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

長江上,兩艘豪華的舫船並行在一起,就像一對狗男女在挽着胳膊低聲呢喃傾訴。

徐代炫板正的坐在舫船大廳上首位置,聽着自家舅舅跟江南的林大人互相叨叨什麼:文兄好好久不見,林兄好確實好久不見,哈哈哈……,之類沒營養的對話,直想打哈欠。

按照文季的說法,在這裡,徐代炫纔是真正的主人,人家上門拜訪,即使主要目的是見見文季敘敘舊,他也應該露一面以示禮節。

所以徐代炫就只能離開他的書桌,圖紙和模型,跑出來坐在這聽兩個老男人嘮家常。

這世上最惹人煩的話,是老孃們嘮家常,其次就是現在這樣老爺們也坐在一起家長裡短。

話說你們都沒有別的更重要的事情做嗎?

別說,還真有。

兩個老男人聊着聊着,文季就開始裝作不經意間推銷他的計劃。

話題的起因在林如海。

大周的巡鹽御史首先感慨自己無子,膝下只有一女,身邊有沒有女眷教導以致女兒頑劣,所以這次打算把女兒送到岳家,交由已過身的妻子的家人撫養教育。

他的妻子是金陵賈家的小姐,而這金陵賈家是大周勳貴,祖上出過金陵織造,也是一等一的富貴人家。

更重要的是,賈家人丁興旺,岳母身體康健,林小姐去了可以受到外祖母的庇護,又可以跟賈家的小姐們一起成長,既可以獲得完整的家庭教育,也算有了個依靠,不必跟着他在外任官風雨漂泊。

林大人還提到,賈家有意捏合本家備受寵愛的公子與林大人的女兒,他本人對此也算樂見其成……。

由於被打過預防針,徐代炫總是覺得,林如海之所以在自己面前說這些事,本質目的是提醒自己別打他家女兒的主意——人家有中意的好青年了。

徐代炫估計舅舅也聽出這話的本意了,不過舅舅對此彷彿並不在意,而且順着話題讚歎起林大人的清廉來——在現在這個時代,做到巡鹽御史這樣高位肥缺的官員,沒有三妻四妾兒女成羣,那真的可以讚一聲清廉。

沒想到,這話卻沒有得到林如海本人的應和,他反而像是被觸動了什麼心事一樣,感慨清官難做……。

原來,大周朝廷如今的財政狀況很不好。

首先是花錢的地方變得越來越多:隆道皇帝一心振作,拼命擴充軍備,大周經制之師名義上已經擴充到一百五十萬之巨!

這樣,僅僅是軍費,每年沒有四千萬貫是肯定不夠的。

徐世鬆曾經提議裁軍,把廂軍徹底裁汰,擇其青壯編入禁軍,再把禁軍中的老弱裁掉,精實兵員,彌補缺額空餉。

這樣既能提高戰鬥力,又能降低軍費,一舉兩得。

但是大周立國到現在,禁軍將門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冗兵冗響問題也已經成了頑疾,徐世鬆一個外來戶如何動得了那麼多人的利益?

這是連皇帝都做不到的事。

如果不是徐世鬆是徐家人,動了他容易引起江北震怒,恐怕這位大周的樞密使早就被髮配嶺南,客死他鄉了。

結果就是,皇帝想要強軍,那就只能擴充禁軍建制,但擴充出來的建制都被將門瓜分(當然,文官肯定也能從中分一杯羹),空餉大的嚇人,有戰鬥力的部隊還是不多……。

這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除了冗兵,還有冗官。

隆道皇帝動不了將門的利益,他更加動不了文官集團的利益。

畢竟大周是“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一點上,連文相公他們都不會幫隆道天子,徐世鬆這大忠臣更是管不到文官頭上。

於是,僅僅兵餉官奉兩項,大週一年的歲入就全都出去還能饒幾百萬貫的虧空。

財政壓力讓隆道天子夜不能寐,所以他就把壓力轉移到鹽政和織造兩個傳統經濟支柱上面。

隆道天子給巡鹽御史林如海定下的指標,是最近三年要把鹽課提高最少三成!

這可真是讓林如海感到十分頭疼。

徐代炫聽到話題進行到這,心裡忍不住替林如海哀嘆一聲:你這是自己跳到碗裡來啦!

本來,徐代炫作爲皇太孫對文季的計劃明確表態以後,文季應該會重新考慮是否把計劃貫徹下去(如果這不是既定政策的話)。

但林如海這一抱怨,事情就全變了,就像一艘無炮的舊式帆船拿着船頭對着64炮風帆戰列艦船舷衝鋒,非得把橫頭讓給風帆戰列艦,那不佔橫頭就顯得太過迂腐了。

果然,文季聽到這話,立刻順勢提出一個解決林如海林大人煩惱的辦法:

江北願意以江南市價一半的價格,私下裡給林大人出售食鹽,文季以人格擔保,不論林如海想要多少,他都可以提供,而且全都質優價廉。

林大人得到這些鹽後,是當成淮鹽出售,還是明說齊鹽,江北方面是不會管的。

反正,去掉運費和必要的打點,林如海可以得到大約兩成的利,其中一部分當然是他自己的“勞務費”,其餘的,林如海可以拿出去滿足隆道天子制定的計劃指標。

文季當場幫林如海計算了一下,江淮曬鹽法得到的食鹽,成本大概是直接購買江北鹽(含運費)的三倍,這樣,大規模購買江北鹽不僅可以直接增加食鹽數量,甚至還能節省很多成本。

這裡面又是饒出一大筆,大周鹽政的官員,林如海本人,隆道官家,甚至還有江北內閣,都能從中獲得很大的好處。

只要巡鹽御史大人同意,大家就都能滿意了!

林如海沉吟一下,他沒有當場同意,但語氣鬆動了很多,不再是一開始那種本不想來卻爲了禮節不得不來拜會的樣子。

連帶對默認這筆生意的北朝皇太孫徐代炫,臉色也好了不少,至少不再是嚴防死守的樣子了。

實際上,徐代炫沒說話,純粹只是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

林如海自己開這個口子,這就怨不得別人沒有對大周手下留情了。

“這事,林兄也不必太着急做決定,反正鹽就在那裡,也跑不掉。”文季最後說道:“林兄知道哪裡能找到小弟,有了決定,再派人來找小弟商議即可。”

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724章 麻六甲1第24章 未來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614章 興靈1第50章 破寨2第329章 旅順3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709章 南征9第366章 盈利第2章 夜間第556章 黑店第718章 大帝國3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84章 求情1第733章 混亂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403章 再擴軍第39章 備戰2第537章 等待第1章 韃子來了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9章 湯隆1第252章 大生產1第126章 生產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200章 盛宴第316章 搶劫第314章 教育第298章 改編2第244章 局勢第31章 一個不留第724章 麻六甲1第604章 突變1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295章 忠臣2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15章 徐世鬆第39章 備戰2第548章 國制第84章 六家聯盟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455章 目的地第314章 教育第163章 鎮邪第444章 烽燧第738章 陰謀2第35章 趙琳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389章 伐高麗1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370章 棄守第549章 帝國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47章 互相忌憚第753章 霸權1第270章 反擊1第4章 夜戰1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685章 野心第558章 去北方第140章 登瀛洲第61章 公審第546章 軍改3第48章 追擊第604章 突變1第218章 祝家莊5第279章 和平第76章 開打第294章 忠臣1第155章 時局圖第423章 叛徒第499章 春天6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533章 射擊2第180章 青州軍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187章 赴宴第745章 機槍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47章 海軍第149章 雙嶼港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27章 集市第180章 青州軍第325章 炮第263章 戰黃河6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
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724章 麻六甲1第24章 未來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614章 興靈1第50章 破寨2第329章 旅順3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709章 南征9第366章 盈利第2章 夜間第556章 黑店第718章 大帝國3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84章 求情1第733章 混亂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403章 再擴軍第39章 備戰2第537章 等待第1章 韃子來了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9章 湯隆1第252章 大生產1第126章 生產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200章 盛宴第316章 搶劫第314章 教育第298章 改編2第244章 局勢第31章 一個不留第724章 麻六甲1第604章 突變1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295章 忠臣2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15章 徐世鬆第39章 備戰2第548章 國制第84章 六家聯盟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455章 目的地第314章 教育第163章 鎮邪第444章 烽燧第738章 陰謀2第35章 趙琳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389章 伐高麗1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370章 棄守第549章 帝國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47章 互相忌憚第753章 霸權1第270章 反擊1第4章 夜戰1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685章 野心第558章 去北方第140章 登瀛洲第61章 公審第546章 軍改3第48章 追擊第604章 突變1第218章 祝家莊5第279章 和平第76章 開打第294章 忠臣1第155章 時局圖第423章 叛徒第499章 春天6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533章 射擊2第180章 青州軍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187章 赴宴第745章 機槍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47章 海軍第149章 雙嶼港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27章 集市第180章 青州軍第325章 炮第263章 戰黃河6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