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受點委屈算什麼

南苑很大,北起永定門南二十里的石榴莊,南至老爪村,西至高家店、黃村,東至馬市橋、楊蘇店,方圓幾十裡,佔地上千頃。

因苑內有永定河故道穿過,形成大片湖泊沼澤,草木繁茂,禽獸、麋鹿聚集,又稱“南海子”,是京畿之地最大的皇家園囿。但有別於皇上“避喧聽政”的暢春園、圓明園,也不同於緊挨着紫禁城的西苑,而是皇上南巡、行圍、閱兵的駐蹕之所,狩獵和講武習勤、操練弓馬的地方。所以按祖制,嚴禁私慾濫砍,嚴禁百姓墾種。

儘管在南苑當差的人不少,設有郎中一名,員外郎兩名,主事一名,苑丞四名,委署苑副六名,三旗苑副三名、苑副六名。此外,還設有八旗總領章京、防禦章京、驍騎校等武官,可現如今已看不見幾株樹木,皇上要是來狩獵,一樣見不着幾隻飛禽走獸。

大片林地和沼澤,被苑內的莊頭私下裡租給甚至賣給百姓墾種,一些膽大的百姓甚至溜進來盜墾。

據說二十幾年前道光爺曾下旨徹查過,那會兒開墾的田地就多大六百餘頃,現在少說也有上千頃。只剩幾座年久失修的宮殿廟宇周圍還有幾棵樹木,而兩千多騎察哈爾馬隊和一千六百多騎八旗馬隊就駐紮在這裡。

這三千多兵堪稱朝廷的“定海神針”,正因爲有這三千多兵拱衛京畿,皇上和朝中的王公大臣才能高枕無憂。

韓秀峰本以爲這是一支驍勇善戰的精銳之師,可隨僧格林沁來看了幾次操練之後卻很失望。因爲那些蒙古兵其實就是一幫牧民,打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馬騎得不錯,但馬上馬下的功夫就另當別論了。

既開不了強弓,也不擅揮刀廝殺,兵器主要是鳥槍。飛奔而來、疾馳而去,襲擾襲擾長毛可以,指望他們對付洋人顯然指望不上;八旗馬隊更是連蒙古馬隊都不如,說起來騎射是根本,可用的幾乎全是“特製”的弓,射出去的箭都是飄的,既射不遠,也射不準。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僧格林沁很清楚這幫丘八實在算不上精銳,每次來都以身作則領着他們操練,直到操練得精疲力竭纔打道回府。

就在韓秀峰琢磨着他一個月能來幾次,就算每天都來又能操練成什麼樣之時,突然看見兩個熟悉的身影,帶着五六個步軍統領衙門的兵勇,跟着一個內務府奉宸苑的主事走出一間大殿。

“小山東,那是不是柱子和鐵鎖?”韓秀峰生怕看錯,下意識回頭問。

坐在草地裡歇息的小山東,連忙爬起身,順着韓秀峰手指的方向一看,不禁笑道:“還真是,四爺,他們怎麼跑這兒來了,是不是來找您的?”

“看着不太像。”

“要不我去問問。”

“去吧,去問問咋回事。”

等了不一會兒,柱子和鐵鎖興沖沖地跑了過來。

柱子一樣沒想到韓秀峰竟在南苑,欣喜地說:“四哥,你不用去衙門點卯嗎,咋跑這兒來了?”

“我跟僧王一起來的,你們來做什麼的?”

“前兒下午拿着兩個賊,起獲一批賊贓。不查不曉得,一查嚇一跳,其中有好幾件竟是鏡清齋的!瑞常大人已經跟皇上稟報了,我們這是來物歸原主的。”

鏡清齋一樣是皇家宮殿,賊居然敢偷皇家的東西,這絕對是一件大案。想到這些,韓秀峰忍俊不禁地問:“又辦了一件大案,又立了一大功,這麼說你們不打算去指揮衙門當差了,不打算做吏目了?”

柱子連忙道:“該去還得去,只是那邊一時半會沒有缺,等有缺空出我們就過去。”

“伍老爺有沒有說要等多處時間?”

“伍老爺說快則三五個月,慢則一年,讓我們彆着急,先我們先在步軍統領衙門幹着。”

想到補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何況他倆要做的還是炙手可熱的京官,韓秀峰微笑着點點頭。餘鐵鎖則想起一件事,急切地說:“四哥,你知道我們來這兒的路上遇着了誰?”

“誰?”

“我們遇着了永定河北岸同知王老爺的家人王貴,他沒認出我,我一眼就認出是他,拉着問了問,才曉得他奉王老爺之命送一個姓餘的老爺進京找你的。”

“餘青槐?”韓秀峰下意識問。

“對對對,那個餘老爺好像就叫餘青槐,從泰州來的,他說他不但認得你,認得大頭,還認得我爹!”

“他人呢?”

“我們正在辦差,不能把他往這兒帶,再說我們又不曉得你在這兒,就讓王貴送那位餘老爺去找我爹了。”

“知道了,你們先去忙你們的。”

……

幾年沒見餘青槐了,韓秀峰不想讓人家久等,打發走柱子和餘鐵鎖便翻身上馬,先去跟正領着八旗兵操練的僧格林沁告了個假,然後帶着小山東火急火燎往回趕。

趕到達智橋衚衕一看,餘青槐果然坐在花廳,大頭和餘青槐正陪着他喝茶,連翠花都跑出來了,正抱着娃站在邊上問海安老家的事。

見正主兒回來了,衆人連忙起身相迎。

“四爺,可算見着您了,這是郭大人和顧院長託我給您捎的信,這是致庸託我捎給您信……”久別重逢,餘青槐激動不已,忙不迭翻出信件,又讓隨行的家人把從海安老家帶的土特產擡進了屋。

韓秀峰一樣高興,招呼他坐下寒暄了一番,等翠花跑進去準備酒菜,等大頭和餘有福也走出了花廳,這才說起了正事。

“韓博剛走,他去了武昌,去湖北巡撫胡林翼胡大人麾下效力。江西這個差事呢,想來想去,只有讓你去辦最合適,所以我年前就給郭大人寫了封信,只是沒想到你來得這麼快。”

“稟四爺,我一接到郭大人的信就收拾行李動身的。”

“來前有沒有去拜見郭大人?”

“去過,郭大人還寫了封書信,託我捎給曾大人。”

“這我就放心了。”韓秀峰笑了笑,接着道:“投供的事不用擔心,我明兒一早就託人幫你辦,你辦了五六年團練,幫同官軍協剿了五六年長毛,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一個候補知縣是跑不掉的。”

“一切拜託四爺了,”餘青槐急忙從袖子裡取出一疊銀票。

“這是做什麼,趕緊收起來。”韓秀峰臉色一正,緊盯着他很認真很誠懇地說:“你我啥交情,何況辦這事真用不着打點。”

“四爺,這是謀官,不是幹別的,怎會不用打點?我不能讓您幫了那麼大忙,還得倒貼銀子!”

“說不用就不用,再這樣我生氣了。”

“不行不行……”

“有啥不行的,”韓秀峰把銀票硬塞還給他,隨即話鋒一轉:“待會兒我讓大頭帶你去後院兒見個人,今後究竟要辦什麼差,他會跟你交代。再就是到了江西,見着曾國藩曾大人之後,曾大人要是問起來有啥說啥,不要有所隱瞞。”

“曾大人回問什麼?”

“問你跟我是啥關係,問你之前的經歷。總之,在這兒你是我韓秀峰的好友,但出了這道門你就是郭大人的人。”

餘青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明白,我記下了。”

韓秀峰笑了笑,隨即指着剛放下的信問:“郭大人在信中託我要是有機會就在皇上跟前幫溫紹原說幾句好話,溫紹原咋了,是不是惹上了啥麻煩?”

溫紹原是繼張翊國之後江北唯一能打的地方官員,餘青槐人在這兒但一樣擔心老家安危,連忙道:“稟四爺,這事說來話長,江北官軍被秦日綱擊潰時,統兵的文武官員死的死、逃的逃,就溫紹原守住了六合,後來甚至率勇壯出戰,把原本打算從浦口過江的秦日綱逼退回了瓜洲。

德興阿、翁同書和總兵葉長春倉皇逃命時,曾差人傳令命他堅守,說朝廷有諭旨,只要能守住就保舉有功將士。可秦日綱率兵去攻江南官軍,據守揚州城的長毛也跟着撤走之後,德興阿就像忘了有這麼回事。有功不賞,讓他今後怎麼帶兵,所以他就去揚州找德興阿理論。結果德興阿和翁同書惱羞成怒,上摺子彈劾他妄稱曾見諭旨,干預保舉,奏請皇上將他革職查辦。”

“他們自個兒貪生怕死,聞風而逃,卻命別人堅守。結果人家守住了,他們非但不兌現承諾,還彈劾人家!”

“所以郭大人氣得要上摺子彈劾,好在被楊先生等幕友攔住了。”

“爲何攔?”

“郭大人只是道臺,德興阿是欽差大臣,得罪不起。何況不只是一個德興阿,還有一樣得罪不起的翁同書。”

“也是,”韓秀峰微微點點頭,隨即轉身道:“小山東,去後頭找下吉祿,讓他翻翻近期的邸報和宮門抄,看有沒有涉及江蘇候補道溫紹原的。”

守住外頭的小山東急忙應道:“遵命,小的這就去。”

邊聊邊等了大約三炷香的功夫,吉祿拿着一份“宮門抄”跟着小山東走了進來,見花廳裡有客人,先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禮,等行完禮才捧着“宮門抄”道:“四爺,卑職只翻到一道諭旨,是六天前的。”

“念。”

“嗻!”吉祿清清嗓子,抑揚頓挫地念道:“諭內閣,德興阿奏參道員干預保舉,請旨革職擬罪一摺。江蘇留防六合之候補道溫紹原,以總兵葉常春等未與保奏,無以示表揚等語具稟。又請將浦口水軍、六合防兵獎勵,妄稱曾見諭旨。經德興阿查覈不符,實屬荒謬。本應治以應得之罪,姑念該員督帶兵勇,防剿江北一帶,著有微勞。著從寬革職免其治罪,仍留六合地方,責令帶勇防堵,以觀後效。儻再不知愧奮,著德興阿、翁同書會同該督撫嚴參懲治。”

韓秀峰終於松下口氣,回頭道:“皇上聖明,沒偏聽偏信,不然絕不會只是革職留任這麼簡單。”

確認溫紹原沒有多大事,餘青槐同樣松下口氣,不過想想還是忍不住嘀咕道:“可溫大人終究蒙受了不白之冤,貪生怕死的無罪,跟長毛拼命的卻被革職,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京城距揚州上千裡,這種事一時半會間讓皇上怎麼查實,何況彈劾溫紹原的一個是欽差大臣,一個是聖眷正濃的吏部尚書翁心存翁大人之子,皇上不相信他們的話,還能相信誰的?”

韓秀峰頓了頓,接着道:“青槐,我曉得氣不過,可既然入仕爲官,遇上這種事再正常不過。溫紹原雖受點委屈,但至少郭大人曉得、你曉得,江北的百姓曉得他不但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而且是個大忠臣。”

“看來只能這麼想了。”餘青槐苦笑道。

“不只是這麼想,還得記住。”韓秀峰拍拍他胳膊,意味深長地說:“要說彈劾,我一樣被人彈劾過,並且不止一次。等你領着官憑,到曾大人軍中效力,一樣可能遇上這種事。到時候咋辦,難不成真去求曾大人幫你主持公道?”

“四爺,您是說……”

“曾大人統領的是湘勇,手下的營官幾乎全是湖廣人,而是誰也不服誰,堪稱山頭林立,像你這樣的外人在那兒被排擠再正常不過。真要是跟他們鬧起來,曾大人就算知道你是被冤枉的也只能向着他們,畢竟相比剿賊平亂你個人受點委屈又算得上什麼,一切得顧全大局,是非對錯已經不重要了。”

餘青槐之前一直在老家辦團練,從未真正做過官,沒經歷過那些爾虞我詐。聽韓秀峰這麼一說,突然有些後悔來京城。

韓秀峰豈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不禁笑道:“青槐,當年跟我一道去海安上任的張士衡你應該記得,他爹叫張德堅,正好在曾大人麾下效力。而你到江西之後要辦的差事,跟他正在辦的差事差不多,赴任前我會幫你給張德堅寫封書信,他跟你也算同鄉,再加上我的書信,一定會關照你的。”

“記得,”提起張德堅父子,餘青槐突然想起件事:“四爺,要是沒記錯,張士衡他爹張德堅以前曾做過吳文錫吳大人的幕友。”

“對,我以爲你不知道呢。”

“知道,我不但知道張德堅,而且見過吳文錫吳大人。吳大人回鄉了,現在寄居在泰州,正忙着修園子。他去泰州時拜見過郭大人,我就是在郭大人那兒見着他的。對了,他曉得我要去曾大人麾下效力,也託我給曾大人捎一封信。”

“吳家跟曾大人一樣有淵源,既然你手裡有郭大人和吳文錫的書信,那我就更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六百零三章 高雲峰歸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各有志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三十五章 川幫的賊窩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防營千總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六百三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
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六百零三章 高雲峰歸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各有志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三十五章 川幫的賊窩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防營千總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六百三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