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

生娃可是一件大事,古往今來不曉得有多少女子難產而死,不曉得有多少娃生下來沒幾個月甚至沒幾天便夭折,所以一進入八月下旬,韓秀峰就變得心神不寧,因爲算算日子琴兒該生了!

昨兒個剛去廟裡上過香,今兒早上出門前也上過香,來會館的路上見着一個也不曉得是誰搭的並且早斷了香火的土地廟都過去拜了拜,可看着翰林院編修吉雲飛差家人送來的《重慶會館記》、《翻建重慶會館記》和這幾天正在整理的《重會館收捐清冊》心裡還是不踏實。

潘二曉得他人在京城心卻在巴縣老家,故意指着剛攤開的文章問:“四哥,這字咋念?”

“啊……”

“這個字我不認得,到底啥意思,到底咋念?”

“這字念僦,就是租的意思。”韓秀峰緩過神,捧起吉雲飛的文章念道:“吾重在京本無會館,故於未建館前,凡同鄉來京應試及朝覲者,多臨時僦屋以居,每苦不便。道光十五年,巴縣顧公忠政供職於翰林院。有鑑於此,遂慨然倡議創修重慶會館。涪州黃公伯雨,佐顧公擘劃經營,訂定館規,用期垂久。是時徐州兵備道陳公錦澄得顧公函,欣然襄助,十四州縣散廳在京官員踊躍撥捐……”

許多字不認得,潘二看不明白但能大致聽懂,韓秀峰一念完他便驚詫地問:“四哥,我們重慶府也出過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道臺?”

“大學士都出過一位,出了幾位道臺有啥好奇怪的。不過據我所知這位陳大人早去世了,而且他那個兵備道只是署理並非實授,署理的時間好像也不長。”

“能署理上也不錯了,”潘二想想又問道:“四哥,吉老爺這又寫的啥?”

“說起來慚愧,我韓四隻是想省點花銷,只是想混口飯吃,吉老爺卻覺得我好像費了多大心血,做了多少事似的,竟然也幫我寫了一篇記,還讓趕緊去找石匠刻碑。”

“這是好事啊,四哥,再念念,吉老爺到底是咋說的!”

“不念了,說心裡話,這碑我都不想刻。”

“念念唄,這兒又沒外人。”

“好吧。”韓秀峰拿起吉雲飛親筆寫的《翻建重慶會館記》,一臉不好意思地念道:“巴縣韓君秀峰,字志行,力倡翻建會館於宣外之米市衚衕。既成,囑餘爲記。京師會館之設……韓君來京候補,嘗寓舊館,後兼舊館首事,嘆其即於廢也,志修之未逮。”

“還有呢?”潘二好奇地問。

韓秀峰放下吉雲飛的文章笑道:“還有就是京官外官、老家士紳和在京商人慷慨解囊,我韓志行日夜操勞,總算把會館翻建起來之類的。”

潘二追問道:”沒提我?”

“沒有。”

“沒提就沒提吧,誰讓我潘長生上了不檯面呢。”潘二很是羨慕韓秀峰的名字能刻到會館的石碑上,想想又問道:“四哥,巷口書肆的掌櫃昨兒晚上讓夥計來問你啥時候把底稿送過去,說你跟他談好的,要刊印啥會館徵信錄,到底有沒有這事?”

“有這事,”韓秀峰翻翻這幾天整理了近一半的《重慶會館收捐清冊》,苦着臉道:“潘兄,這兒沒外人,我也不怕你笑話,我正爲徵信錄的事發愁呢。”

“發啥愁?”潘二不解地問。

“舉頭三尺有神明,報應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真要是有報應,報我韓四身上沒啥,可不能報在你嫂子和你嫂子肚子裡的娃身上。”

“四哥,你到底在說啥?”潘二越聽越糊塗,乾脆坐下問:“是不是跟你剛纔說的啥徵信錄有關係?”

“嗯。”

“徵信錄是啥東西,到底做啥用的?”

“徵信一詞出自《中庸》的‘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其中的‘徵’指確鑿的證據,徵信就是沒有確鑿證據就不會有人相信的意思,所以衙門的公文中常有徵信於某某的說法。”

“可這跟你又有啥關係,跟會不會遭報應又有啥關係?”潘二更糊塗了。

“有關係,關係大着呢!”韓秀峰深吸口氣,凝重地說:“誰爲會館翻建擴建捐了多少銀錢不能沒個憑據,攏共收捐了多少銀錢,收到的銀錢用掉多少,用在啥地方,還剩多少,包括經手的人有沒有徇私舞弊,這些全要有個憑據。”

“我們有憑據,這本《收捐清冊》和翻建會館的賬本不就是憑據嘛。”

“在我們看來是,但在別人看來不是。衙門有衙門的規矩,會館一樣有會館的規矩,所以我們要按規矩整理刊印《重慶會館翻建徵信錄》,印出來之後不但要送給吉老爺、敖老爺、江老爺、溫掌櫃、餘掌櫃等在京官員和在京商賈,不但要寄送給捐過銀錢的重慶府籍外官和老家的士紳,還要送一冊去衙門。”

潘二下意識問:“送一冊去衙門幹啥?”

“留底!”韓秀峰緊盯着他,苦笑道:“這是擔心經手的人中飽私囊,所以跟衙門出告示一樣要多刊印點徵信錄,只要捐過銀錢的人手一冊,不管誰發現經手人徇私舞弊,既可以按會館規約公議公罰,要是經手人不認罰還可以去衙門見官。”

潘二總算明白了,不禁笑道:“四哥,這有啥好怕的,銀子是我們收捐的,也是我們花掉了,連一應賬目和你說的那個啥徵信錄都是我們自個兒編造的,別說吉老爺他們,就算去請‘日升昌’的賬房先生來也別想從我們的賬目上查出啥!”

“查賬我倒不怕,我是說舉頭三尺有神明!”

潘二咋也沒想到韓秀峰怕的竟是這個,忍不住笑道:“別胡思亂想了,神明忙着呢,沒功夫管我們這點事。”

“不許瞎說!”韓秀峰狠瞪了他一眼,敲着書桌道:“你曉得啥?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徵信錄的封皮上就要寫‘經手侵蝕,火焚雷擊’,第一頁要大書‘如有懷私,難逃天譴’八字,刊印出來之後不但要送一冊去衙門留底,還要拿一冊去城隍廟焚爐,這樣的毒誓你敢發嗎?”

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五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死於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
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五百八十九章 善戰者死於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