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

噗!

斗大的頭顱被遠遠的劈飛,花白的髮辮飛揚,渾濁的雙眼來不及閉合,裡面寫滿了恐懼和哀求。無頭的屍身噴射着漫天的血霧,轟然倒地,揚起了塵土。

秦立無奈的看着身旁渾身煞氣的羽林將官,面色有些蒼白。這個名爲趙立的羽林少年,一絲不苟的執行着上官的軍令,只留下羌人部落中的精壯俘虜,其餘的老弱婦孺盡皆屠殺殆盡,絲毫沒有手軟。

秦立每當向老人和孩童舉起屠刀,心中總會有些不忍,下手時也不由猶豫幾分。他甚至覺得趙立比他更有資格姓秦,因爲趙立殘暴,噬血,毫無惻隱之心。

當秦立在打量着趙立時,趙立也在心中對秦立腹誹不已。這虎賁將官據說是出自將門世家秦氏,原本趙立還興奮不已,打算從他身上學到些本事,畢竟秦氏的名將世出,關中的熱血少年都會心生嚮往。

誰知自從兩百餘名虎賁和羽林將官混編的將官團被派出來,執行清剿羌人部落的任務,這秦立的表現實在乏善可陳,不由讓趙立失望不已。

大漢軍中最重軍功,平民出身的將士們對入伍鍍金的二世祖最爲反感。一想到秦立就是此類將門犬子,趙立就感到很不屑。

尤其是當兩人分到同一屯,秦立又被任命爲屯長時,趙立就更是懊惱。

根據大漢軍制,戰爭期間派出由將軍率領的臨時編組的作戰部隊。將軍下有長史、司馬輔助,部隊分若干部,部由部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下設曲,曲由軍候率領,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設屯長,五十人一屯。

安夷將軍將將官團的兩百人恰好分作四個屯,讓他們相互比拼,以軍功高低論英雄,並言明會如實上報給太子殿下。

趙立至今還記得太子殿下曾在羽林大營對將士們訓話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隻獅子率領一羣綿羊,可以打敗一隻綿羊率領的一羣獅子。

如今趙立就覺得自己是獅子,而屯長秦立就是率領他走向失敗的綿羊。

“屯長,下刀的時候需用力些,軟綿綿的讓人看了很不暢快!”

趙立見秦立又在愣神,策馬靠了上來,幽幽道。

秦立皺着眉頭,不悅道:“你砍殺老弱婦孺時,難道沒有絲毫惻隱之心,非要斬盡殺絕?若是換做你家的親人被如此虐殺,又做何感想?!”

“哼!俺爹已戰死沙場,俺哥爲了給俺尋找吃食,被活活凍死在山上。如今俺便是孤身寡人,對蠻子只有滔天的恨,哪來的惻隱之心?!”

趙立臉色一變,揮手將馬刀一甩,讓刀身上的污血飛濺出去,用刀尖指着馬下正在痛苦呻吟的一個羌人老者,冷哼道:“若是你有惻隱之心,更該乾淨利落的一刀把他劈死,卻不是讓他苦痛呻吟。”

言罷,他打馬上前,勒緊繮繩,胯下戰馬高高擡起前蹄。他猛的一放手,戰馬會意一般的將前蹄狠狠踏在羌人老者的頭上。

叭的一聲悶響,頭顱如同寒瓜一般爆裂開,紅白相間的液體四濺,場面極爲駭人。趙立卻毫不在意,復又揮舞着馬刀加入了其他同伴的砍殺行列。

秦立面色愈加蒼白,他死死握住繮繩,手背上青筋爆出。

良久後,他擡起頭,看着硝煙瀰漫,砍殺聲震天的羌人營地,無奈的感嘆一聲,只能收拾起心中的憐憫,揮舞着馬刀,縱馬狂奔,將遇到的羌人盡數斬殺於馬下。

隴西關外的西北草原上,不斷上演着滅族的慘劇,大量的羌人部落被清剿,成羣的戰俘和牲畜用麻繩繫着隊列,押送到狄道城中。

隴西郡太守吳蒯看着躍躍欲試的屬下,微笑道:“別說諸位,便是本官也是眼饞得緊。每個奴隸賞金萬錢啊,陛下還真是豪爽。”

隴西諸將不由面露羞赧之色,這些日子來,安夷將軍公孫歂命人送來的戰俘和牲畜盡皆登記造冊,算成錢財,留待班師之日,便可取出自用。而已歸附大漢的卑禾侯瓦素各,也是領着卑禾部族的將士大肆擄掠,用戰俘和牲畜換取了大量的糧草軍械。

此等“奉旨打劫”的好差事,正是軍伍之人最樂意執行的軍令,即便是身居高位的隴西諸將也不能免俗。

吳蒯自然明白屬下的心思,他復又笑道:“陛下早已下旨,讓本官輔助清剿關外羌人,可便宜行事。既然汝等都是求戰心切,便跟着馮遠帶上你們帳下的親衛,也去掙些酒水錢。只是記得莫要貪功,害了將士性命,否則嚴懲不貸!”

諸將聞言大喜,自是連聲應諾,紛紛召集麾下的親衛騎兵,交給馮遠率領,前去西北草原打草谷。

他們對馮遠的打劫能力絲毫沒有懷疑,他當初可惜西北最強大的馬賊頭子之一,帶着區區數百馬賊,就連續滅掉了幾個實力強悍的羌人部族,連蒼狼部落的狼王喀什都是他的刀下亡魂。如今讓他帶領千餘精銳鐵騎,恐怕最強悍的羌酋都要畏懼幾分。

馮遠和帳下的幾個馬賊出身的老兄弟更是亢奮不已。如今他們洗白從軍,馮遠更是坐到了部校尉的高位,足可說是光耀門楣了。比終日提心吊膽的馬賊生涯不知安逸上多少倍,只不過時常還會感到手癢,如今終於有了名正言順搶劫殺人的名義,自是滿心歡喜。

狄道關城的西門緩緩開啓,千餘精騎呼嘯而出,向西疾馳而去,爲關外羌人帶去了無盡的殺戮和死亡。

關城的東門外,則聚集了大批的衣甲各異,卻盡皆滿臉橫肉,面色兇悍的捕奴隊伍。

自打去年實施邊禁,原本以捕奴爲生的西北遊俠們就失了生計,只得投入豪強家中,做起了私兵。誰知隴西豪強又被朝廷一網打盡,讓這些遊俠們頓時衣食無着,不少都起了落草爲寇的心思。

然而面對朝廷如今駐守在無數塞城的重兵,勉強聚集的烏合之衆,也不敢真的幹出什麼驚天大案,了不得偶爾打家劫舍,而且還不敢隨意殺人,免得讓官府惦記着要他們的小命。可以說這大半年來,原本習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西北遊俠們,過得連喪家之犬都不如。

所幸近日傳出消息,各大關城盡皆要開放邊禁,並且高價收取外族奴隸和牲畜。遊俠們紛紛自發的組織起大量的捕奴隊,趕往關城外,等待着邊禁的開放。

眼看城外的捕奴隊,吳蒯大手一揮,讓門吏開始放行。大量的遊俠緩緩經由關城出塞,涌入了春暖花開的關外大草原。

不止是狄道城,如今已被漢軍牢牢掌控的長城關隘,盡數開啓城門。綿延萬餘里的巍峨長城,如同一個堤壩,數十個小決口處,數以十萬計的捕奴人蜂擁而出。其中有自發聚集的遊俠,也有各大世家的私兵。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爲了昂貴的奴隸和牲畜,豁出命去也是在所不惜。

羌人自不用說,即便是看似強悍的匈奴人,也抵擋不住瘋狂的捕奴隊,短短月餘,萬里關牆外方圓百里的地界,再也看不到任何牧民和牲畜。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水草豐美的關外草原,竟然出現瞭如此凋敝的景象,實在是百年未見的情形。

雲中城內,太守郅都正笑意盈盈的接待着烏桓派來求援的使節,頻頻舉杯敬酒。

烏桓族語言與鮮卑同,屬東胡語言的分支,無文字,刻木爲信。東胡盛時,與鮮卑同爲其重要成員。秦末時,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擊破,部衆離散,烏桓一支逃至烏桓山,因而得名。

自匈奴擊破東胡後,烏桓勢孤力單,故役屬於匈奴。匈奴單于每歲向烏桓徵收牲畜、皮革,若逾時不交,便沒收其妻子爲奴婢。

匈奴去年與漢軍數度交鋒,盡皆大敗,丟失了水草肥美的河南之地和燕北草原。爲了滿足越冬的需要,對周邊其他遊牧民族愈發暴戾苛刻,四處劫掠人畜。烏桓諸部更是盡皆慘遭洗劫,整個冬天,凍死餓死的族人不計其數。

烏桓諸部走投無路之下,各部大人齊聚,共同議定派出使節,向漢廷進貢大量奴婢、牛馬及虎豹、貂皮等,希望能成爲臣屬之國,謀求庇護。

除了奴隸,烏桓內部的階級主要分兩大類:一是處於上層的大人、小帥,二是氏族部落成員(自由民)。大人由選舉產生,常推“有勇健能理決鬥訟者”爲大人,死則另選,“無世業相繼”,其後裔不能世襲。

可以說,此番烏桓派出的使節,完全能代表烏桓全族的統治階層。郅都自是重視萬分,但他卻並未喜形於色,而是先好生安置烏桓使節,並暗地派快馬向皇帝陛下呈上密報,等待詔令。

漢帝劉啓接到密報後,也是大喜過望。

近年來,隨着太子劉徹的潛移默化,劉啓開始重視外族的情報,對烏桓的內部情況也知曉不少。

烏桓的社會組織形式,分部、邑、落。邑落爲部下面的基層組織。每部統轄着數百乃至數千個落。邑落各有小帥,數百乾落自爲一部。落,通常爲戶之意,每帳戶或帳落,少則七八口多則十餘口。若干落相聚則爲邑。大約每邑約有二三十戶,每一邑當有人口一百幾十人至二百幾十人。

合算起來,如今的烏桓諸部,即便不算奴隸,絕不低於五十萬。而這個半牧半耕的民族,可戰之兵至少能達到十餘萬。如能善加利用,實乃一大臂助。

劉啓大喜之下,急忙召來太子劉徹,丞相袁盎和驍騎將軍秦勇,徹夜商議如何應對。

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
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兒隨任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