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金鑾殿上衆說紛紜

這周繼續監考,晚上回家存明天的稿子,所以......今天只有這一更。大家晚上就不要等了,週末依舊雙更)

衆位大人眉眼也不擡,誰也不肯在這個時候說話,唯恐會錯皇上的心意。

皇帝不滿意的看向不聲不響的衆人,一指桌案上的試卷,說道:“怎麼?不都是想來我這裡要人嗎?現在大好的人才就擺在眼前,你們都成啞巴了?遲大人,你來說說,這五人之中,誰人更勝一籌?”

遲大人是禮部尚書,也難怪皇上先點他的名字,若是連負責天下學子讀書的禮部都不能說出一二來,這朝廷養他們作甚?

遲大人往前邁了兩步,拱手說道:“臣......竊以爲,狀元之銜極重,自本朝開國以來,共出過三十二位狀元,莫不是後來大有所成者,然......”禮部尚書的話一頓,擡頭看向周遭大人,“本朝以來,還未曾有過一甲三人均爲少年郎君的前例。並非臣不信任這些少年人,而是少年得志,有時未嘗是好事。”

禮部尚書精明的跟猴子似的,他一早就知道林致遠和佟太傅的關係匪淺,就算自己不能重用林致遠,至少也不能叫那老小子得意。索性,禮部尚書來個一鍋端,什麼姚承允、鄭晏的,誰也別上位

遲尚書的話音剛落,一人跳出來說話:“我說遲大人,你這是打的什麼算盤?哦,照你這麼說,少年得志的都不行?可是我記得當年先帝重用遲大人的時候,你也不過三十未到,怎麼那個時候你不嫌棄自己年紀小,推脫了先帝的重擔?”

說話之人乃是工部尚書,他老人家早就瞄準林致遠這個好苗子了,現在被禮部這麼一插手,他能不急嘛?好在皇上英明,準了各位大人都上殿來議事,否則,大好的人才豈不是要被這些老傢伙埋沒了?

遲尚書臉不紅心不跳的答道:“這怎麼能一樣?想當年,老朽在國子監苦讀十年,才換來先帝的青睞。”

工部尚書不屑的撇撇嘴,道:“遲大人,這幾位少年也不是什麼妖魔幻化而成,難道他們就不苦讀?”旁邊立即有刑部的大人跟着附和:“是啊,遲大人,據我們所知,皇上點撥出來的這五人,都是名師教導出來的,就拿......就拿衛桓來說吧,尼山書院沈先生的弟子,雖然不是嫡系吧,但好歹佔了那個名分。”

其實,刑部大人是想點林致遠的名號,但是轉念一想,還是換了一個年歲更小的衛桓。

遲大人見自己孤掌難鳴,忙向不遠處的戶部侍郎使眼色,他們關係極好,在朝堂上隱隱形成了一股勢力。戶部侍郎見自己躲不過去,上前說道:“陛下,遲大人的話雖不甚嚴謹,但忠心可鑑。傷仲永的故事,幼子盡知;揠苗助長,非但沒有成功,反而害了前途。臣以爲,遲大人所憂心之事不可不放在心頭。”

皇帝將五份試卷往前一推,終於開口道:“你們可全看過?”

刑部、工部幾位老大人均搖頭,這是禮部負責的事兒,怎麼可能輪到他們?

“戴權,給幾位大人傳閱一番。也叫他們知道什麼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免得爭論起來心裡沒底。”

戴權立馬叫五名小宦官端着銀盤,將題紙平鋪於其中,傳送到衆位大人跟前。少頃,皇帝說道:“都看了,也知道爲什麼今科會選出這五人吧?”皇帝點了刑部大人的名字,“你來說,這篇兵戎策誰寫的最好?”

刑部大人心裡一陣暗喜,這不是明擺着得事兒嘛,禮部尚書與佟太傅之間的較量使得殿試排名遲遲未下,明眼人誰看不出姑蘇林致遠的文章答辯的最好?他要是禮部尚書,早就把林致遠誇得天花亂墜了。

刑部大人一點沒猶豫的說道:“臣自讀書以來,已有四十餘個春秋,讀到的策論不敢說有萬篇,但幾千還是有的,能像姑蘇林致遠一般,將戍邊之策講的如此詳細,恕臣愚鈍,至今尚未拜讀過。”

皇帝不動聲色,問道:“佟大人,你一直不說話,是不是覺得這五人中均非求真務實者?將來難成大器?”

衆人齊往角落裡找。佟太傅這才說道:“陛下,臣不敢多言,乃是因爲這裡面姑蘇林致遠乃是臣的忘年交,若是多說什麼,怕......有人誤會。”

禮部尚書笑道:“佟大人,怎麼會誤會呢?你是什麼爲人,大家都清楚。除了喜歡古畫,美人,當然,這也算不得什麼,不過是自己的樂趣罷了。”

遲尚書一直隱忍不發,就是等這個機會將佟太傅踹下去。自打聖上宣佈了他爲會試主考,去佟府送禮的人怕是要排到小南門了,遲尚書當時沒多言,今日卻在金鑾殿上點名,就是要叫佟太傅出個大丑。

佟大人笑道:“尚書大人又調侃在下了。今日陛下心中犯難,其實,臣倒真有幾句話想說,若是有什麼地方不足,還請衆位指教。”佟大人一斂笑意,沉聲說道:“臣曾聽過一人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臣雖遍讀聖賢書,但是這樣的話還是第一次聽到,皇上,今科涌現少年狀元、榜眼、探花,傳臚,實乃是國之大幸。”

皇帝將口中的“少年智則國智......”這句話反覆的唸叨了幾遍,慢慢的品出了裡面的意思,大感興趣的說道:“甚妙,甚妙,此乃何人語也?”

“姑蘇.....林致遠。”

衆人就見少有笑容的皇帝陛下,嘴角竟微微一揚,這幫老狐狸眼前一亮,忙上來拍馬屁:“陛下,此少年說實在具有新意,看似不羈,但句句透着深意。正如佟大人所言,陛下有如此少年英才,乃是國之幸事。”

遲尚書現在只好硬着頭皮往下說:“衆位,這林致遠妄議朝政,什麼少年說......言辭太過狂妄,諸位老大人們,千萬不能因一句話而妄下結論,這可是殿試,馬虎不得”

佟太傅一直不願意跟遲尚書對着幹,就是知道這老兒折騰不了幾天,將來還是要給自己讓位置不是?可是現在,不說不行了。

佟太傅說道:“遲大人此話差矣,陛下出兵戎策,若是諸舉子不暢議時政,又如何報效朝廷。再敢問遲大人,若這幾位都年少,不予批准,請問......遲大人的候選人又是誰?”

遲尚書臉色一僵,繼而轉紅,一片尷尬。

他只顧着反駁佟大人,按照他的本意,只需要皇上同意他前面的話,至於誰當狀元,遲尚書根本不在乎。

“遲大人,據下官所知,二甲、三甲的部分名頭已經拆卸。河北考生楊某,排在二甲第四,這就是四十歲裡面最好的成績,便是這樣,此人也已經參加了三屆會試,此次才能如願以償。遲大人難道想讓這樣的人來做新科狀元?”

遲大人忙辯解道:“佟大人慎言。殿試乃是陛下定奪,本官怎敢越職?只是諫言而已,”他轉對皇帝說道:“陛下,既然佟大人如此誇獎姑蘇林致遠,不如請皇上欽點他爲新科探花如何?”

探花?佟太傅幾乎沒被氣個倒仰,這黑心肝的老狐狸,明明林致遠纔是當之無愧的狀元,卻想要給換兩級?直接跌到探花?

未等佟太傅反駁,遲尚書笑道:“下官也是前兩日才知,原來林致遠乃是先帝時期林如海,林探花的親侄子。若陛下能成全,翰林中豈不是多了一則美談?”

佟太傅怒極而笑:“遲尚書,你這不是爲難陛下嗎。點了林致遠做探花,那麼誰來做狀元?難道遲尚書真的以爲,他人的文采能與姑蘇林致遠相媲美?”

皇上頗有些不耐煩的說道:“好了好了,這是金鑾殿,不是你們鬥嘴皮子的地方。”他提起硃紅筆,在林致遠的策論上寫了“一”,狀元由此產生。

遲尚書還想分辨什麼,被皇帝的一句話給駁了回去:“就這麼定了”

大殿中有一個小宦官,託着盤子,並不引人注意的往出走。這小個子轉而進了保和殿的某間屋子,裡面端坐一人,正喝着雨前龍井。

小宦官緊走幾步,跪倒在地,“主子,名次出來了,姚公子......只得了個探花。蔣公子,排名二甲第二。”

那人將茶盅一撂,沉聲說道:“第一......是姑蘇林致遠”

不是疑問的語氣,而是完全的肯定。

“去給外面遞個消息,就說叫姚家即刻派人前往蘇州,一旦林家回鄉祭祖,要上去給我好好的攀親戚,知道了嗎?”

小太監忙點頭。

等宦官出了門,那人才復又端起空茶杯,自言自語道:“林致遠......林瑾瑜......你到底是敵?是友?”

第二日,皇榜張貼,府衙的人最愛幹這個差事,去報喜的人往往會得到豐厚的獎賞,尤其是給狀元公報喜,那就不是給幾慣銅錢那麼簡單了,必定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唱喜報的人一路高喊:“狀元,姑蘇林致遠;榜眼,姑蘇鄭晏;探花,京都姚承允......”

人們瘋了似的往蓮花衚衕涌,上一屆狀元乃是海塘龔氏子弟,據說當日在行館門前灑了幾千慣的銅錢。不知道林家有沒有這個魄力,叫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也跟着沾福?

ps:謝謝大家的打賞,明日再逐一感謝。。.。

第437章 朝堂之上第465章 膽怯釋然第258章 你來我往坐地還價第98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中)第389章 身價倍增太妃說親第422章 先禮後兵擊鼓鳴冤第46章 寶釵心高欲攀新枝第17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下)第97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上)第444章 王府得意轉眼即悲第339章 賣女求榮賈家伎倆第478章 大喜大悲一瞬之間第114章 謀於攻略步步驚心第192章 一曲鳳求凰引知己第337章 一錘定音黛玉遷居第136章 黛玉寶釵棋逢對手第437章 朝堂之上第419章 賈政回府寶玉有難簽約推薦第38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下)第120章 賈王氏圖謀兄妹財第145章 陷入僵局救兵馳援第224章 寶釵苦求爲救親兄第86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中)第80章 慶壽辰榮府排家宴(中)第190章 魯酒淡薄而邯鄲圍番外6薛寶釵中第266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上)第237章 開互市定安邦大計第223章 韻事性命堪憂第134章 朱雀大街富錦樓上第426章 北靜王妃拉攏寶釵第116章 世子進京好友相見第154章 賈府開宴元春報信番外3史湘雲上第320 探病第472章 小人得志反驚魂魄第321 大駙馬的睿智第133章 羌夷獻俘人心浮動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72章 二十年前恩怨情仇第67章 探丫頭無意惹湘雲第6章 林如海病中誠託孤(上)第390章 離宮第478章 大喜大悲一瞬之間第141章 郡王府兵敗如山倒第284章 雁蓉勸說姐妹之情第423章 棄卒保車無奈之舉第424章 油盡燈枯王氏歸西第59章 公主府見豪門辛秘(上)第161章 初生小牛犢不怕虎第302章 帖臥兒帝國來使第273章 華家二爺緣何投誠?第319章 誰家貴婿第237章 開互市定安邦大計第376章 老王妃口舌不敵衆第212章 燕家喜宴誰出風頭?第446章 皇后召見第482章 武家取藥(中)第223章 韻事性命堪憂第43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上)第347章 薛蝌勸妹寶琴賠罪第52章 扮巧遇錯吃櫻桃糖第507章 分家醜聞探花反水第234章 賈迎春出閨禮大成第84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下)第380章 福兮禍兮誰又能料第359章 賀壽(中)第427章 雞飛蛋打襲人不忿第32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上)第286章 街心遇烈馬猛驚魂第217章 右都御使狀告致遠第348章 直言真相寶玉進宮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517章 夫妻齊心其利斷金第373章 橫衝直撞衆家不滿第83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中)第16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第127章 貴戚登門爲求寶鼎第37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上)第18章 初掌家事除夕放恩第35章 江南官場兇潮暗涌第32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上)第22章 府添新丁惹人憐惜第449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第413章 小大姐兒童言稚語第37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上)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518章 仔細斟酌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112章 冷郎君兩眼有深意第469章 夫妻對決略佔上風第252章 如願以償奇書到手第225章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第313章 竹筒飯與雙頭鮑第328章 府衙門口叫囂異常第77章 東南西北四王同祭(下)第353章 語出驚人道破玄機第323章 沈修傑的到來
第437章 朝堂之上第465章 膽怯釋然第258章 你來我往坐地還價第98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中)第389章 身價倍增太妃說親第422章 先禮後兵擊鼓鳴冤第46章 寶釵心高欲攀新枝第17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下)第97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上)第444章 王府得意轉眼即悲第339章 賣女求榮賈家伎倆第478章 大喜大悲一瞬之間第114章 謀於攻略步步驚心第192章 一曲鳳求凰引知己第337章 一錘定音黛玉遷居第136章 黛玉寶釵棋逢對手第437章 朝堂之上第419章 賈政回府寶玉有難簽約推薦第38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下)第120章 賈王氏圖謀兄妹財第145章 陷入僵局救兵馳援第224章 寶釵苦求爲救親兄第86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中)第80章 慶壽辰榮府排家宴(中)第190章 魯酒淡薄而邯鄲圍番外6薛寶釵中第266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上)第237章 開互市定安邦大計第223章 韻事性命堪憂第134章 朱雀大街富錦樓上第426章 北靜王妃拉攏寶釵第116章 世子進京好友相見第154章 賈府開宴元春報信番外3史湘雲上第320 探病第472章 小人得志反驚魂魄第321 大駙馬的睿智第133章 羌夷獻俘人心浮動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72章 二十年前恩怨情仇第67章 探丫頭無意惹湘雲第6章 林如海病中誠託孤(上)第390章 離宮第478章 大喜大悲一瞬之間第141章 郡王府兵敗如山倒第284章 雁蓉勸說姐妹之情第423章 棄卒保車無奈之舉第424章 油盡燈枯王氏歸西第59章 公主府見豪門辛秘(上)第161章 初生小牛犢不怕虎第302章 帖臥兒帝國來使第273章 華家二爺緣何投誠?第319章 誰家貴婿第237章 開互市定安邦大計第376章 老王妃口舌不敵衆第212章 燕家喜宴誰出風頭?第446章 皇后召見第482章 武家取藥(中)第223章 韻事性命堪憂第43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上)第347章 薛蝌勸妹寶琴賠罪第52章 扮巧遇錯吃櫻桃糖第507章 分家醜聞探花反水第234章 賈迎春出閨禮大成第84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下)第380章 福兮禍兮誰又能料第359章 賀壽(中)第427章 雞飛蛋打襲人不忿第32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上)第286章 街心遇烈馬猛驚魂第217章 右都御使狀告致遠第348章 直言真相寶玉進宮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517章 夫妻齊心其利斷金第373章 橫衝直撞衆家不滿第83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中)第16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第127章 貴戚登門爲求寶鼎第37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上)第18章 初掌家事除夕放恩第35章 江南官場兇潮暗涌第32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上)第22章 府添新丁惹人憐惜第449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第413章 小大姐兒童言稚語第37章 杜家有女遴選宮門(上)第503章 借刀殺人第518章 仔細斟酌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112章 冷郎君兩眼有深意第469章 夫妻對決略佔上風第252章 如願以償奇書到手第225章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第313章 竹筒飯與雙頭鮑第328章 府衙門口叫囂異常第77章 東南西北四王同祭(下)第353章 語出驚人道破玄機第323章 沈修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