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十年寒窗今科問鼎(上)

(按照現在的速度,晚上二更應該沒有問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當年孟郊以四十六歲的年齡高中進士,按耐不住喜悅的心情,便留下了這麼一首短詩。會試便像是個淘金者端着的小篩子,一點一點,仔仔細細的帥選出最後的勝利者。但凡有點作爲的皇帝都很喜歡正經科班出身的進士舉人,在朝堂上也多用此種人做官吏幕僚。

登科之後的喜悅與成功完全對得起你幾十年的辛苦努力,千鍾粟、黃金屋、顏如玉......就像是爲你而特設的禮物一般,讓一躍龍門,成爲萬人矚目焦點的你,享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愉悅。

過程雖然艱辛,殘酷,甚是會耗費盡你人生最寶貴的年華,然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依舊抵擋不住舉子們的熱情,抵擋不住這個時代,人們對科舉的朝聖之心。

三年一度的會試終於在京城拉開了帷幕,經過秋闈而在各地選舉出來的舉子們瘋狂的涌向京城,參加這最後的一搏。雖說舉人這個頭號在自己的老家也能光耀門楣,躋身進入上流社會,家裡小有資本的甚至可以謀個一官半職,可是要向上進一級,那就要在禮部的會試上取得好名次了。會試分三場,三日一次,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三場所試項目,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以及策問。

本朝有項不成文的規定,會試只錄取前三百名,可是每年進京趕考的舉子們都在四千人以上,這才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每位舉子都會隨身帶着三四名,甚至幾十名的貼身僕人,像林致遠這樣提前大半年來京城趕考的人,除了是三年前會試未中的,怕還真沒有幾個。而像林致遠這樣的少年人,在貢院的門口,就更是屈指可數。人一多,京城裡的吃住便成了大問題,房價是一天一個樣兒,好一點的大酒樓,那天字號雅間是要提前小半個月預訂的,商家不願意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什麼慶功宴,狀元宴,登科宴......變着法兒的賺士子們的錢。林家買的起宅子,可未必所有的老爺都是這樣,像林致遠的師弟衛桓,家境貧寒,一直得到尼山書院山長的幫襯,此次進京完全是蘇州各地的鄉紳集資出錢,才能到達皇城腳下。

好在,貧者有貧者的住地。各省在京城裡都有自己的會館,由當地的名門望族斥資建設,還有一些在朝中當官的同籍貫大人也會幫忙。平日裡有各省進京謀事的鄉親,可花費微薄的錢財住入其中,但每三年一度的會試時,館中與科舉無關的閒雜人等全部要退出去,這裡要專門免費接待本地的考生。

蘇州會館是京城裡數一數二的大會館。原因嘛,很簡單,蘇州人有錢啊蘇商與徽商、晉商、秦商、閩商、魯商、寧紹商幫、龍遊商幫、潮汕商幫、江右商幫一道,合稱爲“十大商幫”。全天下,晉商最重誠信團結,鹽號票號遍佈全國;徽商辛勤力耕,“徽駱駝”的美譽遠近聞名......而蘇商,始終牢記富而思源,蘇州一百三十家商號老闆,斥巨資建立了全京城最大的會館,爲本籍貫的書生謀得了不少的福利。

少年書生衛桓就是住在這裡的一個,他上京之前得人資助,山長又派給他兩個服侍的書童,這一路上又有其他的同門師兄幫襯,倒也平平安安的到達了京城。

一進京,他才知道自己有多麼的孤陋寡聞,天下之大,相比京城而言,原來蘇州不過是彈丸之地。衛桓作爲蘇州的新科解元,自然得到了蘇州籍官員的青睞,過年的時候沒少參加宴席,結識了一些達官貴族。衛桓曾多方打聽,親自去拜訪過蓮花衚衕,可惜三次都沒能見到林師兄本人。他們家管事要麼說人去了書館,要麼就說去了某位先生的家中......要是換了一般人,早就以爲是林致遠故意爲之,託故不見衛桓卻不這樣想,他明白自己師兄的能耐、爲人。

初九大考,衛桓領着小書童,乘了會館準備的馬車,一路上顛顛蕩蕩的往貢院去。

“公子,前面的路被堵上了,好像是官爺在檢查,咱們走着過去吧”

小書童的聲音打斷了衛桓的遐思,衛桓拉開簾子,果見前面車水馬龍,但是卻竟然有序,各家都將馬車停在了路邊,讓出大道,不時的有舉子從車上跳下來,帶着一兩個小書童往前步行而去。

衛桓伸手去拿馬車上的書匣子,說道:“咱們也跟着下車吧,天馬上就亮了,貢院的門該開了吧”

書童揹着東西,一左一右伴着衛桓,步履匆匆的往前而去。離貢院大門尚有百十來步的時候,這三人被檢查的兵士攔住,按照考場的規矩,剩下的路要由舉子們自己走完,不準再帶家人同行了。衛桓接過行囊,不經意的一掃,臉上閃過大喜,喊道:“林師兄”

哪知前方的那人根本未聽見,而是隱沒在前方,衛桓緊追幾步,然而門口人員衆多,又需要一個個的排隊入場,所以前行異常艱難。衛桓沒追上林致遠,心中微微有些沮喪,不過又有些慶幸,至於慶幸些什麼,只有他自己最明白。

各省的提學大人依次抽籤,按照順序依次進場,手氣好的,自然可以從從容容的進場,手氣不好的,就要在這冷風裡凍幾個時辰,最倒黴的甚至剛進場,手腳僵硬的就要開始作答。

好在蘇州所屬的浙江提學手氣不錯,抽了個第二,緊隨山東。

林致遠穿着單衣,離着竹籃子,身後背書匣,站在那兒閉目養神,遠處不時傳來竊笑聲......是山東的入場隊伍,大家站的近,說話聲斷斷續續的傳來,便有人嗤笑道:“唉,看見沒有?這麼重要的日子還能睡着,這心眼兒怎麼長的?就這種人也能參加會試,真懷疑他們省是不是沒人了?”

這說話的人應該是爲富家少爺,二十來歲,即便是現在天黑,可是那一身的衣服,還是晃人眼,金絲線、銀絲線,繡了滿滿一身,好不風騷。

他這麼一說,立即有人隨聲附和。如此可惹怒了蘇州的舉子們。山東人不知道林致遠是誰,可要是問蘇州城裡任何一個讀過書的小書童,聽到林致遠的名字那都要豎起大拇指,誇讚上幾天幾夜,更何況是這些舉人老爺呢?

因此浙江隊伍裡便有不少人怒目而視,瞪着說話的山東舉子,大有一副上去湊人的態勢。江南人生的弱小,遠不是山東大漢能比的,所以那邊的人見了也不打怵,反而有些挑釁的意思。

一聲冷喝從山東隊伍的前頭傳來,“都幹什麼呢?知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不想進場的直接出去,免得在這裡丟人現眼”那些壯漢立刻規規矩矩,嚇得不敢再多說一句。

林致遠淡淡的一掃,怪不得,原來是山東提學。

“你就是林致遠?”山東提學背手站在兩米開外的地方問道,“都說你是少年得志,少有的英才,我倒要看看,是蘇州人誇大,還是真有其事”

林致遠只是一笑,拱手說道:“大人乃是山東提學,自然見過不少出類拔萃的人物。在下不過是仗着鄉親們擡愛,纔多了些口碑。這‘少年’勉強算得上,‘得志’嘛,實在受之有愧。”

山東提學嗤笑了一聲,“你倒有自知之明。年輕人,送你一句話,做人要務實一些,不要這山望着那山高。”說完,一甩官袍,頭也不回的走了。

蘇州的學子們湊到林致遠身邊,不停的說安慰的話。林致遠不由得問道:“你們可知道這山東提學是什麼來歷?”

衆人面面相覷,沒一個清楚的,林致遠只好作罷,但是心裡總惦記這事兒。

戶部的小吏開始拎着銅鑼,叮叮噹噹的敲打,貢院的大門一開,從裡面出來三十來個兵丁,準備對舉子們進行搜檢。歷朝歷代皆萬分重視科考,一旦發現有作弊現象,當即取消舉人的資格,而且要戴枷一個月示衆,永不錄用。

浙江學子運氣好,依次進了龍門,門閂再次被插上,衆人就在龍門與大門間的甬道中待官兵驗明正身。這檢驗的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人家打眼一瞅就知道你哪個地方藏了東西,伸手一探,必定有所得。前面的山東人剛剛查檢完,大家能清晰的看見地上的小紙團子,蠟球,口袋書......不少人開始左顧右盼,更有不少人開始流汗。龍門大人笑道:“諸位也看見了,這些都是剛剛搜檢到的,至於結果嘛?想必大家也清楚的很,終生不再錄用,所以......有什麼打算的,你最好歇一歇那心思,免得到時候大家都難堪。我請大家齊齊的閉上眼,十個數,你該仍的東西就扔了,現在我們還不追究,一旦繼續往前,被官差發現,直接免除你的學籍。大家想好......”

十個數之後,就見甬道上的紙團子多了一倍。

蘇州學子們均羞愧的低頭不語......真是丟臉丟到京城了

PS:昨天沒能雙更,今早匆匆發了帖子就出門了。所以驚荷直到現在纔出現,八好意思啊,看了留言,感動ing今晚一定雙更,絕不食言

第146章 有人相助暫離險境第119章 二女相爭寶玉難爲第448章 致遠意動第462章 生人來犯第506章 慢火熬燉第285章 碧蝶求去致遠挽留第196章 婆媳不和白氏敘舊第177章 夫妻倆面和心不合第112章 冷郎君兩眼有深意第412章 再遇雍王話語相激第19章 趙家莊裡閒談賞賜第289章 旁門左道絕非正途第299章 嬌柔少女第307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中)第341章 一家有女百家來求(下)第2章 父女情真真切切意第434章 公主躊躇慧怡親事第515章 荀二奶奶第325章 回程(中)第430章 甄家墨跡意欲謀反第335章 王夫人心中一根刺第303章 投標會第522章 大戰前夕第283章 碧蝶抱恙雪雁敲打第224章 寶釵苦求爲救親兄第345章 薛蝌歸家寶釵猜忌第16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第62章 兄妹倆談婚事風波第168章 如意散後患無窮盡第373章 橫衝直撞衆家不滿第478章 大喜大悲一瞬之間第23章 忙做衣衫爲迎春歸第498章 迎親入府拜堂成親第296章 荀家補禮主僕莫名第43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上)第70章 秦可卿魂歸太虛境(中)第169章 襲人吃癟致遠應考第484章 千辛萬苦說服奏效第204章 沈曹二人審時度勢第34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下)第415章 混世魔王寶玉生非第30章 遊寒山寺楓橋賞春(中)第8章 豪門恩怨是是非非第261章 四娘子勸說有情郎第438章 茜香之亂西北難安第242章 好事成雙和親將行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309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450章 兩位國舅第17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下)第174章 聖駕親臨殿試隱患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第318章 長公主的心病第455章 隋侯之珠第343章 櫳翠庵前墜落香囊第369章 三個女人一臺大戲第3章 庶門子一人挑兩房(上)第99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下)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第375章 爭鋒第39章 王嬤嬤登門爲謀權(上)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番外2黛玉和包子第158章 三春到訪笑談婚事第450章 兩位國舅第423章 棄卒保車無奈之舉第458章 要緊要緊第63章 敏探春西院慰顰兒第340章 一家有女百家來求(中)第213章 燕家夫妻登門致謝第110章 觀音誕法華寺參佛(下)第109章 觀音誕法華寺參佛(中)第327章 不稱職的說客第382章 公主出逃第268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下)第273章 華家二爺緣何投誠?第232章 姑嫂小談色衰愛弛第224章 寶釵苦求爲救親兄第343章 人情薄寶玉始擔當第352章 丹青墨寶險境初現第14章 各人心思各有不同第484章 千辛萬苦說服奏效第169章 襲人吃癟致遠應考第42章 送宮花再議無良事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第97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上)第449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第311章 林致遠保媒點擊率第488章 好辯解溫氏巧說服第389章 身價倍增太妃說親第366章 雍王千歲殿前見駕第270章 我有冤情朝誰訴說第114章 謀於攻略步步驚心第205章 王夫人何故先服軟?第8章 豪門恩怨是是非非第458章 要緊要緊第204章 沈曹二人審時度勢第24章 璉二爺返京述家事
第146章 有人相助暫離險境第119章 二女相爭寶玉難爲第448章 致遠意動第462章 生人來犯第506章 慢火熬燉第285章 碧蝶求去致遠挽留第196章 婆媳不和白氏敘舊第177章 夫妻倆面和心不合第112章 冷郎君兩眼有深意第412章 再遇雍王話語相激第19章 趙家莊裡閒談賞賜第289章 旁門左道絕非正途第299章 嬌柔少女第307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中)第341章 一家有女百家來求(下)第2章 父女情真真切切意第434章 公主躊躇慧怡親事第515章 荀二奶奶第325章 回程(中)第430章 甄家墨跡意欲謀反第335章 王夫人心中一根刺第303章 投標會第522章 大戰前夕第283章 碧蝶抱恙雪雁敲打第224章 寶釵苦求爲救親兄第345章 薛蝌歸家寶釵猜忌第16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第62章 兄妹倆談婚事風波第168章 如意散後患無窮盡第373章 橫衝直撞衆家不滿第478章 大喜大悲一瞬之間第23章 忙做衣衫爲迎春歸第498章 迎親入府拜堂成親第296章 荀家補禮主僕莫名第43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上)第70章 秦可卿魂歸太虛境(中)第169章 襲人吃癟致遠應考第484章 千辛萬苦說服奏效第204章 沈曹二人審時度勢第34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下)第415章 混世魔王寶玉生非第30章 遊寒山寺楓橋賞春(中)第8章 豪門恩怨是是非非第261章 四娘子勸說有情郎第438章 茜香之亂西北難安第242章 好事成雙和親將行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309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450章 兩位國舅第17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下)第174章 聖駕親臨殿試隱患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第318章 長公主的心病第455章 隋侯之珠第343章 櫳翠庵前墜落香囊第369章 三個女人一臺大戲第3章 庶門子一人挑兩房(上)第99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下)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第375章 爭鋒第39章 王嬤嬤登門爲謀權(上)第185章 徽宗贗品巧解難題番外2黛玉和包子第158章 三春到訪笑談婚事第450章 兩位國舅第423章 棄卒保車無奈之舉第458章 要緊要緊第63章 敏探春西院慰顰兒第340章 一家有女百家來求(中)第213章 燕家夫妻登門致謝第110章 觀音誕法華寺參佛(下)第109章 觀音誕法華寺參佛(中)第327章 不稱職的說客第382章 公主出逃第268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下)第273章 華家二爺緣何投誠?第232章 姑嫂小談色衰愛弛第224章 寶釵苦求爲救親兄第343章 人情薄寶玉始擔當第352章 丹青墨寶險境初現第14章 各人心思各有不同第484章 千辛萬苦說服奏效第169章 襲人吃癟致遠應考第42章 送宮花再議無良事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第97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上)第449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第311章 林致遠保媒點擊率第488章 好辯解溫氏巧說服第389章 身價倍增太妃說親第366章 雍王千歲殿前見駕第270章 我有冤情朝誰訴說第114章 謀於攻略步步驚心第205章 王夫人何故先服軟?第8章 豪門恩怨是是非非第458章 要緊要緊第204章 沈曹二人審時度勢第24章 璉二爺返京述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