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城下之盟

正如劉澤所言的,這是一場最爲艱苦的談判。靖軍派出的首席談判代表是諸葛亮,除了諸葛亮之外還有還有陳登、徐庶、糜竺、馬謖等人,吳軍方面派出了以周瑜爲首的代表,魯肅、諸葛瑾、呂範也赫然在列。談判的地點則是選在了靖軍水軍的旗艦“揚威號”上,對此劉澤並不擔心泄露機密,對於火炮這樣高科技含量的武器,就算讓東吳的人瞧上十遍百遍,他們也決計生產不出仿冒品來,反而通過向東吳代表展示和炫耀武力,更讓他們臣服的快點。

果然,在彭蠡澤上吃盡了靖軍火炮苦頭的周瑜等人瞧見了這些火炮實物,頓時臉色變得很是難看,雖然他們也極是渴望親眼瞧瞧這些火炮長什麼模樣,但此時目睹實物之後,往日慘痛的景象便歷歷在目,如何不讓他們心有餘悸。

更何況靖軍的首席談判代表就是諸葛亮,想想當年的齟齬,周瑜的臉色肯定不善,諸葛亮反倒是談笑自若,揮灑自如。

談判桌從來就是另一個戰場,雖然沒有廝殺,沒有血腥,但火藥味依然十足,雙方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雙方談判的核心,就是圍繞着靖軍退兵言和,但江東這方面也很清楚,沒有實質性的利益,劉澤絕對不會輕言罷兵的。果然,在談判之初,諸葛亮就提出割地、賠款等近乎苛刻的要求,以長江、贛江爲界,重新劃定孫劉雙方的疆域,長江以北的皖城、舒縣、歷陽、彭澤以西的柴桑等地全部劃歸劉方所有,至於賠款的數額也是數以億計,谷兩百萬斛,銅錢兩億。絹十萬匹。

周瑜一聽這些要求就勃然大怒,姑且不說這代價對江東而言是何其地沉重,單單是這份喪權辱國的條件就讓他無法接受。周瑜拍案而起,怒斥道:“你們簡直豈人太甚!”

諸葛亮輕搖羽扇。神情自若地道:“周都督若不肯談,大可回去整兵備戰,就在這建業城下,我們一決雌雄,看看是你建業城堅,還是我戰艦炮利。”

魯肅瞄了瞄了江上,揚威號等五艦戰列艦一字排開,炮口全部朝向建業城。恐怕談判一旦破裂,靖軍就會炮擊石頭城,他們此行肩負着吳侯的重託,江東百萬父老的期冀,如何能意氣用事,何況歷朝歷代城下之盟都沒有不屈辱的,他趕緊低聲勸慰周瑜。

周瑜何嘗不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才悻悻然地回到了談判桌上。臨行前,周瑜和孫權已是徹夜詳談,已經做了好最壞的打算。皖城歷陽等江北之地和柴桑現在早已落在了劉澤的手中,在談判桌上把這些失地要回來,無異與虎口撥牙。周瑜和孫權早就不抱任何希望了,孫權的底線是,無論如何不能讓劉澤再染指江南之地,諸葛亮提出的割地條件其實江東方面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何況皖城歷陽等地孤懸於江北,在東吳水軍優勢盡喪的情況下,就算拿回來也未必能守得住。唯一讓周瑜心痛的,就是柴桑。

柴桑關對於孫劉雙方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必爭之地,柴桑等同於江東的西大門。一旦柴桑失守,江東在西路幾乎是無險可據。靖軍的步騎可以沿江東進,一路披靡。同樣。只要江東軍駐防柴桑,就是對荊州尤其是武昌有着潛在的威脅,攻守兩端柴桑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所以柴桑對江東的重要不言而喻。但同理,對於劉澤而言,柴桑關的意義也是不同非響的,既是防禦重鎮,又是前進基地,現如今柴桑已經落在了劉澤的手中,周瑜顯然是很清楚它的歸屬,不過周瑜還不準備輕言放棄,要力爭一下。

這也是一種談判技巧,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縱然最後得不到,也會在其他方面得到補償。

最讓周瑜不可接受的,就是那堪稱爲天價的賠款了,二百萬斛的穀米,兩億銅錢,十萬匹的絲絹,乖乖,劉澤也真能獅子大開口,這些錢糧江東就算能拿得出來,對江東的經濟而言,也是毀滅性地打擊,百萬的糧食億萬的錢,這能養活多少的軍隊呀!在這個有糧就等於有軍隊的年月,賠給劉澤這麼多的錢糧,無異於損己資敵。

在經過無休無止地爭吵和討價還價之後,終於在七日後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協議:一、孫劉雙方締結友好盟約,自條約籤屬之日起,靖軍一切兵馬撤回到長江以北,雙方停戰修好;二、雙方以長江、贛江爲界,重新劃定各自疆域,自盟約籤屬之日起,互不侵犯;三、孫方向劉方賠償戰爭賠款一百萬斛谷、一億銅錢、五萬匹絹,分期十年支付;四、締約雙方宣佈願以忠誠合作之精神,維護和鞏固雙方的聯盟,一旦聯盟的任何一方遭受到第三方的進攻,另一方必須給予軍事或其他形式的援助。

對於江東方面而言,這樣的結局已經是他們能承受的極限了,畢竟這個條約並不是平等的盟約,而完全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爲了儘快地讓劉澤撤建業之圍,江東方面不得不違心地屈辱地接受了這個條約。周瑜的目光中,滿是憤慨與不甘,可現在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不甘心又能怎樣?在幾天的拉鋸談判之中,周瑜雖然沒有將柴桑關爭取回來,但好歹將劉澤最爲苛刻的賠款砍掉了一半,而且採用了分期十年支付的辦法,對於江東而言,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十年?周瑜在心底之中冷笑着,這紙盟約,可不可能會維持十年?

談判的內容,自然還包括和親的內容,吳侯的妹妹出嫁,可算的上是一樁大事,而且要嫁的對象是靖王劉澤,那這樁婚事自然是萬衆矚目。

諸葛亮搖着羽扇,慢悠悠地道:“孫郡主乃萬金之軀,我方可不敢輕慢,此番靖王特備下一份聘禮,卻不知吳侯敢接否?”(未完待續)

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454章 突破重圍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91章 車裂酷刑第90章 錦鷹之衛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64章 渡口遇匪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338章 米市風波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577章 戰雲密佈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9章 柳城信燈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85章 二十及冠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1章 離奇穿越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90章 錦鷹之衛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3章 重見人煙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61章 貴山之戰第546章 諸葛歸心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4章 半截手指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4章 半截手指第76章 陳留張邈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22章 峽江平渡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464章 衆說紛紜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343章 左拉右攏
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528章 鐵鎖橫舟第182章 單騎闖營第197章 太僕袁逢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161章 百死莫贖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454章 突破重圍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91章 車裂酷刑第90章 錦鷹之衛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373章 奸細風波第515章 行軍參議第382章 袁術來犯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334章 四大家族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590章 重返徐州第64章 渡口遇匪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548章 以退爲進第105章 蔡府拜師第578章 一觸及發第171章 胖子董卓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338章 米市風波第240章 盟主之爭第577章 戰雲密佈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9章 柳城信燈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85章 二十及冠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165章 只欠西風第651章 火燒陽平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394章 坑陷陣營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1章 離奇穿越第419章 作繭自縛第657章 祁山腳下第209章 難得糊塗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530章 苦肉之計第380章 二虎競食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90章 錦鷹之衛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288章 情何以堪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149章 南下廣宗第3章 重見人煙第487章 雷騎逞威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61章 貴山之戰第546章 諸葛歸心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4章 半截手指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532章 只欠東風第101章 阮瑀元瑜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258章 醉翁之意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127章 衛家公子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140章 擒賊擒王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208章 康橋之會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4章 半截手指第76章 陳留張邈第388章 夜襲徐州(上)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22章 峽江平渡第155章 別部司馬第464章 衆說紛紜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681章 棄守晉陽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343章 左拉右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