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平夏戰爭3

“現在必須有個說法,不能那家中的孩子們去拖時間。”

沒藏訛龐也不顧及現在還在皇宮門口,直截了當的說:

“要不然就南下跟華狗決戰,要不就把孩子們撤回興靈,在興靈決戰!”

“沒錯,要是還想這麼拖下去,就讓他嵬名家的兵去吃炮彈!”

其他人立刻應和起來。

雖然他們都知道這是肯定行不通的——臨陣換將就是大忌,更別說臨陣換軍了,這是根本不可能達成的戰術動作。

因此他們也就是說說罷了,根本目的還是選擇決戰,而非繼續拖時間等待不知道來不來的外軍盟友。

“可如果天子一定要繼續拖時間呢?”葉孛麻問。

這個問題讓現場一片沉寂。

這確實沒有好辦法,現在甚至有人認爲,大德皇帝現在的選擇其實是想借外敵之手削弱國內大族。

“陛下已經老了。”沒藏訛龐冷冷的暗示:“太子今年已經16歲,有德行。”

話中的暗示讓很多人猛的一怔。

“做不到的。”仁多楚清搖搖頭說道:“咱們的兵都在外面,現在興靈之地都是嵬名家的兵。”

“那怎麼辦?”沒藏訛龐微怒:“華軍已經到了耀德城,到靈州的路已經走了一半了!再拖下去……”

“做不到的事想都不要想,不過可以選擇別的方式達成目的。”葉孛麻在旁邊提醒道:“嵬名家的兵都在興靈,而我們的兵在南方的堡壘中,也就是說,陛下其實也管不到南邊……,呵呵,如果陛下一意孤行,我們就乾脆放棄南方那些堡壘吧。”

“對對,這個辦法好!”一個小部族長大聲贊同道:“咱們把各家的兵直接撤回興靈,陛下還能把咱們都殺了?只要咱們到了興靈,害怕陛下不決戰?”

葉孛麻一擺手:“這是陛下不聽忠言,迫不得已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使用,咱們這幾天還得勸諫陛下。”

這是部落聯盟政權最大的缺點,很可能沒有之一——如果自家部落有需要,國中的大部落絲毫不會在意損害本國的利益。

話又說回來,夏國的皇帝對利用外敵消耗下面大部族實力的做法,也沒有任何心理障礙。

……

共和1792年12月20,華軍攻克輝德城。

這是一個駐軍稍多的大型要塞,足足五千夏軍士兵被華軍一勺燴了。

這一次,李井槐並未繼續進攻,因爲下了大雪,他需要更多時間把手上的車輛輪子換成雪橇條幅。

這耽誤了很多時間,此外,之前一個多月的戰爭,雖然前進速度一直不快,但他認爲部隊仍然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休整,正好趁着大雪時間完成這件事。

最後,李井槐希望趁這段時間給前線囤積更多糧草和彈藥,並且開始動員民工修復他攻克的那些堡壘——這些堡壘對華軍來說就是肉罐頭,不需要費多大力氣就能撬開吃到裡面的美食。

ωwш¤ttκд n¤¢ ○

但對党項人來說,有華軍防守的堡壘,就是用牙齒啃鎧甲——完全沒機會。

華軍參謀部在戰前曾經預測:党項人在野戰連續失敗後,會失去跟華軍野戰的信心,但他們有可能嘗試派出精銳騎兵切斷華軍越來越長的補給線。

這是很正常的想法,實際上,三十年前,周軍對僞夏進行戰略進攻的時候,他們就曾經用過這一手,並且取得過很大成功——在金軍入關的時候,已經打到靈州的大周西軍每天口糧只剩下正常的一半,這也是他們撤退的時候,党項人能夠一路尾隨追擊,造成西軍全線崩潰的原因之一。

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李井槐並不想重複大周當初的失誤。

基本策略就是把党項人自己修的堡壘當成一系列屯糧兵站,每個兵站駐留保證敵人輕騎無法攻克的兵力,儲存可供一線部隊使用三天以上的口糧。

然後,兵站向前方,或者兵站與兵站之間的補給,儘可能使用帶着護板車廂的大車,一旦遭到突襲,車隊可以迅速圍成車陣。

這樣,哪怕只有民兵,車隊也足以堅持到騎兵增援到來。

李井槐的作風就是完全不給敵人一點機會,儘管他所帶領的部隊有以一敵十的能力,但他仍然希望儘量製造以十打一的機會。

……

李井槐一點點向興靈推進的同時,最西路的左鶴林戰鬥羣正在繼續向西進攻。

左鶴林的風格與李井槐完全不同,他就是那種寧願冒風險,也要儘量突襲敵人的將領。

這種人,把握住機會就很容易創造名垂史冊的輝煌勝利,但一旦翻車,他就是歷史笑話。

但左鶴林完全不在乎,何況他的部隊大部分都是吐蕃人,這些人現在連外蕃都算不上,就算全死了也沒人心疼。

因此,左鶴林就像脫繮的野馬,一路狂奔。

十月底,進攻開始的時候,左鶴林率領兩萬漢蕃從青海湖邊誓師出發,十一月初八就攻克涼州,切斷了党項甘州軍司與興靈之間的聯繫。

這實際上也是切斷了西域諸國與黨項人的聯繫——這些小國都是僞夏的朝貢國,雖然更西邊有帕爾斯的重壓,但在這種宗主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還是有可能出兵增援的。

左鶴林風一樣的行軍速度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比如從甘州匆匆趕向興靈的党項軍,就完全沒能想到華軍居然在這裡有兩萬大軍。

十一月初十,党項甘州軍司和西平軍司(駐紮瓜州)的部隊在涼州城下被左鶴林全殲,兩萬大軍只有不足一千人逃出戰場,而且他們沒法繼續前往興慶府方向,只能原路返回甘州。

失去了全部補給的潰兵,走幾百裡荒無人煙的地區,即使華軍不追擊,能有多少人或者回去也是個問題。

何況左鶴林這種性格,怎麼可能不追擊?

全殲党項兩個軍司之後,左鶴林在部隊中挑選三千漢蕃精銳騎兵,一人雙馬,沿着党項人東來的道路向西急進。

十一月十三日上午就抵達甘州城下,此時少數潰軍纔剛剛回家,左鶴林騎兵幾乎是在守將知道東進部隊被全殲的同時,直接衝進城內。

當天,左鶴林陣斬甘州軍司正將,甘州易手。

第612章 西域1第655章 南北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20章 逼迫第137章 私仇第7章 歡呼第321章 交換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126章 生產第50章 破寨2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340章 缺點第583章 產業鏈第319章 戰2第98章 備戰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555章 開打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595章 選擇第101章 備戰3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373章 財政2第749章 周史案第475章 和平第378章 敵人第442章 賀使1第394章 伐高麗6第366章 盈利第642章 父親第173章 緊迫第70章 信使第357章 劫掠2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372章 財政第444章 烽燧第679章 邕州3第613章 西域2第141章 起航第42章 分享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365章 教訓第629章 去江南第654章 南北1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152章 採購第475章 和平第105章 背叛第227章 留人第541章 落幕第265章 汗位第289章 勝利1第99章 宣言第3章 女孩第347章 海軍第486章 選擇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393章 伐高麗5第614章 興靈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44章 菜鳥第4章 夜戰1第66章 153第374章 憂心第261章 戰黃河4第39章 備戰2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80章 青州軍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643章 父親2第537章 等待第243章 進軍2第305章 兵變2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659章 釣魚第265章 汗位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761章 暹羅第407章 宣傳第91章 戰利品第216章 祝家莊3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630章 安全第23章 不妥協第517章 世侯1第622章 閒暇第142章 談話第9章 得失2第385章 滅蝗2第393章 伐高麗5第98章 備戰第172章 困難第70章 信使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254章 幫助第442章 賀使1
第612章 西域1第655章 南北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20章 逼迫第137章 私仇第7章 歡呼第321章 交換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126章 生產第50章 破寨2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340章 缺點第583章 產業鏈第319章 戰2第98章 備戰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555章 開打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595章 選擇第101章 備戰3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373章 財政2第749章 周史案第475章 和平第378章 敵人第442章 賀使1第394章 伐高麗6第366章 盈利第642章 父親第173章 緊迫第70章 信使第357章 劫掠2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372章 財政第444章 烽燧第679章 邕州3第613章 西域2第141章 起航第42章 分享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365章 教訓第629章 去江南第654章 南北1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152章 採購第475章 和平第105章 背叛第227章 留人第541章 落幕第265章 汗位第289章 勝利1第99章 宣言第3章 女孩第347章 海軍第486章 選擇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393章 伐高麗5第614章 興靈1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44章 菜鳥第4章 夜戰1第66章 153第374章 憂心第261章 戰黃河4第39章 備戰2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80章 青州軍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643章 父親2第537章 等待第243章 進軍2第305章 兵變2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659章 釣魚第265章 汗位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761章 暹羅第407章 宣傳第91章 戰利品第216章 祝家莊3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630章 安全第23章 不妥協第517章 世侯1第622章 閒暇第142章 談話第9章 得失2第385章 滅蝗2第393章 伐高麗5第98章 備戰第172章 困難第70章 信使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254章 幫助第442章 賀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