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

拜別徐老鬼,韓秀峰率衆人分乘兩條船趕往揚州。

上河水路本來很好走,現在每走十來裡就得換船,好好的上河被填了許多壩,那些分發到泰州的候補官員全被徐老鬼派來守壩,領着從附近村子召集的青壯盤查過往的船隻和行人。

對他們這些等着補缺的窮鬼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肥差。被他們抓獲的“細作”少說也有百十個,全五花大綁在河岸上,銀錢估計也敲詐勒索了不少。韓秀峰現而今已是泰州的“二老爺”,這一路上不但暢通無阻,還收了他們孝敬的幾百兩銀子。

吳文銘坐在船艙裡喝着剛纔那個候補吏目孝敬的酒,吃着潘二從泰州城裡買的滷菜,看着潘二手邊的那一袋銀錢,五味雜陳,欲言又止。

韓秀峰不想因爲這點銀子被吳家人瞧不起,放下酒杯道:“吳兄,幫辦營務的差事秀峰幫你討到了,接下來就勞煩吳兄出任我鄉勇營糧官,全權爲我鄉勇營籌集糧餉。”

吳文銘楞了楞,連忙道:“韓老弟,如此重任,我怕我勝任不了。”

“吳兄過謙了,要是連吳兄都無法勝任,我真不曉得誰能擔此大任。”韓秀峰笑了笑,擡起胳膊指指潘二手邊的錢袋:“這是吳兄出任糧官收到的第一筆銀錢,過幾天還會有幾百石米送到,不過這點銀錢買不了多少石米,過幾天送到的那幾百石米也吃不了幾天,所以還要請吳兄多費點心。”

吳文銘沒想到韓秀峰會把人家孝敬他的銀子捐作鄉勇營的糧餉,忍不住問:“韓老弟,我鄉勇營攏共多少人?”

“九百多人。”

“人呢?”

“海安、角斜、曲塘、白米和姜堰五團四百多人正在姜堰操練,等操練差不多了張二少爺和李昌經便會率五團馳援揚州。”

“爲何現在不來?”

“四百多鄉勇招募自海安、角斜、曲塘等五個地方,不好好操練一番成不了軍,況且四百多號人就這麼跟我們去江都吃啥喝啥?與其將不知兵倉促上陣,不如讓他們先在姜堰操練幾日,還能在姜堰就地籌糧,還能給我們省點糧餉。”

吳文銘覺得這麼安排沒什麼不妥,追問道:“另外五百人呢?”

“不出意外他們這會兒應該到了江都。”

“已經到了江都?”

“算算時間應該到了,不過我們趕到江都也見不着他們,因爲他們一到江都就會兵分五路,一路去瓜洲鎮,一路去奇兵營、一路去儀真,一路去青山營,還有一路去揚州。”

“韓老弟,你讓他們去這些地方做什麼?據我所知瓜洲的綠營兵早跑光了,奇兵營和青山營也差不多。”吳文銘不解地問。

“去收攏兵器,看看那些跑掉的綠營兵有沒有留下點有用的東西,順便打探賊匪消息。”韓秀峰輕嘆口氣,無奈地說:“實不相瞞,秀峰現而今既缺糧餉也缺兵器,尤其缺鳥槍、擡槍和炮!”

“原來如此,還真難爲了你。”吳文銘點點頭,想想又問道:“韓老弟,你把那些人撒出去,他們能回來嗎,就算回來去哪兒會齊?”

“他們應該會回來的,我們約好在萬福橋會齊。”

“這麼說我們要把大營紮在萬福橋?”

“大營紮在萬福橋,但不能只守萬福橋,要是賊匪繞道邵伯湖或仙女廟,不但會被斷了後路甚至會被一鍋端,所以不但要分兵去仙女廟設防,也得分兵去廖家溝西岸的大橋等鎮收攏民船、堅壁清野,如有機會甚至可以在廖家溝西岸設伏,給賊匪點顏色瞧瞧,讓他們不敢輕易東進。”

“儀真呢?”吳文銘忍不住問。

韓秀峰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回頭問:“青槐,你願不願意率一團鄉勇跟吳兄走一趟?”

巴結吳家的機會不是誰都有的,餘青槐豈能不曉得韓秀峰的良苦用心,不假思索地說:“韓老爺,晚生願意!”

“致庸,你敢不敢?”韓秀峰又笑問道。

“韓老爺,您這是說哪裡話,不就是走一趟儀真嗎,有什麼不敢的!”

“好,我讓樑九和吉大吉二他們帶上鳥槍跟你們一道去。”韓秀峰迴過頭來,又看着吳文銘道:“吳兄,吳家莊你比青槐和致庸熟,消息也比青槐和致庸靈通,賊匪真要是敢犯吳家莊,大概去多少兵馬一定要打探清楚,到底能不能設伏殺他們個措手不及你要有分寸。能打贏自然好,打不贏就得撤,絕不能讓兩位老祖宗身陷賊手,絕不能讓你們吳家莊那兩百多號子弟妄送性命。”

“曉得,我會有分寸的。”吳文銘放下筷子,又忍不住問:“韓老弟,我和青槐、致庸去儀真,你去哪兒?”

“等到了萬福橋,我得先察看廖家溝兩岸地形,不看看心裡沒數,心裡沒數哪曉得該咋守。”韓秀峰深吸口氣,接着道:“察看完廖家溝兩岸地形,我還要去一趟揚州,去找鹽知事張翊國,看能不能勸他跟我們一道退守廖家溝。”

“行,我先回一趟吳家莊,糧草的事韓老弟大可放心,我吳家絕不會給賊匪留一粒米,與其便宜賊匪,不如趕緊轉運去萬福橋大營給鄉勇們吃!”

“吳兄果然深明大義。”

提起糧草,李致庸忍不住問:“韓老爺,徐老爺讓我們阻截賊匪,但不能空口說白話,你怎麼不跟他要點錢糧?”

“我倒是想要,可他有嗎?就算這些天籌到了一些,可他會給能給嗎?”

“現在泰州他說了算,他怎會沒有錢糧?”

“說了你們不一定信,要不是這些天勸捐濟餉,想盡辦法籌了點錢糧,他還真拿不出多少。”

“怎麼可能!”

“怎麼就不可能?”韓秀峰反問一句,苦笑着解釋道:“我雖沒看過州衙的賦稅清冊,但看過州志。州志上寫得明明白白,道光元年奏報,泰州共十三萬七千九百六十五戶,丁口一百一十三萬九千二百五十一人。我大清承平已久,丁口是越來越多,但田地還是那些,並沒有變多。

攤丁入畝,永不加賦,換句話說賦稅一直是那麼多,一百多年來從未變過,應徵的地丁銀也就三萬四千八百多兩,河灘和雜稅徵折色銀三萬九千多兩,再加上三萬多石漕米。”

“不少了!”

“是不少,可該解交的更多。”韓秀峰耐心地解釋道:“每年要解運三萬一千多石米給江安糧道,給各軍行糧米三百多石,倉兵糧米五百多石,這還不算折耗的,要是把折耗算上估計要四萬石。要實繳地丁銀兩萬八千四百多兩給江寧藩司,火耗一成,也就是要隨繳火耗銀兩千八百多兩,閏月要加徵二百五十多兩。然後是入藩庫的挪腳銀,江安糧道衙門隨徵的草蓆和腳錢,淮安和亳州等倉的折耗、雜銀,而這些全得加一成火耗。”

“這也就三萬多兩,漕糧是另算的。”李致庸喃喃地說。

“上繳藩庫是隻要三萬多兩,可州衙一樣有開銷,光州衙、州同署、儒學、吏目署、兩個巡檢司等大小衙門的皁隸衙役和上百號鋪司兵的工食銀就得四五千兩,何況知州大老爺不但要養人還得養神,學宮、文昌帝君廟、城隍廟和火神廟等大小廟宇的祭祀香燭錢一年也要上千兩。”

看着衆人不可思議的樣子,韓秀峰接着道:“除此之外,還要協濟江寧科場修繕銀、徐州溜夫椿草銀、儀真閘夫工食銀、清江閘夫工食銀、江都瓜洲閘夫工食銀、夏鎮分司椿草銀、總漕部院和總河部院水手工食銀,甚至連知府衙門修理刑具的銀子都要協濟。張老爺延聘了四位幕友,光四位幕友一年就要兩千多兩,除了幕友還有長隨、門子等幾十號家人……總之,這兒幾百兩,那兒幾百兩,七萬多兩銀子根本經不住花!”

“這麼說州庫裡沒有銀子,州倉裡也沒糧?”餘青槐驚問。

“你才曉得,不過現在倒是有點錢糧,全是徐老爺移駐泰州之後勸泰州的士紳和鹽商們捐輸的。但那些錢糧只能留作守城之用,他纔不會給我們呢。”

“韓老爺,您是說我們今後想要糧餉,只能去找江都的那些士紳?”李致庸又問道。

“除此之外還能咋辦,不過他們的錢糧就算不給我們也會落入賊匪之手。”韓秀峰輕嘆口氣,回頭道:“李兄,近千號人以後吃啥喝啥全仰仗你了,想讓江都的那些士紳出錢出糧只能勞煩你出面。”

“談不上勞煩,這本就是份內之事。”吳文銘深吸口氣,緊攥着拳頭道:“等從儀真老家回來,我就去拜訪江都的那些士紳,他們一定會解囊相助的!”

“不光要籌錢糧,還要請他們出面勸百姓堅壁清野。我們要糧,賊匪一樣不能沒糧,百姓們的口糧尤其種糧一定要藏好,絕不能落入賊匪之手!”

“這是自然,可惜時間太倉促,來不起勸儀真那邊的士紳。”

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
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