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邸求官謀得權

西邸,是北宮西面的御花園,亦稱西苑,西園,是供皇帝劉宏遊樂休息的地方。

正月月末,皇帝初開西邸賣官,此後,天下想做官的人必須先到西苑商討官職價格,然後才能上任爲官。一時間,原本窘迫的國庫一下子充盈起來,只是這些錢的數目、用途再也無人知曉,使得漢朝士人頗有微辭。

伏完與伏泉叔侄二人請示過中常侍呂強後,便由他引領入了西邸。前兩日早已得了呂強之信,知道今日是他當值,便特地選了這一日來與劉宏買官,畢竟如果在袁赦、張讓等人面前提出買司隸校尉,說不得被那幫宦官看出其中厲害,拼命反對,那樣反而不美了。

春日的天氣還是稍冷,清風徐來,外出的人穿的稍微單薄些,都會不自然的感覺到一絲冷意。可是西邸這花園裡,此刻卻有一羣穿着單薄的妙齡宮女,正隨着樂師所奏的悠揚的樂曲翩翩起舞,看着她們在空氣中不時裸露的白嫩的胳膊和胸前,伏泉不自然的心裡一緊,她們不冷,他都爲她們感覺到冷。

劉宏正在西邸裡井井有味的看着舞蹈,轉頭看到通過稟報的伏家叔侄二人前來,便命宮女樂師退下,然後微微笑道:“今日是何日子?倒讓汝家叔侄一齊來此?”

“見過陛下!”

兩人聽後連忙向劉宏行禮,之後伏完或許自持身份,對於買官一事難以啓齒,伏泉看他半天無動靜,暗道自己這伯父真是要面子的文人一個。明明想着要做官,卻又想着走正經官途做官,瞧不起買官的,可是他卻不想想朝中有多少朝臣,明面上大罵“買官賣官”是惡政,可私下裡卻爲了自己仕途,跑到這西邸來與皇帝周旋,以金錢爲代價謀求升官的承諾,真是無恥之極!

伏泉不管伏完如何,伏完難以說出口,他對此時可無所謂,只見他上前道:“啓稟陛下,前番聽聞陛下初開西邸,爲國選拔良臣。餘伯父居越騎校尉之位久矣,未得寸功,今番前來只爲向陛下求司隸校尉一職,以爲朝廷分憂,懇請陛下恩准。”

司隸校尉?

劉宏聽聞伏泉言語,眼中一絲精光浮現,他聽伏泉前半句言語,便知是伏完做越騎校尉久了,想換一換位置,這事情最近時日自從西邸開設以來他已經習慣。在他看來,自己這位堂姐夫應該是做武官久了,資歷足夠,想步入九卿的行列,然後再伺機進入三公行列,達到自己仕途生涯的頂峰,畢竟以這些關東人的想法,誰願意在武職上久待,最終回到文官頂峰位置纔是正理。可是現在伏完竟然要司隸校尉,這是什麼意思?

雖然司隸校尉位同九卿,但畢竟不是真正的九卿,劉宏想不通,他自認爲自己看穿了這個十分守規矩,兢兢業業做官的堂姐夫,只是現在伏完選擇司隸校尉,完全出乎劉宏的意料,難道這位堂姐夫看中的是司隸校尉的糾察不法之權?

心中各種想法百轉交加,但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劉宏很快笑着回道:“司隸校尉未免低了,如今朝中九卿空缺不少,不如讓駙馬早登卿位,他日也好入得三公之位。”

伏完與伏完叔侄二人俱是一驚,他們現在可不想要那九卿之位,以如今的局勢,與司隸校尉無所不糾的監察權比起來,三公九卿的位置比之司隸校尉而言,簡直是弱爆了。只是他們想法不可明說,若是告訴劉宏,他們準備對付他的親信心腹宦官之流,說不得當場變不同意,但一時之間,並未料到劉宏如此言語的叔侄二人也想不到合適的搪塞對策,吶吶不言。

心中焦急,伏泉略微擡了擡頭,眼神向劉宏身邊伺候的呂強示意求助。好在中常侍呂強事先便已與伏家叔侄二人通了氣,此時雖然不知道兩人適合用意,爲何伏完九卿位置不要,卻要司隸校尉的位置,但並不妨礙他勸解劉宏。

只見一臉正直剛毅的呂強微微笑道:“陛下今日爲何改了性子?往日來此求官者,皆是付錢便好,今日爲何令不其侯換所求之官?陛下不懼外人之後傳西邸求官無信乎?”

劉宏聽後臉色一愣,繼而心中沉思,並未言語。呂強的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他心裡最深的要害,要問劉宏現在心裡最怕什麼,那就是他開了西邸後,卻沒人來西邸買官,他沒了金錢來源,這對他可是非常不利的。

自從即位後數年以後,朝廷除了賑災、軍費這些開支巨大意外,劉宏自己不斷建造宮殿的費用也非常之大,可以說少府、大司農沒錢他也有一定的責任。不過這也不能怪他,畢竟不愛享樂的皇帝太少,而安於享樂的皇帝肯定是極其會花錢的,所以隨着政府財政赤字越來越大,這纔有他開設西邸用買官賣官這樣簡單有效的辦法來收集錢財的事情發生。而現在,若是因爲自己換了來求官的人,他所謀求的官職,而讓外界以爲自己這買官賣官的生意毫無誠信的話,那對自己可是有極大的打擊,因此他纔會認真考慮。

終於,劉宏似是想通了什麼,看了眼呂強,笑道:“漢盛所言有理,是朕孟浪了。”漢盛,乃是呂強表字,劉宏只有正式場合纔會如此稱呼,私下不怎麼稱呼,畢竟宦官多數都是自由家貧入宮,有表字者極少。伏泉初時聽聞呂強表字,心裡不由得惡趣味揣測,劉宏是不是因爲呂強的表字纔對其中意有加,畢竟漢盛、漢盛,漢爲之興盛也。

說完,劉宏轉頭望向伏家叔侄二人,眼神銳利的望了幾眼,似乎想要看穿他們想法,看得伏泉心裡一驚,暗道這是史書裡描寫的那個如同秦二世一般,一點腦子也沒有的靈帝嗎?

可惜史書就是如此記載,不由得伏泉心裡暗暗鄙視寫史之人,若是劉宏能活得長久,那幫黨人能跳的那麼厲害,合夥坑了何進,最終只會欺負孤兒寡母而已,在他們手裡終結東漢,真是恬不知恥。

這幫黨人還給了迫害他們最深的劉宏一個“靈”的諡號,不知道靈帝的兩個兒子當時聽到自己父親得了這個諡號是何感受,畢竟親眼看着自己父親被人潑髒水,那種心情也是很痛苦的。

亂而不損是爲靈,意思是國家有動亂而無法制止,只是在伏泉看來,這那裡是劉宏“無法制止”,而是根本就“不想制止”,制止瞭如何?等着黨人勢力復甦,獨霸朝堂,威脅皇權?

事實上,桓、靈二帝實行黨錮是十分正確的政策,畢竟黃巾之亂後,黨人解禁,勢力早已比宦官強了不知多少倍,若是不進行黨錮,恐怕黨人在朝堂早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了。

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滅賊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四章 帝心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十二章 隱憂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縣巧遇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十二章 隱憂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六百十六章 盧水胡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十四章 考校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
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滅賊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四章 帝心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十二章 隱憂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七十九章 差點把持不住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一百四十四章 涿縣巧遇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五十六章 枉爲名門之後第十二章 隱憂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賊軍勢雲泥別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六百十六章 盧水胡第三十三章 殺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惶惶漢軍至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三百九十五章 喚賈文和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十四章 考校第十八章 渤海王涉謀反第三百九十三章 鮮卑內亂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三百五十三章 不捨晝夜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音公孫瓚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