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怨滿南國(下)

ps:第二更送到,求推薦票

“東京”這個越南地理概念,在法國人眼中有着三種不同的理解,多數場合是指整個北越地區,相當於中國人所稱“北圻”,某些場合是指北越的河內省,而很多時候,他僅僅是指河內城。

河內,或者叫作升龍,是個歷史悠久而反應遲緩的城市,一切激動人心的事情都與它無關,任何狂瀾都在這個城市都會掀起一點點浪花,幾十年前西山朝建都於此的時候,西山皇帝在寫給乾隆的書信中就直接了當地承認:“此地無王氣久矣。”

因此當北圻軍務統督黃佐炎的旗幟出現在河內的時候,沒有掀起任何的浪花,河內人只是看了旗幟一眼,然後冷漠地避開了。

黃佐炎的公館設在帆行街,背後便是岑公巷,因此黃佐炎沒直接回公館,而是轉身對幾個下屬說道:“去岑公祠。”

這岑公祠大有來歷,乾隆年間十全老人用兵安南,結果被西山朝打得大敗,田州知府岺宜棟遭越軍圍攻自溢而亡,後來河內華僑特意在岑公巷建祠奉祀,現在黃佐炎就很有興致:“着實可惜,這一回沒法建個黨公祠。”

他方纔得了兩個訊息,心情甚好,只是部下卻有些不解了:“唐國黨敏宣告挫,如何是好事?”

黨敏宣是馮子材的部將,這人吹噓拍馬很是在行,可是剛與李揚材接仗,就吃了一場大敗,折兵數百,只是黃佐炎一點也放在心上:“黑旗軍接陣獲勝,敗李揚材,已經替我朝壓住了陣腳。”

可是幾個官員仍是緊鎖眉頭,這李揚材聲勢浩大,現在在北越攻城掠地,屢屢得手,眼下雖請得黑旗軍和清軍十餘營助戰,但是勝負尚屬未知,這統督大人是否太樂觀了些?

黃佐炎卻是喜道:“大局初定,大局初定,何懼他李揚材,我只求唐國大兵未再演昔年孫士毅舊事,特來岺公祠進香。”

孫士毅就是率清軍入越的統帥,乾隆號稱十全武功,但是南征北戰,無不受挫,嘗集天下之力攻數萬金川,十餘載方克,詳列十全武功,多有難堪之處,而孫士毅入越更是完敗,折兵至七千之多,越國得而復失。

黃佐炎在北越這批官員中,才學尚佳,尤擅權謀,他掂起三根清香,一邊進香一邊說道:“李揚材敗亡已是定數,我只求馮帥早定此獠。”

“他既是客兵,來攻我南國已是不利,他全無後援接濟,我朝卻有援兵源源不斷,我憂心者,不外黑旗軍搖擺不定,大清坐視不理,劉二既已出兵,我心大定。”

“他稱王太早,目標太早,大清不能容之,那便自取死道,他勝趙沃,敗黨敏宣,那是十死無生之途。”

大清朝在藩屬問題一向最好面子,如非孫士毅那等摻敗,絕不可收手,尤其是此次尤爲難堪,二品大員率從入越作亂,那簡單就丟盡了大清朝的面子。

李揚材目標太大,他入越不及一月,趙沃已領兵出關,接緊着黨敏宣也奉馮子材令出關,李揚材敗趙沃,敗黨敏宣兩役,只是引出大清的更大關注。

“黨敏宣既敗,馮帥必然出關,馮萃亭統兵三十年,掌兵數十營,他李揚材豈能長久。”

馮子材駐節柳州,他若出關,必是動用西省防軍主力,若戰事再加僵持,還可以繼調東省勇營。

如此一來,李楊材或許能獲幾個小勝,但是他同時要面對越軍、黑旗軍、清軍這座泰山,憑他一點微力,豈能迴天?

一想到這,黃佐炎得意不已,不由念起了胡春香挽岺宜棟的一首絕句:“翹首遙望匾高懸,太守祠堂立山巔。”

至於後兩句,他就不必念出來了,卻在他得意洋洋之際,卻聽得有人飛奔而來:“統督大人,山西有警。”

山西可以說是北寧的後路,黃佐炎那是驚惶不定,連聲問道:“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細加詢問之後,黃佐炎才得知詳情,心神依舊不定:“竟是柳字營,欺人太甚,破我海陽不說,竟然還敢到山西殺我將士,着實太恨……”

須知這一役死傷盡皆是黃佐炎平時極看重的將卒,這有若斷他一指,旁人連聲道:“快令山西總督和黃守忠派兵平之,萬不可養虎爲患!只是柳營洋槍甚多,須小心行事。”

“不!”黃佐炎心念一動,略作權衡:“現在國朝用兵平定李揚材,萬萬不可出現什麼意外,通知山西總督,給柳字營送去勞軍肥牛兩頭,大豬四隻,大米五十石,以彌平誤會,慰勞柳營!”

他重重呼了一口氣,然後又定下決心:“待我平定李揚材,柳字營你就給我洗淨脖子,我一個也不放過!”

一羣人都贊黃佐炎妙算如神,細細想來,這柳字營破海陽,掠廣平,據傳有後門快槍百杆,器精械利,尋常官軍根本不是,在與李揚材交戰的節骨眼,怎容山西這後路有失,還是統督大人的法子更穩妥。

黃佐炎又道:“他柳字營既然要來黑旗軍,我便讓劉二頭痛,現在鎮守山西的是誰?黃二?”

“黃二平時防堵河陽,現在鎮守山西的是吳鳳典。”

“吳鳳典?好!黑旗之中,吳鳳典最得劉二信任,我便把山西的防區都讓給他柳營,看他劉二會有什麼反應。”

“高明!高明!讓他們狗咬咬。”

只是對付一支流竄北越的柳字營,人槍不過數百,總督北圻軍務的黃佐炎都只能用權謀算計,不敢堂堂正正接仗,恰好似黃佐炎沒念出來的兩句胡春香絕句:“如我能變男兒漢,英雄事業反掌間。”

南國已無男兒漢。

ps:第二更送到,求推薦票

第39章 相見歡(中)第91章 報復第73章 貸款(下)第152章 火海第211章 反正(中)第215章 長江(上)第8章 試槍(上)第40章 授業(中)第201章 北伐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4章 戰利品(下)第67章 出資第14章 衆志(上)第127章 洪流中的戰果第199章 猛虎撲羊(上)第21章 儀式(下)第144章 野心第16章 勝負(上)第159章 佈局第4章 戰利品(下)第8章 試槍(下)第11章 石遊擊(下)第171章 戰局發展第162章 唯一的生機第141章 白刃衝擊第120章 籌劃第152章 火海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212章 潰滅(下)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42章 暗流(上)第213章 生死線(上)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172章 最後的底線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上)第57章 風雨第86章 授課第215章 長江(中)第210章 降兵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207章 出師(中)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185章 妥協(上)第127章 洪流中的戰果第21章 儀式(中)第31章 成軍(上)第188章 王德榜的威脅第16章 勝負(中)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14章 衆志(上)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40章 授業(上)第7章 連珠(下)第56章 葉成林第215章 長江(中)第183章 敗北(上)第19章 餘波(下)第40章 授業(下)第70章 速勝第72章 婚禮(下)第22章 交易(上)第15章 海陽(下)第99章 巴尼廟第30章 怨滿南國(上)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22章 交易(中)第35章 羅教(下)第205章 決心(上)第208章 決心(上)第121章 各有打算第31章 成軍(上)第42章 暗流(上)第207章 出師(中)第107章 死鬥第130章 交鋒第197章 女校第211章 反正(下)第28章 衝突(下)第37章 新容(上)第4章 戰利品(下)第182章 乘勝(上)第59章 烏鴉營第204章 桂林(上)第213章 生死線(下)第7章 連珠(上)第30章 怨滿南國(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120章 籌劃第165章 決定第167章 交趾支那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32章 進展第144章 野心第123章 四柱廟第207章 出師(下)第150章 女官第75章 採購(上)第47章 逆推第89章 殘局第205章 決心(中)
第39章 相見歡(中)第91章 報復第73章 貸款(下)第152章 火海第211章 反正(中)第215章 長江(上)第8章 試槍(上)第40章 授業(中)第201章 北伐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4章 戰利品(下)第67章 出資第14章 衆志(上)第127章 洪流中的戰果第199章 猛虎撲羊(上)第21章 儀式(下)第144章 野心第16章 勝負(上)第159章 佈局第4章 戰利品(下)第8章 試槍(下)第11章 石遊擊(下)第171章 戰局發展第162章 唯一的生機第141章 白刃衝擊第120章 籌劃第152章 火海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212章 潰滅(下)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42章 暗流(上)第213章 生死線(上)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172章 最後的底線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上)第57章 風雨第86章 授課第215章 長江(中)第210章 降兵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207章 出師(中)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185章 妥協(上)第127章 洪流中的戰果第21章 儀式(中)第31章 成軍(上)第188章 王德榜的威脅第16章 勝負(中)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14章 衆志(上)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40章 授業(上)第7章 連珠(下)第56章 葉成林第215章 長江(中)第183章 敗北(上)第19章 餘波(下)第40章 授業(下)第70章 速勝第72章 婚禮(下)第22章 交易(上)第15章 海陽(下)第99章 巴尼廟第30章 怨滿南國(上)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22章 交易(中)第35章 羅教(下)第205章 決心(上)第208章 決心(上)第121章 各有打算第31章 成軍(上)第42章 暗流(上)第207章 出師(中)第107章 死鬥第130章 交鋒第197章 女校第211章 反正(下)第28章 衝突(下)第37章 新容(上)第4章 戰利品(下)第182章 乘勝(上)第59章 烏鴉營第204章 桂林(上)第213章 生死線(下)第7章 連珠(上)第30章 怨滿南國(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120章 籌劃第165章 決定第167章 交趾支那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32章 進展第144章 野心第123章 四柱廟第207章 出師(下)第150章 女官第75章 採購(上)第47章 逆推第89章 殘局第205章 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