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便是此處?”
一隻靈猴,着衣冠,站在石碑前,左右打量。
便見此際清幽,草木幽深,一條山道直通幽處。
來時路上,山澗石橋,瑤草噴香,煙霞散彩,日月搖光,自有清靜意,使人心寧氣清,靈臺空明。
“果真有神仙居於此,不曾騙我。”
順着那砍柴樵夫的指引,一路行至此地,眼見這般景象,讓猴王欣喜不已。
回頭再看來時之路,頓覺這登山之路也沒有那般漫長了。
洞府大門緊閉,悄無人煙,倒是一頭異獸懶洋洋地趴在洞府前,斑駁日光灑落在鱗甲上,碎金一般,燦燦奪目。
卻是一頭神俊的麒麟,一身明黃色鱗甲,頭角崢嶸,正啃着一枚玉石,斜眼打量着他。
麒麟伏崖,顯祥瑞之相。
玉石碎,嘎嘣脆,卻是聽得猴王下意識後退了一步。
不知怎的,看着這盡顯祥瑞、毫無戾氣的麒麟,竟讓他本能地生出一絲慌亂來。
奇怪,爲何會如此?猴王心生疑惑,這般驚嚇,他有生以來還是頭一遭。
可他分明又未曾從對方身上感受到絲毫惡意,那打量他的目光,也只是好奇。
”你是何人?來此作甚?“
那麒麟盯着他打量了一番,口吐人言道。
定了定神,猴王上前躬身道:“我不是人,是個訪道求仙的弟子,來此求見祖師。”
猙心中怪異,老爺說那有道緣之人,便是他?
聞了聞味兒,確實是當日海中仙山福地之巔立着的那塊仙石,竟是孕生出了一隻猴子來?
而且只靠着赤松子隨口唸誦的幾句《黃庭經》,便能一步步踏入道境,來到這裡,道性確實不凡。
老爺煉化的這座心相之境,道心不生,便走不到此處來。
那一條登山的路,卻是一條向道之路,行至此地,便也到了自身的靈臺方寸間,道性顯露,望道如觀日月於天,雖不得即,卻已可見。
猙自身可是真正的先天生靈,論根腳比起聖人弟子也不差的,道行也不淺,眼光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不過行至猙並非顯露的真身,老爺讓它與玉霽掩去本來面目。
玉霽倒是簡單,只需將她那一頭銀髮與麒麟角藏起來便是了。
可作爲不曾化形的異獸,猙卻是有些犯難。
老爺說它生得太過於猙獰凶煞,不夠祥瑞。
明明此前老爺還說它威武有氣勢來着。
老爺叫它變幻得祥瑞些,猙便只得化作瑞獸模樣。
思來想去,它選擇了玉霽的麒麟族,這可是洪荒聞名的祥瑞族羣,聖人欽點。
同時,它對於麒麟族最是熟悉,變幻起來最容易。
變成龍族它是不敢的,那縛龍索太危險,況且龍族在老爺那裡也不討喜。
“你且先等在此處,祖師要見你,自會喚你進去。”
上上下下打量一番之後,猙便是收回了目光,隨口說了一句,便閉目酣睡,不再搭理對方。
猴王點頭應是,頗有些拘謹,退到另一側站定,不知爲何,這麒麟看着倒也和善,卻總讓他本能地想離遠些。
並未等多久,便見洞府石門打開,一名道童從門中現身。
目光掃過,徑直落在了猴王身上。
“你便是那來此求道的?”
道童目光澄澈,純淨不染,靈氣孕生,在其眼中,似有山川之神秀孕育,嬌小的身形,卻令人有種面對浩瀚大地的磅礴之感。
“祖師讓我來引你進去,你隨我來。”
玉霽指了指猴子伸手一引,示意其跟着進洞府去。
猴王看其伸手指來,下意識便是往旁側一躲,那種古怪的恐慌之感再度升起,讓他疑惑不解。
面對山中狼蟲虎豹,他不曾避過,面對海中風浪滔天,他也不曾畏懼過,面對衆人圍觀逗弄,他心平氣和。
可剛到此處,見那麒麟啃玉石磨牙,這仙童隨手一指,他總沒來由的心生慌亂之意。
以他那天生識人的靈通之意,分明看得出來,對方對他毫無惡意,這是爲何?
玉霽見其古怪行徑,疑惑地歪了歪頭,轉而看了一眼變幻成她族人模樣趴在那裝石像的猙,眼中帶着疑問:這猴子怎得一驚一乍的?看起來膽子很小。
老爺不是說他膽大包天嗎?
“這就來,這就來,有勞仙童前頭引路了。”
猴王也不知尷尬爲何物,似模似樣地整了整衣袍,跟着玉霽進入大門之中。
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玲瓏雅緻,卻又自然融於天地間,和諧親洽,不顯半點突兀。
不見奢華之氣,卻有琉璃通透之意,不染凡塵,方寸之間,卻有天地無垠,自在無所拘。
一方瑤臺,臺前三四十人各坐蒲團之上,靜心聆聽大道。
瑤臺之上,一道仙風道骨的人影端坐,寬袍大袖,手持拂塵,只是靜坐,便有氣象萬千,舉手投足,皆帶着幾分大道相合之意。
天人合一?不,更像是天地間的大道在自發與之親近,應和於他。
我不就道,而道自來就我。
道童將猴王領至此處,便是站回了瑤臺最近前。
那三四十人此時也轉頭望來,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這新人,有些好奇。
眼見只是一隻猴子,雖然詫異,卻也只是詫異。
赤松子從九霄山選來的這一批弟子門人,本就都是些新入門的弟子。
又按照元易所要求那般,特地選取心性純良之輩,心思反倒更單純些。
而且,這些弟子實際上也不知道這裡到底是什麼地方,只說是優秀弟子的福緣造化,可聆聽祖師講道,錘鍊道心。
事實上,他們也是經過了一段登山之路,方纔進到這裡,到來有先有後。
本就是新弟子,彼此相熟的不多,進了這裡才相識。
眼見又來了新人,也只當是與他們一般新拜入九霄山的弟子而已。
雖然這弟子是隻猴子,顯得有些稀奇。
可九霄山作爲曾經截教之下的一方頂級仙門,招收弟子門檻不低,門規也頗爲嚴格。
但在招收弟子方面,反倒很有些隨意,或者說就是隨心所欲,也不問出身,不問種族。
相較於截教,只是定下了嚴苛的門規,僅此而已。
與闡教一般,門規森然,規矩之內,則又很是寬鬆,不去觸犯門規,隨意你如何也無人過問。
不過也正因爲此,門規每每都要做增補,據門中傳言,每一條門規的增補背後,總有些離奇的事情曾發生過,僅僅只是一本門規,其中故事就足以書寫一本傳記。
門中除了人族之外,也不乏其他族羣修行者,重要的只是一點,謹守門規。
所以縱然是見來了一隻靈猴,也只有稀奇,而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