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血染隘口

蕭縣城東十里莊。

莊前便是一個三岔口,向東的一條大路通往彭城,向東南的一條大路通往下邳,原本靜諡的路口突然間塵煙滾滾,一彪人馬急馳而至,在三岔路口驟然間停住了戰馬。

成廉憂慮地向東望了望,又瞧了瞧東南的那條大路,對高順道:“高都督,由此向東,便是彭城,但此時彭城已爲曹操所據,況且追兵甚急,我們不如奉主公之命,奔東南去守下邳吧,守得住下邳,徐州纔算保得住?”?。”

撤離小沛時,自然少不得與曹兵廝殺,不過靖軍素來以行軍快速而稱著,很快地就擺脫了曹兵的糾纏,撤到了蕭縣。但擺在高順面前的,是兩條路,一條是前往彭城,曹操正在那兒,只要能奪回彭城,便可擒獲曹操,徐州的危局,可以立即改觀。另一條則是通往下邳的,那裡有陳登在駐守,下邳還在靖軍的手中。無疑選擇向南的路,便是一條坦途,可以平安地回家,選擇向東的道路,則完全是兇險萬分,前有曹操相拒,後有夏侯惇樂進的追兵,一旦被圍,則將置之於死地,但風險永遠和機遇是並存的,若是能斬獲曹操的人頭,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不勝!則死!”高順躍馬橫槍,怒吼一聲,撥轉馬頭,向東面急馳而去,他的聲音,很快就淹沒在了喧囂嘈雜的馬蹄聲中。

蕭縣距離彭城只有七八十里的距離,高順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根本就不敢在半路上歇軍,只希望長途奔襲到彭城,正好可以殺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彭城的失守,的確給了高順一個措手不及,曹操從華費小道偷襲彭城,必定是輕裝而行,笨重的攻城器械肯定一個也帶不上,彭城尚有三千守軍,拼死一戰的話,就算再不濟也能支撐個三五日。只要高順回兵救援。曹操被困彭城城下,進退兩難,焉能不敗,曹操最大的奇擡到頭來就成爲一個笑話。但令高順憤怒的是。糜芳居然會不戰而降。彭城在沒有經歷任何抵抗地情況下。拱手而降,將一個諾大的郡城白白地讓給了曹操,同時也將整個徐州拖入了危局之中。

彭城是徐州之腹。一旦彭城失守,下邳、小沛、琅琊三點之間的聯繫就中斷了,整個徐州的形勢便立即逆轉。高順不禁是懊惱萬分,早知糜芳如此不堪就應當派一員大將去守彭城,至少不會出現不戰而降的被動局面。但世上永遠也沒有賣後悔藥的,彭城丟了,整個徐州危在旦夕,高順無論如何也不甘心將徐州北部四個郡全部讓給曹操去退守下邳,他還有一線希望,那怕前途兇險至極,他都要拼力一搏。劉澤對他有知遇之恩,將整個的徐州交在了他的手中,無論如何,徐州也不能在他手中丟掉,力挽狂瀾,方現英雄本色。

距離彭城三十里外,有一道隘口,名曰赤虹口,是通往彭城的必經之地,地形險惡,易守難攻,高順剛走到赤虹口,突然間,前面殺出無數的人馬,盡打曹操旗號,攔住了高順的去路,爲首一將,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容貌奇偉,黑紫臉膛,赤膊上陣,看了到高順,哈哈大笑道:“高順,你中我家魏王之計也!魏王早已料定你必回攻彭城,特命許某在此恭候多時了!”

高順大怒,挺槍直取許褚,許褚一無懼色,揮刀接架相還,兩個人便戰在了一處,好一番廝殺,連戰一百多合,竟也不分勝負。

就在此時,西面的大道上喊殺聲四起,夏侯惇和樂進率兵追殺了過來,成廉尹禮率兵與之接戰,雙方混戰在了一處。高順見腹背受敵,不敢戀戰,向許褚疾刺出一槍,跳出圈外,撥馬迴歸本陣。

許褚哈哈大道:“高順!今天看你往何處逃?”引軍直撲而上,與夏侯惇的人馬一齊合圍過來,欲對高順的人馬形成合圍之勢。

高順見情勢危急,曹兵勢大,一旦形成合圍之勢,全軍就危險了,對成廉尹禮道:“成總兵、尹總兵,你二人速率本部人馬向南突圍,速歸下邳,某率陷陣營斷後!”

成廉尹禮急道:“高都督是一軍之帥,第六軍團可以無廉、禮,不可無都督,我二人願效死以戰,力保都督突圍!”

高順沉聲喝道:“事急矣,如何還要爭執?這是本督的命令,違令者定斬不赦,你二人速速南下,保下邳要緊,還不快去!”

成廉尹禮無奈,只得依令行事,各引本部人馬向南奪路而走。高順環視身邊的七百陷陣營將士,沉聲道:“兒郎們,你們與順征戰多年,同生共死,義氣相投,今日身陷絕境,可曾懼否?”

七百將士齊聲高喝:“無敵無懼!”

高順朗聲道:“今日一戰,九死一生,高順深受靖王大恩,必以死報之,來生再和諸位再做兄弟!無敵無懼!不勝則死!殺”

“無敵無懼!不勝則死!殺!殺!殺!”陷陣營的七百健卒身披重鎧,手執長矛,齊聲高喝,聲勢震天。

高順厲叱一聲,引七百將士迎着曹兵而上。許褚、夏侯惇、樂進各引兵馬,將高順團團圍住,裡三層外三層,高順的陷陣營如同陷入了汪洋大海之中。但高順及陷陣營一無所懼,面對着蜂擁而至的曹兵曹將,血戰到底,無一人退縮,整個赤虹口如同被血染了一般,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在絕境之中,陷陣營迸發出了最強大的能量,陷將營的將士人人如殺紅了眼一般,披堅持銳,所向披靡,陷陣營所經之處,如劈波斬浪,曹兵無可匹敵。高順更是勢同瘋虎,衝殺在最前端,所到之處,威不可擋,殺人無算。

夏侯惇大怒,好歹自己也是統帥着數萬的兵馬,如何能讓高順的區區數百人在萬人叢中縱橫馳騁,喝令衆軍一擁而上,誓死力戰。(未完待續……)

第76章 陳留張邈第136章 揭榜投軍第248章 血染五社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504章 臥龍在野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672章 潼關要地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94章 呂氏春秋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95章 千金購書第169章 乘勝追擊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38章 中山馬商第68章 出兵臥虎第358章 笮融出逃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642章 四渡涪水第4章 半截手指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396章 陳宮出謀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55章 踢雪烏騅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414章 天璧佳人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663章 司馬仲達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637章 炮擊白帝第4章 半截手指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44章 尋釁滋事第490章 黃祖授首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497章 文聘落敗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79章 富可敵國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84章 守孝百日第262章 最終測試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565章 圍點打援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79章 富可敵國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25章 插標賣首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107章 天高地厚
第76章 陳留張邈第136章 揭榜投軍第248章 血染五社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122章 蔡氏算經第260章 回到平原第180章 鐵桶圓陣第228章 朝庭賦稅第504章 臥龍在野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206章 論功行賞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112章 天籟之音第489章 夏口城陷第192章 再宴盧府第363章 願賭服輸第168章 加官晉爵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496章 糧草有毒第239章 酸棗大營第672章 潼關要地第491章 兩脅插刀第547章 敗訊傳來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256章 收降徐榮第94章 呂氏春秋第696章 美女使者第257章 分崩離析第95章 千金購書第169章 乘勝追擊第572章 劍走偏鋒第124章 離開洛陽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38章 中山馬商第68章 出兵臥虎第358章 笮融出逃第331章 路遇刺客第509章 蒯良蒯越第356章 三不原則第137章 初舉孝廉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439章 陰陵之戰(二)第642章 四渡涪水第4章 半截手指第675章 擴軍備戰第685章 周瑜北伐第607章 禍水東引第396章 陳宮出謀第399章 衆叛親離第55章 踢雪烏騅第571章 曹家兒郎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365章 開科取士(一)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158章 調虎離山第285章 魚和熊掌第414章 天璧佳人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663章 司馬仲達第516章 進軍赤壁第637章 炮擊白帝第4章 半截手指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44章 尋釁滋事第490章 黃祖授首第184章 南陽平定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497章 文聘落敗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549章 柴桑要塞第584章 高順戰死第561章 慘絕人寰第79章 富可敵國第154章 應敵之策第84章 守孝百日第262章 最終測試第486章 安陸陳兵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692章 趙括第二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565章 圍點打援第559章 陰損招數第79章 富可敵國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583章 血染隘口第223章 勸降於毒第25章 插標賣首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544章 三生有幸第687章 重中之重第107章 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