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

順天府乃天子腳下,首善之地,所以順天鄉試的首場考題跟會試一樣由皇帝欽定。

並且直隸不放主考,直隸轄下的保定、承德、河間、天津、永平、正定、順德、宣化、大名、廣平十府和遵化州、易州、冀州、趙州、深州、定州六個直隸州的生員想考舉人,全得參加順天鄉試,所以順天鄉試跟江南鄉試被稱之爲“南闈”一樣,也被稱之爲“北闈”。

天津知府石贊清幼時家境極貧,父母走得早,剛開始靠伯父資助,後來又靠岳父資助。才得以中舉甚至中進士的,不但跟那些名垂千古的清官一樣熱衷捐資助學,而且特別關照寒門學子。

韓秀峰從天津回京時,他竟讓四個窮秀才隨行,想讓那四個窮秀才抵達京城後至少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南苑離貢院太遠,韓秀峰只能讓小山東把四個秀才送重慶會館去。

沒想到剛去圓明園上完請安折,在集賢院等了一會兒,確認皇上這兩天沒空召見,然後回到重慶會館一看,赫然發現後頭的狀元房已經住滿了人。溫掌櫃和儲掌櫃只能跟先來的那些生員打招呼,請他們擠一擠,兩個人共住一間,就這麼騰出了兩間。

吉雲飛曾做過一次順天鄉試的同考官,很清楚這次十有八九揀選不上,可能翰林院那邊也沒啥事,竟天天來會館指點考生們的文章,似乎很喜歡這種提攜後進的感覺。

見韓秀峰直到他評點完一個學生的文章才走進花廳,他不禁笑道:“別用這種眼神看我,來府館借住的學子,只有兩個跟我有些淵源,大多全是你韓大人招來的!”

“我招來的,我就從天津帶來四個好不好!”

“說了你還不信,看看這些就曉得了。”

吉雲飛從香案的公匣裡取出幾封書信,韓秀峰接過一看,立馬無話可說了。

第一封信是在鄉丁憂的張之洞託進京應試的學子捎來的,剩下的幾封全是當年做永定河南岸同知時結識的宛平、固安等縣士紳託生員們捎來的,剛開始都是敘舊,然後話鋒一轉,說他們的同鄉甚至同宗來京應試,擔心沒地方住……

看着韓秀峰尷尬的樣子,吉雲飛又調侃道:“拿着張之洞書信來的那幾個南皮考生,房錢和茶水錢都給了。從固安、宛平等地方來的考生,該結的房錢、茶水錢也全結了。志行,親兄弟還得明算賬呢,剛從天津過來的這幾位考生究竟怎麼說。”

“算我的,行了吧?”韓秀峰放下書信笑道。

“石贊清也真是的,居然慷他人之慨。”

“博文兄有所不知,他並非小氣,也並非慷他人之慨,而是真沒錢了。”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都已經做上知府大老爺了,你竟然說他沒錢!”

“如果在別的地方做知府,他也不至於如此拮据。可天津不是別的地方,不但剛經歷過戰事,並且過去這幾個月,欽差大臣跟走馬燈似的去了一撥又一撥,光迎接欽差就不曉得要花多少銀子,更別說佈置天津城防花錢如流水了。”

“這麼難?”

韓秀峰點點頭,無奈地苦笑道:“說了您一定不敢相信,他把自個兒的官俸養廉銀全捐出去了,妻兒老小全跟着他喝稀粥,一天還只能喝兩頓。我實在看不下去,回來前特意交代韓宸,每隔兩天做點像樣的飯送去。”

“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你覺得他會吃嗎?”

“我纔不管他呢,他捱餓是他自找的,回來前我跟韓宸交代的很清楚,只要他的妻兒老小有飯吃就行。”

“看樣子想做個清官也不容易。”

“所以我很敬重他,不過也只是敬重,想跟他學是學不來的。”

都說千里爲官只爲財,可談到石贊清這樣的官,真有些讓人汗顏,吉雲飛不想再聊這個話題,放下茶杯道:“對了,富貴剛來過,還給我捎了點東西,他說是跟你一道回京的。”

“要是沒猜錯,他這會兒應該是去拜見博川了。”

“志行,你去天津辦這麼長時間差,以我之見也應該去拜會下文大人。”

韓秀峰豈能聽不出吉雲飛的言外之意,連忙道:“這您大可放心,我這半年雖跟博川走動不多,但交情並沒有因此疏遠。”

吉雲飛微微點點頭,想想又忍不住問:“志行,你說他這次能不能放個主考官或副考官?”

“難,一是資歷不夠,二來他有他的差事。”因爲出身的關係,韓秀峰對這些真不敢興趣,想起此行的來意,放下茶杯說起正事:“博文兄,剛纔在集賢院,我沒見着肅順大人,但見着了鄭親王,跟鄭親王聊了一會兒,順便問了問永洸和江國霖的事。”

“鄭親王咋說?”吉雲飛連忙坐直身體。

“鄭親王說皇上沒偏聽偏信,永洸究竟是咋死的,皇上已著廣西布政使曹澍鍾查明具奏。曹澍鍾曾做過川東道,暫署過四川按察使,我跟他也算有些交情,這個忙他應該會幫。但黃萬騫不能再在京城逗留,他留在京裡只會壞事!”

“志行,你是說永洸……”

“你我心裡有數就行了,事已至此,咱們只能想法兒幫他求個身後的恩典。”

“你是咋曉得的?”

韓秀峰迴頭看看身後,一臉無奈地說:“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命率勇赴廣西協剿亂黨的蔣霨遠,兩個月前託人給湖北巡撫胡林翼麾下效力的韓博捎了一封信,韓博想法兒把那封書信託人捎到了上海,劉山陽又託路過上海的富貴捎給我的。”

“這麼說勞崇光所奏,應該不會有假?”吉雲飛苦着臉問。

韓秀峰無奈地點點頭,端着茶杯接着道:“至於江國霖,這官一定是做不成了。好在朝廷要臉面,廣州的事皇上不會深究,幾位王公大臣也不會提,連柏貴都不會被究辦,所以江國霖的身家性命應該能保住。”

“丟官,回鄉?”

“能有這個結果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個好不容易做上按察使,一個好不容易做上布政使,結果一個死的……死的不明不白,一個差點被究辦,這官怎就變的這麼難做呢!”

“您不用擔心,翰林官多清貴啊。”

“清貴又有何用,不說這些了,你晚上在不在這兒吃飯,要是不急着走,我讓溫掌櫃去把江昊軒他們請來,好久沒聚了,正好敘敘舊。”

“下次吧,南苑那邊還有一大攤事,我得趕緊回去。”

“好吧,我送送你。”

……

回到南苑的第四天,皇上命大頭傳旨,讓韓秀峰帶着富貴第二天一早覲見。

富貴從未見過皇上,緊張了一宿沒睡好,結果跟着韓秀峰趕到圓明園勤政殿,磕完頭回了幾句話,皇上就讓他“跪安”。

等富貴退出大殿,咸豐放下富貴呈上的摺子道:“朕早就說過,朕不是個刻薄寡恩的人,這上頭奏請的恩典,朕一應照準。”

“皇上仁厚,皇上英明。”韓秀峰急忙道。

“說點有用的!”咸豐瞪了越來越像彭蘊章的韓秀峰一眼,接着道:“現在就剩下富貴這奴才該如何封賞,厚誼堂雖裁撤了,但你終究是他的上官。究竟是讓他回福建,還是賞他個別的差事,朕想聽聽你的想法,畢竟你對他最熟悉。”

“稟皇上,臣在回京的路上,曾問過他今後有何打算。”

“他怎麼說?”

“他說他年紀大了,這次解運洋炮在船上還害了一場大病,不然也不會直至前幾天纔跟臣一道從天津回京。”

“這麼說他前些日子是在天津養病的?”

“皇上明鑑。”韓秀峰頓了頓,接着道:“他跟臣說,他想接着爲朝廷效力,可又生怕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幾次懇求臣奏請皇上,讓他二兒子吉祥替他接着爲皇上效力。”

“吉祥,居然取這名字。”咸豐嘟囔了一句,想想又問道:“他大兒子呢?”

“稟皇上,他大兒子叫吉祿,之前一直在厚誼堂當差,現任南苑主事。”見皇上心情不錯,韓秀峰又不失時機地說道:“對他二兒子吉祥,臣並不陌生,不但是個老實人,而且一心報效朝廷。臣斗膽奏請讓吉祥來宮裡當值,畢竟大頭只有一身蠻力,隨駕護衛綽綽有餘,幹別的真不行。”

想到每次讓大頭傳旨,都要再三叮囑好幾次,不然大頭真可能會搞忘了,咸豐沉吟道:“那就賞他二兒子吉祥五品頂帶,在景運門侍衛上學習行走。”

賞五品頂帶那就是四等侍衛,而在景運門侍衛上學習行走,就是讓吉祥去外奏事處當差。韓秀峰大吃一驚,連忙道:“臣代富貴父子謝皇上隆恩!”

“只要實心辦差的,朕不吝賞賜。”這對咸豐而言真算不上多大的事,隨即話鋒一轉:“你的摺子朕看了,這差事辦得不錯,朕已命僧格林沁過幾日回京,以便面授機宜。”

“能爲皇上分憂,是臣的福分。”

“朕知道你的一片忠心,朕想說的是這些天兩廣和兩江有不少奏報,朕已著給惠親王、怡親王、鄭親王、肅順等抄閱,你得空去找找肅順,看看那些摺子。”

“臣遵旨,臣待會兒就去拜見肅順大人。”

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五百七十章 最缺的是朋友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師爺也有講究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
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五百七十章 最缺的是朋友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師爺也有講究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