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

任禾在省館後頭的小巷裡租了個三合院,每天上午閉門苦讀,下午帶着弟弟任怨去省館或府館轉轉,轉到太陽落山便回家,不再跟之前那般在外面吟詩作對、飲酒作樂。

沒想到剛到省館,就聽張館長說韓四又升官了,不再是記名知府而是記名道員。

自從聽說韓四做上“小軍機”之後,任禾就意識到這輩子也不可能跟韓四爭高下,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想法。反倒是任怨多多少少有些不是滋味兒,一回到家就嘟囔道:“這就正四品,以後再見着就得尊稱大人!”

“該咋稱呼就咋稱呼,”任禾從下人手中接過茶,又笑道:“不過記名知府也好,記名道員也罷,終究是記名的,跟用銀子捐的沒啥兩樣。相比正四品頂戴和道員銜,賞穿黃馬褂那纔是榮耀。”

“哥,你是說韓四這個道臺當不得真?”

“也不是當不得真,而是……而是沒缺就是算不上真正的道臺。”

看着弟弟似懂非懂的樣子,任禾接着道:“就像剛升任通政使的嚴大人,早在做通政司副使之前就曾先後署理過廣西布政使和湖北布政使。布政使從二品,可他那會兒只是加布政使銜,只是署理。等辦完差事奉調回京,卻只能做正四品的通政司副使,因爲在吏部那兒他依然只是道員。

又比如今天下午讓餘有福去府館找張之洞的文祥,先是因幫辦巡防有功獲賞從四品頂帶,加知府銜;緊接着因驗收漕糧有功賞正品頂帶,加道員銜;前些天又因襄辦大行皇太后的葬儀有功,賞正三品頂帶。可官職沒咋升,只是由之前的工部員外郎升任工部郎中。”

想到有些知縣都捐了從四品甚至正四品頂帶,任怨反應過來:“只是看着威風,只是遇着同品的官員用不着行大禮?”

“差不多,不過韓四的正四品頂帶是皇上賞的,比用銀子捐的要尊貴得多。”

“這麼說在吏部,他還是正五品的通政司參議?”

“應該是卸任通政司參議,要是換做一般的官員,守完制回京只能等着需次,要是運氣好有缺空出,可以接着做通政司參議,或去六部做郎中。要是運氣再好一些,有軍機章京開缺,說不定還能接着做小軍機,不過大多官員丁憂之後再想謀個缺很難。”

“韓四呢?”任怨追問道。

“韓四不一樣,他聖眷恩隆,守完制之後只要想接着做官,皇上不但會賞他個缺,說不定會破格任用。”

“咋個破格?”

“他現而今不是正四品嗎,要是外放既能做知府,也能做鹽運使司的運同。”

“正四品不是道臺嗎?”

“官越大缺越少,天底下攏共才幾個道員的缺,他又是捐納出身,想做上道臺沒那麼容易。”

“哥,你這次要是能中式,將來的仕途一定會比他順暢!”

看着弟弟那滿是期待的樣子,任禾苦笑道:“官場上的事哪有你說得這麼簡單,且不說我不一定能中式,就算這次真能金榜題名,能朝考上翰林院庶吉士,也得跟吉老爺敖老爺他們一樣先熬年資。如果只是中式,卻沒館選上翰林院庶吉士,到時候就會被分發去六部學習行走,這輩子能外放做一任知縣就不錯了,知府甚至道員想都不用想。”

“可韓四咋就能做上?”

“剛纔不是說過嗎,他簡在帝心,聖眷恩隆,皇上器重他,仕途自然比一般的官員順暢。”

……

與此同時,抵達京城之後暫住在重慶會館的張之洞,跟着餘有福來到達智橋衚衕裡的一個深宅大院,走進一間懸掛着“聽雨軒”的花廳,終於見着了這段時間風光無限的工部郎中文祥。

“孝達老弟,對不住了,這些天有些忙,一直沒顧上差人去請你。先介紹下,這位是內務府武備院主事王乃增。你幫志行給王先生捎過信的,應該有印象。”

張之洞緩過神,急忙躬身道:“之洞拜見王先生。”

“孝達老弟,你是韓老爺推薦的人,那便是自個兒人,無需多禮。”王乃增拱手笑道。

文祥很忙,顧不上客套,開門見山地說:“孝達老弟,重慶會館我去過,好像只有十幾間狀元房。據老餘說今年來京應試的重慶舉子又不少,你只能在那兒暫住,說不定過幾天就得收拾行李給別人騰地方。與其住魚龍混雜的客棧或去租房,不如搬這兒來。這個宅院裡外三進,空着十幾間房,並且鬧中取靜,平時也沒什麼人來,不會影響你用功。”

“文老爺,這不合適吧?”

張之洞年紀雖不大,但文祥跟韓秀峰一樣有心與其結交。不是因爲他爹和他岳父都是知府,而是因爲他童試以第一名得中“案首”,鄉試又以第一名得“解元”,要是來年的會試能以第一名得中“會元”,殿試能被皇上點爲狀元,那就是“三元及第”!

大清自立國以來就順治朝的錢棨、嘉慶朝的陳沆和道光朝的陳繼昌三人做到了,只要是讀書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真能傳爲千古美談。

正因爲如此,文祥笑道:“如雲清兄剛纔所說,你又不是外人,沒什麼不合適的。房間我已經命人幫你收拾好了,就在雲清兄隔壁。一日三餐也有人伺候,用不着老弟煩心。老弟要是實在過意不去,就打賞下那幾個下人,當作房錢飯錢。”

重慶會館只是快住滿了,而直隸的那些會館是早已人滿爲患。

貴州窮,在京城沒幾個會館,明年便是會試之年,提前來做準備的貴州舉子也早把那些狀元房給佔了。想到外頭的那些客棧確實太吵太鬧,而想租房子一時半會也不一定能租到,張之洞乾脆躬身道:“謝文大人和王先生關照,之洞恭敬不如從命。”

“這就對了嘛。”文祥微微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袁大頭袁侍衛你應該聽老餘說,他和他的家眷就住在內宅,裡頭有的外頭全有,你搬過來之後沒什麼事就不用去內宅了。再就是乾清門侍衛跟王先生是好友,他會經常過來找王先生,要是遇上不用覺得奇怪。”

“謝大人提醒,之洞記下了。”

“沒別的事了,走,去飯廳,爲老弟接風洗塵。”

“文大人,這怎麼好意思呢,我……”

“都說了是自個兒人,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文祥指着庭院笑道:“差點忘了跟老弟說,這宅院不是我租的,也不是雲清兄租的,而是韓志行租的!租約上是他的名字,租金也是他墊付的,老弟你是他的客人,我和雲清兄自然得幫他給老弟接風洗塵。”

“文大人,這是韓老爺租的宅子?”張之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還能有假,”文祥停住腳步,回頭緊盯着他意味深長地說:“孝達,一切以舉業爲重,別的不用多想。”

……

吃完文祥擺的接風宴,剛同王乃增一起把文祥走,張之洞赫然發現家人張喜竟從另一輛馬車上跳了下來,一見着他就興高采烈地問:“少爺,行李全在車上,我們住哪間房,把行李往哪兒搬?”

張之洞正不知道該怎麼說,餘有福從馬車裡鑽了出來,轉身抱着一包袱道:“房間在裡頭,跟我來。”

“孝達,別管他們了。走,我們再去喝會兒茶,等裡頭收拾好再進去。”

“王先生,您和文大人如此客氣,之洞都不知道該如何感激。”

“又來了,你這是把我們當外人?”王乃增笑問了一句,隨即意味深長地說:“既來之則安之,所以不要把我和文大人當外人,更不要把自個兒當外人。從今往後,這兒就是你在京城的家,需要什麼儘管跟老餘頭開口。”

“這怎麼好意思。”

“做人要灑脫,我跟你一樣是客人,我就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既然主人不在家,那我們就反客爲主,大不了等他回京之後請他吃頓酒,聊表謝意。”

“一頓酒就行了?”張之洞禁不住笑問道。

“那還能怎樣,論做官,他的官做得比我大;論錢財,他比我王乃增多。細想起來這酒都應該讓他請,我們這些沒本事沒出息的大可理直氣壯吃大戶。”

“王先生真會說笑。”

“真不是說笑,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總之,你我無需跟他客氣。”

行李都搬來了,張之洞只能既來之則安之。

住了兩天發現正如文祥和王乃增所說,這個宅院絕對是韓秀峰在京城的家,不但同樣住這兒的袁大人跟韓秀峰關係不一般,連門房老餘頭和端茶倒水的幾個下人提到韓秀峰都是一口一個“四爺”。

這個宅院也很清靜,唯一讓他覺得有些奇怪的是,乾清門侍衛恩俊不但不去宮裡當差,反而天天往這兒跑;二等侍衛袁大頭一樣不但不進宮當值,甚至天天呆在內宅不出門;連王乃增都不去武備院點卯,每天不是在聽雨軒對面的日照閣看書,便是出去跟那些個風流名士吟詩作對,把酒言歡。

張之洞暗想他們拿朝廷俸祿卻不爲朝廷效力,這不是尸位素餐嗎?不過也只能想想而已,絕不會說出來的,畢竟所有人對他都不錯。

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二百章 託付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五百零二章 韓四發威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愛兵如子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二百五十章 許先生立大功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零七章 士氣可用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六百七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
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二百章 託付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五百零二章 韓四發威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愛兵如子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二百五十章 許先生立大功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零七章 士氣可用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六百七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