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勸降黃忠

劉澤率大軍趕到長沙城下之時,大戰早已結束,劉澤傳令在長沙城外紮營安寨,將長沙圍了個水泄不通。不過劉澤傳令諸軍圍而不攻,只是切斷長沙城與外界的一切聯繫,暫時沒有向長沙城發起攻擊。

趙雲徐榮諸將皆赴王帳稟報戰況,具述詳情。劉澤還是最關心黃忠的下落如何,徐榮是最後一個和黃忠交手的,打敗了黃忠之後,還派出了斥侯尾隨偵測,掌握了黃忠的最新動向。

原來黃忠連打了幾個敗仗,損兵折將,損失慘重,現在殘部已不滿兩千人,向東南逃竄到了醴陵附近,進退維谷。

諸葛亮手搖羽扇,呵呵一笑道:“今黃忠數敗於我軍之手,又不見於韓玄,已是進退兩難之地,亮願前往醴陵,憑三寸不爛之舌,定要爲主公招得這員曠世良將。”

劉澤有些擔憂的道:“黃忠初喪妻兒,又值兵敗,想必心情沮喪到了極點,孔明此時前往,或許黃忠會遷怒於你,不問青紅皁白,殺人以泄憤,此去必有性命之憂,孔明未可輕身赴險。”大凡武將,其中不乏些粗魯暴躁之人,黃忠雖然比起張飛來算是好脾氣了,但喪妻失子之痛必定讓他會喪失理智,做出些過激的舉動一點也不令人感到意外,諸葛亮提出去勸降黃忠,劉澤很是擔憂諸葛亮的安危,故而沒有同意其前往。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黃忠妻兒,乃是被韓玄黃齡所害,黃忠此是對此二人定是恨之入骨,此時前往,正是招降黃忠的大好機會,黃忠此時兵駐醴陵。就是有不甘之心,思欲爲妻兒報仇,否則的話早南下投桂陽東去投孫權了。不過韓玄兵馬衆多。黃忠想憑藉殘兵敗將打回長沙的可能性爲零,更何況醴陵地薄民稀。黃忠殘部兩三千人恐怕僅憑醴陵一地也無法供養,亮此番前去,陳說厲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怕黃忠他不肯歸降?”

劉澤仍然有些不放心,道:“話雖如此,但黃忠痛失妻兒。心境大亂,可是什麼事都有可能做得出來,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去冒這險。”

諸葛亮輕笑道:“主公難道忘了他姓什麼了吧?”

劉澤只是微微一怔,旋即就明白了過來,諸葛亮的夫人是黃月英,丈人是黃承彥,黃家在荊州可是望族,黃承彥與黃忠同爲黃門中人,雖然是遠支庶脈,但論枝排輩。黃承彥和黃忠乃是族兄族弟,諸葛亮也算得上是黃忠的侄女婿,黃忠就算是再憤怒。也不可能爲難一個後生晚輩。諸葛亮也正是想憑藉着這一層的關係,前去勸說黃忠來降。於是劉澤也就同意諸葛亮的提議,諸葛亮立即動身前往醴陵。

醴陵在湘東山區,此處地形險要,易守難攻,黃忠選擇在這裡立營安寨,也正是看重了這一點。但由於跟韓玄交惡,黃忠軍隊的糧草輜重後勤給養也完全被切斷了,軍中無糧軍心必亂。但象醴陵這樣的貧苦地區,黃忠想要募集到足夠的糧草也是極爲困難的事。但要他離開長沙地界,放下血海深仇。黃忠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當黃忠一閉上眼,愛子黃敘慘死的情形就在他的眼前出現了,孩子臨死之前絕望的啼哭聲,刺激着黃忠的每一根神經,如果不能手刃仇人,黃忠恐怕是死亦難瞑目。

可黃忠心裡更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對付韓玄黃齡等人,在醴陵他是進退維欲左右爲難。

就在黃忠一愁莫展之際,守門小校前來稟報:“啓稟都尉,營外一人請見!”

“是何人求見?”黃忠大奇,自己都落到這步田地了,居然還有人肯登門拜訪,委實好生奇怪。

“來人自稱是諸葛亮。”

“諸葛亮?”黃忠喃喃自語,黃忠清楚諸葛亮現在是在劉澤的手下做謀士,此時諸葛亮前來,定然不會有什麼好事。黃忠臉色陡然一變,調了二十名刀斧手入帳,兩邊各立十人,將鋼刀明晃晃地亮了出來,厲聲喝道:“帶諸葛亮!”

諸葛亮很快在小校的引領之下來到黃忠的帳中,諸葛亮冷眼打瞧,黃忠一臉的冷若冰霜,兩邊的刀斧手更是一付殺氣騰騰的樣子。諸葛亮不爲所懼,似閒庭信步的步伐從容上前,一臉的淡定飄逸。

“晚輩諸葛亮見過黃都尉。”

黃忠冷泠地瞥了一眼諸葛亮,道:“令岳父承彥兄與某有兄弟之誼,你今日來若論親戚,黃某必以禮相待,倘若你是來爲劉澤做說客的,哼哼……”

諸葛亮淡然一笑道:“那又當如何?”

黃忠一指帳下那二十名刀斧手,冷冷地道:“你若敢說一句勸降的話,必定就會成爲一堆肉泥!”

諸葛亮搖着羽扇大笑道:“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來使,黃都尉在帳中首先就擺下了刀斧,豈是待客之道?”

黃忠寒着臉道:“黃某正是拜你主劉澤所賜,妻兒盡命喪長沙城頭,數千追隨黃某的兒郎也折損過半,,兩國交兵固然不斬來使,但黃某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投,算得哪門子兩國交兵?今日你若想勸我歸降劉澤,便可先試我這把寶劍鋒利否?”

諸葛亮淡然一笑道:“在下既然敢來,豈不知黃都尉劍之利?只可惜這把寶劍雖好,卻極象項羽昔日在烏江之劍。”

項羽當年在烏江自刎,諸葛亮提及此事,分明有暗指黃忠有同項羽一般的下場。黃忠聞言,臉色陡然大變,怒道:“諸葛孔明,黃口小兒,我若不是看在令岳父承彥兄的面子上,未及進帳就已經讓你人頭落地了!巧舌如簧,可是想學那蘇秦張儀,不過老夫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想在老夫面前搬弄口舌,只怕你是會錯了心思!”

說着,黃忠撥劍出鞘,寒光陡然暴漲數尺,鋒利的劍刃直接就擱在了諸葛亮的脖子上。未完待續

第254章 頤氣指使第387章 張飛醉酒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75章 千里之徵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18章 生意本錢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664章 烈火洪水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65章 登臨街亭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25章 插標賣首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24章 第一桶金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37章 虧本買賣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52章 初戰告捷第7章 節外生枝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60章 勢如破竹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62章 西域九國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314章 賭注寶馬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9章 柳城信燈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21章 收服管亥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18章 生意本錢第262章 最終測試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293章 力戰文丑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420章 蔡琴發飆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63章 重返涼州第21章 收服管亥第523章 緊急召見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321章 豫州刺史
第254章 頤氣指使第387章 張飛醉酒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296章 喜得貴子第631章 火燒眉毛第75章 千里之徵第471章 靖王殿下第18章 生意本錢第652章 到底降誰第664章 烈火洪水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65章 登臨街亭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25章 插標賣首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569章 冤頭債主第443章 兵圍壽春第370章 開個玩笑第194章 秉燭夜談第563章 勸降黃忠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147章 朝庭封賞第410章 酩酊一醉第416章 欲效越後第205章 覲見陛下第24章 第一桶金第661章 再出祁山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463章 齊人之福第507章 獻城而降第376章 接風洗塵第665章 以絕後患第592章 棄子爭先第676章 全面開戰第37章 虧本買賣第653章 增援漢中第527章 草船借箭第276章 挾持人質第287章 心意已決第153章 左髭丈八第367章 開科取士(三)第116章 驚世才華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52章 初戰告捷第7章 節外生枝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588章 炮轟曹操第352章 殘月之夜(中)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60章 勢如破竹第340章 破釜沉舟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62章 西域九國第286章 退婚風波第314章 賭注寶馬第107章 天高地厚第281章 止水微瀾第500章 陶製炸彈第9章 柳城信燈第346章 任性糜蘭第250章 曹操敗績第21章 收服管亥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18章 生意本錢第262章 最終測試第321章 豫州刺史第299章 長途奔襲第216章 處以笞刑第618章 兵抵三江第132章 十步芳草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353章 殘月之夜(下)第293章 力戰文丑第377章 張飛罵宴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539章 無情碾壓第357章 金蟬脫殼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164章 皇甫義真第639章 事與願違第505章 訪賢隆中第638章 嚴顏歸降第420章 蔡琴發飆第595章 彭蠡水戰(下)第442章 陰陵之戰(五)第63章 重返涼州第21章 收服管亥第523章 緊急召見第628章 二渡涪水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189章 白虹貫日第321章 豫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