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

不自不覺間,秋分已至,雨季結束後,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乃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今年風調雨順,實在是個好年景。田野裡的禾苗長得很壯實,卻都佝僂着腰桿,只因頂着沉甸甸的金黃禾穗。

農夫們歡喜的收割着粟禾,以便趕在寒露到來前能將粟谷儲存起來。不少光着屁股的娃娃們在田裡撒歡,不時又彎下腰拾起散落的粟谷,放入腰間的小竹兜裡。

稅吏不再如往年般挨家挨戶收取租賦,索性在村口支起了桌案,讓農戶自行繳納。

今年大漢喜事連連,天子連續三次減免田地租賦,讓京畿各郡本就少得可憐的田稅變得幾近於無,比起如今長安城無數新建的作坊和愈發繁榮的東西兩市,上繳的龐大商稅,實在是不值一提。

“李老漢,你家不過十畝劣田,不需上繳如此之多,今年這田租減了不少,不是往年的三十稅一。”

稅吏看着李老漢報上的田租,覺得數目不對,皺着眉頭道。他可不敢多收,更沒有私自匿下的心思,若是爲了這點粟米丟了差事,太不值當。

李老漢撓撓頭,有些疑惑道:“沒錯啊,俺家婆娘用算籌細細算過了,確實就是五斗粟谷。”

稅吏搖着頭,頗有些不耐煩:“當今天子聖德,田租已減到了五十五稅一。咱縣令老爺又體恤愛民,爲方便百姓計算,索性今年田租便算六十稅一,賦稅的不足之數由縣裡的商家不足便是。”

“俺們里長早就挨家挨戶傳過話了,俺家便是照着六十稅一交的租賦,將將三十石的收成,交五斗米沒錯。”

憨直的李老漢掰着手指頭,重新計算了一下,嘿嘿的傻笑道。

“啥?你家的十畝劣田能收三十石粟谷?”

稅吏瞪大了雙眼,滿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瞎嚷嚷啥呢?趕緊收租,俺還要把新收的麥子運到作坊裡磨成面,俺家小子還等着吃麪餅呢!”

未等李老漢開口,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將牛車上的幾筐粟谷卸了下來,重重的放到稅吏的腳邊。

稅吏滿臉堆笑,討好道:“呦,張老哥咋親自來交租子,但凡你吩咐一聲,俺上門去收便是。”

這壯漢名叫張德,在十里八鄉可算是個人物,從前當過飛將軍李廣的親衛,殺過不少匈奴蠻子,後來據說在軍中暴打了某個世家子弟一頓,在李廣的庇護下才沒被處罰,卻是除了軍籍,回鄉務農,李廣還特意賜了他三十畝良田。

“就你這小胳膊小腿,也沒二兩肉,整日除了胡咧咧,還會整啥,俺可指望不上你。”

張德重重的一巴掌拍在稅吏的肩上,愣是把他拍了一個趔趄。

稅吏疼得呲牙咧嘴,卻也不敢炸刺,這張德和縣尉老爺可是拜把子兄弟,惹不起的人物。他趕緊記下李老漢的田租,復又點算起壯漢的租賦。

壯漢咧着大嘴道:“俺家的三十畝良田,種了二十畝粟和十畝麥子,每畝差不多能收個四石,俺也曉得官家之收粟谷,便交兩石粟,沒錯吧?”

“啊?爲啥要種小麥,這麥子的價錢和粟米差了不少,張老哥不嫌虧得慌?”稅吏有些訝異的問道。

“你小子除了吃飯睡覺胡咧咧,還懂個啥?”

張德聞言,不屑道:“回去好好問問你家婆娘,如今的小麥還是原先的價嗎?自打知曉小麥磨出的麪粉能做成麪食和糕點,沒種麥子的農戶後悔得緊。”

稅吏撓撓頭,他平日確實從未操持家務,麪食倒是沒少吃,只是不曉得小麥已然漲價罷了。

他趕緊讓隨行的官奴稱量張德上繳的田租,復又疑惑的問道:“張老哥,你適才說每畝田能收個四石糧食?哪怕今年風調雨順,也不至於比去年多收那麼老多吧?”

張德的嘴角咧得愈發的高:“俺還能扯謊不成?自打用上化肥,田裡的禾苗就像吃飽喝足的娃子,蹭蹭的往上長個,穗子大得緊,穀粒也飽滿。前些日子打出粟谷,俺稱量了幾畝,畝產比往年愣是翻了一番,差點樂傻了。”

稅吏張大了嘴,臉上滿是懊悔:“虧大了,俺家老丈人去年就張羅着要租種些田地,俺嫌種地太累,便沒應承。若真是種上十來畝,都能抵過俺每年的秩俸了。”

張德瞟了瞟他,鄙夷道:“你本就是懶骨頭,別做白日夢了,安心守着那幾十石的秩俸好生過日子吧。”

稅吏被噎得啞口無言,見官奴已稱量完畢,趕忙造冊,讓張德在竹簡上摁了個手印。

“成了,俺還要去水磨作坊給家裡的小子換麪粉。你回到縣衙給俺向你家縣尉傳個話,讓他明日到俺家來喝酒,就說俺在林子里弄了頭麝子。”

張德眼見日上三竿,吩咐了一聲,趕着車子就走。

直到正午時分,張德才趕到河邊的水磨作坊。眼見作坊外熙熙攘攘的人羣,他無奈的將牛車停在路旁,走進路旁的草舍,花了幾錢買了壺糟酒,緩緩的喝着。

鄰桌的一個尖嘴猴腮的商販,眼睛滴溜亂轉的打量着路旁的牛車,湊上前來問道:“這位老哥,可是要將麥子換成麪粉?”

張德放下酒杯,瞟了他一眼:“有啥事就直說。”

商販不以爲忤,指着草舍外的十餘輛大車,滿臉堆笑道:“小弟來得早,買到了百餘石的麪粉。若是老哥想換麪粉,小弟行個方便,用一石麪粉換老哥兩石小麥,有多少換多少,咋樣?”

張德聞言一愣,望着將作坊院門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羣,沉吟片刻道:“也罷,俺車上正好還有兩石小麥,這便與你換了。”

商販的小眼睛頓時樂得眯成一條小縫,自打各大糧商在關中各郡開賣麪粉,如今這小麥可是緊俏得很。實在是關中各郡的小麥短缺得緊,粟米纔是關中百姓的主要食糧,小麥的價格只是粟米的一半,因此大多是小範圍種植。

今年開建的諸多水磨作坊,將關中多年來存積的小麥盡數耗盡,磨成麪粉銷往大漢各郡,卻還是供不應求。迫不得已的糧商們,甚至出現了往關中運入小麥,再運出麪粉的情形。不是他們不想在其他郡縣就地磨製麪粉,實在是太耗勞力,而且畜力磨製的麪粉品質很差,遠沒有水磨的細膩均勻。

然而田氏商團爲糧商們營建水磨作坊的工匠嚴重不足,單單是關中的數百水磨作坊到現在還未盡數完工。想要在其餘諸郡營建,恐怕要等到明年開春以後了。

關中百姓們想多種植小麥,也得等到明年開春。像張德這樣已種下十畝小麥的農戶,實在少有,大多是提前聽到了某些風聲。

眼看開始秋收,各大糧商自然紛紛趁機搶購小麥。先前水磨作坊替百姓磨面,都是照着一石小麥出五斗麪粉的比價,近些日子已升到了一石小麥換六鬥面,甚至有些大糧商還開出了七斗的高價。

無商不奸,不少小商販自然抓住機會,整日守候在各個水磨作坊外,先買麪粉和不耐久候的百姓換上小麥,賺取些差價。

張德也不傻,自然知曉這商販從他身上能賺到不少,卻也不太在意。他出身軍伍,家裡又有三十畝良田,農忙時還能僱上幾個幫工,不在乎這些許差價。如今這麼些人在等候着磨面,不如趕緊和這商販換了,早些回家,免得誤了晚飯。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交易自然很順利。

張德駕着牛車,載着一石麪粉趕緊往回趕,家裡的小子可還眼巴巴的等着吃麪。自打婆娘學會了做麪食,那寬寬的麪皮,淋上滾燙的豬肉,再攤上些碎肉,別提多香了。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氣象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