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薛訊回家

薛訊回到金陵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熱鬧的不成的金陵,一路上到處都是人,隨處可見的都是棋子,還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棋子,想到前些時候家書裡說的,自家兒子開闢的象棋業務,還有那什麼比賽,薛訊看着這熱鬧的樣子,心裡就覺得分外的滿足。

“老爺,聽着這些好像都是來參加象棋大賽的,大爺這次可是辦了一件大事兒,咱們薛家這次可是出了大風頭了。“

薛訊身邊的長隨順子滿臉的紅光,已經三十多歲的臉上全是喜色,怎麼看怎麼像是個毛頭小子一般的熱血,也難怪,往常他們走出去,哪怕是端着皇商的名頭,讓不少人高看一眼,可是在那些讀書人眼裡卻依然沒什麼地位,想不到這一次,就自家大爺這麼一個比賽,一下子就吸引了這麼多的讀書人,怎麼想怎麼覺得揚眉吐氣。

薛訊聽着這話,心裡自然也是歡喜的,只是他好歹也是一家之主,要保持一下矜持的神色,只是笑着說道:

“他一個孩子,就知道玩鬧,這次怕也是玩笑的意思多些,倒也是邀天之幸,能有這麼一個誤打誤撞的機緣,可不能說他好,不然估計這小子,尾巴都能翹到天上去,以後還不知道怎麼折騰呢!“

話說的不怎麼好聽,好像有些貶低的意思,可是他眼裡的歡喜是掩不住的,那跟着他幾十年的長隨那裡會看不出來,忙不迭湊上來又攢了幾句:

“老爺就知道說大爺的不是,要奴才說,大爺那絕對是一等一的好孩子,那聰明的腦子更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咱們家這次在京城能做成這麼一大筆生意,還搭上了新的上進路子,還不是大爺的功勞?要奴才說,大爺的命格好啊!絕對是個大富大貴的命格,還旺家旺父呢,您想啊!自打有了大爺,大姑娘就跟着來了,然後才幾歲,就能給老爺您分憂了,那藏書樓可不就是大爺給提的醒嘛,咱們家在這上頭得了多少人的好啊!薛家如今的名聲,可比那些其他人家好了不知道多少了。還能懂那麼多鑑定的本事,比當鋪的掌櫃們都不差,大爺才幾歲,這本事可不就是上天給的福分?如今又是這遮陽傘,又是這象棋大賽的,一個讓宮裡滿意,一個讓這麼多世人喜歡,掰着手指頭算算,除了大爺不會說話的時候,這從能走能說話,就沒有不給家裡添好處的,可不就是金貴人嘛,這是老天爺看着薛家代代積善,給的福報呢!“

當長隨,特別是當這商戶人家的長隨,別的不會,這說好話絕對是基本技能,這順子說的一串串的,聽得薛訊眉毛都揚起來了,心裡也嘚瑟的不行,不算不知道啊!這一算自己這兒子還真是不簡單,果然就是順子說的,絕對的旺家的命格,薛家只怕是要越發的興旺了。

薛訊滿意的心情直接影響到了他的身體狀態,一路的疲憊這個時候似乎也已經消失不見了一般,要說起來,這幾年,薛訊一直都和薛誠兩個調養着身子,兩個人的身體比以前那是不知道好了多少,只是薛訊到底是心悸的毛病,這毛病可不是個能除根的病症,爲了這病,薛訊這幾年飲食清淡,日日打上一通五禽戲,還剋制了自己的很多習慣,像是飲酒,女色都一一作了些節制,甚至還學人游泳,用了無數可能對這心疾有益處的法子,就這樣也不過是減少了一些發病的可能,身上還是需要常備着藥才成,往常薛訊常常想,若是自己有一天突然沒有了,那麼家裡該怎麼辦?孩子還小,家業又這樣的大,到時候兒子就像是一個抱着金元寶的孩子站在街上,會有多人窺視着,只怕到時候一家子都難以活命也說不得的,想到這些,他心裡就覺得難受,就覺得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命,可是現在他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覺得,哪怕就是自己立刻死了,這個家也不會敗,因爲他信得過他的兒子,絕不是軟弱的沒有一點擔當的孩子,雖然他還只有七歲,不滿八歲的年紀,可是他已經能看出這孩子以後的不簡單了。

“回家吧!“

說完這三個字的時候,薛訊心裡涌上來濃濃的舔犢之情,急切的想要看到那個讓他感覺不負此生,感覺到滿意和驕傲的孩子……

“老爺回來了,老爺回來了!馬三,快,過來把馬車趕過去,三喜,給後宅通報一聲,德寶去告訴各家掌櫃和二老爺。“

朱漆大門被打開,看門的老家人一看到薛訊,滿臉都是驚喜,忙不迭的讓人去通報太太和大爺,自己則是一疊聲的喊人,吩咐着,自己則是一路跟着,把薛訊一直送進了外書房,又招呼人端茶送水,忙的不亦樂乎,看着這家裡的熱鬧,看着這熟悉的地方,薛訊滿足的鬆了口氣。

“讓人送衣裳來,我先梳洗了再去後院。“

“是,老爺。“

一番的折騰,等着薛訊到後院的時候已經到了快要晚飯的時候,薛王氏帶着兒子女兒就在二門等着,性子想來軟弱的薛王氏看着自家夫婿有些清減的樣子,眼眶都紅了,用手帕微微擦了擦眼角,這才行了禮,把薛訊迎進了大堂屋。

“老爺可回來了,這一路可好?“

“好,順利的很,家裡可好?“

“好,一切都好,只是,只是……“

只是了半天,薛王氏有點猶豫,想着自家丈夫剛回來,是不是明天再說家裡的事兒,可是當薛訊眼珠子轉過來一看,她立馬又忍不住說了起來。

“老爺,蟠兒搬到外院了,我說都說不聽,您這回來了,可要好好說說,哪有這樣和父母生分的兒子,都不貼心了。“

“哦?“

薛訊有點詫異,轉頭看了看兒子,臉色也帶着一絲的不解。

“媽就知道告狀。“

薛蟠嘟着嘴,一臉的不滿,偏偏這個時候一邊當着小透明的薛寶釵還對着哥哥做了一個鬼臉,想來是對爹好不容易回來,這一家子的注意力全在哥哥身上有些不平,顯示自己的存在呢!薛蟠也不理她,只是迎着薛訊的目光很是老實的說道:

“兒子已經過了七歲了,七歲男女不同席,兒子這也是遵照禮法,可沒有犯錯,是媽自己不捨得而已,要我說,您這想着熱鬧,好不如和爹再生一個來的快些,兒子總是越長越大的,可不能和小時候一樣由着您當奶娃子照顧了。“

聽了兒子這話,薛訊心裡也是一跳,還真是,這方面自己還真是疏忽了,誰讓自家就這麼兩個孩子呢,這親兄妹規矩上到底鬆散些,可是這禮法也是不能不尊的,倒是兒子看的清楚。

想想兒子的先生,薛訊心裡想着怕不是這先生說的吧,看樣子這先生是用心纔會這麼嚴格,連着親兄妹也要避諱,這是一心把兒子往着規矩人家的方向引呢!想到這裡,薛訊不單不覺得生氣,心裡還讚歎了起來,果然,自家還是做得不夠妥當,還是有個人提點的好啊!

“也是,蟠兒也大了,這男孩子學的和女兒家畢竟是不一樣的,他以後也常常要在外頭走動,好些事兒也要避諱些,在一個要是蟠兒有了朋友,要往自己院子裡帶,也不方便往這內院來,倒是外院更方便些,這樣也好,就讓蟠兒住外院好了,反正每日他總是要來請安的,你也不是見不着了,何必如此計較,在一個哪有男孩子一天到晚在內院混日子的,這樣的孩子哪裡能成才。“

薛訊是一家之主,他出面支持薛蟠,那麼薛王氏就是有再多的話也只能嚥下了,看看連着自家丈夫都支持兒子,再想想當年自己孃家的時候,哥哥也是都住外院,抿了抿嘴,到底是嚥下了心裡的不捨,就是薛寶釵也聽懂了,以後這後院哥哥不住了,心下也帶着一絲的難過,默默地低下了頭,撅着嘴,有點眼紅。

看到妹妹這樣,薛蟠心裡有些心疼,也不管爹媽的表情什麼的了,忙不迭的跳下椅子,走到薛寶釵的跟前,一把把她抱了起來。

“妹妹,咱們分開學,我學四書五經,學琴棋書畫,你呢,也要睡女紅管傢什麼的,功課都好多好多的,對不對!所以咱們玩鬧的時候少了,可是還是很忙很忙的,不過哥哥答應你,常常給你帶禮物來,你呢,也做些好東西給哥哥好不好?哥哥可想有個你親手做的東西了,知府家的小胖子就有個他姐妹做的荷包,哥哥可眼紅了,等着妹妹學了,也給哥哥做好不好?“

哄孩子,薛蟠還是很有些拿手的,聽着哥哥說要上學,薛寶釵還是喜歡的,她喜歡美麗的東西,那些繡娘手巧的很,拿出的一個個刺繡她都好喜歡的,學了做給哥哥,她也願意,而且聽着別人家的哥哥有了,自家哥哥沒有,生怕薛蟠被人嘲笑,忙點了點頭,一臉慎重的說道:

“好,一定做個很好很好的,不讓他們氣你。“

孩子氣的話聽得周邊的大人們都笑了,只有薛蟠還是很認真,伸出自己的手,和薛寶釵勾了手指,這才露出笑臉。

這時候管事婆子來稟告說是能吃飯了,這一家子這才和和美美的圍坐到了一起,吃了一頓的團圓飯。

要說薛蟠搬到外院,還真不是他一時的興起,真的是夫子的意思,按照夫子說的,他這都已經到了快八歲了,在學習讀書之外,也該學起交際應酬,人情往來上的事兒,趁着這次象棋大賽,好生的結交一些讀書人,這對於他未來的科舉也好,仕途也罷,都是有好處的。越是年紀小的時候結交的朋友,以後越有可能成爲知己,將來的臂助。

聽了夫子給他說的理由,薛蟠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賈寶玉。當然這個時候薛家和賈家的關係真心不怎麼樣了,要說將來再有什麼金玉良緣,他覺得只要自家老爹還在,自己爭氣,還是能躲開的,誰讓賈政如今已經沒什麼榮國府當家人的身份了呢!誰讓賈王氏已經沒臉沒皮,名聲大跌了呢!這樣的人家,只要是疼閨女的,都不會往裡頭嫁。

只是賈家到底那老太太還活着,這賈家好歹還掛着勳貴的名頭,賈家二房再落魄,也是國公爺的子嗣,要是到時候他們找不到好的,硬是還往自家人裡找媳婦,自家還是很有可能讓他們看中的,誰讓四家人家裡,就薛家身份低呢!誰讓這自家是薛家裡最貴重的一脈呢!誰讓自家有錢呢!就這麼三條,他覺得,就不得不防着這賈王氏那天腦子一熱,又算計到自家頭上來。

爲了自家的安全問題,薛蟠完全秉持着防火防盜防賈家的準則,準備全方位的堵截一切的可能性。

那賈寶玉是不是還被賈家老太太養在身邊,當成閨女養,他不知道,不過這不知道不代表他沒有反擊措施不是!從他自己搬出去,住到外頭開始,樹立起自家嚴謹的家規,禮法的概念,到了以後,萬一哪天自家到了京城,又到了賈家,遇上什麼賈寶玉入後宅的時候,自家完全就能以禮法來作爲武器,避免很多的不必要的糾葛。順帶還能踩上一腳,鄙視一下這國公之家的規矩還沒有他們皇商人家嚴謹什麼的。

若是賈家經歷了賈家大老爺的折騰,這老太太還能一意孤行的把寶玉養在身邊,那麼等着消息到手,還能在有一番折騰,不徹底把二房踩到底,薛蟠覺得他就不能安生,總覺得自家的錢財有飛走的可能。

當然這是長遠上看的,從近處看,薛蟠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就在薛訊不在家的這段時間裡,他長期和管事,掌櫃,賬房什麼的接觸,這些人都是不好進內院的,他若是還住在裡頭,這往來很是不方便,若是住到了外頭,他也省些事兒不是!在一個他每天起來都需要鍛鍊上一點時間,不拘是什麼君子六藝中的射箭,他還想這學騎馬,學點其他的防身本事,這些都不適合在後宅裡頭折騰,所以他更覺得外院纔是他的天地。

說起來從如今他這學習的東西內容和處理外頭事兒的經歷來看,古人說什麼七歲男女不同席確實是很有些道理的,這裡頭包含的不僅僅是男女大防的問題,還有一個各自學習生活不同的意思。

一般來說,大家子弟都是六歲到七歲開蒙,因爲能活到這個年紀的孩子,基本就已經可以確定,這個孩子是養活了,這在嬰幼兒夭折率很高的古代,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情,幾乎可是說是艱難的一步,一個即將成丁,開始懂事,開始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的象徵。

等着開蒙讀書了,自然孩子就需要有書房,有夫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了,也有了交友,有了自己的社交愛好什麼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男孩子住到外院,其實是一個走出來的過程,也算是讓外頭的人知道自家有這麼一個已經站住的孩子,可以代表家族開始出來走動了。

從這一點來說,古人的孩子其實還是很不容易的,他們壽命低,存活率低,這才讓他們每一個健康成長的軌跡都值得慶祝,就像是及冠,那就是完整的成人儀式一樣。那是代表這個孩子已經能承受法律責任,能承擔一個家庭,甚至是家族的意思。

而女孩子呢,到了六七歲,也開始留頭了,不再是模糊了性別的孩子,而是需要開始學習一些作爲大家女子該學的東西了,從這個年紀開始,到十三四歲,古代女孩子定親的年紀裡,這些女孩子需要學的很多很多,從女紅,規矩,禮儀,管家,算賬,甚至是御下的本事,調教下人的手段等等,都不是什麼輕鬆的課程。有人會問,女孩子不是十五歲及笄,然後出嫁嗎?確實是這樣,可是這成親和定親那是兩回事,不是他們不提倡閃婚,而是沒法子,古代結婚比現代更麻煩,比如說,這女孩子從一出生,家裡就要開始攢嫁妝,從積攢木頭木料開始,到首飾,布料等等,都是需要時間的,在一個古代做傢俱那是全手工,遇上講究的,那都是定做的,是要去男方看好了房子,量好了尺寸才能開始做的,你說要多少時間?像是江南的千工牀,那就是整整需要一千日,也就是三年的時間,還有女孩子的嫁衣,那也是需要自己繡的,還有其他的零零碎碎的東西,什麼幔帳,無數套的衣裳,手帕,鞋子,算起來把人手指頭都算全了都不一定夠用,這些都需要在定情後幾年內搞定的,所以這已經不是想不想閃婚,想不想簡單的事兒了,而是根本快不起來。

而這從七歲到十三四歲這不到七年的時間,纔是這女孩子學習所有有用的技能的時間,想想那龐大的學習計劃,想想這大家族女孩子出嫁後需要面對的問題,只能說這七年的時間其實真的很緊很緊,想要學全,學好,還真是不容易。

不是所有人都像是賈家一樣,把女孩子都當成寵物,當成揚州瘦馬養的,也不是所有人家都像是他們一樣,把女孩子拖到了十五六都不給說人家的,凡是疼閨女的,哪怕不是疼閨女,而是爲了名聲着想的都不會這麼做。

所以說,在薛蟠看來,所謂的七歲分開居住,那完全是爲了各自學習內容的不同,爲了能更好的收斂他們的性子,讓他們安心學習的一個法子而已。

當然不管薛蟠心裡怎麼想,不管他的小九九打到了多少年後,這都是後話,關鍵是,如今他搬家了,而他爹也回來了這纔是正緊。

等着吃完了飯,薛訊也顧不得身上的疲累,帶着薛蟠去了如今他住的院子,嘴裡說道:

“還不跟上,也好讓爲父考校一下,看看你有什麼長進。“

“是。“

薛蟠不敢頂嘴,看着薛訊一時不知道往哪裡去,他索性走到前頭引路,等着到了薛蟠的屋子,薛訊一進來就開始打量,東看看,西看看,薛蟠心裡立馬明白了,這那裡是來看他的學習,分明是不放心,生怕自己住的不好,沒有以前那麼舒適,要親眼看了才放心呢!

想到這些,薛蟠心裡暖的很,忍不住對着薛訊又親近了幾分,上前扯着薛訊的衣袖,舔着臉說道:

“爹啊!好爹啊!你看,兒子才搬來,別的到是沒什麼,裡頭媽都收拾的很是妥當,可是總覺得這院子裡卻空了些,你看,是不是讓他們給我這院子裡種些東西,比如弄顆樹什麼的,這樣又方便遮陽,看着也舒坦不是!“

一聽兒子這痞賴的話,薛訊忍不住就想踹上一腳:

“什麼遮陽,什麼舒坦,我看,你這是屁股癢,莫不是又想着爬樹不成?少給我出幺蛾子,好生讀書是正事,對了,你這什麼大賽的事兒,怎麼養了?“

知子莫若父,他還能不知道自家兒子這好動的性子,可不能慣着,忙取了新話題,不給薛蟠耍賴撒嬌的一點反應時間,果然立馬薛蟠就整了整表情,很是認真的從書桌上取了一份東西過來,遞到了他手上:

“就知道爹回來要問的,兒子吧這事兒的過程,想法都寫上了,您看看,可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不?爹既然回來了,這事兒自然就是爹做主,兒子只求能跟着去見識見識就成,夫子說了,我也到了該出門長見識的時候了,對了兒子也參加這大賽,好趁機看看,有沒有可能結交幾個人。“

薛蟠在這事兒上很是理智認真,也知道自己年紀小,出面不妥當,索性全拿出來,教給老爹,並且不動聲色的說了自己的請求,既不突兀也合情合理,聽得薛訊不住的點頭,等着翻開這冊子,看到兒子明顯很有些進益的字跡,薛訊更是滿意:

“你如今果然上進了,這字有了些樣子,看樣子我不在,你也努力了,既然這樣,且放鬆一回,就讓你去試試,只是不可耽擱了功課。“

在薛訊的眼裡,什麼都比不上讀書重要,好在他也算是有些見識的,知道人脈的厲害,自然不會阻止兒子這樣的想法。

看着已然是一臉疲憊卻依然笑得很是滿意的薛訊,薛蟠忍不住靠上去,說了一句很是暖心的話:

“爹啊!兒子很厲害的,您等着,等兒子出息了,天天讓您高興。掙好多銀子,隨便爹花。“

不管自家孩子到底怎麼樣,只要是父母,都喜歡聽這樣的話,薛訊也是一樣,聽到薛蟠這樣懂事,貼心,孝順的話語,忍不住也軟和了下來,伸手揉着兒子胖乎乎的腦袋,很是欣慰的說道:

“好,爹等着,等着享福,爹不缺銀子,只要你出息,爹就是吃糠咽菜也高興。“

話說到後來,薛訊眼裡已經有了淚花,心中不禁想着,這孩子若是早生上幾年該多好,哪怕是早生五年,這時候只怕自己也已經可以安心了。不過這樣的孩子那裡是容易求來的,能這樣孝順,這樣聰明懂事,這些年也不算是白等了。

第47章 牙和變老第69章 番外1第40章 妹妹第一章第二十二章第60章 論親第29章 書樓第二十章第38章 林家有子第一章第38章 林家有子第二十七章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八章第八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十三章第三章第五章第43章 災第34章 學習第十一章第35章 籌謀第四章第九章第十七章第四章第35章 籌謀第61章 梅家園子第58章 調查第68章 大結局第45章 京城第十一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七章第36章 薛訊回家第59章 包租公第36章 薛訊回家第三章第52章 甄家處理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42章 賈璉第63章 遊園和魚第32章 傘3第31章 傘2第七章第66章 六年第30章 傘第42章 賈璉第46章 摔第44章 支援第35章 籌謀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十八章第六章第二十三章第29章 書樓第36章 薛訊回家第十九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章第60章 論親第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四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十二章第68章 大結局第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40章 妹妹第40章 妹妹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章第十四章第60章 論親第十一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50章 搶生意第十二章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二十八章第62章 留客第十四章第37章 說京城第33章 傘4第63章 遊園和魚第52章 甄家處理第52章 甄家處理第50章 搶生意第十一章第二章
第47章 牙和變老第69章 番外1第40章 妹妹第一章第二十二章第60章 論親第29章 書樓第二十章第38章 林家有子第一章第38章 林家有子第二十七章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八章第八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十三章第三章第五章第43章 災第34章 學習第十一章第35章 籌謀第四章第九章第十七章第四章第35章 籌謀第61章 梅家園子第58章 調查第68章 大結局第45章 京城第十一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七章第36章 薛訊回家第59章 包租公第36章 薛訊回家第三章第52章 甄家處理第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42章 賈璉第63章 遊園和魚第32章 傘3第31章 傘2第七章第66章 六年第30章 傘第42章 賈璉第46章 摔第44章 支援第35章 籌謀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十八章第六章第二十三章第29章 書樓第36章 薛訊回家第十九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章第60章 論親第十三章第二十五章第四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十二章第68章 大結局第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40章 妹妹第40章 妹妹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章第十四章第60章 論親第十一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50章 搶生意第十二章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二十八章第62章 留客第十四章第37章 說京城第33章 傘4第63章 遊園和魚第52章 甄家處理第52章 甄家處理第50章 搶生意第十一章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