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

劉錫命沒有給其他人發言機會,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研判。

“我認爲,天下最終會被流賊所奪取,原因在於,一旦中原諸省糜爛,朝廷對於東南這個天下最大的財稅來源就會進一步失去控制。”

“沒了財源,朝廷的可用之兵將會更加稀少,到時只要流賊中有明智之士,率兵直撲京師,則其必然一鼓可下。”

陳翊定一臉不信的表情,“不會吧,要想攻打京師,必須先繞過山西或是河北,這兩地兵馬衆多,怎麼可能被流賊一鼓而下?”

劉錫命臉上露出一絲冷笑,他反問陳翊定道:

“舅舅近來在京中待了兩個多月,對於這些官員的做派可有了解?”

“如今天下,除了少許正直之士,人人皆以貪墨爲習,視擔當任事如虎,大家所想者不過是但求無過不求有功,如此情形,你能指望他們抵擋流寇嗎?”

黃宗會長嘆一聲點頭道:“社長所說不錯,宗會久在士林,長知大部分士子心中所想,大家想的都是自己寒窗苦讀數十載,能夠考上做官那自然是靠的自己本事,與皇帝朝廷有何關係。”

“既然受苦這麼久,不少人家中妻兒老小也跟着吃了幾十年苦頭,那當官之時更是要將這些連本帶利全都賺回來,加上上行下效,官場風氣已然非人力可以扭轉。”

“所以我們纔要革命”,劉錫命手中的棍子在地圖上敲了敲,語氣十分堅定。

“但是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朝廷養士三百年,對於士人不可謂不優渥,但是如今卻出現這種情形,實在叫人難以置信。”

黃宗會眉頭緊皺,說出來的話充滿了苦惱。

劉錫命看向衆人道:“出現這種情況,一來和澤望方纔所說的有關,士子辛苦數十年,自然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付出體現出價值,在大多數人眼裡,這種價值便是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的。”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國人國民性中的官本位主義和社會利益分配方式的畸形,因爲這兩者,百姓想要出頭,只能走當官一條路,必然導致其中混雜許多濫竽充數之人。”

“算了,又說跑題了。”

見大家又聽得聚精會神,劉錫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將話題拉了回來。

“繼續說剛纔的天下大勢,方纔我說了,流賊很有可能奪取天下,但是請大家注意。”

“流賊之所以稱之爲流賊,便在於根基不穩,就算他能打下天下,也是外強中乾,如今建虜已然稱帝建國,等到那時他們必然不會袖手旁觀。”

“況且流賊本身也沒有治理地方的能力,因此我判斷,這兩方很有可能一戰。”

“實不相瞞,我曾帶領李彪等人和建虜有過一戰,雖然斬首千餘,但是建虜野蠻兇殘、不懼生死的樣子依然時常在我腦海裡浮現,因此我覺得,建虜很可能會贏。”

“什麼?你和建虜對戰過?”

黃宗會的注意力沒有放在劉錫命所說的建虜可能會贏上面,反而一臉驚詫地關注起親衛營大戰建虜的事情。

見杜良驥、雷洪其他十來個士子也一臉求知慾地看向自己,劉錫命只好朝李彪擺了擺手,示意他詳細介紹一下當時的情形。

看來今晚是別想睡了,劉錫命心中哀嘆。

聽李彪滿臉興奮、唾沫橫飛地將上次的情形說完,黃宗會等人又差點兒炸開了。

劉家竟然和建虜直接對戰過,還取得這樣大的成績,一衆社員都有些如夢似幻。

劉錫命見狀只得輕咳幾聲,將大家從震驚中拉了回來。

所說有些打斷了自己的思路,但是看到黃宗會等人變得更加堅定的眼神,劉錫命又覺得似乎不是壞事。

“大家來看地圖,按照這種思路,中原五省,連帶北方三省,都會是將來的主要戰區,爲了火中取栗,咱們必須要選定區域,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根據地。”

劉錫命手中的棍子朝湖廣、河南、陝西、四川交界的位置畫了一個圈。

“這裡,就是我所規劃的根據地位置,這塊地方流賊衆多,官吏急缺,咱們想要去吏部求職也要方便許多。”

“除此之外,流賊經常在這些地方來來回回,也給了咱們隱蔽發展的機會,可謂是絕佳的根據地區域。”

杜良驥提問道:“社長是想派我們到這些地方擔任縣令,然後再控制全縣?可是一縣之中還有豪紳佔據地方,胥吏把持政務,光我們能有什麼用。”

“嘿嘿,你說到了點子上”,劉錫命狡猾一笑。

“我劉家早已在村中推行義務教育,如今村子裡讀過兩年以上書的至少有3000多人,足夠充作吏員了。”

黃宗會尷尬地笑了一下,“纔讀兩年書,這怕是有些不夠吧,恐怕連字都不會寫太多。”

“哈哈哈”,劉錫命放聲大笑起來,他指了指李彪等人道:“他們這些都是才學過兩年多的人,你問問他們能識得多少字。”

李彪一臉驕傲地挺胸答道:“我不知道學了多少字,但是現下大部分書上的字我都識得,只是那些文言有些看不大懂。”

“不過如果都是白話的話,我讀起來沒有問題,另外二哥一直說了,學知識不一定要學書上的,生活中、工作中的東西都是知識。”

“嘿”,黃宗會有些驚訝地看了看身高體壯的李彪,實在沒想到他能說出這麼一番話出來。

劉錫命莞爾一笑,簡單給衆人解釋了一下劉家的學習體制。

一方面有拼音、簡體字、白話文等手段輔助學習,另一方面,對於村裡有潛力的孩童,劉錫命還提供過空間靈水幫助學習。

除此之外,在唐修遠的幫助下,劉家從湖廣先後招募了五百多名讀過書的人,其中就包括荀博文、樑益智這些出類拔萃者。

這些讀書人的加入又進一步推動了劉家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這也是爲什麼劉家近年來能夠擴張的這麼快的原因。

不同於黃宗會,杜良驥和趙向陽等人對於劉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瞭解的。

劉錫命既然敢打包票,那麼說明應該出不了什麼問題。

想到自己治下也可能出現劉家那種繁華景象,一衆人等內心都些憧憬起來。

“眼下咱們有一甲進士一名,二甲三名,三甲四名,我的打算是,除了一到兩位留在中樞幫我之外,其餘人最好都能夠下到府縣,我會派人做好對接工作。”

“至於越之方纔所說地方上的豪紳胥吏,呵呵,多行不義必自斃,到時自然會有人收拾。”

劉錫命神秘的表情讓屋中衆人有些汗顏,你就只差直說打劫了。

沉默片刻,竇玉泉率先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我申請去河南鄧州,我是二甲進士,按例不留京便可授知州。”

劉錫命點點頭,鄧州連接南陽和襄陽,漢川村就在這附近,正是最關鍵的位置。

雷洪接話道:“那我就去鄧州下面的內鄉縣吧。”

“那我去湖廣襄陽的光化縣”,趙向陽砸了一下嘴也選了個地方。

謝文樂嘿嘿一笑,“我選洋縣,這兒離我家近。”

這便被選去了四個地方,許衛只好無奈看了看衆人,笑着指了指陝西盩厔,“看來我只能去這兒了。”

“哈哈哈”

他這個表情一下子把大家都逗樂了。

劉錫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咱們陝西的屯田四分之一都在盩厔,你這兒可是關鍵,這是信任你呢。”

許衛可以算的是劉錫命的心腹,一方面兩人曾是同窗,又都是周良才的學生,另一方面許家全家都在劉家村,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劉家人。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七百零七章 新朝氣象(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五百八十七章 圖謀宗室(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鬥(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龍歸大海(一)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五百三十章 關於治理(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縣(九)第五百二十六章 佔領臺灣(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問題(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拯救官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五十章 明軒不明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縣(二)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門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裝交易(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恐嚇清軍(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會試陰謀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場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總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開關(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開關(七)第二百四十章 商業聯盟(一)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呂宋漢王(十)第三百九十三章 劉家生變(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二百四十章 商業聯盟(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掃尾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天乏術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舊宅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縣(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八十二章 城鎮規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四百一十章 劉家大婚(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獻忠兵至(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六百零三章 督師中原(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師中原(十七)第五百九十二章 圖謀宗室(九)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開關(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明丞相(五)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五百八十章 救時司徒(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盧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離火(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八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莊激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五百零九章 爭奪海權(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爲紅顏(一)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獻忠兵至(三)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一百四十七章 購買軍械第二百三十章 夜間突襲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
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七百零七章 新朝氣象(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五百八十七章 圖謀宗室(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堂爭鬥(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龍歸大海(一)第四百零八章 籌建教堂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五百三十章 關於治理(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縣(九)第五百二十六章 佔領臺灣(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二百零二章 思想問題(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拯救官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五十章 明軒不明第三百零七章 名振府縣(二)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門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裝交易(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恐嚇清軍(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會試陰謀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場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總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開關(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開關(七)第二百四十章 商業聯盟(一)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呂宋漢王(十)第三百九十三章 劉家生變(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二百四十章 商業聯盟(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掃尾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天乏術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舊宅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縣(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八十二章 城鎮規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四百一十章 劉家大婚(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獻忠兵至(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六百零三章 督師中原(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師中原(十七)第五百九十二章 圖謀宗室(九)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開關(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明丞相(五)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五百八十章 救時司徒(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盧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貴人相助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離火(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八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家生變(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救時司徒(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莊激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縣(七)第五百零九章 爭奪海權(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師中原(十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爲紅顏(一)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獻忠兵至(三)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四十章 私塾同窗第一百四十七章 購買軍械第二百三十章 夜間突襲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氣象(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