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

通政司副使召見韓秀峰這個下屬,吉雲飛自然不好跟着去,就此告辭。想到韓秀峰有了自己的衙署,可在衙署這邊卻沒個家人,特意讓雲啓俊留在登聞鼓廳一邊等消息,一邊兼做幾天韓秀峰的幕友。

考慮到如果不出意外雲啓俊過幾天就要赴廣東上任,早點熟悉下情況也好,韓秀峰乾脆把公房的鑰匙交給雲啓俊,讓他先看看公房裡的那些摺片和朝廷道光二十三四年跟英美法三國簽訂的和約。

等送走吉雲飛,安排好登聞鼓廳裡的一切,來到位於通政司衙門西北角的副使公房,赫然發現嚴正基正在自斟自飲,可能覺一個人吃酒沒啥意思,這才差家人去喊他來一道吃酒的。

酒是好酒,肉更是好肉!

“戶部街馬記”因鋪子開在宗人府衙門大門口邊上,緊挨着戶部衙門,所烹製的醬羊肉和燒羊肉味道醇香而得名。據說太醫院的太醫經常去他家後廚指點如何烹製得更好吃,反正六部和宗人府、通政司等衙門的官吏都是他家的常客。不過韓秀峰也只是聽說,從來沒吃過,沒想到今天竟有這口福。

嚴正基真沒別的事,就是覺得一個人吃沒意思,得知韓秀峰下午又要去面聖,不無羨慕地笑道:“既然下午要面聖,那就少喝點。”

“謝大人體諒。”

“別這麼客氣,來來來,嚐嚐醬的。”

也快到飯點兒的,韓秀峰真有些餓,拿起一塊店家已經把中間剖開的燒餅,夾了一筷子醬羊肉塞到餅裡頭,邊吃邊好奇地問:“嚴大人,您今兒個不忙?”

“李大人和雙福大人都沒什麼事,我又有什麼好忙的,”嚴正基哈哈一笑,又指着桌子的小菜道:“年輕人胃口好,能吃就多吃點。志行,說出來你別不信,我年輕時像這樣的醬肉能吃二斤,像這樣的燒餅一頓能吃三四個!”

“那秀峰就不跟大人客氣了。”能看出來眼前這位精神矍鑠的老大人是性情中人,韓秀峰恭敬不如從命,又吃了一大口。

見韓秀峰吃得津津有味,嚴正基的胃口也好了起來,一邊細嚼慢嚥,一邊好奇地問:“志行,今天還得覲見,是不是昨天沒見着皇上?”

“見着了,只是皇上昨天有些忙,沒問幾句就讓秀峰跪安,命秀峰今兒個再遞牌子。”

“問河營的事?”

“大人有所不知,河營現而今只剩下個名號,秀峰在南岸同知任上練的那些兵,有的被調山東去平亂了,有的被調到京城編入進了巡捕營,秀峰奉命回京前營裡已空空如也。”

“那皇上爲何一而再召見?”

這個問題把韓秀峰給問住了,因爲真不能說。嚴正基見他面露難色,立馬微微一笑:“看來一定是機密之事,當老朽沒問,你也無需解釋。”

“謝大人。”

……

嚴正基言出必行,說不問就沒再問,更沒旁敲側擊的打聽,但心裡卻一直在尋思皇上究竟爲何召見韓秀峰,文慶又爲何要保舉韓秀峰來通政司做參議,結果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頂頭上司平易近人,而對頂頭上司卻什麼也不能說,這端飯讓韓秀峰越吃越尷尬,見一個筆帖式捧着一疊公文進來了,乾脆起身告退。

回到登聞鼓廳坐了一會兒,跟剛從外頭小販那兒買了點吃食的雲啓俊說了說打探夷情的事,算算時間皇上應該正在吃晚飯,等吃完就會擺駕西苑,寧可早點去西苑恭候皇上,也不能讓皇上在西苑等他這個臣子,便走出衙門爬上馬車直奔西苑而去。

坐在車前的小山東越想越奇怪,忍不住回頭道:“四爺,您剛纔說皇上正在吃晚飯,可天色還早着呢,這會兒吃中飯還差不多!”

“沒說錯,皇上這會兒應該真在吃晚飯。”韓秀峰笑了笑,想想又感嘆道:“別看皇上坐擁天下,乃九五之尊,可皇上的日子過得遠沒百姓們想象的那麼自在。每天天沒亮就要起牀去給太后請安,然後早讀,讀完聖訓才能用早膳。用完早膳要麼批閱摺子,要麼召見大臣,要麼御門聽政,忙到現在這個點開始用晚膳,一天只吃兩頓。”

“皇上一天只吃兩頓,那餓了怎麼辦?”小山東將信將疑。

“餓了吃點點心,反正正餐就兩頓。”

……

不出所料,剛到西苑東門不大會兒,皇上坐在十六個太監擡着的步輿上,在近百名身穿黃馬褂的侍衛擁簇下到了,韓秀峰急忙撣撣馬蹄袖跪迎,咸豐也看到了他,側身跟隨着步輿一路小跑的太監低語了幾句就這麼進去了。

韓秀峰剛纔不敢直視,直到聽見一個小太監說“韓老爺,請隨小的來”,這才趕緊爬起身。

給小太監塞了一張十兩的銀票,跟着小太監左拐右拐,來到湖中央的一個小島上,島上有座土山,山上有寺廟,山頂上還有座白塔。就這麼在山腳下的一個亭子裡等了大約半個時辰,皇上在幾個侍衛的擁簇下到了。

韓秀峰急忙上前恭請聖安。

咸豐坐到太監剛放的軟墊上,等太監退出幾十步,這才一邊揉着腿一邊淡淡地說:“平身吧,這兒又不是宮裡,沒那麼多規矩,起來說話。”

“謝皇上。”

“如何打探夷情的條陳擬了嗎?”

“稟皇上,臣擬好了,”韓秀峰連忙從袖子裡取出摺子,恭恭敬敬呈上。

咸豐示意正準備上去接摺子的侍衛退下,親手接過摺子放到一邊,又一邊揉着腿一邊道:“朕回頭再仔細看,你先跟朕說說。”

“臣遵旨,”韓秀峰清清嗓子,躬身道:“稟皇上,臣以爲要是就這麼派細作去打探,別說不一定能辦成事,搞不好甚至會被地方官員當作亂黨給抓起來。被地方官員捕獲也就罷了,可要是被西夷擒獲,那真會耽誤大事,真會打草驚蛇!”

“是不能打草驚蛇,接着說。”咸豐嘴上說着正事,目光卻停留在韓秀峰的官服上。

韓秀峰猛然意識到皇上究竟在看啥,現在穿的這身官服是在上海時喬松年送的,喬松年估計也是臨時差人去買的,反正是件舊官服。雖然是舊的,雖穿了近一年,但並沒有破,只是看着沒那麼光鮮。而置辦一身新的不便宜,韓秀峰也從未想過換。

只是這次進京太倉促,沒帶換洗衣裳。

昨天下午來西苑覲見時,又是從通政司衙門走過來的,並沒有坐車。這一路又髒又難走,所以回到會館時已經髒得沒法兒再穿了。小山東趕緊幫着洗,可晾到今兒早上都沒幹,情急之下他就用熨斗熨燙。結果燙是燙幹了,但面料的色兒也被燙掉了好幾塊。

總之,看上去是青一塊白一塊的。

穿着走在街上,哪怕去衙門也不會有人笑話,畢竟窮得叮噹響的京官多了,有的京官窮的沒官服只能管人家借,實在借不到就用紙畫個補子……但現在是面聖,不是上街也不是去衙門,要是被御史言官盯上真可能會因爲君前失儀被彈劾。

韓秀峰心裡咯噔了一下,急忙裝作什麼也沒猜到一般,接着道:“所以臣跟肅順大人商量了半天,打算奏請皇上看能否選任一批文武官員,外放到廣州、福州、寧波、上海和緊挨着香港的新安、緊挨着澳門的香江爲官,命他們就地招募訓練細作,晝夜打探西夷的動向。”

之前說好的選派細作,現在變成了選派文武官員!

咸豐微皺起眉頭,下意識拿起摺子打開看了看,發現韓四和肅順保舉的不是八九品的佐貳小官,就是綠營遊擊、千總等無足輕重的武官,眉頭又漸漸舒展了。

“爲何每個地方要選派二人?”

“稟皇上,臣之所以奏請每個地方選派二人,一是想着打探夷情之事切不可張揚,而無論巡檢還是縣丞查探到夷情尤其西夷的軍情之後,終究是要趕緊把軍情傳遞到京裡來的。兵貴神速,最快的辦法唯有兵部郵傳,六百里加急。可一個巡檢或一個縣丞,就算有兵部勘合也不方便去發這樣的急件,便是能發出去也會驚動州縣正堂。”

驛站驛鋪雖隸屬兵部,但事實上各地的驛站驛鋪都是各州縣正堂管,大多地方並不設驛丞。想到讓巡檢或縣丞三天兩頭髮六百里加急的公文是不太合適,咸豐不禁看着摺子笑道:“保舉直隸舉人云啓俊爲廣大南海儒學教諭,保舉內務府司務圖克坦爲粵海關幫辦委員,這是不是打算命雲啓俊專事查探夷情,查探到之後再由圖克坦發六百里加急將消息傳遞迴京?”

肅順也保舉了好幾個人,這個圖克坦就是。

韓秀峰躬身道:“皇上聖明,不過臣之所以每個地方保舉二人,還有兩層考慮。”

“說來聽聽。”

“稟皇上,臣擔心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會懶惰,每個地方選派兩個人,則能相互監督。也許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皇上把如此重任交給臣,臣就得把差事辦好,就算枉做小人又有何妨。”

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是志行推薦來的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新書感言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二百五十章 許先生立大功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財迷心竅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二百零四章 請教(一)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氣象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共襄盛舉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七十五章 井底之蛙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
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是志行推薦來的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新書感言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二百五十章 許先生立大功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財迷心竅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二百零四章 請教(一)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氣象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共襄盛舉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七十五章 井底之蛙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