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問題(一)

劉錫命在一旁聽着張元龍充滿龍驤團風格的發言,心中感到有些好笑,果然還是套路得人心。

因爲設置了思政官的緣故,龍驤團的小子們不知不覺地就養成了表忠心的習慣,張元龍的話裡話外也都充滿了這種意味。

對於這一點,劉錫命當然是大力贊成,就算擱在現代各位大佬們還要學會政治表態,何況自己這麼一艘小船。

轉念一想自己還真是牛逼,無意中就將警察部隊開始朝龍驤團這種模式進行轉型,將來恐怕也有必要在警房設置思政官了。

不過有張元龍這麼一個親衛屯出身的親信長官掌權,想必警察這邊也翻不了天。

“譁”

“警房待遇這麼高!”

“那不就相當於進了龍驤團嗎,哈哈哈,我要去報名。”

果然,聽到警察待遇類比龍驤團,一幫因爲年齡原因無緣進入龍驤團的青年全都興奮起來,嘰嘰喳喳討論個不停,廣場上的陰霾氣氛也彷彿一掃而空。

劉錫命面帶微笑地看着場下衆人熱議起來,這麼說來自己還要感謝黃明等人,要不是有他們引起自己的注意,從而提醒自己改革制度,還不知道以後會因此遭受多大的損失。

現在有了這些手段善後,劉家村的管理體系終於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自己也得以加強了對村子的實際控制能力。

見張元龍說完,劉錫命一個大步向前佔據臺上的主位。

“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回頭會有任命通知在食堂前面張貼,大家注意查看,行了,散會吧,下午繼續上工。”

人羣終於從今天的衝擊中走了出來,大家開始三三兩兩的朝廣場外散去,當然這其中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舅舅請慢走,咱們爺倆談一談。”

等到人羣散的差不多了,劉錫命開口將陳翊定留了下來。

“嗯?怎麼?”

陳翊定還沒有從剛纔天罰事件中回過神來,聽到劉錫命叫他,他愣了愣才反應過來。

劉錫命隨意地指了指江邊,“咱們去江邊遛一遛吧。”

“哦,好。”

冬天裡的嘉陵江一片蕭瑟,江中不少淺灘全都露了出來,到處都是雜草叢生,根本沒什麼看頭。

加上一陣陣寒風吹的刺骨,劉錫命陪着陳翊定溜達了一會兒,終於忍不住挑起話題問道。

“今科縣試,舅舅準備的如何?”

陳翊定聞言從愣神中走了出來,有些尷尬地笑了笑,“哎,盡人事聽天命吧。”

經歷了工房這件事的打擊,他的心氣明顯有些低迷。

“哈哈哈,舅舅說笑了,你備考多年,想來把握不小。如今馬上就要考試了,我打算向上仙多求一些靈水,供咱們村子裡要參考的學子飲用。”

見陳翊定耳朵一下子豎了起來,劉錫命心頭好笑地繼續說道:

“舅舅沒有飲過此水,是以不知道它的奧妙,此物來自三十三天之上的中天紫微宮,凝結天地精華而成,飲之使人耳聰目明、思如涌泉,正適合備戰科場。”

“只是……”

陳翊定在村子裡面待了這麼久,哪裡不知道這靈水的效果,只是他曾經批評過劉錫命搞這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爲了顧及顏面,所以一直不肯低頭而已。

但是到了現如今這種關鍵時刻,他哪裡還按捺的住,立刻追問道:“只是什麼?”

劉錫命嘿嘿一笑,“只是不知道舅舅心意,外甥有些猶豫要不要替舅舅也求一份。”

我要,這麼好的東西當然要!

陳翊定心中瘋狂吶喊,他使勁抽了抽麪皮,做出一副風輕雲淡的姿態,裝作隨意地說道。

“按說我輩讀書人本不應該依賴這等外物,但是既然你有一片孝心,我這個做長輩的也不好總是推辭,下次你便也替我求一求吧,求個心安嘛。”

哈哈哈,劉錫命見陳翊定一副都是你求我我才答應的表情,差點兒沒笑噴出來。

不過這正合他的意,有這件事情打底,待會兒自己要說的事情也就好辦多了。

他趕忙點頭笑道:“那好,下次我一定替舅舅也求一份。”

“如今舅舅既然要備戰縣試,想來也沒有太多精力管理家中事務,現在工房事務繁雜,憑白耗盡了舅舅心力,外甥有意讓你卸一卸擔子,以後你只負責丁房事務,空出來的時間正好練習時文,不知舅舅覺得如何?”

陳翊定一下子沉默了,原來關節在這裡。

今天上午得知工房出事的時候,他心裡就有了些準備,本來見剛纔的會議沒有提到他自己的事,他還以爲劉錫命已經將此事揭過了,卻沒想到該來的還是跑不掉。

陳翊定心裡還不是委屈的緊,工房就這麼點兒人手,卻要負責好幾個下屬部門的管理,出些事情當然是也正常。

不過話是這麼說,劉錫命既然主動開口,還能顧及到他的面子,這倒是讓他心裡的牴觸情緒降低了一下。

“如此甚好”,陳翊定沉默了幾分鐘後終於點點頭,“我早就覺得工房人多事雜,不利於我輩修身養性,如今正好趁着縣試的關頭將其交出去,只是這接任的人選你可有打算?”

劉錫命有些猶豫了,他只想到要趁着這個機會削減陳翊定的職權,卻還沒想好後備人選。

陳翊定馬上見機提議道:“既然你還沒想好,那我便提議一個,土建局協理程力行爲人恭謹、做事勤勉,倒是個掌管工房的好人選。”

程力行這人劉錫命當然知道,土建局的工作也算開展的比較順利,村子裡幾十棟大小房屋和道路的修建工作都在穩步推進。

但是既然好不容易將陳翊定從這個位置擼了下來,劉錫命怎麼可能還任陳翊定繼續提名下一任。

因此他馬上打個哈哈先忽悠道:“這事我先想想,到時候再拿到主管會議上討論討論。”

陳翊定一聽這明顯敷衍的話語,面上頓時有些不好看,不過劉錫命已經定下了調子,他再追問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果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劉錫命見此情況在心中嘆了口氣,繼續陪着陳翊定扯起閒篇來。

當然,對於陳翊定想要繼續插手工房這件事,劉錫命雖然有些不爽,卻也不至於想東想西。

屁股決定腦袋,陳翊定畢竟主持工房這麼久,對於人事問題有些想法也屬正常。

只是這新任的工房主事確實是個問題,現在劉家村的高級幹部和初級幹部都還算完備,獨獨缺了能夠充當中流砥柱的中層幹部。

現在驟然讓他提拔,也頗有些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感覺。

從江邊回來後,劉錫命便一直待在屋裡冥思苦想,但是算來算去,總覺得有些事情擺不平。

而且還有更爲關鍵的事情,劉家村的制度建設是在逐步完善了,但是思想建設方面卻依舊沒有太大的進步,物心學到底適不適用於現在這個時代,劉錫命心中還有些拿不準,這其中光是他想到的問題就已經夠讓他頭大了。

這時房門“吱呀”一聲響了,劉錫命不用擡頭都知道,肯定是竇玉泉進來了,否則李彪不會不進行通報。

“怎麼想起到我這兒來,可是又想討論物心學?”

“只不過正如聖人所云,‘道之以政,齊之以法,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如今你雖然成立了治房專司監督查探,然則長此以往,百姓畏之而不愛之,倘遇大事,仍恐有臨陣倒戈之嫌。”

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二百九十四章 錦衣生變第六百七十八章 呂宋漢王(十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亂(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廠(二)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五十四章 戰後總結第九十五章 學子聚會 一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鬥(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縣(九)第五百九十九章 龍歸大海(三)第五十章 明軒不明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檢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七百零四章 驅逐靼虜(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蘇氏兄弟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二百八十七章 府城角力(九)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三百五十五章 復社衆人第七百零二章 驅逐韃虜(十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五百零五章 賑濟京城(七)第六百四十章 另立新君(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頭賣藝第三百四十一章 賄賂中官(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四百七十章 佔領呂宋(十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十章 府城見聞 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購買軍械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離火(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縣(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五百零八章 治理呂宋(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八十七章 煉製鋼鐵 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虜請和第十八章 還清欠債第六十二章 智退敵兵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救疫河南(十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圖謀宗室(八)第六百章 督師中原(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第三十六章 求學鄉里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一百零二章 再鬥黑虎 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達成都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復社衆人第九十四章 謝府談話第五百四十七章 救疫河南(九)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家生變(六)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凱當官(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四十七章 修牆建房
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二百九十四章 錦衣生變第六百七十八章 呂宋漢王(十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亂(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廠(二)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九十九章 再鬥黑虎 一第五十四章 戰後總結第九十五章 學子聚會 一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鬥(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縣(九)第五百九十九章 龍歸大海(三)第五十章 明軒不明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檢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七百零四章 驅逐靼虜(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蘇氏兄弟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二百八十七章 府城角力(九)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三百五十五章 復社衆人第七百零二章 驅逐韃虜(十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第五百零五章 賑濟京城(七)第六百四十章 另立新君(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頭賣藝第三百四十一章 賄賂中官(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四百七十章 佔領呂宋(十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十章 府城見聞 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購買軍械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離火(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縣(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五百零八章 治理呂宋(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佔領呂宋(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八十七章 煉製鋼鐵 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虜請和第十八章 還清欠債第六十二章 智退敵兵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救疫河南(十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圖謀宗室(八)第六百章 督師中原(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五百五十九章 救疫河南(二十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第三十六章 求學鄉里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一百零二章 再鬥黑虎 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達成都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復社衆人第九十四章 謝府談話第五百四十七章 救疫河南(九)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家生變(六)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廣(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凱當官(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四十七章 修牆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