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今年春天朝廷剛開過一科,再開科取士要等到三年之後,再加上粵匪竟從江寧一路殺到了直隸,距京城不到三百里,京城人心惶惶,要不是大臣們勸阻皇上早北狩熱河了,所以今年春節沒往年那麼熱鬧。

何恆去了江南大營,任禾等好不容易在京城找到差事的幾個落第舉人,擔心粵匪突破重圍從靜海殺到京城,一個多月前就先後找由頭告假回了老家。重慶會館不是沒幾個舉人,而是一個也沒了,但並沒有因此變得冷冷清清,反而比之前更熱鬧了。

湖廣道御史黃鐘音、翰林院編修吉雲飛、翰林院檢討敖彤臣、刑部員外郎江昊軒、戶部員外郎王支榮和今年四月剛館選上的翰林院庶吉士敖冊賢,雖然在外面都租了宅院,但來會館來得比之前更勤了。

小山東也忙得不亦樂乎,一見着敖彤臣走進會館,就迎上去笑道:“敖老爺,樓上樓下全打掃乾淨了,連被褥都添置了兩牀新的,任老爺他們走前留下的那些也拆洗得乾乾淨淨,就等韓老爺回來。”

“都準備好了?”

“都準備好了,早上溫掌櫃還說過兩天要不要去通州候着,可又不曉得韓老爺是哪天從上海動身的,不曉得他走那條路,不曉得他什麼時候能到。”

敖彤臣禁不住笑道:“算你們還有點良心,韓老爺總算沒白關照你們。”

小山東咧嘴一笑,把敖彤臣迎進花廳,正打算先沏杯茶再去門房把火盆搬過來,溫有餘就跟進來躬身道:“敖老爺,您和吉老爺交代的事全辦妥了,您今兒個要是不來,我還打算等會兒去跟您稟報。”

大過年的,大小衙門全封印,雖然讓他們去辦的不是什麼大事,但這麼快能辦妥實屬不易,敖彤臣下意識問:“真辦妥了,東西呢?”

“這兒呢,”溫掌櫃從書架上捧下一堆縣誌河志,放到敖彤臣身邊的茶几上,一本一本地拿起來獻寶似的笑道:“熬老爺,您瞧瞧,這是《宛平縣誌》,這是《良鄉縣誌》,這是《涿州志》,這些是固安、永清、安次、武清、霸州的方誌,這是《永定河志》!”

“還真找齊了,溫掌櫃,讓你受累了。”

“受啥子累,能爲韓老爺做點事,是在下八輩子修來的福分。”溫掌櫃又從書架上取來一個像賬本的冊子,呈上道:“敖老爺,永定河道衙門上到道臺下至巡檢,各文武官員的名字履歷這裡頭全有。不過全是這些天打聽到的,可能有差錯,但就算有差錯也差不了太多。”

“讓你費心了,”敖彤臣滿意的點點頭,剛接過小冊子,外面就傳來黃鐘音和吉雲飛的聲音。

正準備起身相迎,黃鐘音就笑道:“金甫,你在正好,我剛打聽到個消息,正跟博文說是不是讓小山東趕緊去跟你說一聲呢。”

“啥消息?”

“早上去拜見賈大人,竟在賈大人家門口遇上了石贊清!”

敖彤臣沉吟道:“這名字聽着有些耳熟……”

不等黃鐘音開口,吉雲飛就忍俊不禁地說:“金甫啊金甫,你真是貴人多忘事。段大人前年回京覲見時,石贊清也正好回京領憑,還來咱們會館吃過酒。”

“想起來,他好像是段大人的同年,只是沒館選上庶吉士,直接以知縣分發直隸儘先補用。”

“正是他,”吉雲飛坐下來如數家珍地笑道:“他到直隸之後先補的阜城知縣,後來署理獻縣,再後來調正定、盧龍,段大人回京覲見那年,他正好升任蘆臺撫民通判。”

聽完吉雲飛說的這些履歷,敖彤臣不由地嘆道:“沒館選上翰林就是吃虧,他在他的那些同年中恐怕是官職最小、品級最低的,直到現在還只是個從五品通判!”

“與他的那些同年相比,他的官運確實不大順,不過馬上就不是通判了。”

“要升任何職,”想到黃鐘音去從協辦大學士、上書房總師傅、兼管順天府尹賈楨賈大人府上回來的,敖彤臣又問道:“永洸兄,他該不會要調順天府吧?”

“不是調順天府,而是調任永定河道衙門。”

“這麼巧,他現在是從五品的通判,就算調永定河道也做不了道臺。”

“這是自然,”黃鐘音從小山東手中接過茶,感嘆道:“要是沒啥變故,等一開印他就會被授永定河北岸同知。永定河道的河員如何選任你是曉得的,不但現任直隸總督勝保說了不算,就是彭大人也得給賈大人幾分面子。”

“他去做永定河北岸同知,志行咋辦?”敖彤臣驚詫地問。

“志行十有八九會去署理南岸同知。”

“北岸同知也好,南岸同知也罷,不都是正五品,直接讓石贊清去做南岸同知不就是了,爲何要朝令夕改?”

“志行還在回京的路上,還沒去吏部領憑,這算不上朝令夕改。何況賈大人保舉石贊清做永定河北岸同知有賈大人的道理,畢竟選任的是河員,得以治河爲第一要務。石贊清歷任阜城、獻縣、正定和盧龍知縣,懂河工通水利。而永定河要麼不發水患,一發就會淹到京城,朝廷讓他做北岸同知比讓志行做放心。”

在防治水患這件事上,朝廷自然要分輕重緩急,比如黃河決口,就算淹也淹不到京城,所以對朝廷而言永定河遠比黃河重要。而具體到永定河,北岸無疑比南岸重要。想到這些,敖彤臣不禁苦笑道:“這麼說大人們不放心志行,就沒指望過志行能治理好永定河。”

“永定河有那麼好治嗎,真要是有那麼好治,也不至於被百姓們叫作無定河,所以對志行而言這也不是啥壞事。”黃鐘音笑了笑,接着道:“何況志行這缺可以說是揀來的,要不是吳廷棟上摺子奏請練兵,彭大人也不會想到志行。”

“這麼說朝廷是打算讓石贊清去北岸治河,讓志行去南岸練兵?”

“石贊清上任之後可不只是治河,別忘了永定河流經的宛平、良鄉、涿州、固安、永清、安次、武清和霸州等八州縣均受永定河道署衙門節制。聽賈大人的意思,永定河南岸廳所屬的涿州、霸州和北岸廳所屬的涿州、霸州,其賦稅錢糧和刑名詞訟將全歸石贊清管。志行領憑到任之後雖然說起來是南岸同知,但練兵之外的事什麼也管不了。”

“那志行不就成他石贊清的屬官了嗎?”

“這倒不至於,朝廷既然讓志行就練兵,就等於讓志行去管河營,地方上的事志行不好過問,河營的事石贊清一樣不好插手。所以志行確實是屬官,但不是他石贊清的屬官,而是吳廷棟的屬官。”

想到治河比領兵難多了,敖彤臣沉吟道:“只要練兵也好,免得將來發生水患被連累。”

“金甫,其實我想說得是志行就算做石贊清的屬官又有何妨,別忘了石贊清跟倬雲兄是同年!”

“永洸兄,我曉得你的意思,不過在我看來這對志行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此話怎講?”

“你想想,石贊清跟倬雲兄是同年,可倬雲兄現而今已是甘肅布政使,而他不但才正五品,還跟倬雲兄提攜的志行成了同僚,他心裡一定不是滋味兒。”

“你都想到,我們能想不到?”吉雲飛放下茶杯笑道:“石贊清要等到開印才能領憑上任,何況就算有賈大人保舉,吏部那邊一樣要活動,這部費一文也不能少,所以沒有十幾二十天走不了,只能下榻在客棧。”

“請他來會館暫住?”

“不但請他過來暫住,還要請他吃酒。他曉得志行要去做南岸同知,但聽口氣應該不曉得志行就是我們重慶會館當年的首事,所以一口答應了,等會兒就搬過來。”

“他願意搬過來就好說,我們以禮相待,這個面他不能不給。”

“我就是這麼想的,今天沒啥事,晚上擺酒給他接風。明後兩天要去給幾位大人拜年,只能勞煩你們作陪。”

“行,我明後天正好沒啥事。”

御史老爺和翰林老爺們說話,溫掌櫃只能在邊上伺候不敢插嘴,直到黃鐘音等人的正事說差不多了,才忍不住說:“黃老爺,吉老爺,後頭的狀元房剛打掃乾淨,也就不用再打掃了,我要不先去準備酒席?”

“趕緊去準備吧。”想到會館的規矩,黃鐘音下意識伸手去摸錢袋。

吉雲飛忍俊不禁地說:“永洸兄,這辦酒席的錢用不着你我出,先掛賬,等志行到了讓志行出。”

“哈哈哈哈,這話說在點子上,哪有幫他結善緣還要我們倒貼銀子的道理。再說他先是做鹽官緊接着又做稅官,肥得很!不但酒席錢得讓他自個兒出,這炭敬也不能少,我纔不管這年有沒有過呢!”

想到京裡的這些人全指望向榮和韓四,敖彤臣也忍不住笑道:“對,用不着跟他客氣,這炭敬他一定得補上,而且不能比之前捎來的冰敬少。”

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五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死於兵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十五章 川幫的賊窩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裡動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死於兵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
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五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死於兵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十五章 川幫的賊窩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裡動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死於兵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