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黯然而別

議事堂內,爭論依舊。

以劉澤的意思,讓劉備來做州牧,再不行的話退一步,讓他來做刺史,總而言之,將徐州的政務全部交給他,劉澤自己專心署理軍事上的事,一來此舉正合劉澤文武分治的想法,二來自己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來主持軍務,備戰與袁術即將開始淮南之戰。而淮南之戰結束後,無論是西進還是南下,劉澤武力擴張的腳步就不會再停下來。劉澤對着諸人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但劉澤剛一提出來,立即遭到衆人的一致反對,大家的意見也很明確,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徐州之事,皆決於劉澤一人,若再多一個劉備不管是做州牧還是做刺史,主攬徐州行政大權,那豈不就是亂了套。劉備不是不能留下來,只需要付之以郡國足矣,但要將他的位置凌駕在劉澤之上,那可就萬萬不行。“此取亂之道也!”陳宮一針見血地指出。

張飛說什麼也不能讓別人謀奪了大哥的位置,一直憤憤不平,大嗓門地吵吵嚷嚷個不停。

劉澤無奈地靠在椅背上,直覺得頭好痛好重。

“主公,玄德公求見。”潘鳳進來輕聲地向劉澤稟報,劉澤點點頭,對衆人道:“好了,今天就議到這裡以吧,此事就先放放,以後再議。”既然說服不了衆人,劉澤也只好擱置此議,前往後堂去見劉備。

“兄長昨夜睡得可好?”一進來劉澤便率先打招呼。

劉備臉上平靜如常。含笑道:“有勞二弟記掛,爲兄一切尚好。昨夜爲兄也考慮了一宿,誠如二弟所言,從徐州到幽州,千里迢迢,救援之事,斷難爲之,先前是爲兄孟浪了,慮事不周,言語之間有不當之處。還請二弟多多包涵。”

劉澤道:“兄長客氣了。我們兄弟之間,自當言無不盡。公孫伯珪與我交情非淺,但凡力所能及之處,小弟絕不可能坐視不理。只是幽州路途遙遠。就算是枉送了徐州十萬將士的性命。也未必能抵易縣城下。這樣吧,我派人送信給伯珪,他日或有難處。可來徐州,我必當厚待之。”

劉備道:“此事就不必勞煩二弟派人去了,爲兄今日便啓程回幽州,親自向伯珪稟明吧。”

劉澤悚然一驚,道:“兄長爲何這麼急着離去?幽州情勢危矣,兄長回去恐怕難保周全。依小弟之見,兄長還是留在徐州爲好,小弟昨日之言,也絕非信口開河,兄長暫且留在徐州,等過些日子,小弟定然有辦法保兄長上位。”

劉備搖搖頭,道:“二弟,你的好意爲兄心領了,不過你嫂嫂和兩個侄兒還在幽州,我豈能置之不理,在徐州獨享富貴。”

劉澤道:“嫂嫂和侄兒的事,兄長但請放心,小弟定然派人護送他們來徐州。”

劉備搖頭道:“不必了,爲兄去意已決,潤德就不必挽留了。公孫伯珪待我恩厚,值此危難之際,我豈可棄之而不顧,誠爲天下人恥笑。二弟,徐州的這份基業,來之不易,且自珍惜,二弟手下的這些忠直之士,更當善用。”

劉澤再三挽留,奈何劉備去意甚堅,最後也只得道:“如此兄長得萬分小心纔是,若公孫瓚真得敗亡,萬望兄長不可輕捐其身,還是來徐州爲上。”劉澤暗中吩咐潘鳳派錦鷹衛於路秘密護送劉備回幽州,同時命令潘鳳傳令錦鷹衛幽州分署,要他們暗中保護劉備一家老小的安全,如果易縣城破之時,要想盡一切辦法護送他們離開幽州。公孫瓚的敗亡已經是註定的事,劉澤鞭長莫及,就算想挽回也是不可能了,唯一讓他掛懷的,也只有劉備一家的安全了,相信憑着錦鷹衛的力量,從亂軍之中救劉備一家出來應該也不是太難的事。

十里長亭,劉澤和劉備依依惜別,讓劉澤稍稍感到詫異的是,動不動就抹眼淚的劉備此次居然眼圈沒紅,兄弟倆黯然而別,劉備的車駕,很快就消失在了塵煙之中。

望着劉備遠去的背影,劉澤突然間感到一陣的蒼涼,他無法知道等待一代梟雄劉備的,將會是什麼,但他知道,從這一刻起,這段歷史已經不會再倒轉回去了,無論是對於他自己,還是劉備,還是天下所有的諸侯,新的帷幕已經是悄然開啓,歷史即將掀開新的一頁……

淮南壽春。

城的中央,就是大陳朝仲家皇帝袁術的宮殿,這座宮殿是在原來官署的規模上擴建而成的,但絕對稱不上金碧輝煌巍峨壯觀,這倒不是袁術不想講排場,恰恰相反,袁術窮奢極欲,已經將本應發給士兵的糧餉和官員的俸祿剋扣下來,用以擴建他的宮殿。但以淮南兩郡的財力,就算是掘地三尺,也決計不可能夠袁術揮霍的,袁術想要蓋出未央宮長樂宮那樣規模的宮殿來,無異於是癡人做夢。

新君登基,本來應該是萬民同賀普天同慶的日子,但淮南餓殍遍野,饑民無數,一米斛都賣到了十幾萬錢,人競相食,何來慶賀之意?不過袁術驕奢慣了,後宮嬪妃數百人,夜夜笙歌,那管百姓的死活。

劉澤出兵淮南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壽春,袁術正在宮殿之中飲酒作樂,殿前鼓樂笙弦,宮女輕歌曼舞。袁術一聽劉澤前來征討,當時就暴跳如雷,把手中的酒杯碎了個粉碎,怒道:“劉澤豎子,安敢欺朕!前者盱眙之仇未雪,朕本欲御駕親征,這豎子竟敢圖謀進犯淮南,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必親討之,以泄心頭之恨!”

這時,車騎將軍紀靈挺身而出道:“陛下休怒,殺雞焉用牛刀,臣願領一軍,以拒劉澤!”

光祿大夫閻象道:“紀將軍前番率十萬大軍進攻盱眙,無功而返,可見劉澤深通韜略,決不可等閒視之。”

閻象的話已經是很客氣了,只說紀靈無功而返,還沒說他損失折將慘敗而歸,但在紀靈聽來,分明是閻象有意嘲諷於他,仗着他自己是袁家的家將,此次袁術稱帝他又進位爲車騎將軍,自然不把閻象放在眼裡,冷哼一聲道:“盱眙之戰若不是劉澤使用詭計燒了東城的糧草,我軍緣何會敗?此次他膽敢來犯,某定讓他有來無回!”

袁術大喜,遂令紀靈統兵五萬至淮北禦敵,又令張勳統兵五萬守陰陵,司隸校尉橋蕤緊守壽春。

紀靈接令之後,點齊了五萬人馬,會同左將軍雷薄,右將軍陳蘭,馬不停蹄地渡過淮水,向義成方向開進。

在紀靈的心中,是憋着一口氣的,上一次的盱眙之戰,本來他率十萬大軍出征,佔據着絕對的優勢,可是由於謀士楊弘接連出了兩個餿主意,一個趁夜襲營,結果誤中了人家的反劫營之計,損失折將,第二次獻計說什麼半渡而擊,結果反讓人家給了個半渡而擊,傷亡慘重。不過這都不重要,紀靈的手中還有五六萬的人馬,完全有能力守住準陵城,與劉澤決一死戰,但倒黴的是守東城的陳紀被劉澤的奇兵襲了糧草大營,幾萬斛的糧草被付之一炬,也讓紀靈堅守淮陵與劉澤決戰的希望全盤落空,不得以才撤出回了淮南。在紀靈的心裡,他根本就沒輸,不是那個庸才楊弘和廢物陳紀的話,自己緣何會敗?所以他這一次下定決心要與劉澤進行一場真正的較量,何況此次的戰場並不是在徐州境內而是在九江境內,紀靈佔據着天時地利人和,自然是信心滿滿。

紀靈沒有依河拒守,而是選擇在了義成與劉澤進行決戰。義成是九江郡最北面的一個縣,與沛國的向縣相鄰,紀靈選擇在義成與劉澤進行決戰,頗有點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意思。

而義成就是淮南的門戶,從北路進攻淮南,必須要要下義成,所以劉澤從夏丘出兵之後,第一個攻擊目標也就鎖定在了義成。

進攻義成的是徐州軍第一軍團,總計三個師,徐榮的步兵第一師,陳到的步兵第二師和管亥的騎兵第一師,總計三萬人馬,由都督劉澤親自指揮,參軍賈詡、副都督趙雲亦在中軍。第一軍團系劉澤的平原舊軍,追隨劉澤南征北戰,戰鬥力在諸軍團之中是排在首位的。

按照計劃,劉澤的一軍團主攻北路,張遼的四軍團主攻南路,沿淮河西進,攻取淮南的重鎮陰陵,繼而於一軍團一道,合圍壽春。戰略層面的的決策是由劉澤來定的,具體到戰術的運用,劉澤就沒有再插手了,戰場之時情況迅息萬變,考驗的就是主將的臨機權變之能,劉澤既然敢將第四軍團交給張遼,那就代表他完全相信張遼可以勝任軍團都督這個職位,整個南線的進攻戰術安排,劉澤就交給了張遼陳宮太史慈他們。(未完待續。。)

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402章 呂布殞命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44章 尋釁滋事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4章 半截手指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253章 孫堅離去第626章 分兵而進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481章 蒙衝鬥艦第432章 主公三思第497章 文聘落敗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86章 遼西採礦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89章 重返芒碭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201章 宗室重臣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272章 天牢重地第38章 中山馬商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67章 曲陽縣令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70章 驚見子龍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73章 軍法三章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86章 遼西採礦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262章 最終測試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495章 立軍令狀第104章 魚與熊掌第229章 玩物喪志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108章 渾天之說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58章 收服大宛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632章 圍而不打
第335章 屯田之法第437章 紀靈敗亡第402章 呂布殞命第211章 誓堵決口第204章 靈帝其人第44章 尋釁滋事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674章 長安大火第4章 半截手指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619章 藤甲奇兵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253章 孫堅離去第626章 分兵而進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129章 打個五折第348章 應對之策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481章 蒙衝鬥艦第432章 主公三思第497章 文聘落敗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181章 直逼鄴城第219章 平原王府第86章 遼西採礦第576章 天倫之樂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510章 輕取襄陽第89章 重返芒碭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354章 絞刑架下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201章 宗室重臣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272章 天牢重地第38章 中山馬商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139章 小人得志第67章 曲陽縣令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70章 驚見子龍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120章 昭姬婚事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73章 軍法三章第411章 開陽臧霸第397章 困守孤城第232章 洛陽危局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606章 城下之盟第662章 葫蘆山谷第193章 錢莊議事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86章 遼西採礦第126章 一擲千金第465章 暗戰風雲第275章 插翅難逃第585章 臨危受命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262章 最終測試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177章 臨河賦詩第617章 巧破象陣第495章 立軍令狀第104章 魚與熊掌第229章 玩物喪志第568章 韓玄之死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108章 渾天之說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58章 收服大宛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422章 特赦之令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632章 圍而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