的僕人說道:“快去準備酒食,今日我要與司馬先生痛飲一番。”聽到對方如此說,司馬懿也露出會心的笑容,謀略荊州的第一步總算完成,這一步可是至關重要的。

當司馬懿帶着喜訊迴轉南陽之後,太史慈等人對蔡瑁卻是不屑到了極點,三言兩語就被說降,這樣的人還妄圖成爲荊州之主,真是無稽之談。

劉氓也在第一時間收到成功內通蔡瑁的消息,嘴角微翹,第一步棋已經下完,就等着對方落子了。而就在劉氓謀略荊州進展順利的時候,幽州以北的烏桓也順利取代鮮卑成爲草原部落的新一代王者,而引領烏桓取鮮卑而代之的首領,正是前任烏桓王丘力居的從子蹋頓。

蹋頓早在數年前就已經整合完烏桓各路兵馬,難樓、蘇僕延、烏延等族中大部落先後被其擊破並收攏爲己用。而從前餘年開始向鮮卑發難。

如今的鮮卑已經不再是北方第一遊牧民族,自從檀石槐身死,由他所劃分的東、中、西三部鮮卑互相征伐,將偌大一個部族消耗一空,面對來勢洶洶的蹋頓,彌加、闕居、拓跋鄰等個部首領均難擋其鋒芒。

一年過去,事到如今鮮卑三部無力與之爭鋒只能獻上供奉,拜蹋頓爲草原雄主。自此,蹋頓完成了大漢北部草原的一統。成爲草原霸主的蹋頓野心也隨之變大,少時就被人稱呼爲‘小冒頓’的他已經將目光放入大漢。

之前能力弱小,爲保部族不會步匈奴後塵,即使生活再苦也沒對大漢動刀兵,如今整個草原都是他的了。要再壯大就只能殺入大漢,如今以手上十數萬兵馬,冒頓已經有信心與大漢那位王爺爭雄。

對於這一切劉氓都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也無法猜測出蹋頓的意圖,草原何其遼闊,即使劉氓麾下有各類細作,也無法從草原帶出準確消息。加之劉氓的三國志系統中無法顯示外族地盤,劉氓自然不知道在自己算計荊州的時候,北方的烏雲已經飄向自己。

劉表終究沒能熬過建安九年的寒冬,蔡瑁按照司馬懿走時吩咐牢牢掌控着襄陽劉府的一舉一動,劉表命喪之前他就已經派重兵圍住了州牧府,一干人等只能入不能出,所以劉表命喪時除去有限的幾人瞭解外,還沒有一人知曉此事。

“劉表這老頭,終於倒下了。”洛陽大將軍府內,隨着一聲重重的嘆息,劉氓飛快的寫好一封書信,摺好後塞入小竹塞,緩步向屋外走去。片刻不到從將軍府飛出一隻信鴿,漸漸消失與天際。

秘不發喪的蔡瑁與自家弟妹數人商議後,派人出城前往南陽,欲迎南陽兵馬入襄陽。或許是隔牆有耳,在蔡瑁所派聯絡兵士出城兩日後,劉備就知道劉表命喪的消息。

知道此消息的劉備按捺着心中的激動,面色悲沉的將這消息告之劉琦。只有劉琦動了,他劉備才能名正言順的領兵北上。同時依諸葛之謀聯合曹操,以防南陽兵馬趁亂取利。

自己父親死了而做兒子的卻不能見上一面,悲憤至極的劉琦當夜就領着麾下兵馬沿着長江西進,一日一夜的漂泊讓他很快趕至江陵與劉備會合。第二日雙方共六萬兵馬一齊向襄陽進發,而此刻的黃忠等人不過才接到劉氓發來的飛鴿傳書。

“此去襄陽以守爲主,不知漢升有何安排?”田豫負責南陽諸事,該如何攻取荊襄還是要聽軍團首腦黃忠的吩咐。

“主公來信,吩咐我與子義須留下一人提防曹操。”黃忠慎重說道:“孝直,你可細說如今形勢。”

法正點點頭,比劃着身前地圖開口道:“荊州目前兵力部署主要由襄陽的蔡瑁軍、江夏的劉琦軍、江陵的劉備軍、建平的劉磐軍組成。蔡瑁已然答應投降,但劉琦等人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可發信與張任,讓其牽制住劉磐兵馬,不求擊敗只要能讓劉磐分身乏術即可。”法正點頭說道:“而二劉兵馬則需我等擊破。主公短時日內無法派兵來援,我等行事必須謹慎。”

“孝直你也太看得起這些烏合之衆了。”甘寧不屑說道:“我等南陽兵馬已過十萬之數,若是這樣還拿不下荊州,以後哪有臉面去見主公。”

“興霸所言甚是,就算曹操汝南大軍前來,我等也無懼。”太史慈點頭說道:“既然主公有言漢升與慈須留一人,那出兵之事還是有勞老將軍了。”

黃忠點點頭,開口說道:“既如此,明日便由我領兵先入襄陽。劉備等人定然不會料到,蔡瑁早已投降我主。”

田豫看着幾人商量的差不多了,開口說道:“仲達、孝直,南陽一郡由豫與子義堅守即可,你二人隨漢升一同去襄陽。聽聞臥龍諸葛已經出仕劉備,加之那潁川徐庶,我想你二人有對手了。”

司馬、法正相視一笑,眼中盡顯興奮之色。謀士相爭不比武將獨鬥精彩,但勝負之間同樣決定着戰場的輸贏。對於臥龍的名頭他們也是知道的,能與這等盛名人物交手,贏下以後一定會很有成就感。

第二日爲此戰準備數年的南陽大軍從宛城出發,漸漸向襄陽靠近。水路兩軍一齊出發,聲勢浩大當日就被駐紮在汝南曹軍發覺,同一日劉備北上聯合曹操的使臣也到達汝南。

滿寵看着眼前男子,開口問道:“你家主公似乎不是這荊州之主,如此行事是否越俎代庖?”

“太守大人莫非不知荊州此時境地?”作爲使臣被派來聯絡曹軍的簡雍開口說道“如今舊主劉景升命喪,而蔡瑁等人把持着襄陽,我主欲助公子琦奪回襄陽,有何不可?”

“那也是你們荊州之事,與我主有何干系?”滿寵搖頭說道:“長安王麾下兵馬太盛某非其敵手,且主公並未命寵出兵,寵如何能私自領兵出戰。”

“太守,機不可失。”簡雍失笑說道:“你家主公既然已將豫州大軍安置與汝南,就是有所圖謀。如今南陽兵馬大多已出,太守莫非不動心?”

“非也。”滿寵心中早有出兵打算,但爲了謀取最大的利益,他不得不裝作毫不在意的模樣,“南陽不過一郡之地,我主豈會爲了一郡再次與長安王動刀兵?”

“若是太守願出兵,此戰所耗糧草具由我主承擔。”簡雍見對方依舊不鬆口,只能開出價碼,“若是太守僥倖奪下南陽,我主只希望太守能斷南陽兵馬退路,僅此而已。”

第36章 昌黎城小戰,公孫逃遼東第23章 夜訪長安,進入城中第102章 陳叔至自薦,劉備得將才第41章 黃忠至,伏兵計第103章 硬攻營寨,周倉襲糧第111章 匈奴終戰,重騎列陣第134章 甄宓入劉府,勒索進行時第49章 司空位,說二袁第71章 大漢再添一郡,趙雲見卑彌呼第28章 牛叉親衛,四面楚歌第108章 於夫潰逃,反攻開始第138章 青州袁紹逝,兩子齊地爭第61章 劉備撤兵南下,少年郎周不疑第62章 黑山張燕,劉氓暗棋第86章 曹純城內‘借糧’,探哨也懂忠義第138章 擾亂豫州,藏霸偷襲第45章 郭嘉謀劃分兵,濮陽戰事泥濘第31章 白馬義從驍勇,黃敘攻謀候城第69章 曹操無奈撤,劉氓要撈官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116章 說降二將,劉氓打算第34章 戰事多波折,顏良終敗逃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38章 老頭是張儉,黨錮倖存者第146章 文丑也殉命,張頜傾全兵第154章 蔣韓襲營,周倉逃命第32章 郭汜中招,屢屢遭圍第3章 薊縣將再戰,武勇屬趙雲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33章 郭汜乞降,張遼出兵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20章 郭汜掌兵,張遼退兵第29章 民族仇,龐德計第77章 府內再添一婢,鳳雛江舟垂釣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79章 李儒投誠,一觸即發第13章 輕取咸陽,孤立長安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53章 王府商軍議,趙子龍歸心第52章 趙韙捱罵,劉氓獻策第7章 徐榮再拒敵,陣戰也艱險第29章 龐德破沮授,龐德破敵寨第46章 長安巧遇,法正孟達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143章 吳敦離城,設伏誘敵第72章 誤食紅果,焉知非福第137章 曹操謀豫,臧霸動作第52章 奉孝策破定陶,火馬陣亂曹兵第29章 林間智鬥,左大思慮第67章 王允命亡,殺戮亂戰第12章 開會,朝議第2章 閻圃訪幽州,戰事波瀾起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90章 又見特技,會心一擊第106章 戰象多威猛,火燒衆南蠻第26章 回漢中,再議事第110章 初戰高覽傷,張燕劫敵營第98章 曹仁夜襲營,轉眼失徐州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88章 于禁終究被俘,緬懷黃巾往事第11章 虎宴,掌兵第40章 再議出兵,奪取幷州第8章 褚燕計,斬張寶第62章 漢中談,閒散事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59章 關羽收寶馬,劉備屋中談第5章 齊聚汜水,華雄逞威第18章 未能有建樹,遼東公孫度第54章 包夾曹仁被俘,荀攸進言退兵第66章 營前二小圍觀,軍馬兵指三韓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164章 夏侯取營,終至上界第14章 勸馬騰,與父計第132章 黃祖欲逞兇,魯肅驕其心第119章 校場演武,兵不厭詐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17章 黃蓋託大輸陣,甘寧意在練兵第113章 太行會戰險,壺關戰事艱第1章 穿越、新家第54章 元宵詩會,成都張任第92章 曹孟德終兵敗,孫劉聯軍入蜀第52章 奉孝策破定陶,火馬陣亂曹兵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38章 老頭是張儉,黨錮倖存者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31章 單騎入,終回城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104章 張鬆入南中,勸孟乾出兵第151章 以民爲計,鞭刑懾人
第36章 昌黎城小戰,公孫逃遼東第23章 夜訪長安,進入城中第102章 陳叔至自薦,劉備得將才第41章 黃忠至,伏兵計第103章 硬攻營寨,周倉襲糧第111章 匈奴終戰,重騎列陣第134章 甄宓入劉府,勒索進行時第49章 司空位,說二袁第71章 大漢再添一郡,趙雲見卑彌呼第28章 牛叉親衛,四面楚歌第108章 於夫潰逃,反攻開始第138章 青州袁紹逝,兩子齊地爭第61章 劉備撤兵南下,少年郎周不疑第62章 黑山張燕,劉氓暗棋第86章 曹純城內‘借糧’,探哨也懂忠義第138章 擾亂豫州,藏霸偷襲第45章 郭嘉謀劃分兵,濮陽戰事泥濘第31章 白馬義從驍勇,黃敘攻謀候城第69章 曹操無奈撤,劉氓要撈官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116章 說降二將,劉氓打算第34章 戰事多波折,顏良終敗逃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38章 老頭是張儉,黨錮倖存者第146章 文丑也殉命,張頜傾全兵第154章 蔣韓襲營,周倉逃命第32章 郭汜中招,屢屢遭圍第3章 薊縣將再戰,武勇屬趙雲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33章 郭汜乞降,張遼出兵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20章 郭汜掌兵,張遼退兵第29章 民族仇,龐德計第77章 府內再添一婢,鳳雛江舟垂釣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79章 李儒投誠,一觸即發第13章 輕取咸陽,孤立長安第11章 無奈公孫逃,幽州初戰結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53章 王府商軍議,趙子龍歸心第52章 趙韙捱罵,劉氓獻策第7章 徐榮再拒敵,陣戰也艱險第29章 龐德破沮授,龐德破敵寨第46章 長安巧遇,法正孟達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143章 吳敦離城,設伏誘敵第72章 誤食紅果,焉知非福第137章 曹操謀豫,臧霸動作第52章 奉孝策破定陶,火馬陣亂曹兵第29章 林間智鬥,左大思慮第67章 王允命亡,殺戮亂戰第12章 開會,朝議第2章 閻圃訪幽州,戰事波瀾起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90章 又見特技,會心一擊第106章 戰象多威猛,火燒衆南蠻第26章 回漢中,再議事第110章 初戰高覽傷,張燕劫敵營第98章 曹仁夜襲營,轉眼失徐州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88章 于禁終究被俘,緬懷黃巾往事第11章 虎宴,掌兵第40章 再議出兵,奪取幷州第8章 褚燕計,斬張寶第62章 漢中談,閒散事第40章 羌族動,徐晃出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第59章 關羽收寶馬,劉備屋中談第5章 齊聚汜水,華雄逞威第18章 未能有建樹,遼東公孫度第54章 包夾曹仁被俘,荀攸進言退兵第66章 營前二小圍觀,軍馬兵指三韓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164章 夏侯取營,終至上界第14章 勸馬騰,與父計第132章 黃祖欲逞兇,魯肅驕其心第119章 校場演武,兵不厭詐第127章 惡來手戟威,江東謀荊襄第17章 黃蓋託大輸陣,甘寧意在練兵第113章 太行會戰險,壺關戰事艱第1章 穿越、新家第54章 元宵詩會,成都張任第92章 曹孟德終兵敗,孫劉聯軍入蜀第52章 奉孝策破定陶,火馬陣亂曹兵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38章 老頭是張儉,黨錮倖存者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31章 單騎入,終回城第87章 斷後曹純被俘,周倉設伏無果第24章 左大再立功,拿下右北平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104章 張鬆入南中,勸孟乾出兵第151章 以民爲計,鞭刑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