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梅家園子

薛蟠的嘴巴張的可以塞進一個雞蛋了,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居然自己真的過了院試了,真的成爲了秀才了,雖然是倒數第二名,可是好歹也是過了,從此就是一個光榮的秀才的身份了。

想想自己的考試,薛蟠這個時候想着,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考試的時候,因爲他真心的對着自己這一次的考試沒有什麼把握,也沒有什麼必須成功的信念,所以這做題目的時候,那是隨意的很,些八股的時候更是沒有去想怎麼修飾,怎麼盡善盡美,而是一股腦兒的把自己腦子裡想什麼就寫什麼!卻不想就這樣一片隨性的文章,居然就過了!

薛蟠是不敢置信,而薛訊那就是驚喜的不知所以了,直接讓人在門口放鞭炮,放的半條街都是紅紙屑,那張已經佈滿了菊花紋的老臉更是喜得眼睛都沒了,鬍子都翹了。

兒子才十二歲啊!這就是秀才了,雖然名次不怎麼樣,可是怎麼看都能算是神童了,這薛家出了這麼一個神童,簡直就是祖上八輩子積福了。或許自己該好生的辦一次祭祖的事兒,讓族人們好生和祖宗們說道說道,讓上頭的祖宗們也高興高興,順帶也督促一下,讓他們在加把勁,把兒子再往上推推。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薛訊的腦子已經不是一般的不着調了,絕對屬於神展開啊!這都把祖宗們都安排上活計了,要是讓他那些個什麼爺爺,祖爺爺,知道了,都能從墳地裡氣的爬起來。

薛王氏更不用說了,一疊聲的讓人去報喜,讓人準備放賞,當然更重要的是他覺得就憑着如今這薛家的上升勢頭,自家兒子,閨女的婚事,那是又可以把挑選的人選往上頭提上一檔次了。當孃的,無論是什麼時候,對於兒女的婚事那是最重視的了。

還有那些族老們,那些薛家的親朋好友們,一個個也興奮的不行,不說上門道喜的不斷,就是給薛蟠和薛寶釵說親的也愈發的多了起來,還有一些對於薛蟠這個新出爐的神童抱有好奇的,想要討教的,或者是惡意的揣測這是不是暗箱操作的,反正就半個月的功夫,薛家的大門直接磨得下降了好些。

這下子,不說是薛蟠了,就是薛訊夫妻也有點受不住了,這也太折騰人了,就是薛誠那裡也去了不少的人,把他折騰的不輕,特別是有個姓梅的舉人,還提出想要定娃娃親,還是給薛寶琴!

當薛蟠聽到姓梅的,還是目標定下了薛寶琴之後,腦子裡的一根鉉就是一崩,一瞬間有點傻眼,說起來這薛蟠爲了自家爹,爲了二叔的身體,那是真的花費了不少的心思,甚至因爲他們都是這一二年過世的原因,生怕他們出什麼意外,都死死地綁在了金陵,沒讓他們出門,也正是因爲生怕他們出門出什麼事兒,纔在這麼一個小的年齡就去考試,雖然這裡頭原因太多,但是不得不說,用一個家有考生的理由,綁着他們呆在家裡,不出門也是有的。

而且這麼些年了,他拐彎抹角的也打聽了不少的事兒,怎麼就沒有聽說過自家二叔和什麼姓梅的人家有來往,按照原著中說的,這梅家真的不是什麼好東西啊!起先是貧寒人家,什麼都沒有,還是薛誠看着梅家的那個當爹的學問不錯,這才幫助了一二,借了些銀兩讓他能繼續科考,而人家梅老爺呢!則是用娃娃親,把自己兒子給賣出去,表示出了兩家結爲姻親,永世交好的意圖,表示出感謝,這個在這個時代來說那是很正常的,一個有錢,一個有才,兩家人家接了親,以後說不得就能共同發展了,可是不想沒有多久,這薛誠就沒了,薛家也開始沒落了,而另一邊梅家卻上去了,不說別的,人家梅老爺就成了翰林了,翰林這個官職最是清貴,梅家一來是想着薛家的沒落,沒有了利用價值,二來是不想讓人知道他借錢,賣兒子才能順利科考,三來可能是這個時候突然讀書人的性子發作,又嫌棄薛家有銅臭了,更或者,還有第四點,這梅翰林也看出了這些老牌子世家被皇帝放棄,甚至是想要開刀的可能,所以利索的把這娃娃親的事兒給拋開了。

你說沒有明說?想想,若是真的正緊的當着親家的,那麼也不會出先薛蝌帶着妹妹到京城發嫁,結果人家梅家已經外放的結果了,誰家親戚外放會不通知人的?誰家閨女十三四就急吼吼的趕着要送嫁的?所以這很明顯,那就是梅家不想守約了,所以偷溜了,想着先耽擱着,等着這薛家姑娘不能等了,也就不了了之了,還有一個就是薛家也得到了消息了,所以薛蝌也急了,生怕讓妹妹背上什麼不好的名聲,所以急着把人帶到了京城,想靠着薛蟠他們住在榮府的名頭,藉着榮府的勢力,把這婚事給坐定了。

當然這是同人裡說的大概的可能,而那些什麼判詞,什麼線索裡,也有;不在梅邊在柳邊‘這樣含糊的說法,或許別人會想着梅家的不容易,或者用梅家的角度來看這婚事的不合理之處,幫着梅家說話,可是對於薛蟠來說,他是薛家人,天然的就站在薛家這一邊,在一個,不管到底是不是吧!薛蟠都覺得定親悔婚這樣的事兒上,女子永遠是吃虧的一方。更不用說這吃虧的是自己的堂妹了。那更是不能接受。

只是在不能接受,他也沒有什麼方法要折騰梅家,因爲現在什麼都沒有發生,而梅家也不能說有多大的惡事,他也不能下什麼黑手,提前做些什麼,所以薛蟠認爲這樣的人家,最好處理的方式就是不見,不理,不看,徹底的和他們拉開距離這纔是最好的法子。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可是如今他一心不想着招惹的人,自己先找上門了,薛蟠還能不看清梅家那是什麼心思?說白了就是個庸俗勢利的小人,看着薛家如今的光景,蒸蒸日上,還有世家的底蘊,怎麼看怎麼都是一派興旺的跡象,所以這就自己貼上來了,凡是啊!這貼上門的都不會受到重視,所以就是薛誠認爲這梅老爺很有些才學,可對於梅家提出的娃娃親,也不怎麼在意了。

薛誠不是傻子,他心裡很清楚,自家到底是分出來的,不比自家大哥家是嫡支,以後給孩子說親也可能要低一些,可就是這樣他心裡也有些想法的,怎麼也要找個書香人家不是,人品,家境也要好些不是!就梅家,那破屋三間的樣子,怎麼能行!

莫不是以後一家子都靠自家閨女的嫁妝過日子?當然他也知道梅老爺這學問,考上是肯定的,就看什麼時候了,可是這一家子連個考試的費用都拿不出來,難不成,這是準備從定親開始,他們梅家一家子都要自己家養着?那到底是他家嫁閨女,還是招上門女婿?

就算是他真的不介意,給了梅家銀子,讓他們家也發達了,可是這藉着親家的銀子發達起來的梅家,以後會不會因爲這些難以啓齒的事兒,對着自家閨女芥蒂起來?更甚者,爲了讓這貧寒時的不得意不會被人知道,而對着自家閨女百般的折騰?

如今的薛誠可不是那個四處行商,家產不多的二老爺了,他在金陵待着,幫着自家大哥管着大大小小的生意,還幫着管着族學,這麼些年下來,對於人心,對於等級,對於這些寒門學子的心思,那是比着原著不知道明白了多少倍!更別說他還有個機靈到了詭異的侄子,無意中讓他知道了好幾起寒門士子發達後恩將仇報的例子。沒法子,貧寒人家,乍然富貴的,很少有人能保持原本的心性!這都是人性啊!

所以說如今的薛誠薛二老爺,雖然依然喜歡讀書人,喜歡救濟別人,可是對於這樣一眼就能看出目的的人,已經敬謝不敏了。他有錢不假,可是他情願用這個錢把孩子們從小養起,像是那些孤兒,那些依附在族學的十歲以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養了纔不用擔心他們恩將仇報。至於大人?最多給幾個錢,什麼定親,什麼結交,那還是算了吧!升米恩,鬥米仇的,誰也不想不是!

所以在這裡,在這個時空,梅家老爺依然得到了薛誠的贊助,不過也就是給了二百兩銀子,至於什麼結娃娃親?人家薛誠說了,他們總要長幼有序,到底薛家長房的薛蟠他們兄妹還沒有定親呢,他家這當弟弟妹妹的,也不好搶先。這就算是委婉的拒絕了。

人真的不能不說是極其複雜的生物,這梅家老爺聽到薛誠的話,心裡一陣的羞憤,只覺得這是薛誠他們看不起自家,覺得自家配不上他們家的姑娘,心下生恨了,還唾棄薛誠這一輩子也就是個秀才到頭了,只怕一輩子也別想當舉人了。轉身就走,當然走的時候也沒有忘記了吧銀子帶走。

薛誠顯然不知道自己借人銀子都能借出仇人來了,不答應結親,這絕對是正常的,誰家閨女不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難不成隨便來一家就立馬答應?又不是嫁不出去是吧!更別說還有人能在拿了薛家的銀子之後,還反過來嫉恨的,真可以說一句恩將仇報,不可理喻了。

不過好在有薛蟠,他在知道梅家來過了之後,立馬就找人把這梅家給盯上了,他不說知道梅家有多神奇的腦回路,只說他們原著中的那系列作爲,就對他們很沒有好感,如今和薛家又一次搭上了,他也不知道事情會變成什麼樣,好歹多注意總是好的。雖然他心裡總是想着,只要薛家繼續這樣下去,在不會有什麼人能欺辱薛家。但是那些官什麼的,還是需要注意的,梅家的老爺以後可不就是要當官的嘛!

也就是薛蟠的謹慎,後來倒是讓薛家避免了一次危局,而如今呢!薛蟠在知道連着自家二叔家也被連連騷擾,之後,他終於坐不住了,向着自家老爹請求,自我放假一次,也不去別的地方,就去蘇州,正好那邊的院子要建造好了,他去當一回檢查員,去看看自家別院的情況,順帶也結交些蘇州的文人,給以後的仕途做個鋪墊。

薛蟠的這個決定,薛訊倒是沒有意見,兒子大了,不再是以前的小孩子了,多走走也是好的,而另一邊的林如海這個時候也正準備去蘇州,原因也很簡單,他家在蘇州的族學,今年也出了一個秀才,又正好趕上林如海祖父的百歲冥壽,族裡正準備做一個大祭祀,做一場水路法事,他這是帶着全家去參加族祭的。

薛蟠到了蘇州,進入了自家在甄費邊上的宅子,入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個大大的照壁,石頭雕刻的梅蘭竹菊帶上祥雲紋,看着很是清雅,邊上還有幾個小小的福字,薛蟠很滿意,這是別院,不用什麼都用官面上的講究,多些斯文氣倒是很合適。

等過了照壁,就是大大的五間正堂了,這也是接待來客的地方,薛蟠細細的打量了一二,看着很氣派,可是細細的打量卻帶着一絲拙樸,沒有什麼過多的雕花修飾,這樣的建造,即省去了僱傭雕工的大花費,又能體現出崇尚簡樸的意思,確實不錯。

福壽在一邊看着薛蟠點頭,忙跟着湊熱鬧說道:

“大爺,這院子建好後,很多地方連名字都沒提呢!您給提一個?好讓管事們早點做了匾額放上。“

薛蟠一聽,心裡就是一動,這可好,大觀園還沒有造,賈寶玉也沒有題名出風頭,這就輪到自己了?不過如今的賈家,並沒有送姑娘去宮裡,想來這什麼大觀園也就沒有戲了吧,那自己借用一下這些名稱還是可以的,把京城的大觀園放到了蘇州,還真是有意思呢!恩,雖然很多地方或許和大觀園不一樣,可是自己可以借鑑的名字其實真的很多,比如清代以後的各家園林的名字什麼的,拿出來想來也很有意境呢!

想到這裡,他笑着點了點頭,又想了想,轉身說道:

“這樣也好,既然我提名,那這個堂屋,就取名退思堂。退而思己過,凡是遇上不如意的事情,多想自己是不是有過錯總是好的,古人不也講究三省吾身嘛,咱們也該多學些纔是。“

得,這就把人家退思園的名字給搬過來了,偏偏邊上一羣沒什麼文化的下人一個都不明白這裡頭薛蟠的得意,也不知道怎麼附和,只是不住的誇讚薛蟠取的名兒好聽,弄得薛蟠有點對牛談琴的憋屈,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門口突然想起了誇讚聲:

“好,好一個退而思己過,蟠兒如今越發的出息了。“

聽到熟悉的聲音,薛蟠立馬回頭了,驚喜的看着突然出現在這裡的林如海,一時不知是不是幻覺。

“林姑父,您,您。。。“

您什麼呢?說您怎麼在這裡?這蘇州是人家老家,難不能不讓人回老家?說您怎麼來了?這是新建的院子,裡頭人都沒幾個,連個接引的人都不齊全,說起來,還是薛家的錯,所以薛蟠連着兩個您,之後就不知道說什麼了,好在林如海倒是善解人意,一看薛蟠的樣子,就說道:

“我聽說你家在這裡弄了個別院,就想着來看看,不想纔到門口,就見着你的小廝了,這才知道你來了,既然有你這個小主子在,那我這欣賞園林的興致可就上來了,怎麼,不讓看?“

“那裡是不讓看啊!姑父,您在蘇州,侄兒都不知道,真是該死,早知道這樣,侄兒該去請安纔是。“

“不用這麼麻煩,對了,這不是正取名字嘛,且讓我聽聽,你如今的長進,都是秀才了,想來取得名字,也一定不錯,聽說金陵那邊你都被稱成神童了,姑父也想見識一二不是!“

這就是笑話了,不過既然林如海來了,薛蟠這取名的興致自然也高了些,最起碼有人懂了不是,免得自己自說自話對着幾個什麼都不懂的人喪氣。

林如海走進,看了看剛被取名退思堂的大堂屋,細細的看了看,然後滿臉的笑意,

“不錯,這屋子建的確實不錯,簡樸大氣,拙而雅,當得起這個名字。“

雖然這名字是借鑑來的,但是能得到林如海的讚賞,薛蟠也很得意,這最起碼說明自己借鑑的合適不是!薛蟠的臉皮向來厚的很,也不在意自己這抄襲什麼的,只想着用的好了。

打發了小廝,前面帶路,沒法子,這院子他自己也是頭一回來,說不得也不知道里頭到底如何,和圖紙是不是一樣,要是沒人自己走,他倒是不在意走錯幾回,可這不是有人嘛,好歹也要保護一下薛家的體面,等着引路的小廝繞過了堂屋,他這才引着林如海往內裡走去,

堂屋後面是一大片的竹林,而這竹林中隱約的就是一處二層的小樓,薛蟠一看就知道,這是自家準備的這一處別院的書房了,青磚黛瓦,加上外頭的竹林,還有邊上蜿蜒的小溪,怎麼看怎麼清雅,就是林如海乍然一見,也覺得分外的喜歡,驚豔。

“好一處清雅之所,這裡莫不是外書房?“

“姑父說的正是,確實是外書房,準備藏書用的,姑父,您看這裡取個什麼名字好?“

“今兒是你來當家作主一回,何必問我,在一個這可是給你的考題,那裡能讓姑父幫你作弊?“

“這,好吧,侄兒想着,若是取瀟湘館,您看怎麼樣?“

“瀟湘館?好,好!合適的緊呢“

有一個名字被盜取了,薛蟠嘚瑟了一下,這可是您閨女最喜歡的,你閨女喜歡,想來這閨女的老子必然也喜歡,大爺我這外怪不是一般的強啊!

接下來,什麼綴錦樓,什麼蘅蕪苑,什麼滴翠亭,暖香塢,秋爽齋,沁芳亭,曉春堂,藕香榭,隴翠軒,怡紅院,大觀樓,花絮廳,一個個都出來了,不是在原有上稍加改動,就是直接照抄,十五六處的獨立建築,一個個都取了名字,而聽着薛蟠指點江山一般講出各處景緻,說出合適的名字的林如海,這個時候對着薛蟠已經是一百個滿意了,這孩子不單單掌家理事很是得體,爲人處世自有章法,如今看來,這風流雅緻上,也是不枉多讓,是個□□俱全的才子。若是再加上多有修習騎射,身體康健,還是十二歲的秀才,家中又是世家出身,名聲仁善,家財富豪,林如海第一次覺得,這薛蟠不單單是自己的侄兒這一點讓人歡喜,就是當個女婿也是可以的了。

當然這一切還只是林如海自己心裡默默的想想罷了,畢竟薛蟠和林黛玉相差太大,差了足足五歲,在一個畢竟這林家是書香大族,對於和皇商出身的薛家結親,他心裡還是有些顧忌,但是這不妨礙,他對於薛蟠的欣賞越發的重。

薛蟠當然是不知道林如海如今所想,若是知道了只怕立馬就能直接蹦起來,不過他向來機靈,自然從林如海笑眯眯的眉眼中看到了他對於自己這一次大抄襲的滿意,心下也很是高興。

“姑父,我家這別院才建好,您就來了,可見這是有緣分的,不如讓姑媽和弟弟妹妹也來遊玩吧,免得他們在家裡呆着無事可做。”

這是提出邀請了,薛蟠是個眉眼通透的,從這一路上知道林如海一家來參加族祭就知道,這是全家都來了,不過想想自家族祭的時候,那真是不到日子,全是折騰,除了各家互串,那些別處趕來的族人們都只能逛街打發時間,無趣的很,更別說那些在內宅的女眷了。還不如自己做個好人,讓他們一家子來玩呢!權當旅遊了不是!

林如海聽了也是一愣,隨即想了想,這離着族祭還有五六日,接待各家的族老親眷的也都做完了,幾乎每一家都接待了,再在老宅呆着,只怕接下來就是各處官員的來拜訪了,他也無意和這地方官員牽扯,畢竟他在朝中也是需要避諱的,但是也不好太過生硬,若是用外出遊玩當個藉口,倒是不錯,在一個,家中孩子們這幾日神情也有些寡淡,想來也確實乏累無趣的很了,到這裡來放鬆也不錯。

想到這裡,林如海便點了點頭,他這裡一點頭,薛蟠那裡立馬就安排人給他們收拾院子,這是準備讓他們住上一二日的表現了,林如海本想阻止,可是再轉念一想,薛蟠在林家也不是住了一二回了,若是自己不肯,倒是顯得自己矯情,不過是住上一晚,就是往常出門做客也不是沒有過,索性就不再多說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薛蟠的心裡那個偷笑啊!哈哈哈,這下好了,林妹妹住到他家了,這是第一步啊!以後慢慢的,總有一天,這林妹妹就能整個都是他們家的,當然這想法若是讓林如海知道了,估計薛蟠的腦袋就要開花了,太猥瑣啊!

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九章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30章 傘第68章 大結局第二十七章第68章 大結局第二十三章第十章第62章 留客第44章 支援第31章 傘2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八章第69章 番外1第55章 詩啊第63章 遊園和魚第62章 留客第45章 京城第33章 傘4第31章 傘2第52章 甄家處理第十四章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三章第十章第60章 論親第59章 包租公第二十八章第52章 甄家處理第46章 摔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十二章第66章 六年第七章第二十八章第42章 賈璉第69章 番外1第十一章第48章 開會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十四章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43章 災第37章 說京城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55章 詩啊第二十三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59章 包租公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45章 京城第42章 賈璉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47章 牙和變老第54章 郊外第46章 摔第十二章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50章 搶生意第二十四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37章 說京城第45章 京城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52章 甄家處理第61章 梅家園子第61章 梅家園子第二十三章第34章 學習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39章 來人第45章 京城第62章 留客第二章第48章 開會第36章 薛訊回家第45章 京城第九章第十七章第69章 番外1第二章第十一章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52章 甄家處理第二十一章第37章 說京城第50章 搶生意第31章 傘2第二章第八章第68章 大結局第十九章
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九章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30章 傘第68章 大結局第二十七章第68章 大結局第二十三章第十章第62章 留客第44章 支援第31章 傘2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八章第69章 番外1第55章 詩啊第63章 遊園和魚第62章 留客第45章 京城第33章 傘4第31章 傘2第52章 甄家處理第十四章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三章第十章第60章 論親第59章 包租公第二十八章第52章 甄家處理第46章 摔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十二章第66章 六年第七章第二十八章第42章 賈璉第69章 番外1第十一章第48章 開會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十四章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43章 災第37章 說京城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55章 詩啊第二十三章第三章第十二章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59章 包租公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45章 京城第42章 賈璉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47章 牙和變老第54章 郊外第46章 摔第十二章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50章 搶生意第二十四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37章 說京城第45章 京城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52章 甄家處理第61章 梅家園子第61章 梅家園子第二十三章第34章 學習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39章 來人第45章 京城第62章 留客第二章第48章 開會第36章 薛訊回家第45章 京城第九章第十七章第69章 番外1第二章第十一章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52章 甄家處理第二十一章第37章 說京城第50章 搶生意第31章 傘2第二章第八章第68章 大結局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