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

孫五爺怎麼也沒想到兩江、湖廣的戰事如此吃緊,緊盯着韓秀峰問:“那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我能有啥打算,面對此危局,我一個捐納出身的前通政司參議又能做什麼?”韓秀峰想了想,接着道:“與其在外頭一事無成,不如在鄉照應妻兒老小。長毛和黔匪真要是殺過來,還能幫同官府召集十里八鄉的團練保境安民。”

“湖廣和雲貴要是全失陷,山陝要是也亂了,你覺得我四川能像現而今這般太平?你覺得光靠那些團練能保我四川平安?”孫五爺一連追問了兩句,又凝重地說:“志行,你走南闖北去過那麼多地方,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應該清楚啥叫脣亡齒寒!”

“五爺,我姑父是不是說啥了。”

“他聽說我要來你這兒避暑,託我問問你接下來有何打算。這日子過得真快,一轉眼你已回來一年多,算上從京城回來時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再過幾個月就孝滿了。”

“是啊,這日子過得是真快。”韓秀峰喃喃地說。

孫五爺回頭看了一眼費二爺,接着道:“劉存厚殉國,何恆殉國,向榮境況不明,就算這次能有驚無險,他在朝中的文武大臣眼中也只是個領兵打仗的武夫;黃永洸雖外放廣西按察使,可廣西一樣有賊匪作亂,而賊匪又不是那麼好剿的,他這按察使天曉得會不會因剿賊不力被革。

吉雲飛在京城蹉跎那麼多年,現而今還是個編修;敖家兄弟資歷尚淺,指望他們兩兄弟任事不曉得等到猴年馬月;江昊軒、王支榮更不用說,他們這輩子我估摸着也就這樣了。伍輔祥官居吏科給事中,倒是前途無量,可他從未把自個兒當重慶府人,跟咱們不是一條心。”

“五爺,您老怎會想起說這些。”

孫五爺轉身指指正傳出朗朗書聲的竹林院,緊盯着韓秀峰痛心疾首地說:“老夫執教東川書院幾十年究竟圖個啥,還不是想着我巴縣乃至我重慶府多出幾個人才?可光教書育人沒用,朝中得有人提攜!”

韓秀峰猛然想起到眼前這位“老頑童”纔是巴縣士林真正的領袖,比段大章、黃鐘音和已仙世好幾年的顧忠政更受學子們敬重,可權衡了一番還是愁眉苦臉地說:“五爺,秀峰豈能不知道您老的良苦用心,可外頭都亂成啥樣了,現而今光靠讀書沒用。”

“外頭是亂,可古人云: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你韓志行不但不是匹夫,還簡在帝心,聖眷恩隆,更應該出去經世濟民,做一番大事業。至於讀書……真要是沒用,你爲何出資籌辦這慈雲書院,又爲何讓你的那些子侄唸書?”

孫五爺越說越激動,又緊盯着他道:“你姑父總說你胸無大志,我一直不信,現在想來他並非無的放矢。你丁憂期滿之後要是不打算出仕,要是真奏請留鄉終養老母,我也不怪你,畢竟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嘛。

你要是願意出仕,願意跟之前一樣關照提攜同鄉,我就辭掉東川書院差事,來慈雲書院執教。雖不敢保證仕暢仕路能中進士拉翰林,但幫你教出兩個舉人我孫五還是敢誇這個海口的!”

韓秀峰沒想到孫五爺竟會這麼說,下意識問:“五爺,您老這又是何苦呢?再說我就算出仕也不一定能做上京官,不一定能關照提攜到那些同鄉。”

“凡事不去試試咋曉得行不行?”

孫五爺真不想看着韓秀峰“頹廢”下去,想想又意味深長地說:“志行,你當年翻修會館,籌建文昌閣和鄉賢祠,顧忠政跟我一說,我頭一個捐錢的;後來聽落第回鄉的舉子們說,在京城你是怎麼待他們的,我不曉得有多欣慰,只恨當時錢捐少了。再後來聽說你做上了‘小軍機’,我真叫個與有榮焉,去江北跟你姑父開懷暢飲,兩個人竟喝掉三壇酒!”

“五爺……”

“不說了,再說就是強人所難。”

孫五爺站起身,就這麼揹着手走進了竹林院。

費二爺看着他的背影,無奈地說:“志行,要是沒猜錯,五爺這是受人之託。”

從聽道“朝中沒人”那句話時,韓秀峰就意識到孫五爺是受東川書院乃至本縣學子之託來的。那些讀書人寒窗苦讀究竟圖個啥,不就是圖個金榜題名出仕爲官,而現在又不比以前,光文章做得好考中舉人甚至進士都沒啥用,想做官得有人提攜!

那些讀書人希望韓秀峰守完制接着做官,事實上從接到皇上申斥的諭旨那一刻,韓秀峰也在反覆權衡守完孝之後該不該出仕。

要是呆在家裡終養老母,的確能避開肅順與文祥的紛爭。

但仔細想想兩不得罪就是把兩邊都得罪了,並且真要是置身事外,“厚誼堂”很可能會捲進去,王乃增、慶賢、韓宸、大頭、雲啓俊、富貴、王貴生、周長春、顧謹言、崔浩和蘇覺明等人的處境就不妙了,甚至連王千里和留在固安的那些兄弟都會受牽連。這幾個月已經走了那麼多朋友,韓秀峰不想老部下和老朋友們再出事。

就這麼坐在石桌前沉思了良久,突然苦笑道:“二爺,皇上一定覺得我變了,覺得我韓秀峰不再是之前的那個韓秀峰。”

“此話怎講?”

“皇上一定覺得我變得越來越像那些迂腐的官員,不然也不會給臉不要臉,都已經下旨奪情了還賴在老家不奉詔。”

費二爺一愣,旋即反應過來:“聽你這一說還真是,皇上以前之所以器重你,不只是因你會領兵能打仗,而是因爲你勇於任事,不怕得罪人,也不怕被人說三道四。”

“所以那會兒應該奉詔的。”

“可真要是奉詔進京,你究竟是幫肅順還是幫文祥?”

“想面面俱到哪有這麼容易,唯一的辦法是兩不相幫,畢竟不管他們鬥成啥樣也是他們滿人的事,我一個漢員沒必要摻和,只要能保住‘厚誼堂’就行!”

“可皇上打算讓你去天津署理長蘆運同。”

韓秀峰沉吟道:“此一時彼一時,那會兒是文祥先託文中堂保奏我去廣東署理潮運同,肅順才奏請皇上命我去天津署理長蘆運同的。現而今爲辦理海防,皇上不但命僧格林沁留京守制,甚至命崇厚署理長蘆鹽運使,要不要我去天津已經不重要了。”

“那你進京之後,皇上能給你個啥缺?”

“肅順總罵滿人全是混蛋,只曉得撈錢,皇上心裡應該是認同的。可皇上越是認同,越會覺得滿人中能出個人才實屬難得,越會重用文祥。換言之,皇上一定不會讓文祥總是做‘厚誼堂’大掌櫃。我敢斷定接下來一定會委以重任,不是調文祥去六部做侍郎,就是外放去做巡撫。而‘厚誼堂’又不能沒人管,我大可奏請皇上接着做‘厚誼堂’大掌櫃。”

費二爺想想又問道:“兩江戰事吃緊,你對揚州又熟悉,甚至在揚州打過仗,皇上要是命你去兩江平亂又咋辦?”

韓秀峰緊鎖着眉頭道:“的確有這個可能,不過真要是讓我去兩江也沒啥好怕的。畢竟從這些天收到的消息上看,秦日綱只是擊破了江北大營和江北大營,擊潰了江北和江南的官軍,雖有不少文武官員殉國,但並沒有全軍覆沒。要是沒猜錯,秦日綱之所以沒乘勝追擊,不是因爲糧餉不濟就是因爲別的事打不下去了。估摸着在一兩年內,兩江官軍奈何不了他們,他們一樣奈何不了官軍。”

“這麼說你打算進京?”

“相比長毛,我更擔心洋人,不過就算想進京也不能就這麼等守制期滿去。二爺,您老幫我斟酌斟酌,擬份摺子奏請去兩江效力。就說我原本打算誦經祈福的,一聽到兩江的消息就憂心忡忡夜不能寐,想去兩江平亂,想爲皇上分憂!”

費二爺大吃一驚:“皇上要是恩准了咋辦?”

韓秀峰用篤定的語氣說:“皇上不會恩准的,因爲相比長毛,皇上一樣更擔心洋人。十有八九會讓命我回京。”

“志行,這麼大事你得想好了,這一出川想回來就難了!”

“想了這麼多天,已經想明白了。”

“行,我這就去幫你擬摺子。”

“跟五爺說一聲,就說我被他老人家‘當頭棒喝’給罵醒了。”

費二爺豈能聽不出韓秀峰的言外之意,忍不住笑道:“他不是打算來慈雲執教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讓他反悔也來不及!”

韓秀峰正準備開口,潘二手下的一個團勇滿頭大汗地跑到山上,從懷着取出一份油紙包着的書信,氣喘吁吁地說:“稟韓大人,這是潘老爺讓小的趕緊給您送來的。”

“好,辛苦你了,先喝口茶解解渴。”

“謝大人賞茶。”

韓秀峰拆開油紙,取出書信,看着看着臉色頓時變了。

費二爺忍不住問:“咋了?”

“杜三……杜三也死了!”韓秀峰放下書信,遙望着東邊的山巒,凝重地說:“劉存厚身陷重圍時,剛從劉存厚那兒離開的杜三被一股長毛追上。他那兩個活着回來的手下說,他原本有機會逃命的,可爲了保住劉存厚等同鄉託他往老家寄的銀子和家信,竟義無反顧帶着六個巴縣子弟殿後,讓活着回來的那兩個巴縣子弟領着他在泰州招募的船工水手,帶着一船銀錢和幾十封家信先走。結果銀錢和信沒事,他和那六個巴縣子弟全戰死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五百零二章 韓四發威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手準備(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
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五百零二章 韓四發威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手準備(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