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周瑜北伐

東吳方面此次出兵的統帥還是大都督周瑜,孫權對周瑜的倚重還是一如既往,雖然在許多的人的眼中,周瑜早年的光華早已褪去,屢戰屢敗的糟糕戰績一直爲人所詬病,暗地裡周瑜被替換的消息一直不斷傳來,但此番孫權還是任命周瑜來統領三軍。

對於孫權來說,這也是無奈地選擇,江東人才凋零,曾經追隨孫堅的老將也只有程普碩果公僅存,何況程普也已經老了,不堪大用,其餘魯肅平和、呂蒙橫直、陸遜太過書生氣,江東唯一能獨擋一面的,也就有周瑜了。

徐州慘敗之後,江東不僅丟了剛剛到手還沒來得及捂熱的下邳,而且損失慘重,數萬江東子弟命喪徐州,這是繼赤壁之戰後,江東方面損失最爲慘烈的一次戰役了。此次兵敗,也讓江東孫氏三代辛辛苦苦拼攢起來的基業消耗殆半,在三足鼎立的形勢下,東吳只能以最闇弱的姿態苟全與東南一隅。

但孫權畢竟也是一代霸王雄主,自是不甘心雌伏於人腳下,好在這幾年與劉澤有盟約,雙方一直相安無事,曹操則一直忙着攻略東北西北,無瑕南顧,在中原大地一片烽煙的背景下,江東卻迎來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

孫權這幾年一直在秣馬厲兵,積蓄力量,試圖重振旗鼓,孫權想報的仇很多,赤壁之仇、徐州之仇,而且他的野心和胃口。向來都不小。

可在當前的形勢下,孫權沒膽量蠻幹,只能是依託孫劉聯盟。向北擴展生存空間。此次劉澤向曹操全面開戰,完全是符合孫權的戰略意圖,所以他沒有多想就同意了。

周瑜在廣陵誓師,盡起十萬大軍,以呂蒙、淩統爲先鋒,北渡淮水,向下邳進發。

根據與靖軍協商的結果。此次東吳出兵,與靖軍東路張遼所部協同作戰。張遼率部主攻淮汝南和小沛,周瑜則主攻徐州。戰前張遼曾派使者面見周瑜,提出徐州有于禁車胄把守,唯恐周瑜一軍應付不來。願意派出一支人馬從側翼協同吳軍作戰。

周瑜想也不想地就拒絕了,在淮陰渡過淮水,直逼下邳。如今東吳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兵力也幾乎恢復到最鼎盛時期的水平,周瑜可不想仰人之鼻息,尤其是藉助於劉澤的力量,徐州是從周瑜手中丟掉的,周瑜發誓一定要親手將它奪回來。

曹操所設立的東海戰區範圍極大,可不光是徐州東海郡。它幾乎包括了除平原郡外的整個青州和徐州琅琊郡、東海郡、彭城郡和下邳郡,青州刺史于禁坐領東海都督,徐州刺史車胄則擔任的是副都督。東海都督部共約有守軍近二十萬人。不過分散駐守在各地,單是徐州下邳郡的守軍不足五萬。

周瑜正是看到這一點,方纔集中優勢兵力直接兵取下邳,以十萬軍隊進攻下邳的五萬守軍,周瑜認爲自己的勝算還是蠻大的,關鍵是如何擋得住來自青州于禁的增援。

阻援的任務落在了徐盛和丁奉身上。周瑜兵逼下邳的同時,下令徐盛和丁奉各引一萬人馬繞道攻佔呂縣和良成。阻止東海郡和彭城郡方向的增援之敵,只要徐盛和丁奉能擋得住于禁的增援部隊,那怕是將於禁拖上個一段時間,周瑜也有信心拿下下邳。

周瑜也沒有指望單憑徐盛和丁奉能擋得住于禁的大軍,關鍵上他們只要能堅持上個十天半月的,就爲周瑜贏得了時間。

于禁是曹操手下的五虎大將之一,周瑜對他倒是有幾分忌憚,至於車胄,周瑜根本沒有上心,草包一個,據說是和曹操沾親帶故,曹操早年起兵時就曾追隨了曹操,算得上是一位元老級的人物,愣是憑着混資歷混到了徐州刺史上的位置上來。都說曹操慧眼識英任人爲賢,看來這中間的水分也是蠻大的。

周瑜果然沒有看錯車胄,下邳城城堅壕深,車胄兵少卻沒有憑堅拒守,以待援兵,反而採取了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的策略,除了留兵一萬給下邳太守之外,親提四萬大軍趕赴睢陵迎戰周瑜。

車胄狂妄而愚蠢的行爲讓周瑜偷笑不止,睢陵之戰,周瑜以八萬兵力對陣車胄的四萬魏兵,戰鬥幾乎沒有什麼懸念,雙方戰鬥一開始,東吳就對左右兩翼實施包抄,魏軍大敗,車胄也死在了亂軍之中,首級爲淩統所獲。

周瑜攜得勝之師直搗下邳,在周瑜的眼裡,下邳已是囊中之物了,畢竟徐州刺史車胄已經死了,守衛下邳的軍隊只剩下兩成左右,東吳大軍一路碾壓而至,下邳如何抵擋得了。

但周瑜還是失算了,縱然他能輕而易舉地打敗車胄,但下邳城的守軍,遠比他想象之中的要堅強的多,下邳太守名叫高堂隆,車胄想要出戰之時,他就曾勸諫車胄不要輕易地出戰,自己兵力弱於對方要依託堅城防守,不利於野戰。但車胄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執意要出城迎敵,果然兵敗身亡。

消息傳到了下邳,守城的軍隊人心惶惶,都有棄城而逃的打算,高堂隆卻是力排衆議,堅持守城。

周瑜率兵趕到了下邳城下,但卻沒有出現魏軍開城納降的現象,反而是四門緊閉,吊橋高懸。呂蒙第一個衝到了下邳城下,招呼他的,卻是一陣疾風暴雨的箭矢。周瑜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全軍攻城。

不得不說下邳城的堅固,劉澤在經營徐州的時候,下邳城經歷大範圍的改建擴建,不過是範圍增加了,建城質量上也是天下無法與之匹敵的,單單僅用固若金湯來形容已經不足稱呼下邳城。幾年前,曹操攻打下邳時,硬是用了幾百架的投石機轟了十幾個日夜,才勉強地轟出了一個缺口。

這個缺口早已封上了,下邳城又恢復了堅城厚垣的模樣,雖然下邳的守軍只有一萬多人,但周瑜連續地對着下邳發起了猛烈的攻勢,就是死活無法攻克下邳。)

第133章 行雲流水第277章 轉道渭北第59章 匈奴來襲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22章 峽江平渡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501章 野心勃勃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99章 絕色女子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17章 君子六藝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77章 調虎離山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58章 收服大宛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469章 覲見陛下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4章 半截手指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138章 設伏大興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414章 天璧佳人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123章 花園強吻第199章 新年賀禮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324章 初至小沛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92章 山雨欲來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701章 禍及江東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95章 獻帝駕崩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21章 收服管亥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632章 圍而不打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30章 桃園結義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205章 覲見陛下
第133章 行雲流水第277章 轉道渭北第59章 匈奴來襲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320章 二讓徐州第460章 欺人太甚第22章 峽江平渡第310章 徐州之變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408章 金屋藏嬌第501章 野心勃勃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99章 絕色女子第157章 江東二喬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17章 君子六藝第545章 促膝而談第141章 三萬戰俘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369章 秋狩郊遊第185章 攻心爲上第424章 重組新軍第77章 調虎離山第418章 王庶同罪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503章 王粲遊說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58章 收服大宛第100章 軟玉溫香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556章 黃忠出戰第469章 覲見陛下第629章 法正來降第404章 再收張遼第644章 入主成都第214章 討要錢糧第630章 兵不血刃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400章 全部拿下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295章 雪地獵熊第611章 另闢蹊徑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4章 半截手指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449章 爭奪合肥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138章 設伏大興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414章 天璧佳人第429章 袁術稱帝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492章 孫策殞命第123章 花園強吻第199章 新年賀禮第362章 絕望南岸第231章 張榜招軍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538章 登陸北岸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324章 初至小沛第395章 高順被擒第566章 輕取桂陽第455章 楊弘戰死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92章 山雨欲來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701章 禍及江東第593章 彭蠡水戰(上)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695章 獻帝駕崩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21章 收服管亥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632章 圍而不打第345章 放棄私兵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30章 桃園結義第374章 雙喜臨門第205章 覲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