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

冬月未至,漠南草原卻已風雪漸起,烏桓牧民們趕着羊羣,驅着騾車,拖家帶口的返回烏桓山脈越冬。

大批烏桓騎射卻是集結整軍,只等漢廷號令出兵,便即出烏桓山脈,前往玄菟郡治東暆城外的軍港,搭乘北海水師的戰艦到倭奴列島,登岸清倭。

然待得漢廷軍令頒下,烏桓將士們卻是大出意外,竟不是要前往倭島,而是要前往那甚麼仰光郡。

前來頒旨的大行丞宋遠滿臉不欲多作解釋的神情,心下卻也是無奈得緊,月餘前陛下確是下旨,讓烏桓出兵清倭的,然就在數日前,又有內衛執聖旨前來,讓宋遠前往烏桓山脈,親自主持此事。

宋遠乃是大行府屬官,按說是不該過多涉入軍務的,然此番皇帝及太尉府是要徵烏桓騎射南下,從大漢境內穿過中原和嶺南,先抵達嶺南胥浦城,在從陸路前往仰光城。

烏桓各部首領聞得軍令變更,皆是向宋遠討要說法,不是他們不願發兵,恰恰相反,他們拚命希望自身所屬部族能多出動兵員參戰。

原因無他,月餘前漢廷的軍令,是要讓烏桓發十萬大軍,前去登島清倭,而變更後的軍令,則是再度徵調之前曾隨漢軍征伐巽加王朝的四萬精銳騎射,先到仰光城駐紮,或許要再度征伐身毒諸國。

這特麼還了得麼?

那四萬烏桓騎射出徵年餘,去歲返歸族內,帶回的大批金銀珠玉簡直閃瞎了各部首領的老眼。

身毒,遍野黃金之地,戰力衰微之國,這對半遊牧半農耕的烏桓人簡直就等同敞開大門的寶庫。

說實話,若非大漢國力強盛,遠非烏桓可匹敵,烏桓人可不會滿足於爲漢人牧羊賺到的辛苦錢,發兵劫掠纔是首選。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大漢君臣早是瞧得清楚,故近年不斷強購烏桓馬匹,且不準烏桓人在漠南草原牧馬,同時嚴苛限定每歲售賣給烏桓各部兵械數量,即便那些兵械皆是大漢邊軍汰換下的廢舊品。

如此種種,皆是爲了限制烏桓戰力,便如同對朝鮮實施軍備限制般。

漢廷勢大,行事無所顧忌,用的皆爲陽謀,烏桓首領們倒也識時務,老老實實的認命,沒敢搞甚麼陽奉陰違的手段。

好在漢廷還算厚道,在北方邊塞爲烏桓開邊市,降關稅,又讓他們得以到漠南草原牧羊,賺取貲財用來購置漢貨,大多烏桓族人非但能吃飽穿暖,偶爾還能買些茶葉和飴糖之類的好貨,嚐嚐滋味。

饒是如此,日漸奢靡的烏桓貴族們卻仍稍嫌不足,柔滑的絲綢,精美的瓷器,醇香的佳釀,端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樣樣皆須耗費大筆貲財。

缺錢,很缺錢!

此乃烏桓貴族們的共識,他們渴望獲得更多的錢財,而掠奪往往是最快捷的生財途徑。

隨漢軍征伐巽加王朝的那四萬烏桓將士,不但帶會堆積如山的金銀珠玉,更讓烏桓全族懂得萬里之外的身毒人如何富庶,卻又如何孱弱。

倭奴是甚麼情形,烏桓人雖不甚清楚,卻約莫曉得是些未開化的山野土著,就算出兵替大漢清倭,頂多如過往般,用首級換取貲財,哪有比得了到身毒去搶掠所獲?

因着此等頗爲虛妄,卻也帶着幾分實際的美好向往,烏桓人壓根沒把出兵身毒視爲征戰沙場,而是看成去寶庫搬金銀珠玉了。

“上使,我烏桓各部已然集結了十萬將士,現今朝廷卻只徵調那四萬精銳,那餘下的六萬將士該如何安撫啊?”

薄奚部首領忽都硬着頭皮出言道,旁的各部首領亦是紛紛出言附和,眼中滿是期待。

“你等須知,此番你烏桓將士須先穿越漢境,南下嶺南邊城,朝廷能允四萬烏桓騎射已是不易……”

宋遠言猶未盡,語義卻已極爲明顯,漢廷不可能放任更多的烏桓將士踏入漢境的。

饒是這四萬烏桓騎射,也須待得囤駐京畿的細柳騎營趕至北方邊塞,纔會準他們入境,與之同下嶺南胥浦,再轉往仰光。

是的,細柳騎營亦將前往仰光,現下囤駐嶺南郡的甌騎和閩騎亦然,加之本囤駐仰光的義渠騎營,大漢將再度集結十餘萬騎兵。

烏桓首領們也聽出宋遠的話外之意,覺着漢廷也未免太過謹慎,就算十萬烏桓將士踏入漢境,也不敢犯漢民秋毫啊。

他們烏桓人又沒瘋,別說十萬騎射,就算如匈奴最強盛時,有控弦之士四十餘萬,也絕難於現今的大漢匹敵。

就算大漢將那萬里關牆盡皆拆了,烏桓人都不敢生出半分妄念。

宋遠見得他們面有不甘之色,心中不禁冷笑,陛下和諸位重臣的盤算,可是要將這四萬烏桓精銳皆歸化入漢,爲大漢戍守邊陲的。

烏桓全族已近百萬之衆,漢廷是覺不會讓他們盡數歸化入漢,正如昔年的羌騎將士,立下足夠戰功,其軍眷方可冊入漢籍,徙入漢境安置。

烏桓雖可集結十萬乃至更多的兵員,然真正的精銳也就將將四萬出頭,且是從各部挑出的勇士,先前隨漢軍征伐巽加王朝,若非大將軍劉寄遣軍律官坐鎮烏桓騎營,這臨時拼湊出的四萬烏桓精銳怕是難以齊心作戰,只是一盤散沙,一羣烏合之衆罷了。

將這四萬烏桓精銳歸化入漢,且讓其常年囤駐在萬里之外,烏桓戰力必是大爲削弱。

過得數十載,這些烏桓精銳的後裔怕是早以漢人自居,羞於提及體內流淌着的蠻夷骨血,正如北地義渠歸化多年的胡人,及已正式列入漢軍編制的胡騎將士們。

民族的凝聚力源自其文化向心力,半開化的烏桓部族,與我煌煌大漢談甚麼文化呢?

無須諱言,劉徹確是個稍顯偏激的種【族】主義者,然這並不意味着他治下的大漢不會歸化少量外族精英,關鍵還是把握好尺度。

後世元首清洗猶太人,逼得諸多猶太科學家紛紛逃亡,導致德意志的原子彈研製進度大爲減緩,否則二戰結局如何,猶未可知。

現今大漢雖強,卻也當引以爲戒。

帝都長安,出征在即的細柳校尉衛青頗是犯愁,非是畏戰怯戰,實是此番有百餘黃埔軍學的優秀學員要隨軍出征。

除卻各校營每歲輪派來進修的將官,黃埔軍學的其餘學員多是出身軍武世家,皆依規矩,虛年十五入學,學制爲三年,習完三年課業者,依其各項評鑑優劣安排不同軍職。

黃埔軍學的創學宗旨,是爲漢軍不斷培養出優秀的將官,故學員光懂紙上談兵是不成的,不但時常前去觀摩五大騎營的對戰操演,更會盡可能的找機會親自參與實戰。

倒非是真讓這些少年郎浴血沙場,而是以預備將官團的形制,隨軍出征,在儘量保證其安全的前提,讓他們多看看戰爭的真實樣態,以便印證所學軍略和戰技。

此等作法,早在黃埔軍學創辦前就已行之有年,而軍武世家子弟更有不少被祖輩父輩自幼待在身邊四處征戰的,現下的衛尉公孫賀和京尉李當戶幼年時皆如是。

黃埔軍學無非是將此等作法正式明定,軍武世家子弟也不得再倚靠家世“走後門開小竈”,唯有黃埔軍學有權向太尉府請準,允許學員們隨軍觀摩乃至適度參戰。

衛青雖未及而立,卻已領兵征戰多年,過往不是沒有那預備將官團隨軍出征,然此番令他犯愁的,是預備將官團中有個身份特殊的少年。

李陵,太子中庶子,京尉李當戶嫡長子,前任太尉李廣嫡長孫!

昔年此子降生時,今上尚未太子,特意爲其賜名,其名寓意,非是山丘之陵,而爲攀登陵越之意,意即冀望其可超越祖輩父輩,爲社稷砥柱棟樑。

李陵倒也不負天家冀望,脾性雖如李氏長輩般莽直,卻也算得粗中有細,或許是因早早被選爲太子伴讀,在衆位蒙師的拚命鍛打下,生鐵鍛成鋼胚,又在黃埔軍學經過兩年有餘的淬火,就差些許磨礪,或許就能展露其鋒芒了。

皇帝陛下從未掩飾栽培李陵的目的,無非就是要爲太子殿下提前準備得力臂助,依現今情形,若不出意外,李氏會因此子得以承繼軍武家風,榮光百年不墮!

衛青原是平陽侯府的騎奴,自幼歷盡艱辛,雖有盡忠報國的大覺悟,卻也難免有混跡市井時養出的小心思。

社稷有難,匹夫有責,況乎軍中將士?

死國,得其所也!

然若要求將士們毫無私心,只想着爲國犧牲,那就太過不通人性了。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將軍的校尉,也不是甚麼好校尉的!

衛青現下倒沒指望再因此戰得以加官進爵,只盼獲勝之餘,亦護得此番隨軍出征的預備將官們周全,尤是李陵此子,若他出了甚麼岔子,衛青着實難以向軍武李氏交代。

一視同仁?

衆生平等?

可能麼?

除卻後世某些鼓吹滋油平等的華夏公知,便連他們崇拜敬仰的美帝乾爹,都不敢作此等“烏托邦”般的幻想。

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
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氏阿嬌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軍鎮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