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聖駕親臨殿試隱患

五天後,京城裡四千餘名舉子散去了八成,因爲在會試結束之後,除去進入殿試的人,各大會館便不再提供免費食宿,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很多人選擇了默默離開,也有一些人羞於面對家鄉父老,不肯返鄉,便花了幾個錢在京城賃房子,好在現在房價大落,並不像兩個月前。

當初借居在林家的三位林老爺,這回除一人會試排名二百三十七,另外兩人皆是名落孫山,在滿眼的不捨中登上了回往蘇州的客船。他們二人不是沒打過林家的主意,既然林致遠這麼好說話,林家又是財大氣粗,不如再住上三年,既省下了嚼用,又能在京城裡廣交達官顯貴。

這兩位老爺打的好算盤,可惜林氏族長的親筆信到了。

原來林老族長就怕出那些不知趣的人,原是好心給他們找個借宿的地方,無論能不能進殿試,都不可以賴在林家不走。老族長不願意丟那人,所以先下手爲強,提前送了信。話說的很客氣,家中惦念這幾人,若是未中也不必氣餒,三年之後再上京,一樣有機會;若是中了,姑蘇老家自然是大擺筵席,給他們慶功。

這兩位林老爺一看沒辦法,手裡的盤纏又不多,林致遠是明顯不想在留客,所以灰溜溜的拎着行李返航。只剩下一個,心知自己殿試成績未必會好,於是放下架子,開始尋林致遠爲他點撥。

殿試這日,三百人立於保和殿中,每人面前一塊白席,一張矮桌,上面擺着筆墨紙硯。點名、散卷、贊拜、行禮之後,傳來小太監們拍手的聲音,禮部衆人即刻吩咐道:“陛下親臨,你們可要仔細。”

皇上穿一身明黃龍袍,臉色肅謹的走進來,身後跟着十來位大人,有禮部、戶部、刑部五部幾乎到全,除去兵部這些都是朝廷的楨幹巨將,士子楷模。衆位老大人可不是來瞧熱鬧的,而是想在這保和殿上挖人,話說東泰郡王出事之後,朝廷暗中清洗了一批官員,各部人手匱乏,就等着此批進士中能有幾個得用之人。

像林致遠這位新科會元,早被某些尚書大人盯上了,或者該說,會試大榜前百名,只要不出大亂子,都能得個好差事。

皇上的貼身太監戴權用尖細的嗓音讀道:“今科殿試,乃是陛下愛惜人才,充裕國家棟梁所開,衆位學子,理應愛惜羽毛,勤勤懇懇,以免十年寒窗付之東流。”戴權語音一頓,掃視了下面的舉子,“御試開始”

小銅鑼一響,衆人忙席地而坐,拆閱桌上的策論試題。不大一會兒便有人開始臉色發白,殿試與前兩科就不同,只有一道,是皇上親自命題,也不用人謄寫,最後會直接面聖。

時間爲一個時辰,衆人根本來不及多思考,拿到卷子之後便要開始下筆。寫字慢的人連打草稿的功夫也沒有。

百餘年的功夫,殿試的制度越加的完善,在以前,狀元考的不是文章品相,而是速度,誰先交卷誰便是贏家,這也導致了真人才的埋沒,文思敏捷、下筆千言固然是人的才氣的一種體現,但僅以此確定名次高下,終究有失偏頗。再者,一榜接一榜地都是先交卷者成了狀元,而一當了狀元,不僅名氣大、入仕起點高,長此以往,必然導致風氣敗壞。

前朝開始遏制了這種行爲,及至今日,大殿之上再無人敢以快拼好。

不過,今日這卷子,也出不了幾個神速之人。

只見白色玉版紙上寫道:“制策曰:昔列聖只相繼大統一而馭宇,立綱陳紀,禮樂昭明,當垂衣以治”全文共一百五十六字,從古代聖王統一四海後,推行三綱五常,禮樂治國,談到蠻夷邊疆戰事。

林致遠暗暗吸了一口涼氣:好犀利的兵戎之策啊真是該死,他一早該想到,會試的時候皇上出了一道里仁爲美,殿試的時候又怎麼能缺少聯繫?

林致遠也不打草稿,而是緊閉雙目,陷入了冥想之中。

佟太傅在皇帝身後看的分明,心道:好小子,怎麼跑到這兒來睡覺了?沒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奮筆疾馳,偏他異常的醒目要知道,林致遠能中會元,多少人在那兒眼紅呢,戶部的蔣侍郎,盯自己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就想用個藉口找自己的麻煩呢所以林家小子,你可不能犯渾啊

戴權見佟大人額頭上冒汗,不由得輕聲問道:“佟大人,你是身體不適?”

佟太傅乾笑,順勢用手摸了一把汗:“沒事兒,就是有點熱”

坐與他們身前的皇上頭也不回的嗤笑道:“老大人是緊張的吧放心,你相中的那個未必就是繡花枕頭,我倒要看看,今科能出幾個得用之人。”

時間飛逝,半個時辰之後,林致遠猛睜眼,提起筆,就見他筆法飛快,連片刻的思索都未用。林致遠左右的人本就犯着迷糊,不知道該怎麼措辭,猛見身旁的林致遠像神魔附體似的,早呆住,連筆上的墨點往下墜都沒發現。

皇帝一直在觀察林致遠,突見這小子的舉動,不由得起身到了大殿中間,直奔林致遠而去。林致遠貌似並未有所察覺,反倒是沉浸在自己的境界中,多年來練就的好書法這個時候發揮了大作用。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帝王的威嚴自古便深刻於百姓心中,無論他是明主,亦或是昏君,只要身披黃袍,就能震懾人心。所以當今天子這麼一下御座,衆學子們皆惶恐不安,眼神亂瞄。

佟太傅亦步亦趨的緊跟在後,別看他上了年歲,但是這老頭平日善於養生,什麼值錢吃什麼,家中又有專門教習打拳的師傅,內外兼修,佟太傅的身子骨兒特別結實。戶部尚書、工部尚書看的這叫一個豔羨,明明比自己的年齡要小,真真是氣人。

戴權上前幾步,悄聲問道:“皇上,這位就是新科會元,姑蘇林致遠。”

皇上一擺手,示意他不要出聲,自己則立於一旁,靜靜的查看林致遠的試卷。初時還不甚在意,但越看越驚訝,每讀一句,心中不由得重新打量這少年。天子有天子的驕傲,殿試尚未開考前,他就已經想好了,會試由佟太傅做主,可是這殿試輪到自己了吧林致遠太過年輕,三元及第,名聲雖好,但只怕將來起點過高,心性不穩。再者,若是能挫一挫他的銳氣,在青年時加以磨練,也不算白白的浪費了一個好苗子。

但是,這種想法在看到林致遠的策論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不看答者,只讀策論,皇帝完全猜不出這篇兵戎策出自一個十七歲少年之手。筆法老練,立論新穎,言辭犀利,正符合皇帝的雄心壯志。

只可惜這年紀還是太小了些。

皇帝一言不發,轉身出了保和殿,身後的衆位大人面面相覷,忙加快腳步跟了上去。工部尚書拉住了戴權,問道:“公公,皇上這是什麼意思啊?”

戴權似笑非笑的說道:“老大人可是爲難我了,這皇上的心意誰能猜測?誰敢揣測?咱們只需幹好自己分內的事兒,您說呢?”

工部尚書望向戴權遠去的身影,哼道:“不就是收了蔣家的銀子嘛也不是什麼清高的人,在我面前裝蒜。”有相熟的大人笑道:“得了,你和他鬥什麼氣,皇上剛剛的意思你還不明白?咱們又要出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公嘍。哎,說好了,這回我們可少了位刑部令史,已經預定這位,別和我們搶。”

工部尚書說道:“你們刑部湊什麼熱鬧?找令史,去軍營啊哪位將軍身邊沒個軍師,謀士用這裡面的人,你也不怕大材小用”

二人正鬥嘴,就聽裡面傳來小鑼的聲音,一個時辰已到,戶部開始收卷。

殿試成績出來的很快,第二日,二、三甲的名單就已經擺在了皇帝的面前。一甲三人,並未排名,只是將卷子呈與皇上御覽,二甲七人,這傳臚的位置也未定,皇上見此心中有些不悅。問道:“怎麼?難道事事都要朕親力親爲?”

“陛下,”禮部侍郎一拱手,“今科人才濟濟,臣等不敢擅自定奪,惟恐埋沒人才,所以纔等皇上親臨。”

本朝慣例,會試作爲主考,殿試的時候便不可充當要職,以免有人假公濟私,佟大人現在隱隱成爲下任禮部尚書的熱門人選,和現任之間的關係稱不上劍拔弩張,但也說不上是什麼和睦。所以,佟大人儘可能的讓自己減少關注,輕易不肯開口。

皇帝微掃了一眼躲在角落裡的佟太傅,繼而垂首看桌案上的卷子,案頭密封,一定程度上杜絕了考官作弊的可能。皇上審閱一番,抽出五張,並沒有什麼順序的擺好,說道:“起案頭吧”小太監拿來銀葉小刀,小心翼翼的將牛皮封頭卸下。

五張試卷:揚州鄭晏、京都姚承允、京都蔣溟、姑蘇衛桓、姑蘇林致遠。

PS:週末又要到啦,明天可樂美美會不會大發慈悲,給驚荷一個小小的推薦呢?我好期待啊

第473章 一條大魚第501章 致遠定計武家有難第478章 大喜大悲一瞬之間第323章 沈修傑的到來第309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482章 武家取藥(中)第52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第248章 文人墨客齊聚魚齋第228章 鐵口斷言榮澤見駕第25章 除惡奴林府舊時怨(上)第471章 久病牀前確無孝子第210章 有緣千里一線來牽(上)第223章 韻事性命堪憂第232章 姑嫂小談色衰愛弛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369章 三個女人一臺大戲第16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第97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上)第486章 病牀假寐道出真心第85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上)第71章 秦可卿魂歸太虛境(下)第175章 金鑾殿上衆說紛紜第7章 林如海病重誠託孤(下)第447章 心生不妙第388章 陳珂痼疾公主變節第220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457章 姥姥一家第78章 峰迴路轉事有轉機第74章 東南西北四王同祭(上)第259章 達成協議公主發飆第518章 仔細斟酌番外2黛玉和包子第296章 荀家補禮主僕莫名第452章 林家有女第450章 兩位國舅第172章 十年寒窗今科問鼎(下)第471章 久病牀前確無孝子第109章 觀音誕法華寺參佛(中)第464章 平步青雲第472章 小人得志反驚魂魄第57章 金鯉坊士子齊相聚(下)第294章 賈薔升官新任主簿第218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第236章 羌夷使節進京議親第337章 一錘定音黛玉遷居第205章 王夫人何故先服軟?第437章 朝堂之上第305章 捉襟見肘迎春借錢第148章 患難見情香卉上位第411章 風靡京城下聯難解第505章 放下心防第471章 久病牀前確無孝子第513章 通州碼頭四家南下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簽約第17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下)第346章 襲人紫鵑聯袂求見第394章 往事悠悠第314章 打探第262章 荊州碼頭聊城衛到第129章 兵馬司是非難琢磨第104章 笑靨頻頻驚聞稚語(下)第253章 十字坡遇襲有人幫第83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中)第150章 賈母病重黛玉探訪第455章 隋侯之珠第225章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第376章 老王妃口舌不敵衆第346章 襲人紫鵑聯袂求見第211章 有緣千里一線來牽(下)第232章 姑嫂小談色衰愛弛第50章 寶釵無端猛獻殷勤第223章 韻事性命堪憂第100章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第101章 膏粱錦繡附翼攀鱗第13章 信有山林家在市城第97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上)第395章 帝江青鸞第126章 文泰居拜聖明天子第11章 新御史風光進府邸第65章 海棠美人史家湘雲第310章 典老爺的苦惱第143章 晴雯勇武以一敵五第64章 俏香卉忙表忠心意第326章 回程(下)第168章 寶釵移情元春回府第52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第344章 璉二奶奶接手家事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番外5薛寶釵上第182章 當年隱情又有誰知第510章 會試前奏第391章 冷汗第307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中)第504章 謀計佈局第118章 賈政訓兒王氏遷怒第163章 大年三十林家家宴第335章 王夫人心中一根刺第418章 另有把柄衆人尋覓第427章 雞飛蛋打襲人不忿
第473章 一條大魚第501章 致遠定計武家有難第478章 大喜大悲一瞬之間第323章 沈修傑的到來第309章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第482章 武家取藥(中)第52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第248章 文人墨客齊聚魚齋第228章 鐵口斷言榮澤見駕第25章 除惡奴林府舊時怨(上)第471章 久病牀前確無孝子第210章 有緣千里一線來牽(上)第223章 韻事性命堪憂第232章 姑嫂小談色衰愛弛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369章 三個女人一臺大戲第16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第97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上)第486章 病牀假寐道出真心第85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上)第71章 秦可卿魂歸太虛境(下)第175章 金鑾殿上衆說紛紜第7章 林如海病重誠託孤(下)第447章 心生不妙第388章 陳珂痼疾公主變節第220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457章 姥姥一家第78章 峰迴路轉事有轉機第74章 東南西北四王同祭(上)第259章 達成協議公主發飆第518章 仔細斟酌番外2黛玉和包子第296章 荀家補禮主僕莫名第452章 林家有女第450章 兩位國舅第172章 十年寒窗今科問鼎(下)第471章 久病牀前確無孝子第109章 觀音誕法華寺參佛(中)第464章 平步青雲第472章 小人得志反驚魂魄第57章 金鯉坊士子齊相聚(下)第294章 賈薔升官新任主簿第218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第236章 羌夷使節進京議親第337章 一錘定音黛玉遷居第205章 王夫人何故先服軟?第437章 朝堂之上第305章 捉襟見肘迎春借錢第148章 患難見情香卉上位第411章 風靡京城下聯難解第505章 放下心防第471章 久病牀前確無孝子第513章 通州碼頭四家南下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簽約第17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下)第346章 襲人紫鵑聯袂求見第394章 往事悠悠第314章 打探第262章 荊州碼頭聊城衛到第129章 兵馬司是非難琢磨第104章 笑靨頻頻驚聞稚語(下)第253章 十字坡遇襲有人幫第83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中)第150章 賈母病重黛玉探訪第455章 隋侯之珠第225章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第376章 老王妃口舌不敵衆第346章 襲人紫鵑聯袂求見第211章 有緣千里一線來牽(下)第232章 姑嫂小談色衰愛弛第50章 寶釵無端猛獻殷勤第223章 韻事性命堪憂第100章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第101章 膏粱錦繡附翼攀鱗第13章 信有山林家在市城第97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上)第395章 帝江青鸞第126章 文泰居拜聖明天子第11章 新御史風光進府邸第65章 海棠美人史家湘雲第310章 典老爺的苦惱第143章 晴雯勇武以一敵五第64章 俏香卉忙表忠心意第326章 回程(下)第168章 寶釵移情元春回府第524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第344章 璉二奶奶接手家事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番外5薛寶釵上第182章 當年隱情又有誰知第510章 會試前奏第391章 冷汗第307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中)第504章 謀計佈局第118章 賈政訓兒王氏遷怒第163章 大年三十林家家宴第335章 王夫人心中一根刺第418章 另有把柄衆人尋覓第427章 雞飛蛋打襲人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