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

保舉的摺子遞上去,皇上不但一概全準,還賞加吉雲飛五品卿銜,並著吏部帶領引見。

京城歌舞昇平,天津那邊的形勢卻岌岌可危,韓秀峰坐鎮南苑緊接着地做最壞打算,不知道皇上問過吉雲飛什麼話,甚至都抽不開身給吉雲飛踐行,只能讓餘有福、餘鐵鎖父子帶着程儀去送了下。

就在吉雲飛離京的第二天,把家小安頓妥當的榮祿和永祥匆匆回來了,並帶回一個意料之中的壞消息。

“僧格林沁奏報,二十六日,也就是前天中午,西夷派馬步兵萬餘,由北塘上岸,分撲新河、軍糧城,我軍因衆寡不敵,現已退守唐兒沽!”

“就這些?”韓秀峰低聲問。

“奏報上就是這麼說的。”榮祿回頭看了看從校場火急火燎趕過來的王河東,接着道:“博川兄說皇上一聽到這消息,就命他去取你當年繪製的海防圖,見唐兒沽距大沽,僅止八里,爲大營後路,最關緊要,而軍糧城則爲赴津之路,深恐西夷一面牽掣唐兒沽,一面由軍糧城上竄,致我軍應接不暇。

當即命博川兄擬旨著僧格林沁嚴飭克興阿等扼守壕牆,不準稍有鬆懈。並諭西凌阿防堵北塘一帶,是其專責,這次雖因衆寡不敵,馬隊不能抄擊,可說到底還是西凌阿未能奮勇抵禦所致。

著西凌阿即派撥吉林等處馬隊,趕緊設法迎頭截剿,將西夷擊回。倘再有貽誤,西凌阿豈能當此重咎。還著僧格林沁調山海關馬隊,前往天津駐札。稱西夷撲入新河村莊,其勢甚張。僧格林沁惟當鎮定軍心,妥爲調度,不可稍涉張皇。”

“恆福呢,恆福在做什麼?”韓秀峰低聲問。

“接仗時恆福在做什麼不知道,只知道皇上在諭旨中說‘恆福辦理撫局,責無旁貸。不得因業經接仗,遂置撫局於不問,著仍遵前旨,迅速照會該酋,設法轉圜,以顧大局’。”

王河東忍不住嘀咕道:“洋人都殺到唐兒沽了,現在照會有何用,就算恆福真有三寸不爛之舌也轉不了這個圜!”

韓秀峰可沒心情發牢騷,緊盯着攤在公案上的地圖,喃喃地說:“海口兩岸炮臺和後路炮臺岌岌可危,這個節骨眼讓僧格林沁駐守天津,皇上就不擔心軍心大亂?”

提到這個榮祿就鬱悶,苦着臉道:“博川兄說皇上生怕僧格林沁不迴天津,想想竟御筆親書了一道密旨,同之前那道諭旨一起附廷寄由六百里加急發給了僧格林沁。”

韓秀峰下意識問:“知道是啥密旨嗎?”

“密旨不長,博川兄看了一眼,全記下了。”

“皇上咋說的?”

榮祿仔細想了想,一臉無奈地說:“硃諭僧格林沁,握手言別,倏逾半載。現在大沽兩岸,正在危急,諒汝在軍中,憂心如焚。倍切朕懷,惟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實在京師!若稍有挫大,總須帶兵退守津郡,設法迎頭自北而南截剿,萬不可寄身命於炮臺,切要切要!”

韓秀峰既沒想到皇上會命僧格林沁在這個節骨眼上回防天津,更沒想到皇上竟會這麼說。

正不曉得該說點什麼好,榮祿又苦着臉道:“皇上還說,‘以國家倚賴之身。與醜夷拌命,太不值矣。離營後,南北兩岸炮臺,須擇可靠之大員,代爲防守,方爲妥善。朕爲汝思之,身爲統帥,固難言擅自離營。今有硃筆特旨,並非自已畏葸,有何顧忌。若執意不念天下大局,只了一身之計,殊屬有負朕心。握管不勝悽愴,諄諄特諭。”

“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實在京師,這話沒錯。可要是連海口兩岸和前後路炮臺都守不住,天津難不成就能守住?”王河東急切地問。

“四爺,河東這話在理,那些炮臺是經苦心經營的,牆高炮多,下面築有寨牆,挖有深壕,甚至倒插滿木刺,糧草和火藥也是一應俱全。天津有什麼,天津除了一道城牆什麼也沒有!”永祥也忍不住道。

王千里則憂心忡忡地說:“僧格林沁這一退,軍心必亂!”

想到密諭已經發出去了,就算沒發出去也不可能讓決心已定的皇上收回成命,韓秀峰平復了下心情,面無表情地問:“仲華,你就跟博川打聽到這些?”

“不止這些,”榮祿反應過來,連忙從袖子裡取出一份文祥謄抄的諭旨,邊看邊說道:“皇上深知唐兒沽被西夷佔踞,大沽炮臺,萬分危急。深知西夷或襲天津,或趨京師。亟宜厚集兵力,以嚴捍衛而固畿疆。

著託明阿於原調馬隊一千外,再行挑撥馬隊五百名;成凱、德勒克多爾濟、英桂,於太原、綏遠、歸化各城內,挑選駐防兵一千名;春佑挑選熱河兵五百名;譚廷襄挑選陝西兵三千名;慶昀於原調馬隊一千外,再行挑選馬隊一千名;

文謙挑選直隸兵三千名,並文煜將本年原調之山東兵三千名,恩夔將本年原調之青德州兵五百名,玻崇武酌量於密雲調派若干名,趕緊調派,一律精壯,配齊軍裝器械火藥鉛丸,各派大員管帶,即日啓程馳抵通州,聽候大學士瑞麟調遣。”

“這會兒從各地調兵,來得及嗎?”王河東又忍不住問。

永祥悻悻地說:“每次都這樣,洋人殺過來了才趕緊調兵,洋人一走又忙不迭遣返。”

王河東回頭道:“這次跟以前不一樣,這次洋人可沒那麼容易走!”

“關鍵哪有這麼多兵可調,”王千里沉吟道:“之前爲截剿長毛,各地的可用之兵早被抽調一空。現在又讓徵調,且不說託明阿、成凱、德勒克多爾濟他們沒那麼多糧餉和軍械,就算有也只能招募些上不了陣打不了仗的百姓。”

韓秀峰同樣對各地的援兵沒任何信心,沉默了良久才坐下問:“仲華,這麼說皇上打算讓瑞麟赴通州辦理防堵?”

“不是打算,而是已命瑞麟和理藩院尚書伊勒東阿,統帶京營八旗五千餘兵赴通州防堵了。算上之前駐通州的馬步隊,現在通州共有官兵九千多名。所有應領餉項,諭令戶部先撥銀十萬兩,交順天府支應。並著張祥河、董醇於通州設糧臺。”

見王河東又要開口發牢騷,韓秀峰陰沉臉道:“做人不能不識好歹,形勢如此危急,皇上把城裡能派的兵全派出去了,卻讓咱們按兵不動,可見皇上待咱們跟待侍衛處的侍衛一般。”

“四爺,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是……”

“別可是了,趕緊回去讓弟兄們準備七天的乾糧,從現在開始枕戈待旦,隨時聽候皇上差遣。”

“遵命!”

“千里,你先差人送鈺兒她們去固安,然後趕緊把苑內的事安排妥當。”不等王千里躬身領命,韓秀峰便接着道:“仲華,你在苑內坐鎮,我進宮聽用,走時會多帶幾個馬甲,皇上要用咱們時,我會讓馬甲趕緊回來傳令。”

“行,反正家裡的事全安排好了,沒後顧之憂,從現在開始我哪兒也不去。”

“諸位,一切拜託了。”

“四爺,您這是說哪裡話!”

王千里話音剛落,任鈺兒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微微一蹲給衆人道了個萬福,隨即眼巴巴地看着韓秀峰道:“四哥,我不去固安,我跟您一道進宮。”

韓秀峰不假思索地說:“都什麼時候了,別任性!”

“四哥,我不是任性,我是進宮給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請安的,”生怕韓秀峰不同意,任鈺兒又理直氣壯地說:“四哥,戰事真要是糜爛到那一步,您不能只護皇上的駕卻不護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的駕,而您又不方便去後宮,我去正合適。”

“可你就算進了宮也幫不上忙。”

“怎就幫不上忙?”

“你去伺候皇后娘娘,這消息一樣沒法兒傳遞。”

“我又不是一個人進宮,我會帶連兒去,等見着皇后娘娘,我就跟皇后娘娘幫連兒討塊能出入宮禁的腰牌,只要連兒能自由出入宮禁,這消息不就好傳遞了嗎。”

見韓秀峰猶豫不決,榮祿忍不住道:“四爺,鈺兒小姐的話有道理,咱們不能只管皇上不管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更不能不管小皇子!”

“對對對,還有小皇子!”任鈺兒深以爲然地說。

“好吧,既然你們覺得這麼安排更妥當,那就這麼辦。”

“謝四哥,勞煩您稍等會兒,我進去跟連兒收拾幾身換洗衣裳。”

“去吧。”韓秀峰目送走任鈺兒,又回頭道:“千里,咱們這一別不曉得啥時候能再相見,你一定要保重。之前說的那些事,能爲則爲之,實在不可爲就算了,用皇上的話說‘與醜夷拌命,太不值’!”

王千里豈能聽不出韓秀峰的言外之意,連忙拱手道:“四爺,您也要保重。”

“我不會有事。”韓秀峰故作輕鬆地笑了笑,隨即帶着小山東進去收拾行李。

所有人都聽出他那句“不會有事”言不由衷,可又不想搞得像生離死別般那邊晦氣,就這麼在大堂裡對視了一會兒,然後紛紛拱手,相繼走出大堂忙去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過日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來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過日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三十七章 任小姐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