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半渡而擊

紀靈聽從楊弘的計策,將袁軍大營向後移了十里,下書徐州軍營,約定在二日之後決戰。信使很快地就從淮北迴來了,稱劉澤已經同意了二日後決戰,這讓紀靈興奮不已,看來複仇的機會就要來了。

他立即下令,決戰之日,由他親率大軍在營前列陣,擺出一付單等徐州軍過河之後決一死戰的架式,而雷薄陳蘭各率一萬人馬,埋伏在左右兩側,等徐州軍半渡之時,列陣未穩,三路兵馬齊出,一舉將徐州軍全殲在淮水南岸。

袁軍剛剛列陣完畢,斥侯兵便來稟報,徐州軍已在淮水上搭建浮橋,準備渡河。紀靈臉上露出一陣獰笑,傳令諸軍偃旗息鼓,暗伏不動,切不可讓徐州軍識出破綻,一切聽從號令行事。

約摸到了辰時時分,徐州軍已在淮水上架設完成了六座浮橋,大隊人馬兵分六路,大張旗鼓地列隊而進,登上了淮水的南岸大堤。首先過河的是管亥所率的一軍,管亥一馬當先,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這一隊人馬過河之後,軍隊井然有序地排列成陣形,刀盾兵在前,長槍兵在後,雖然人數不多,但卻嚴整而有序。前面的列陣完畢,後面的過河之後也迅速地被充到了戰陣之中,陣線一點點地向前推進,隨着過河的士兵越來越多,戰陣也愈發變得壯大起來。

紀靈不禁一呆,在他的印象中,幾萬人馬要渡河的話,必定是亂糟糟的一團,兵不見將,將不見兵,渡河之後的重新集結必然會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沒想到徐州兵的渡河簡直就和平常行軍沒有兩樣,隊列齊整,陣形嚴密,幾乎是無懈可擊。

楊弘也看出情形不妙。原本他是計劃着趁徐州軍渡河之後重新集結亂作一團的這個契機發動突然襲擊,殺徐州軍一個措手不及,可如今徐州軍陣形嚴謹,根本就沒有一絲亂象,沒機會乘亂襲擊。他對紀靈道:“紀將軍,不能再等了,趁現在徐州軍過河的人數不多。趕緊攻擊吧,否則讓劉澤的大隊人馬過河之後,我們的計劃就失敗了。”

紀靈目測現在徐州軍過河的尚不足萬人,本來他的胃口很大,至少等劉澤半數的人馬過河之後再行攻擊,便可一舉吃掉劉澤的主力。不過看看眼前的情形,徐州軍軍容齊整,陣形嚴密,真要是讓其大部過河的話,估計也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於是聽從了楊弘的建議,下令道:“出擊!”

戰鼓隆隆。埋伏在兩側的雷薄陳蘭立即殺了過來,戰旗高飄,塵土飛揚,喊殺聲震天動地,袁軍如蟻似蝗,蜂擁而至。

遭逢變亂,管亥卻是處變不驚,大聲喝道:“敵人有埋伏。諸軍速退。”

徐州軍立即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幾乎只是圓地轉了半圈,就完成了這種轉換,快速地向浮橋方向後撤而去。

紀靈那裡肯容到嘴的肉飛掉,喝令三路人馬齊出,大舉掩殺而來。

過河到底是比不上平地行軍。就算六座浮橋也無法短時間內將近萬人馬運送過對岸去,但徐州軍進退頗有章法,縱然是大兵壓境,依然是從容不迫。按序而退,沒有發生一起擁擠踩踏事件。

管亥一面指揮大隊人馬渡河,一面組織後衛部隊阻擋袁兵的攻勢,在淮水南岸的河堤上與袁兵展開激戰。在面對幾十倍蜂擁而上的袁軍,後衛部隊悍不畏死,構築成一道不可摧毀的防線,與袁軍展開生死搏殺。

雖然付出不了小的傷亡代價,但大隊人馬卻安全地渡河向北岸退去。管亥一直堅守在最後一道防線上,他手中的大刀早已血跡斑,他親率着後衛部隊且戰且退,漸漸地退到了浮橋之上。

紀靈那肯罷休,喝令軍隊緊追不捨。在浮橋上,袁軍和徐軍再一次展開了生死搏殺,窄窄的橋面上,袁軍的人數優勢已經無法發揮,此時的搏鬥更多的比得是單兵的素質和能力,顯然這方面徐州軍在略勝一籌,袁軍每前進一尺,便會有一個士兵倒下,鮮血幾乎將橋面染紅了。

不過袁軍到底是人多,前面倒下一個,後面便會立即補上一個。徐州軍似乎也不戀戰,且戰且退,直望北岸而去。

半渡而擊,雖然將徐州軍驅逐過了淮水,但紀靈感覺戰果不大,此時袁軍的前鋒已經踏上了淮水北岸,完全控制住了六座浮橋,而且大批的人馬仍舊源源不斷地通過浮橋向北岸挺進。

楊弘直皺眉頭,戰局的演變似乎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他隱隱感覺有些不對頭,便對紀靈道:“紀將軍,窮寇莫追,小心有詐。”

紀靈卻似乎有些意猶未盡,畢竟這與他期待已久酣暢淋漓的大勝還有着不小的差距,現在徐州軍已然潰敗,他沒有理由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紀靈哈哈大笑道:“楊長史多慮了,今日便是破敵良機,你且看我如何直搗徐州大營生擒劉澤吧!傳令雷薄陳蘭,急速渡河,追殲劉澤!”

雷薄陳蘭奉命率軍沿着浮橋向對岸發起攻擊,更多的袁兵衝了北岸,佔據了優勢,管亥力不能支,放棄了北岸的陣地,向北而逃,袁軍已經完全控制了沿河一線。

楊弘一直關注着戰況,忽然他意識到劉澤的主力大軍遲遲未曾露面,無論是渡河作戰還是退守阻擊,一直就是由管亥的一軍獨力支撐,這也太不尋常了,如果劉澤準備要固守北岸的話,一定會派更多的軍隊來參與防守,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袁軍輕易地攻下北岸。

圈套!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個圈套,利用管亥一軍且戰且退,一步步地將袁軍誘入陷井,然後再來個半渡而擊——天吶!半渡而擊?楊弘冷汗涔涔,他不得不佩服劉澤的計謀高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不知不覺中,劉袁兩軍的角色就已經是悄然發生轉變。

“紀將軍,這完全是劉澤的圈套,不可再進兵了,速速撤退吧!再不撤就遲了。”楊弘苦苦勸諫道。

紀靈就算是再笨此時也查覺出情勢的不妙,從頭到尾就是由管亥的一支軍隊苦苦糾纏,劉澤的主力人馬如終不見蹤影,這完全是大悖常理之舉。紀靈恍然而悟,傳令諸軍立即撤退。

但一切爲時已晚,就聽北岸的一處高丘之後號炮一響,吶喊聲四起,徐州伏兵盡出,箭如雨下,袁軍陣腳登時大亂。

雷薄陳蘭剛剛佔領了北岸的渡口陣地,立足未穩,大批的袁兵還在通過浮橋源源不斷地向北岸開來,而紀靈要求撤軍的命令也是剛剛傳到,徐州的伏兵就已經殺了過來。徐州兵居高臨下,處在渡口上的袁軍陣形散亂,完全成了弓箭兵的活靶子,一排排的羽箭射過來,袁兵紛紛倒地。

整個袁兵陣中完全亂了套,爲了逃命許多人不顧一切地衝向了浮橋,由於撤兵的命令還尚未傳達到了最底層的士兵,後續地士兵還在繼續地前進,與前面的退兵撞在了一起,整個浮橋上人滿爲患,許多人被擠到了淮水中,會水的還好點,不會水的直接就淹死了,橋上橋下,亂作了一團。

更慘的是,這些浮橋都是用不太粗的麻繩聯在一起的,倘若橋上正常而有序的行走的話,浮橋倒也能夠承載,但這個時候袁兵都在逃命,那裡還有秩序的存在,浮橋早已超過了它的額定載荷,聯結木板的麻繩不堪重負,終於斷掉了,一座浮橋垮塌了,橋上所有的人都如同下餃子一樣掉到淮水中,淹斃者不計其數。

同樣的情況接連地發生了,那幾座浮橋跟起了連鎖反映一樣,接二連三的發生了垮塌,不過是幾柱香的功夫,六座浮橋竟然全部斷裂,淮水南北的交通也就完全地中斷了,被隔絕在北岸的袁兵除了會水的能游回南岸的,剩下的就如同無頭的蒼蠅,無所適從了。

其實浮橋的斷裂並不是徐州軍工兵水平太次的緣故,這個豆腐渣工程是劉澤故意安排的,原本徐州軍的工兵造浮橋的質量是嚴格把關的,就算是承載額定分量的兩倍或三倍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此次造橋時,劉澤特別吩咐,將原來粗的繩索更換爲細一號的繩索,這樣建成的浮橋承載正常的份量是沒有問題的,可一旦超載之後,浮橋不堪負重,就會發生垮塌。

徐州軍發起了全面地總攻,關羽、管亥、陳到、郝萌各路人馬如同一把把尖刀,將北岸渡口上的袁軍割裂開來,分而殲之。袁術的軍隊早已是軍心渙散,鬥志全無,不想死地早早就扔掉了武器,高舉雙手投降了,剩下個別負隅頑抗的,還在猶豫要不要投降的,在徐州軍如潮水一般地攻勢下,被碾壓而過,身上無一不多了幾個透明窟窿。

雷薄陳蘭一看大勢已去,無心戀戰,就連戰馬都棄掉了,急急地爬上河邊渡口的一條小船,向南岸逃去。

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222章 解圍青柳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95章 千金購書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166章 火燒長社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564章 黃忠歸降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626章 分兵而進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221章 多多益善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457章 窮途末路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11章 忠孝難全第169章 乘勝追擊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12章 高橋馬鞍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468章 劍履上殿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56章 西域諸國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34章 免費試用第655章 陣斬夏侯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632章 圍而不打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504章 臥龍在野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82章 五原呂布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490章 黃祖授首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11章 忠孝難全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27章 鳳凰山谷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9章 柳城信燈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114章 和氏玉墜第178章 聲東擊西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20章 秦嶺劫匪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385章 火燒浮橋
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222章 解圍青柳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95章 千金購書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166章 火燒長社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564章 黃忠歸降第247章 一石二鳥第508章 十里亭下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212章 初入平原第349章 賓客如雲第626章 分兵而進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221章 多多益善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457章 窮途末路第427章 第三軍團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11章 忠孝難全第169章 乘勝追擊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12章 高橋馬鞍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102章 稱重石獅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468章 劍履上殿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603章 峰迴路轉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567章 棄城而逃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56章 西域諸國第267章 幕後主使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34章 免費試用第655章 陣斬夏侯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632章 圍而不打第233章 混水摸魚第504章 臥龍在野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82章 五原呂布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498章 強渡漢水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490章 黃祖授首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612章 進軍南中第11章 忠孝難全第542章 營救諸葛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621章 藤甲覆滅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597章 秦晉之好第27章 鳳凰山谷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9章 柳城信燈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390章 二枚棄子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114章 和氏玉墜第178章 聲東擊西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517章 阻擊吳軍第20章 秦嶺劫匪第648章 第九軍團第667章 街亭阻擊(中)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570章 血仇昭雪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385章 火燒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