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賀喜

七個金鎖不但代表老太太對孫女兒的一視同仁,還是她晚年遲暮而來的一片慈愛心。

掌珠淚眼模糊,手指愛惜的撫在金鎖上,把七個從鎖頭到鑲金鍊子都摸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聽到喧鬧聲多出來,應該是到了文章侯府門外,才以帕子輕拭淚水,不敢擦,怕劃花妝容,只帕子在面上沾點着,把淚痕一一的抹去。

她坐在花轎裡,就看不到她的公公文章侯兄弟四人大喜過望,齊齊的更堆出笑容。

他們看到送親的人,是才封南安世子沒幾天的鐘恆沛,後面跟的還有鍾二引沛。

文章侯歡天喜地撫掌,對兄弟們道:“這可是天大的面子,姑丈好生的成全吶。”而韓氏另三位老爺,就差手舞足蹈,也和長兄是一樣的想頭,看來與姑丈的關係算緩解許多。

關於送親的人,早半個月,文章侯兄弟就商議來商議去,都圍着一個話題打轉。

“安家最小的姑娘出嫁,是鍾家長兄弟兩個送的親,這大姑娘出嫁,而鍾恆沛又是世子身份不同,姑丈肯不肯放他前來?”

何謂庸人自擾之,就是文章侯兄弟等人這樣的心思。

兄弟們探討着可能性:“最小的姑娘辦喜事,是太子殿下出面,送親的人自然不敢用馬虎人,這……我們家?”

文章侯府歷年失勢,自己人最知道。

“難道隨便打發個人送親?”潛臺詞,因爲看不上我們唄。

“不可能不可能,姑丈不給我們臉面,難道他自己也不怕別人背後指指點點,他又何顏面?”

問韓世拓,他也是個不清楚。韓世拓不敢問老太太,去問邵氏。邵氏更糊塗:“送親的?寶珠是怎樣辦的,掌珠也一樣纔對。”

韓世拓就回答含糊道:“姐妹們親事上的操辦,差不多。”問多了,他還煩:“橫豎有送親的,鍾大不來,讓妹夫送。”

家裡要真的沒有兄弟,妹夫也是能送的。但有兄弟,妹夫還是往後站的好。

文章侯就不再問兒子,只自己心裡患得患失個不停。就在花轎進門時,他還心中發虛,有好些同僚全是打着和姑丈已修舊好的旗號而請,還有全族人的都在這裡,爲的是炫耀和姑丈府上成的親事。

原本應該是親家的,幾十年鬧的如仇敵相似。整個韓氏家族中,總有明眼人早說過老文章侯,此時文章侯,再加他的兄弟們。

“勸着你們姑奶奶不要再鬧了,就是你們也不要再鬧了。”

當年說這種話的人,文章侯都請了來,就在大廳上坐着。假如送親的不是南安世子,文章侯還得別找個理由推開他們疑惑才行。

花轎後面,鍾世子意氣風發的出現……文章侯府的客人加上主人,全有了笑容。有人道:“果然,南安侯竟然是願意這門親事的。”

“這麼多年了,也可以結束了,把親戚們好好走起來。”

文章侯四兄弟一起離座,雖然開心得過了,也沒有忘記拿出長輩之姿,對鍾恆沛迎上去:“賢侄,有勞你纔是,請廳上用茶。”

鍾大鐘二滿面春風,送親的人在今天爲大,被請到上座用茶。他們見有上年紀的人在,還是客氣的讓了讓,別人全說他們是貴客,理當如此,兄弟二人才謝坐而入席。

離大廳較遠的地方,站着兩個衣冠中人。他們輕袍緩帶,面容閒適,一看就是日子過得趁心。左邊着藍色錦衣的人道:“杜兄,以你來看,這京中的風向要變了嗎?”

“杜兄”就注目於他。

“南安侯爲人幹練,一回來就頗有聖眷,他肯妹妹安家和一生不對的文章侯府結親家,可見聖上有起用文章侯的意思?以我來看呢,文章侯不管父子也好,兄弟也好,都無才幹。這應該是聖上有起用閒散人等的意思吧?”

杜兄暗暗好笑,鬼知道他們怎麼結親家?興許鬧夠了吵夠了……夫妻生分夠了……

見問話的人竟能猜到與聖意有關,杜兄忍住肚子裡嘲笑,裝出一臉的認真沉吟道:“兄猜的豈能無理乎?歷來朝廷動向,皆是一波又一波。廉政時用能吏,放寬時又多出風雅之士。朝中官員雖多,風光的不過那幾個。如文章,歸安等幾個侯爺,皆是才幹上差的,又有諸般職門中,平庸的人更多,但太平盛世,起用平庸之人唯穩,也是前朝用過的,兄之高見竟能猜得如此之遠,讓我佩服佩服啊。”

把那個人誇得得意上來,更加高談闊論:“以我來看,時也勢也,彼此漲的,必然要消……”頓了頓,他神秘地道:“杜兄,關於這樁親事還有個內幕你知道嗎?”

“你是指太子府上的袁訓?”杜兄淡淡。

文章侯府和南安侯府的親事,帶來無數流言蜚語。自然的,把南安侯府夫妻不和、姑嫂不和扒拉完了,就扒拉安家的底子。

而安家的新孫婿,就算他以前再不出眼,親事太子殿下出面,瞬間當事人就成了京中人人想要看個究竟的人。

杜兄想這算什麼內幕?殿下一出面,京裡還有人會不知道嗎?早就外幕了。

“是啊是啊,”那人肅然起敬,眼珠子可以掉地上:“哎喲杜兄,你也知道?”對着他一臉的驚奇,杜兄油然有了氣,我又不耳朵聾,怎麼會不知道?我不但知道這個,還知道袁訓以前和太子的緋聞話題,誰叫他生得好呢?

還知道袁訓爲這打傷過人,還知道太子殿下爲包庇他,把中傷他的人攆出京……

這你知道嗎?

那人看不出杜兄的腹誹,以他爲知己般地道:“以我來看,斷然沒有南安侯府和安家主動尋親文章侯府的道理!”

杜兄看着他好笑,就順水推舟地問:“那是怎麼一回事?”

“是文章侯府見再不出條奇兵,就只能還渾渾噩噩過着。於是文章侯世子施出手段,對女人都知道他在行,那安家的小姐一介女流,怎生是他的對手,自然神魂倒之,情思顛之,南安侯百般勸解不過來,只能答應之…。”

杜兄險些沒笑出來。

真真虧了他,好一個長篇的愛恨古記兒編得周全。他正要笑謔幾句,鞭炮聲轟地響起來,卻是新娘子下轎子,準備往大廳上去拜堂。

而這時,另一個人也突兀地闖入他的眼簾中,讓杜兄呆在原地。

同行的人發現他直勾勾的往人後面看,取笑道:“別人都看前面新娘子,你看後面有金子嗎?”跟着看過去,卻見極遠的地方,有一個圓門,內中急步走出一個老婦人,滿頭白髮隨步子晃動,好似焦急萬分。

南安侯夫人奔出來,自語喃喃:“誰敢攔我!我看誰敢攔我,我要截住老賤人的孫女兒小賤人,不許她進正廳拜堂!”

在她後面,也有幾個人着急地追上來,只是見客人們多,不敢放聲呼叫。

這可怎麼辦?這位老姑奶奶真的大鬧花堂,今天可以熱鬧了……

前面的人跑,後面的人追,饒都是女人,也都提着裙子跑得飛快。

而就在似攔不上的時候,大門上潮水般亂了。幾個家人飛奔而至,上氣不接下氣:“侯爺,姑老太爺來了,”

“啊!”

文章侯意外,客人們意外。意外一瞬而過,文章侯大喜叫兄弟們:“跟我去接姑丈!”兄弟四個人往廳下走,卻見南安侯昂首闊步,在管家的陪同下已往這裡來。

這裡不少人認得他,私語聲起來:“他怎麼往這裡來?”

“是誰的,南安侯不贊成這親事的?你看人家自己過來,是怕諸事辦得不好,委屈他的親戚纔對……”

而杜兄則眯着眼盯着停下步子的南安侯夫人,把她驚愕面容收納眼中,悄聲自語道:“妙啊,這是夫妻大戰呢?還是……”

南安侯挺胸而來,所有的視線就全貫注在他身上。南安侯夫人也就更沒有多少人發現,就有人如杜兄般見到,也是暗想一下接上來難道夫妻對戰?也就丟開。

冬雪飄飄而下,南安侯穿一件暗色雪衣,不用雪帽,任由白雪落於發上,雖是年老,那股子不讓年青人的氣勢,足的激昂如山石上鬆。

“侯爺來了,”

“道喜道喜,”

無數的熱鬧聲浪中,南安侯笑呵呵拱手見禮,儼然成了今天最大的主角。而人後面顫抖個不停的南安侯夫人,黯然神傷把他康健體態仔細看着,一扭身子,往來的地方又奔去!

他知道她在這裡不奇怪,

他卻知道她會出來當衆阻攔!

他知道她滿心的恨不奇怪,

他卻一如既往的瞭如指掌的適時的出來,毫不客氣地一次又一次的把她的恨傷得體無完膚!

她是要去羞辱別人,不是自己去找羞辱!

南安侯夫人憤恨的離去。

樹下,杜兄輕吐一口氣,還是對自己低語:“竟然沒有笑話看?也是的。南安侯一生落的是夫妻不和的名聲,可他一生沒有落下虐待不和妻子的名聲。他做官全在外面,他怎麼虐待呢?娶這樣的妻子,卻還能做到像他這般地步的,再找不出第二個人。”

這是狡詐爲名?

這是陰險求理?

再或者是……。

反正杜兄是有些佩服的,也能清楚南安侯這女家的舅祖父在成親當天往這裡來,自然是他要保這樁親事順利進行。

“果然,南安侯是贊同的!”杜兄親眼見到,才下這個結論。

……

“新娘子入洞房嘍,”幾個家人孩子們叫聲震天,老太太孫氏滿面笑容,扶着文章侯夫人,跟在新人後面往新房裡進。

幾位太太也跟在後面。

蒙上面紗許久的新房終於打開,這是在新人拜堂時纔打開的,而打開時就有文章侯夫人的心腹在這裡守着。

有親戚們好事,也清楚文章侯府的一本子爛帳,故意問侯夫人新房爲什麼上着鎖,侯夫人回答得很認真:“世拓愛乾淨,打開早了落灰他要發脾氣。”

那個人就笑:“也防賊呢。”她是無意中打趣的一句,卻不知道文章侯府早幾個時辰發生的事,但三位太太皆坐在這裡,聽到難免憋悶。

四太太的腳,不過是扭到筋,找個人推拿幾下,抹上些藥油也撐着過來。她要是不來,就在親戚們面前少露一次臉,又難免讓人懷疑婆媳不和妯娌不和等等不和。

見新房在即,三太太林氏轉過臉兒,殷勤地道:“四弟妹,我扶你,”四太太扭腳已家裡人全知道,但三太太還在猜原因。手扶上她的肩頭,就便兒咬她耳朵:“見到新娘子嫁妝沒有,好生的整齊。”

新娘子全部的嫁妝,是上午就開始走,新房裡擺不開,全擺在另外三間房子裡。二太太和四太太只操心這府裡對世子又偏心了,就沒有去管新娘子嫁妝。

四太太心想你扶我一把,也是有事兒才扶,就顰眉頭:“整齊又能怎麼樣?還能整齊就把你和我全吃了!論起來,你和我,再加上二嫂的嫁妝,哪一個敢說不整齊?”

“我是說,新娘子有副好嫁妝,自然來到就露臉兒。”三太太似笑非笑。

四太太格登一下,在心裡泛出一腔心事。是啊?她從進門後就竭力的爭,還沒有爭到這個家裡的多少,就又多出來一個人。見房門已進,四太太才見到門後面,在窗戶縫裡見不到的地方上,還有兩件彭牙鼓腿的黑漆高几,上面擺着兩盆子紅梅。

梅開五福,紅若胭脂。

四太太登時火起,想她成親時也是這樣的季節,怎麼老太太就不把自己收着過節才用的高几拿出來?

她一生氣,這腳就好了許多。推開林氏,道:“我去看嫁妝。”不管裡面喧鬧聲有多少,她只管去往隔壁。

隔壁,也有兩個人守着。一個是老太太的丫頭,一個是侯夫人的媽媽;見四太太來,都知其意。

迎上來笑:“想是來看嫁妝,”又道:“嘖嘖,這嫁妝真的不錯。”

古代講究的人家,從生下女兒來就攢嫁妝給她。傢什做起來,首飾做起來,上好的布料收起來。此時擺在這裡,一字兒排開的盆桶牀榻幾桌子,還有七、八口大箱子,都有半人多高,都上着鎖。

四太太本就有火氣,此時更惱上來,咬牙恨罵道:“怎的都進了家,還防着人?倒不給人看嗎?”

這箱子裡難得有龍蛋不成?

她氣沖沖扭身子,甩着一塊銀紅色帕子往新房裡去。可巧兒見二太太隔着親戚招手:“四弟妹,快這裡坐着,看新人要揭蓋頭。”

老孫氏笑容不改,只看自己的好孫子;侯夫人見目光都在兒子媳婦身上,沒有人注意到自己,而進來的四弟妹也是邊走邊找着什麼,更是不看自己,她抓緊空當,悄悄兒的白個眼兒。

哼,看新人?

新人好個相貌,難道你們不是跟我去過一回安家,都忘記了不成?

轟然笑聲起來,一個孩子起勁兒叫道:“新嫂嫂生得中看!”更引出一大片笑聲。四太太見是自己的兒子,恨他添這裡熱鬧,對他招手他不聽,就側身找自己丫頭,低低的罵:“混鬧你孃的你倒瞎了眼?帶他滾出去!”

丫頭捱了罵就走,四太太這才專心來看新人。

呀!

她狠吃了一驚。

狠吃了一驚還不算外,還倒抽一口涼氣。

倒抽涼氣吧,也就不用那麼響。

她抽得身邊的老孫氏瞅她,而侯夫人硬生生把心頭火往下壓,嘴角浮出冷笑。怎麼了?驚到你這成天抹粉戴朵,自以爲你年青、你伶俐,別人全是老樹皮,就你是小青草的人了?

而於氏、林氏也斜過眼角,心中有了快意。

這個人太伶俐,子曰中早說過,過猶不及。

過了頭,和不及是一樣的糟。

四太太蘇氏進門後,沒多久就和妯娌們不快活,是她仗着年青,每逢換季,再就是做衣裳時,就活潑潑的問:“大嫂,這紅色有花的,你倒不做件穿穿?”

再不然就:“二嫂,你比大嫂小几個月,”於氏常恨,這幾個月你咬得緊能吃還是能喝?“你也不做件?”

三嫂見勢不對,自知容貌年青上都須讓她,就先讓開:“四弟妹,這裡只有你年青漂亮,這衣料莫不是專爲你拿出來的?”

有時候得罪女人,不一定你就先佔了她的錢先倒了她家的竈,而是和她論年青容貌……十個女人那裡,可以討回八個恨吧?

此時四太太涼氣出來,自己先後悔失口。左右看看,見婆婆不理論,三位嫂嫂目不斜視看新人,四太太暗中又鬆口氣,還好她們沒聽到,就也無奈的再去看新人。

這一回是細細的打量着她,從頭髮尖子,到腳上裙邊。

那眸光鑽風似的,很想把新娘子鞋腳也看看,只是鑽不到裙子裡,只得再拐回去看她的面容。

呀呀!

這一回四太太心裡有兩個呀,這等美人兒卻便宜了我們府上的世子爺,這真是一朵鮮花插在沒完沒了的牛糞上。

以四太太來看,凡是生得整齊,有清白家世,又帶着不敢說震撼人卻整齊能見人的嫁妝,嫁給韓世拓的人,不是失心瘋,就是生下來就癡呆。

再或者生過大麻風,得到隱疾此生沒好。

如果上述問題全都沒有,那就只有一個答案。先讓世子爺破了身子,再就是本性浪蕩名聲有染無處出嫁,就嫁到文章侯府裡來了。

四太太是有雄心壯志的人,進門前就想在府裡稱王稱霸,怎奈她一邊窺視這府中,一面把這府中看得一文不值,真不知道她就稱了霸,又有什麼樂趣?

這種無處出嫁就嫁給她當侄媳婦的話,把她掃得無處容身,她自己是不會去理會。反正怎麼難聽,怎麼抱怨這新人給大房裡長臉面就是對的。

說了這麼多,還沒說到掌珠今天給她的視覺上震撼。

掌珠本就生得美貌過人,打小兒起她自己都知道。作爲新人,更是打扮得下巴尖尖,小嘴兒紅紅,而鼻子尖挺得如玉柱般,滿面有紅有白,似一片盛開荷田中,綠葉紅萏共長天一色,容貌上先就是個盛景。

把這房裡老的少的,以前美貌過的,全壓了下去。

再說她的嫁衣,她進京裡邵氏有猶豫,大傢什不好帶的沒上船,嫁衣這東西輕巧,卻是隨身帶的。

每一件嫁衣,都有慈母的無數心血伴着針線在內。每一片花葉子,都栩栩如生,帶着孃家的驕傲與疼愛。

新娘子的嫁衣,有時候是新娘子的另一張臉。此時掌珠的這層臉面,也是傲立在花燭下。

四太太不悅的時候,於氏也不悅。二太太是精明的,不然不會和侯夫人平分掌家權。她上了年紀,還識大體。不會得四太太那樣公然表示不悅,二太太不悅暗在心中。

這新人嘴脣兒薄削,眉頭利落,眼神兒看似羞澀,卻微一擡眼,就把房中犀利的看個乾淨。這不是個好相與的姑奶奶!

於氏回想她和侯夫人的大小數百戰,侯夫人磨人功夫不如她,才老實肯平分掌家權。一個月當一回家,這府裡還能管得好?

而且做事情上是這樣的,一件事一個人做,做得不好那個人面上有光,做得好是她的榮耀,她就肯出力。

現在四位太太全上來,卻落得個還是老孫氏在忙碌,而四位太太不過是緊盯浮財的來龍去脈,生怕自己吃了虧。

她們就只掙到這個,但足夠心滿意足。

於氏暗吧,新人若是厲害的,可怎麼防她壓她纔好?

掌珠算是進對了婆家,她沒進門,先想着侯府的種種;而侯府的人呢,先要防她壓她,怕她以後一里一里的佔上風。

一個巴掌拍不響,總有另外一個才拍得聲出來。

三太太就悄悄起身,在新人吃交杯酒兒的功夫,她早瞄好新房中衣箱。隔壁那衣箱不給看,這裡的有今夜換洗的衣裳,總是打開的。

見一個大紅木箱子,上刻着吉祥瑞草。三太太瞅着無人注意,背對箱子而站,把手插進衣箱裡。箱子再多,若是不滿,也是要惹人笑話的。

這手一插進去,三太太心頭一緊,這些衣料是怎麼塞進去的,哎喲,這緊的插進去了,抽不出來了可怎麼好?

想是手中戒指勾住了什麼。

她狠命地把手往外面拔,一個去勢眼看着人就往外面摔。另一隻手扶住她,四太太陰不陰陽不陽地道:“三嫂,你站穩了。”卻原來她也尋了來,讓林氏站穩,再就大大方方的往衣箱內試了一試,四太太冷笑說了一句只有妯娌們才聽到的話:“喲,這以後可沒有你和我站腳的地方了!”

說過,她離開回座。老孫氏早注意她們動靜,但試衣箱是家家都會有的事情,見兩個媳婦無言而回,一定是新人衣箱不錯,老孫氏還是不理會她們。

鬧房聲中,四太太略有得色地把手微揚起,燭光下,五根手指上倒有四個戒指,每個戒指全是金子上鑲東西有棱又有角,金勾角上,都勾的有布絲。四太太這五根手指進衣箱,至少劃花四件衣裳。

她怕不如意,手還在箱子裡攪了攪。

因此她四個戒指上勾住的布絲繡線,各有不同。

她作的這種劃傷,以後也可以描補。但是四太太算出了氣,這個最爲重要。

……

夜色深重,雪若無垠。文章侯府裡早把寂冷驅走,換上吆五喝六之聲。三老爺韓與禮正在聽席中人說笑話,衣角讓人扯動。是他的兒子過來:“母親等父親說話。”韓與禮就出來,見雪中妻子獨依着一角假山石,深藍色雪帽下面露出她悽清面容。

“出了什麼事?”韓與禮過去問她。

三太太揪住丈夫衣袖,低聲道:“可怎麼辦呢?新媳婦看面相是個聰明的。她這一進門,大嫂只怕藉機收回各房管家權。”

不但四太太這樣的想,就是三太太也這樣的想。

三老爺也一陣難過。

他相信自己的大哥文章侯,大哥是個無才無能,和兄弟們一樣的人,但大哥花的也有限。大嫂呢,文章侯夫人進家,三老爺四老爺都不大,在長嫂手中成的家,對她也有一份信任。讓老爺們對家務起疑心的,只有世子韓世拓。

他花花公子出了名,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

還有韓世拓以前惹出的風流事,全是用錢擺平。這些錢,又是從哪些公帳下攤下去的?太太們敢爭掌家權,與老爺們在後面撐腰不無關係。

三太太三老爺相對苦笑。這是一對骨子裡老實,又怕別人看出自己老實,拼命的裝不老實,但卻裝不出厲害的人。

多少能看一眼公帳,也心中還能平服。以後若是大嫂說和新媳婦一起管家,太太們只能退後。新媳婦若是個厲害的,太太們不但退後,就直接可以回房抱孩子。

唯其老實,三太太才更着急的來尋丈夫,在雪夜中,她哀哀如受傷小獸:“外面上,你不如大哥二哥,又不是最小的,在老太太面前不如四哥。家裡呢,我不如四弟妹聰明,不如二嫂有心眼兒,我們以後,可就只有吃虧的了。”

三老爺低下頭:“那你有主意嗎?”

“不如,”三太太囁嚅道:“我們分家吧。”說過不敢看丈夫,只看自己腳面子。三老爺嘆氣:“你聽二嫂說多了話,還真的信她分家就好嗎?”

“分了家,至少錢財上是我們自己掌握,有多吃多,沒多吃少,總落得心裡敞亮。”

三老爺搖頭:“你我又不是二嫂,手中還有些田產。就是四弟,你不要看四弟妹受二嫂慫恿只嚷分家,把四弟拉出來,他也是不幹的。分過家,祖產自然歸世子,你我還能有些什麼?”

三太太瞠目結舌:“這話,怎麼你不早告訴我?”

“我告訴你,你性子憨,若在二嫂面前露出幾句,不知道她又生出什麼主意來挑唆你們,我就不說。你閒下來無事,自己算算。祖產難道是能分的?誰祭祖宗就歸誰,自然全歸大房,也就是歸了世子。餘下的浮財,全在眼皮子下面。母親的錢,難道你我還能佔到大頭?”三老爺也是被逼無奈才肯說出來:“再說分過家出去,看似快活無人約束。但一針一錢全是自己的,兒子們還沒有成親,女兒們也沒有出嫁,以後全是自己的。”

三太太直愣住眼睛,險些暈過去。

“原來,分家不過是一句空話,”

三老爺看着不忍心,找出幾句話來安慰妻子:“要是你我手中有錢,不計較吃虧,也是分得的。”

三太太滴下淚來:“若是我的孃家……。”她的孃家也是一樣兄弟多,顧不到她許多。

“別提你孃家了,這事情我自有主意。”三老爺也不想提三太太的孃家。他成家時,老太妃已去世,三老爺四老爺選親事上就弱下去,沒選到滿意人家。

三太太仰面,淚汪汪道:“你有主意?”她帶淚笑了:“我就知道爲了孩子們,你也不能袖手不管,”

“我不管,難道要你管?”袖手二字,說得三老爺有些氣怒。三太太忙拭淚陪笑:“你說,可好不好?”

三老爺回身,是他出來的地方,正飲酒的廳上。他目光所及之處,是姑丈南安侯。還有另外一個人,越過鍾恆沛等人,坐在南安侯身側。他覺得受約束,正左一扭右一擰的,渾身的不自在。

這個人生得濃眉大眼,粗壯滿面,是梁山小王爺。

小王爺最喜歡舞刀弄棒,和人打一架比吃酒都痛快。南安侯見他在,就請他同坐,把小王爺坐得牙根子都是酸的,不住的往外面看。

三老爺狠狠心,才放心把話告訴三太太:“如今和姑丈可以說上話,你叫我出來前,我正在奉承他。我有兩條路走,”

三太太又敬又佩,微張着嘴:“哦?”彷彿丈夫忽然變成天神般高大。

“一是出京當外官,你也看到姑丈手中是有幾個的,這新媳婦的嫁妝,早有人對我說他家老姑奶奶外面花光了錢,也是的,她早早死了丈夫又死了兒子家中沒有進項,那人說新媳婦的嫁妝全是姑丈一手操辦,”

這真是冤枉了剛強一生的安老太太,和含辛茹苦爲女兒存錢的邵氏。還順帶把張氏玉珠寶珠的好意,一筆抹殺乾淨。

可謠言這東西,就是如此。

三太太吃驚且羨慕:“新媳婦嫁妝不說最好的,卻是齊整可以見人。”又心動不已:“姑丈如此大方,以後你我女兒們出嫁,他肯不肯……”

三老爺讓妻子勾出滿腹心事,又讓妻子逗笑,道:“不用他出錢,只要他肯爲我說話,讓我出去做外官。到時候,我把你和孩子們全帶走,在外面無人管無人問,可不就和分家是一個樣?”

三太太含笑方起,又皺眉頭,怯怯道:“姑丈他肯嗎?以前你們和他……”舊事不提也罷,三太太再道:“他有三個兒子四個孫子呢。”

“他若不幫,還有一個人。”三老爺就看梁山小王爺:“我沒想到他會來!世子相與的,全是花拳繡腿只會花銀子的人,他天天吹他和小王爺怎麼怎麼好,我倒背後笑,沒見過人家上門喝過一碗茶。前幾天他吹,我就避開。沒想到今天真的來了。”

三太太犯糊塗:“怎麼?”

“姑丈不幫忙,我就尋小王爺。邊關自諸家國公郡王們回去,就打得熱鬧。就我見到的,銀子錢糧一個月走幾遭。梁山王威名赫赫,我尋他去,打仗我不行,殺雞我都不會,去他帳下當個幕僚,你見凡是軍中走過的人,哪一個不是揹着錢回來的?”

三太太徹底傷到心最底處:“那是要命的地方呀,”

“你不懂了,要命的是前鋒,我只跟着梁山王,你見過主將陷在敵前的沒有?他那裡最安全。”三老爺一副胸有成竹。

見妻子還要哭,三老爺拍拍她:“回去吧,照看一下新媳婦。如今這兩件事一個要求姑丈,不能得罪新媳婦;一個要求小王爺,不能得罪世子。等我得了意,就什麼都好了。”

三太太是很想再勸,可此時也不是勸的地步,就只帶淚道:“你少用酒,”

夫妻忽然一起看到了一側。

那一方,傳來的是微小的動靜,可剎那間傳到所有人的耳朵裡。廳上的人,吃飯的停下筷子,喝酒的住了酒杯,都和三老爺夫妻一樣,扭身往那個方向去看。

見幾個家人陪着一行人踏雪而來。

夜空寂寂,他們沒有走在燈籠最光亮處,也全成了最光亮的一處。

這一行人,既精神又英俊,既少年又神氣。他們不管是布衣還是錦衣,不管是起了皺的還是漿子還板正的,全能在進來的這一刻,點亮所有人的眼睛。

三老爺喃喃:“真的,難得世子又沒騙人,這些人也來了。”三太太聽他語聲不一樣,又見丈夫面有喜色,忙着追問:“什麼人,他們是……”

“太子黨!”三老爺擲地有聲,說過抽身就走去迎客,而此時,文章侯滿面得色,早帶着人迎出來。

韓世子這一回沒騙人後,又沒騙人,他說小王爺來,果然來了。他說太子黨會來,果然來了。

頭一個出去的,還不是主人。

梁山小王爺總算等到他們來,再說這裡面自己的老對頭長陵侯世子也在,他怪叫着幾步躥了出去,搶在文侯府前面在廳口兒跳:“啊啊!你們總算來了,還以爲縮回洞裡不敢來!”

“我呸!”少年們一起啐他。

長陵侯世子罵道:“我們正經地方喝酒呢,讓你白等着我就痛快!”大拇指往上一挑:“在安家喝酒你難道不知道?不喝到沒有怎麼來!”

這話惱了袁訓,袁訓罵道:“胡吹你的!把你能耐的,能把我們家酒喝光!那廚房裡還有十幾大壇,回去喝完了你再來!”

長陵侯世子大叫跟班:“小幫子,去把安家的酒全拉回家。小爺我明天喝完了,再把空罈子還他!”

袁訓上去就踹:“滾你的!”世子爺笑嘻嘻避開。

南安侯正端着酒,沒喝到嘴裡全折到身上,鍾恆沛笑着爲他擦,道:“太促狹了,這些鬧騰鬼們!”

他們何止是鬧騰,簡直是掀屋頂子。

梁山小王爺比主人還主人,一邊罵長陵侯世子,一邊亂嚷:“擺桌子,我們坐哪裡!今天我不把你們灌趴在這裡,爺爺我還是爺爺我嗎?”

南安侯好笑:“這羣孩子們,”再皺眉,又不是在你家,你做客呢!

但誰去提醒他呢,別人也跟着不是笑看,就是沸騰。

韓世拓笑得見牙不見眼,另一邊早擺好兩桌冷菜,只等他們來。韓世子就高叫:“四妹夫這裡來,”少年們剛一坐下,就催:“酒,快拿酒來,今天不喝倒了不出這門!”

那眼神兒不懷好瞍別人,肯定是你們倒,不是我們。

韓二老爺本來都陪着他們坐下,但見菜還沒有動,酒水先在碗裡亂晃,小王爺大叫:“先喝三碗再說話!”二老爺摸着頭笑:“我的乖乖,我不行,我走了,”趕緊的溜回來,讓原本同席的人笑話死:“將謂偷閒學少年,你沒有學成,這算灰溜溜回來。”

另一個人,也不年青,卻也在少年桌上坐下。

冷捕頭是跟在袁訓後面去坐席,袁訓來到,不管是眼神還是手勢,就鎖定梁山小王爺,衝他揚着臉笑,梁山小王爺自然跟上。這中間有他的一個幫閒,也是個京中官宦子弟,小王爺喝酒他得上來,就往袁訓和小王爺中間一站,就想坐下時,讓袁訓一把推開:“坐那桌!”

那少年不敢爭,也就走開。

袁訓坐下,冷捕頭坐下,另一邊是梁山小王爺。長陵侯世子坐到袁訓另一側,正眼不看小王爺,但小王爺叫囂喝晚了的不是男人,他每每就一仰脖子,先把空碗亮出來,正對着小王爺本人。

梁山小王爺就死也不看他,只盯緊袁訓。偶然的,鄙夷一個冷捕頭。冷捕頭心中有數,小王爺對他恨得,不能再恨。

親手抓人的,就是冷捕頭帶隊。

少年們全神氣飛揚,獨冷捕頭縮着身子,捧着大碗慢慢的喝,慢慢的吃。梁山小王爺就對着他叫:“喝慢的是女人!”

冷捕頭也不理他,心想男人女人你也分不清嗎?我長得哪一點兒不像男人,你說無用!

梁山小王爺沒了和他鬥氣的精神,就再尋釁袁訓:“有件事兒問你一下,那天喝你喜酒,你塞我一衣襟泥巴是爲什麼?”

袁訓手中才端起酒,差一點兒折長陵侯世子身上。清清嗓子忍住笑,面無表情地回答:“是你外面摔跤得的吧?我不灌你酒,怎麼拿泥巴灌你!你又不愛那個。”

“是啊,”梁山小王爺也摸腦袋糊塗:“你家難道用泥巴待客?”他第二天酒醒在幫閒家中,發現衣內全是泥,他罵罵咧咧回的家。以後幾次見到,又忘記問。

袁訓翻臉罵:“等你成親,你拿泥巴待客給我瞧瞧。胡說八道者罰酒三碗!”罵過還不過癮,離席提個罈子回來,黑着臉站小王爺身後,斜眼瞅他酒碗,學他剛纔語氣:“你女人嗎?罰酒不喝!”

梁山小王爺可不受這種氣,把袁訓當胸一推,跳起來就要暴怒。而他的人早先出聲,把袁訓一通臭罵:“姓袁的,滾一邊兒去,”

“今天不是你新郎,你少說話!”

文章侯嚇得不行,忙叫兒子:“這不會打起來吧?”韓世拓不以爲意:“沒事兒,他們一直就這樣!”

果然,見袁訓老實放下酒罈:“好!”回座端酒碗,和長陵侯世子碰了碰,兩個人笑眉笑眼的喝起來。

梁山小王爺好一會兒沒轉過來,盯着這兩個人,姓袁的就是性子能忍些,平時也不是捱罵不回的人呀?

他眨着眼睛好一會兒,才一拍腦袋明白了,粗臉上開始嘿嘿:“這是你姐夫家,你不敢接是不是?”

袁訓跳起來,直到他面前,揪住他衣襟,小聲道:“你再說姐夫,我們就開打!”說完,爲小王爺撫平衣裳,換上滿面笑容,又回座去了。

這動作快如閃電,等到注視他們的人反應過來,袁訓已回去了。而小王爺想了想,忽然仰天大笑三聲:“哈!哈哈!哈哈哈!”他詭異的瞄了瞄袁訓,你還有覺得丟人的時候?

不是從認識時,就得意得鼻子眼睛對着天。

第三百八十二章,誰是螳螂誰是黃雀第七百三十七章 齊王回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四百三十二章,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三章,安大姑娘第四百六十六章,陳年舊事解開第七百八十八章,賞花第七百七十五章,自驚自亂第四百零八章,小王爺代撒請帖第四百七十二章,憤怒的柳家第三百四十八章,福王識破假二爺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三百一十二章,官作賊來賊作官第一百四十七章,寶珠不拜年第三百九十章,鎮宅四寶第二百三十九章,我家弟妹不答應第七百二十九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二十四章,比較第二百五十五章,歸營第七百三十一章 鑽帳篷第七百四十七章 爲加喜之爭第九十六章,道理也許是如此第三百九十三章,親戚要幫忙第四百四十三章 辦案信神第一百六十七章,寶珠的神奇日子第三百三十三章,東安舊事第四百九十六章,修正第四百七十章,自毀長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正經爺當家第一百四十六章,沒良心的丫頭第八百一十二章,京中淫賊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旗紛爭第五百九十八章,皇帝回敬二近臣第四百二十三章,各自孝心第七章,訓斥表姐妹第三百零五章,人緣兒第二百二十二章,恩師也狡猾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二章,沒當官先降一等第四百零五章,有主見的寶珠第六百三十章,好孩子會師第五百九十六章,殷勤真相第三百二十五章,能見加壽小姑娘第四百三十四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三百六十一章,謝氏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九章,寶珠祠堂拜祭第一百二十五章,審問第七十四章,家世(一)第六百二十五章,北冥有魚。第三百四十八章,福王識破假二爺第五十八章,聚攏人心第八百一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二十六章,大事在後頭第七百八十四章,正經出彩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七百章 早有準備第六百一十九章,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八百一十六章,往北往北第二百一十六章,郡王府裡會親戚第七百八十五章,暫時的平息第五百五十三章,不中用的女婿第一百八十二章,理解第七百五十章 新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八百三十七章,安王府審案第四百八十九章,太子表白第一百八十八章,夫妻相見恩愛濃第一百四十六章,沒良心的丫頭第一百二十七章,撞見第四百二十六章,謠言是這麼來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五百五十章 ,火勢第八十四章,不是縫衣人第八十四章,不是縫衣人第五百六十七章,梁山王大捷第六百四十二章,讓盔甲第八百三十章,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兩百章,奶奶厲害!第五百九十五章,事先埋伏忠毅侯第七百一十三章 爲長輩們嘗第七百五十一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孩子們當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四百五十七章,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二百二十三章,產女第四百六十五章,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三百七十九章,翁婿某一回合第四百一十三章,給加福過生日第八百四十二章,皇帝水軍湊熱鬧第四百四十章 小十是大家的事情第四百八十九章,太子表白第八百零三章,寶倌擔起大責任第二百五十章,加壽討錢第六章,方明珠第七百八十五章,暫時的平息第七百 一十五章 齊王反擊第四百章,一瞬間能平怨恨
第三百八十二章,誰是螳螂誰是黃雀第七百三十七章 齊王回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特大黑鍋柳至背第四百三十二章,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三章,安大姑娘第四百六十六章,陳年舊事解開第七百八十八章,賞花第七百七十五章,自驚自亂第四百零八章,小王爺代撒請帖第四百七十二章,憤怒的柳家第三百四十八章,福王識破假二爺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三百一十二章,官作賊來賊作官第一百四十七章,寶珠不拜年第三百九十章,鎮宅四寶第二百三十九章,我家弟妹不答應第七百二十九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二十四章,比較第二百五十五章,歸營第七百三十一章 鑽帳篷第七百四十七章 爲加喜之爭第九十六章,道理也許是如此第三百九十三章,親戚要幫忙第四百四十三章 辦案信神第一百六十七章,寶珠的神奇日子第三百三十三章,東安舊事第四百九十六章,修正第四百七十章,自毀長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正經爺當家第一百四十六章,沒良心的丫頭第八百一十二章,京中淫賊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旗紛爭第五百九十八章,皇帝回敬二近臣第四百二十三章,各自孝心第七章,訓斥表姐妹第三百零五章,人緣兒第二百二十二章,恩師也狡猾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二章,沒當官先降一等第四百零五章,有主見的寶珠第六百三十章,好孩子會師第五百九十六章,殷勤真相第三百二十五章,能見加壽小姑娘第四百三十四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三百六十一章,謝氏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九章,寶珠祠堂拜祭第一百二十五章,審問第七十四章,家世(一)第六百二十五章,北冥有魚。第三百四十八章,福王識破假二爺第五十八章,聚攏人心第八百一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二十六章,大事在後頭第七百八十四章,正經出彩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七百章 早有準備第六百一十九章,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八百一十六章,往北往北第二百一十六章,郡王府裡會親戚第七百八十五章,暫時的平息第五百五十三章,不中用的女婿第一百八十二章,理解第七百五十章 新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八百三十七章,安王府審案第四百八十九章,太子表白第一百八十八章,夫妻相見恩愛濃第一百四十六章,沒良心的丫頭第一百二十七章,撞見第四百二十六章,謠言是這麼來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五百五十章 ,火勢第八十四章,不是縫衣人第八十四章,不是縫衣人第五百六十七章,梁山王大捷第六百四十二章,讓盔甲第八百三十章,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兩百章,奶奶厲害!第五百九十五章,事先埋伏忠毅侯第七百一十三章 爲長輩們嘗第七百五十一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孩子們當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四百五十七章,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二百二十三章,產女第四百六十五章,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三百七十九章,翁婿某一回合第四百一十三章,給加福過生日第八百四十二章,皇帝水軍湊熱鬧第四百四十章 小十是大家的事情第四百八十九章,太子表白第八百零三章,寶倌擔起大責任第二百五十章,加壽討錢第六章,方明珠第七百八十五章,暫時的平息第七百 一十五章 齊王反擊第四百章,一瞬間能平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