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皇帝不同,時世不同

執瑜又是一腳踢在爛牀板上,牀板不支的發出呻吟聲。三個小子快活了,發出笑聲時,凌洲到了這裡,擺動手臂制止:“別踢了,我還住呢!”

執璞以爲他開玩笑,對着牆壁又是一腳,房頂顫動幾下,執璞大笑:“那要重蓋了,蓋什麼樣子的,要我們幫忙嗎?”

上官風隨後到來,一樣氣急敗壞:“二胖別動手了,這地方歸我們了!”

公文上沒有不能給三個小子看的,上官風送到他們面前。“是什麼?”三個小子嘻嘻哈哈湊上腦袋,一看公文上最後面一句:“經查,原官衙不必修繕,如此甚好,不必再有額外花費。”

執瑜執璞張口結舌,嘴張得半天回不來。隨後,輕踮腳尖,乾笑着往外面溜。

蕭戰跟後面,一眼看到白卜從外面進來,蕭戰大笑:“找我的是不是?”就勢搶到舅哥們面前。白卜也正好道:“恰是來尋小王爺。”蕭戰因此先避開。

留下凌洲和上官風對着斷壁頹垣欲哭無淚:“不給錢修,這可怎麼辦?難道我們是來查稅收的,反而私下動用稅收銀子?然後前腳把別人送到獄裡,後腳自己跟進去?”

說話聲傳到胖兄弟耳朵裡,他們尷尬的嘿嘿着,更不敢回頭的出了這門,去尋袁訓在這裡的臨時落腳處。

蕭戰和白卜在衙門外找個牆角呆下來,胖兄弟們也沒有多看。

“這公文不行。”白卜左顧右盼,見沒有人,從懷裡小心掏出一張公文給蕭戰。公文擡頭來自兵部,內容是爲白卜調用軍需上銀兩兵器,落款處官印,是荀川之印。

蕭戰搔頭:“這真的是我從岳父行李裡摸出來的,再也沒有別的公文。”鼓勵白卜:“本地軍需倉庫你行不通,換個地方,走遠些試試?”

白卜苦笑:“不瞞小王爺說,從拿到這公文的幾天裡,我讓人試過附近所有能尋到的地方,跟我對您說的一樣,自從忠毅侯沒有尚書官職,荀川代管,一應公文對應上日期,必須是兩個官印。”

蕭戰抱腦袋:“我在京裡也聽說,岳父嘴上也這麼說,但我岳父攜帶的真的只有這一種公文,我把他住的屋子搜遍,加福幫我看着門……”

白卜眼睛一亮:“福姑娘是忠毅侯的愛女,能不能請她幫忙在忠毅侯面前討一張回來?”

蕭戰爲難:“福姐兒已很幫忙,她當面討,岳父是不生她的氣,但只會怪我。又要讓福姐兒步步跟着他,把我閃下來。”

“那我可怎麼辦?”白卜沒了主意。

兩個人相對乾瞪眼時,上官風走出來,一把抱住白卜肩頭,滿面歡笑:“借個空兒,說幾句。”白卜及時的把公文塞回懷裡,雖然還不能用,但白卜也視若珍寶。他讓上官風拖走,蕭戰離開,上官風對白卜陪笑:“借點兒銀子,哈,你這個人很能幹,在京裡我就喜歡你。”

白卜瞠目結舌:“你累病了嗎?在京裡你總打我跟王爺,你忘記了?”

“不打不成知己,小白,哈哈,你這個人很能幹,你怎麼還只記得以前的事情,你這個人不錯,我一直這麼看你,借你幾兩銀子修修這衙門……”上官風笑得陽光燦爛。

白卜推開他:“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走出十幾步,白卜沮喪的嘀咕:“我自己還缺錢呢?跟江將軍撕破臉,孃的,這個月軍餉去哪裡支用?軍餉一發一年的該有多好,還得去尋荀侍郎要錢,這老小子又要罵我沒本事,說我沒他不能過。”

在他後面,上官風無計可施,凌洲走出來追問:“他答應了嗎?”上官風往地上吐一口,對着遠去的白卜罵道:“以前在京裡怎麼不狠揍他,也好出出今天的氣。”

“那就是沒有錢嘍?”凌洲苦笑:“衙門是咱們讓砸的,皇上讓咱們用砸過的衙門,好似也沒有錯,就是下雨審案子人手一把傘,明鏡高懸多出一個洞,往下滴雨水很不中看,這能算不一般的氣派嗎?只怕人人笑話明鏡是沒有,雨水有一盆。這還有威武嗎?”

上官風哭喪着臉:“不知道。”

他一萬次以上的又去摸荷包,兩個人身上的私房加起來,可能蓋面牆不成問題。

……

軍營的帳篷裡,傳來書聲朗朗。

文章老侯和二老爺自衙門打砸過的那一天起,就沒有再去。不是不想幫上官風二人,是自知才幹不足,退到小六後面他們都認爲合適。

見二位老王沒幾天也不去幫忙維持,這老兄弟更留下來守着韓正經和元皓讀書。

小六、蘇似玉也在這裡。

眺望遠方,海天一色盈盈如鏡,在帳篷外面的文章老侯滿意輕嘆:“不想老了,還能走一趟這好地方,二弟,我知足了。”

二老爺默默沒有回話。

“二弟,你在想什麼?”文章老侯叫醒他。

二老爺回他:“大哥,趁這幾天忠毅侯有事不在,你我把肚子裡殘存的舊書理上一理,實在想不起來的,去請教趙先生。”

“還要重頭當學生嗎?”文章老侯半開玩笑。

“大哥,正經現在念的書,你我足可以教導。但明年呢,後年呢?看他用功,令我想到當年,我也和正經一樣的勤奮過。雖然有許多日子過去,只怕這書還在肚子裡邊邊角角藏着。因此我苦思冥想,能收拾些出來,日後上路也好陪忠毅侯唱和。做詩只怕才拙,但奉陪古人舊詩文也就是了。”

二老爺剛纔的默默,原來想的是這些話。

文章老侯呆若木雞,讓這話把他拘出一個新心思。木着臉自語:“有理,我卻沒想到。不能指點孫子,還能陪着嗎?”調個頭兒,往帳篷裡走得匆匆。

“大哥你去作什麼?正經還沒有唸完,不要打擾到他們。”二老爺問他。

文章老侯頭也不回:“你我是真真不成材,行李裡一張紙頭也沒有。趙先生有許多書,我借一本來看看。等見到集鎮,再買不遲。”

“我與大哥一起,”二老爺從後面跟上來。

走到帳篷前面,裡面哄的有一聲:“放學了,玩去了,”元皓頭一個出來,韓正經跟在後面叫他:“喝水,你讀半天還沒有喝水!”

加上小六蘇似玉,七手八腳把元皓拖進去,帳簾子半打,可以見到香姐兒喂元皓一碗水,別的孩子們也喝起來。

文章老侯兄弟同時現出慈愛的神色,在他們後面過來的一個人,也看得和藹可親。

鎮南老王走到這裡,先和老侯兄弟攀談:“你家孫子真是正經的小人兒家。”

老王親眼見到,韓正經來到,元皓不念書也得強唸書,不寫字也得多寫幾個,韓正經看着他不亂走不說,元皓比拼的心也上來。

讓壞蛋舅舅教育一回,只要壞蛋能讓自家的元皓坐得住寫得住,鎮南老王一切依着袁訓,也就一眼看出韓正經到來的好處。

他令得元皓更用功,也玩得更好。

小六、蘇似玉比元皓大一歲,因爲長久在宮裡的原因,他們倆個自己玩的很好,卻都不是元皓粘着的玩伴。

多一個韓正經恰好彌補不說,也遠非二蛋子大牛六妞兒可比。

如果還是在京裡,鎮南老王是不怎麼待見文章侯家。但親眼見到壞蛋舅舅的作用,只消把韓正經和元皓相處看上一看,老王就肯主動和老侯兄弟聊上一聊。

上路了,是個伴兒不是嗎?

文章老侯兄弟受寵若驚,跟他們遇到關安那天的驚喜一樣。對着鎮南老王哈下腰行禮,帶着凡事不敢違拗的陪笑,回話道:“不敢蒙您誇獎,不過我這孫子確是振我門風。他是在袁家長大。呵呵。”

文章老侯得意於最後一句話,二老爺附合的點頭,都還是巴結容貌。

鎮南老王知道他們改過來需要時日,把這破壞交談的巴結忽略,含笑道:“我這孫子,也是在袁家長大。”

三個人笑了起來,見侯夫人手握托盤過來,盈盈道:“孩子們,出來吃東西了。”

“好!”一長串子的聲音裡,元皓又是頭一個出來。不過他出來的再早,也要等香姐兒出來看着他吃。

石頭上,寶珠放下加餐,把另一碗送進去給趙先生。

這無微不至的關心,對於關安面容上的滋潤,文章老侯兄弟有了答案。

梅英過來,請他們也去用,三個人說着話走開。

……

日子過得飛快,孩子們住在這裡也沒有絲毫的不習慣。一早跟着出操,元皓韓正經都去。跟到一半累了先回來。

放學就去沙灘上撿東西,香姐兒帶着奶媽丫頭緊緊跟隨。在水裡,又有小六蘇似玉,大人們可以放心。

韓正經到的那天,得到小木桶和竹夾子。寶珠又把爲張大學士等不會水的人準備的水靠,修改過給韓正經一身。秋風微起的日子,水靠能保暖,只看他們每日戲水,就是一大樂事。

加上小紅花,五個相差只一歲的孩子們,小六蘇似玉、韓正經元皓和小紅,五個小木桶在手上晃動,五排小腳印在沙灘上長長,清脆笑聲、無賴語聲、正經阻攔聲不斷,別說老侯兄弟生出再世爲人的感覺,就是寶珠和辛五娘等人,也在縫補做飯的功夫裡,看一眼就笑一回。

有時候寶珠會想京裡,算一算加喜該過百天了。

……

最後一批客人送走,兄弟中最年長的龍顯邦招呼兄弟們:“親戚們忙一天,讓他們歇息。請姑祖母和老太太回房,咱們把各處門戶查看一遍。”

天色已黑,兄弟幾人打起燈籠,先去看大門上,又進來看二門。這樣一圈下去,回房星辰滿天。除去輪班今天當值,還要再查上夜的人不能睡以外,別的兄弟們也全無睡意。

龍二的兒子龍顯邦和龍三的兒子龍顯昌住一個房裡,龍顯邦叫龍顯昌,表情在月光下閃動出莫明心思:“顯昌,你睡得着嗎?”

跟他抵足而眠的龍顯昌呼一口長氣,在牀那頭索性坐起。抱起手臂眉頭打結:“睡不着。今天真不容易,我幾回想摸筆來着,把家裡的盛宴寫給祖父。”

“盛宴寫吧,但九叔的話萬萬不能寫。”龍顯邦也倚到枕頭上,對着地上燭月光微笑。

龍顯昌苦惱,在年青英俊的面容上,只算是更添一層不同神采,他呻吟道:“我要寫的就是九叔的話,我想寫太上皇太后來給加喜妹妹過百天,賓客雲集,熱鬧非凡。祖父蒙九叔去接,不知哪年進京,到那一天,必然也是這樣的盛宴。”

龍顯邦對他咧嘴兒笑,他也有一張隨龍二的英俊臉兒。此時俊面上分明是埋怨,卻也有生輝之感,是他打內心裡覺得九叔忠毅侯此次出行可圈可點,令得他們兄弟敬佩和羨慕。

埋怨如下:“不能寫的,就是九叔去接祖父了。一來九叔今年不過去,二來要給祖父驚喜。”

龍顯昌嘻嘻:“可我快要忍不下去了,”擡左手給右手一巴掌:“好幾回我都動筆,寫一個開頭,又撕碎丟掉。”

“我也快忍不下去,不過呢,也得忍着。”腦海裡遙想九叔忠毅侯面見祖父的那一幕,讓龍顯邦想九叔真能幹,還有一件能幹是……

他悠然輕聲:“顯昌,你還記得九叔離走時,對我們說的話嗎?”龍顯昌眸子也發亮:“記得。顯邦你看,今天來的人多了去,九叔的話是對的。”

“九叔對咱們說,商紂無道,伯夷叔齊天下稱賢,卻餓死山中。周文武王興,姜子牙垂釣江上一老叟,卻得拜重職。”

“九叔說,孔子周遊屢碰壁,唐用魏徵直諫人。”

兄弟兩個不知不覺的抱起膝蓋,回想起那一天的晚上,月明星亮,袁訓讓人叫他們到書房,備下一桌酒,叔侄共賞月,也算道別。

袁訓自出詔獄,兄弟們就怕袁訓教訓他們險些打了關安,一直惴惴不安。但在那個晚上,袁訓說的全是這樣的話。

差不多有抱負的人,在不同的君王朝代,是不同的結局。

雖然沒有明言他對皇帝的信任與感情,也沒有讓兄弟們什麼明哲保身,什麼熱血沸騰。什麼這做的不對,什麼那做的不該。但龍氏兄弟就此明瞭,孔子周遊屢碰壁,唐用魏徵直諫人。

言傳身教,不過如此。

龍氏兄弟折服,一夜之間盡皆成長那感覺。在袁訓離家後,家裡只有他們是男主人。不但學業武藝自覺,還把每天門戶安寧守的嚴謹。安老太太和袁夫人誇獎不已,陳留郡王妃也刮目相看,正式拿他們當成大人。

唯一“不長進的”,就是總想給祖父去個信,對他說九叔周遊全國去了,最後到山西把祖父接來京中。

這心思是個大人也會時時翻騰出來,但龍氏兄弟們卻當成對不住九叔的表示之一。

每當想到要寫信時,就把袁訓走以前的說話拿出來想想,把寫信回家的心思按壓下去。

“不能讓九叔失望,”龍顯邦笑容滿面。

“不能讓九叔失望。”龍顯昌也笑得白牙出來。

“睡吧,”兩兄弟不上夜,招呼一聲,翻身睡倒。

第二天一早,六兄弟演武場上碰面,因爲不睡在一個房間,又交換一下忍住不寫信的話,帶笑訴苦說忍得可憐。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能幫他們做決定,或者聽他們傾訴的人這就到來。

中午放學,因家裡走了好些人,只要長輩們不進宮,每頓飯不錯過的陪安老太太和袁夫人用。

一進房門,就見到安老太太和袁夫人喜出望外:“快來見見他們是誰。”

兩個家人上前行禮。

六兄弟笑嚷:“肖三伯?肖四伯?你們幾時從老家過來?祖父怎麼能離開你們?”

兩個中年人,帶足風霜之感。不是這一次從山西遠來有的,是他們常年跟隨老國公征戰染就鬢角。

見公子們問,這二位笑道:“小爺們又長了個頭兒,越發的俊了。回小爺,舊年離鄉時,老國公爺說過親事只怕在京中成,小爺們忘記了不成?我等奉着六將軍七將軍、顯寧小爺、顯靖小爺,還有就是新人和小爺的岳家前來,船明天就到京外,六將軍七將軍讓我們先來拜見,並告知老姑奶奶和姑奶奶一聲。”

龍氏兄弟張大嘴:“啊?”他們就念書習武去了,夜巡歸柳雲若管,有時候還爲表弟們和小小柳率領的柳家打一架,把親事給拋到腦後。

摸着頭笑時,陳留郡王妃得信過來。郡王妃對養父有感情,對他的人也另眼相待。當下幫着問明人數,收拾房屋,直忙到明天傍晚,把新人住的地方安置清楚。

此時往京裡的河道上,龍六龍七和親家們在船頭指指點點:“看吶,京裡月掛柳梢頭都是安寧的。”

“天黑道上行人也不少,還有孩子?京裡繁華一看便知。安寧地面上就是好。”

從燒殺搶掠,一到天黑就鮮有人在城外走動的邊城來,從沒有進過京的人雖然路上見識過夜市熱鬧,也還是驚奇。

龍六止不住的笑容:“二哥三哥進過京,老四送書慧也進過京,老八哈哈,當國公不能隨意離開,該當的我們進京。”

龍七憧憬着他路上憧憬過無數回的:“咱們也可以見識一下王府的大門,六哥,你說這福王還真的是有點兒福,他是小弟的福氣不是?他蓋一大王府,自己沒受用多少,生生的歸了小弟。這事情他辦的,”

“不錯。”龍六截口笑道:“辦得好,不然小弟可怎麼住王府呢。”

左右兩個哼哈二將,曾進過京的謝老爺石老爺,因爲龍大的兒子龍顯貴和龍五的兒子龍顯兆成親而進京。

龍顯貴和龍顯兆,比龍顯邦等人小。但龍六龍七進一回京不容易,和老國公商議,說請老侯出面,對親家說親事先成,圓房可以推後。

如果小夫妻願意圓房,也不是特殊例子,民間有的是,也無妨。

謝石二位因此跟來,他們醉翁之意不僅在外孫親事上面,稟明老國公,還帶來兩個即將成年的孫女兒。

凡龍六龍七說京裡好,謝石二老爺一定跟上,把忠毅侯大誇特誇。也因爲有他們這進過京的人說話斬釘截鐵,同來的親家們在上船以前對忠毅侯失寵的擔心,隨着女兒已在進京路上,好也要成親,不好也要成親,隨這心思而安定。

沒有進過京的人,見到京門在即歡欣不已,隨着龍六龍七說起來。

龍六回一下頭,不出意料的見不到龍二的次子龍顯寧,和他夭折長女後,又生下的長子,年紀更小的龍顯靖。

對船艙裡吼一嗓子,將軍咆哮威風十足:“給老子滾出來!晚上不出來吹吹風,窩着也不是看正經書!”

先出來龍顯寧,嘴裡念念叨叨:“從前有個人,可笑之極,他可笑在哪裡呢?……”

龍七也罵侄子:“你纔可笑!進京是念書的,不是念笑話書!”

後面出來的是龍顯靖,手上拿着笑話書,叫着:“寧哥寧哥,這個笑話好,你趕緊來看。”

龍六龍七撫額頭:“兩個小財迷!”

謝石二位是說笑話的忠實擁護者,笑得很是鼓動:“多記幾個,你們的哥哥就這一手,可哄了不少錢。”

龍六龍七雙手捂臉:“丟死人了。”

悄悄的,龍六捅龍七一肘:“老七,你說孩子們這財迷隨不隨我們當年?”

龍七悄聲地回:“比咱們當年長進吧?咱們當年是黑手不斷,孩子們至少過了明路的說笑話討錢。”

“也虧得姑祖母肯給他們許多錢。”龍六低低的嘆息。

龍七心頭也黯然到舊事裡,但是岸上京腔的小唱出來,是船上的歌女在攬客,讓龍七醒神那已是陳年往事。他推一把龍六:“六哥,別想了,明天見到小弟怎麼安慰他纔是正事情。”

對着高掛的月兒,龍七對袁訓有了思念:“小弟丟了官,心情一定不好,咱們還是想想怎麼讓他喜歡。”

龍六重打起精神:“還有柳家跟二哥三哥約的架,四哥打了一回,該咱們兄弟上了。”

兩兄弟至今不能知道袁訓丟官,就是要與柳至成親家。反而把兄弟們中都沒有忘記的龍柳約架想起來,這就重有精神,重新的對着京門生出嚮往。

……

太上皇讓太后催着上宮車的時候,問她道:“袁家來親戚,你和我一定要去?”

“誰要見親戚,是國夫人去碼頭接,加喜沒有人照看。”太后先上車,又拉太上皇一把。

太上皇在車裡坐下,喋喋不休的口吻:“那把加喜送來就是。”

“親戚們難道不想見?把加喜抱來抱去,加喜不喜歡。”

太上皇道:“不是有個老太太安氏,前天還進宮跟你羅嗦半天,卻不能照看孩子?”

太后振振有詞:“她也去碼頭。”

“天氣轉涼,秋風也起來,上了年紀還是安坐的好,你前天跟她說半天,就沒有讓她沒事兒好好在家裡。”宮車駛動,太上皇依然有說不完的不出宮理由:“就比如你和我,上了年紀,還是在宮裡不動的好。”

太后也有說不完的出宮理由:“勸你動上一動吧,都說久坐不好,我這不是爲了你好。”

太上皇繼續尋思,又是一句:“瑞慶帶多喜來看我,這就撲個空。”

“瑞慶最喜歡亂逛,她會去袁家找你。”太后繼續反駁。

最後,太上皇一笑:“咱們實在的說上幾句,以你太后之尊,犯得着給龍家這個面子?只爲你的弟妹?你忘記了,我讓人查的,龍家幾個小子以前可不孝敬。這應是你端起威風,好好教訓人爲忠毅侯出氣的時候,咱們不去了吧。”

太后負氣的扭臉兒對車外:“知道我爲了弟妹,先還有那麼多話,真是氣人。”

“你不要給外臣過多的體面。”太上皇還是逗她。

太后板起臉:“誰給外臣面子?我是照看加喜,加喜沒有人照看哪能行。”

宮車轆轆,在外面能隱約聽到車內還是不斷的說話聲,但直奔袁家而去。

……

船到京外碼頭,是上午時分。從來運送物資不斷,碼頭上船隻跟趕廟會的人堆似的密不透風。

家人抹汗來報:“六爺七爺,得等下午才能停靠。”

龍六龍七一起道:“不會吧?停個船倒有這麼麻煩?”

家人請他們到船頭,指給他們看:“我借的船路過,上碼頭問了人。這一長隊,是給梁山王的軍需,沒有人敢擋。這一隊,是賣魚的大家送鮮活魚。請他們讓一讓路,咱們就好近碼頭。兇得很!張嘴就罵人,說宮裡等着,他們的魚進上……”

龍六喃喃:“虎落平陽,這不是咱們的地方,咱們也就受氣。”叫過跟自己的小子:“去看看往梁山王軍中的是哪位將軍當家,要是認得,請他幫忙給咱們弄條路出來。”

小子正要走,船下有人高聲的叫:“六叔,哎,七叔!”

龍六龍七往下一看,見一個小船,上面站着兩個少年。英眉俊目,個頭兒高大。不是別人,一個是龍顯邦,一個是龍七的兒子龍顯山。

秋風雖起,白天日光依然不輸盛夏,也就能看得清楚一對少年衣着考究,龍顯邦是一件淺青色繡黃花的羅袍,龍顯山是一件玉白色繡竹枝的羅袍。

各系一條白玉帶,各有一個碧玉佩。上面微閃的玉澤,一看就不是輕俗之物。

他們揚起手,笑出一輪日月般好氣色。讓見到他們的人不由自主嚮往年青之飛揚,青年之素麗。

龍六樂了,龍七見到自己兒子只從氣質上看又有沉穩,也樂了。

到底是二位將軍,不先敘親情。揚聲問道:“不能停船怎麼辦?”

龍顯邦大笑:“誰說不能停船?”回身,對着岸上長呼:“哎哎哎,這是我們的船,我們要先停!”

碼頭有人迴應,是另外幾個小龍氏兄弟:“好好好!這就有人來調度!”

龍顯邦纔不等,一扭身子,手一指軍需船:“上面的!這是大同國公府的船,讓你家將軍讓讓道!”

龍六龍七大笑:“小子,你在京裡仗勢慣了吧?”

軍需船上欠身一個將軍,看樣子是認得的,笑罵道:“姓龍的小子!好大口氣,讓我們讓道!不看侯爺面上,把你小子船撞到龍宮去!”

“我家九叔不在這裡,你有能耐你來撞。小爺不敢把你扔到龍宮裡去!”龍顯山回以笑罵,再就兄弟倆個一起指手劃腳:“讓路,趕緊讓路,我們等着下船!”

裝載軍需的船上,不止一個人罵罵咧咧,但真的船隻動了,往江面上去,碼頭上水面空出一條路,龍家來了四位新人,不止一隻大船,小半個時辰以後,停到碼頭上。

謝石二位又開始爲袁訓吹噓:“親眼看見了吧,忠毅侯在京裡好着呢。”親家們紛紛點頭。

龍顯邦龍顯達先順繩索上船,龍六龍七問他們:“這將軍是誰,別莽撞的亂得罪人,壞了你九叔的名頭。”

“九叔兵部的人,九叔在的時候,常往家裡來吃酒,他不會惱的。”龍顯邦龍顯達大大咧咧不放心上。

龍六龍七爲袁訓放一層心,問道:“他好嗎?”

“好,呃……。”龍顯邦龍顯達魚刺卡脖子似的下半句吞吞吐吐,含糊過去後,兩兄弟相對一笑,對龍六龍七道:“六叔七叔(六伯父、父親),請快下船,老太太和姑祖母接船來了。”

……

如果說道邊現搭的棚子下面,安老太太和袁夫人是山西來人的驚喜。一行人來到前福王府,袁家門外,洞開的大門如驚雷頻頻。

龍六龍七來以前,對龍二龍三和龍四打聽過。自以爲的對着袁夫人笑:“姑母,咱們走前面的門是不是?”

袁夫人春風滿面:“太上皇太后在,你們兄弟進這個門,前往拜見。”

面對千軍萬馬不見得腿軟的二位將軍,腦袋一暈,眼前一黑,沒出息的身子晃幾晃,顫聲顫腦袋:“不不不,不會吧?”

好在有準備,心想說不好能進個宮,官袍包袱小子背在身上。門內廳上換上,抖擻精神前去正殿。

沒有心思看正殿的華麗,見過太后下來,龍六龍七再也忍不下去。

叫侄子兒子們到面前,沉聲表示話題很嚴肅:“你們九叔怎麼了?太后都來了,他卻不在?”

龍六抿抿脣,龍七挺挺胸膛,做最壞的猜測:“他在詔獄裡?帶我們去看他!”

六個少年異口同聲:“先發個誓,不輕易說出九叔去向。”

龍六龍七心頭大痛,以爲兄弟們心裡猜中。從姑祖母親自出迎,到太后面見詢問父親身體,都讓兩兄弟匪夷所思看出欲蓋彌彰之意。

難免他們認爲袁訓出大事了,隨之要前往探望。

龍六想,兄弟?不就是有事大家代你擔。老九,哥哥來了,能擔多少擔多少。

龍七想,兄弟?不就是你的主張,就是大家的主張。老九,哥哥來了。不管你怎麼想,哥哥們全擁戴。

以爲小龍氏兄弟讓發誓是瞞住輔國公,其實小龍氏兄弟讓發誓也就是瞞住輔國公。

二將軍真的發下誓言:“不對家裡說隻言片語。”

他們站的地方,是正殿後面的綠萌之下。濃濃的龍爪槐葉構成一片小天地,可以笑鬧,也可以喧譁。

誓言剛結束,一陣大笑聲出來:“哈哈哈……”小龍氏六個笑得前仰後合。

“有什麼不對?”二將軍迷惑。

龍七之子龍顯山笑道:“六伯父、父親,九叔不在獄裡。”

龍六龍七道:“那敢情好,那他在哪兒?”

“不在京裡。”兒子侄子還是笑。

龍六龍七握起拳頭:“小混蛋們,敢讓老子們上當?說!爲什麼還要我們發誓!”

粗拳頭在兄弟幾個面前風聲呼呼。

“別打別打,九叔他帶着加壽姐弟六個,還有稱心如意和蘇家的似玉,先出京遊歷,再就準備去山西接祖父。”小龍氏兄弟抱頭鼠竄,又走不遠,東倒西歪的躲避着。

拳頭停在半空中,龍六龍七睜睜眼睛,又瞪瞪眼睛,恍然一下子,潮水入腦海般的明白了。

輕快歡暢的笑聲就此出來,“哈哈,哈哈哈,是真的?”

“所以要發誓,因爲我們兄弟早就忍不住,幾回想給祖父去信,但又怕九叔到了,祖父不夠驚喜。正好六伯父和父親到了,咱們一起守着。要是你們守不住,哈,我們兄弟也得解脫。”龍顯山笑得奸滑。

龍六龍七毫不猶豫道:“忍着!別說!”同時想到真的這一天到來,父親心愛的外甥到他牀前,把他往京裡接,這場面該多美好。

龍六龍七完全的放下心,老九還有出遊的心,可見他在這一場丟官中,並沒有後續憂患。

等擺宴以前,大龍氏兄弟和小龍氏兄弟繼續呆在這小天地裡,仔細地把事情經過聽完,驚的眼珠子快要掉下來:“跟柳至結親家,這樣才丟的官?”

小龍氏兄弟都是驕傲神色:“是啊,九叔重情守諾唄。”

龍六龍七對着瞅彪瞅,都是一個心思,柳家這架還打不打了?

…。

當天,柳夫人聞訊趕到,還是捕快的柳至晚上到來。龍六龍七見他爲結親事翻身落馬,但並無氣餒和退縮,佩服中和柳至相談甚歡。

第二天,龍六龍七又去拜見齊王殿下,齊王殿下沒有到袁家,是他病了。

在袁訓離京一個月後,齊王病在牀一直未愈。

……

“娘娘來了。”

侍候的人湊到齊王耳邊說過,扶齊王坐起來,樑妃娘娘正好進門。

又一次來看視,樑妃還是覺得哪裡不對。把兒子看看,面色紅潤不是病人模樣。

但大婚日期將近,齊王三天裡兩天要睡着,太醫查不出病,樑妃哪能放心。

“你是有心事嗎?”樑妃昨天想到的,齊王只能是有了心事。樑妃屏退從人,低聲問道:“你是擔心不能納妾嗎?”

齊王愣住。

樑妃以爲自己說的不錯,柔聲道:“傻孩子,不是所有人都理當學忠毅侯。就是太上皇和太后那樣的好,太上皇不也有好些太妃還在?她們是從哪裡來的,還不是以前的嬪妃?怪我沒有早想起來,讓你病到今天。母妃代你處置這事情,你只管放心。”

“不是,”哭笑不得從齊王面上閃過,想到自己是病人,齊王纔沒敢笑。

他竭力的道:“真的不是爲納妾,”

樑妃越是勸他:“有母妃在,”

這個時候,有人回話:“縣主到了。”

齊王舌頭打結,覺得母妃亂猜的時候念姐兒到了,接下來不會有好事情發生。而念姐兒婷婷進來,對樑妃拜下:“見過娘娘。”又拜齊王:“見過殿下,殿下可好些了?”

樑妃讓她坐到身邊,笑容可親,但是真的按她自己想的說起來:“我出宮的時候,叫你過來,是有話對你說,這兒沒有別人,就你,殿下,還有就是我。殿下是我的兒子,你即將是我的兒媳。有話,咱們敞開說吧。”

齊王見她還真的要說,尷尬的不行:“母妃,我好了,我沒有病,您別說了,這跟她沒有關係。”

他越是辯解,樑妃越是不信。款款地道:“我要說的,也是沒有關係。不管再來什麼人,也動搖不了念姐兒一分一毫。念姐兒,母妃這樣答應你,你看如何?”

念姐兒呆一呆,她還沒有明白髮生了什麼。

------題外話------

值此新年到來之際,向所有的親們及家人致以問候,祝快樂永遠,幸福永久。

值此新年之際,給仔自己新年禮物:要了很久的月票,堅持下來和寫文一樣不容易。如果此書當在月票榜上,那麼適合的時候它在。如果它不在,它也一直是作者用心之舉。

元旦快樂!抱抱仔的新貢士,haishangyu親,感謝一路支持。

……。

本書出版文即將在各大網站上架出售,感謝一直支持本書的親,請多多支持。書名不改。

豪門世家的生存之道,爾虞我詐的重重考驗,矢志不渝的堅貞愛情!

爲一紙言諾,願隨海盟美誓山眷如花;

捧一心一意,守住海枯石爛似水年華。

隨書贈送精美書籤和大海報,值得收藏。

麼麼噠求票票。

第三百一十一章,姐妹述齒第八百二十四章,皇帝父子對決第五百章,爲加福的爭論第一百五十二章,書呆子之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太后孃家沒有好人第一百九十七章,寶珠闖府第二百九十五章,老侯和柳家算賬第五百九十七章,袁夫人的作主張第一百四十九章,回門第五百章,爲加福的爭論第一百四十五章,我們家不納妾!第二百四十七章,擺譜第三百二十六章,送女眷們返京第三百零六章,加壽大掌櫃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一百一十五章,想通第九章,探病第七十六章,天上掉小鬼第五十八章,聚攏人心第二百一十章,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七百二十三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一百五十二章,書呆子之家第四百五十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二百五十六章,袁訓揍龍大第六百一十六章,夫子們的矛盾第二百九十九章,蘇赫逃走第八百一十八章,兒子們進板凳城第三百三十九章,親戚相遇第七百二十九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一百四十五章,我們家不納妾!第三百二十八章,得意而回與失意人第八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一百四十一章,分錢第五百五十章 ,火勢第七百八十一章,新人進京第二百零八章,掛念寶珠的親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殿下省悟第八百三十四章,執瑜去水軍第七百八十七章,送行戰哥第四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全壞人第八百四十三章,加壽送乾哥入宮第六百一十七章,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鬧醉白樓第五百二十章 約束論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三百四十五章,杜氏鬧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臣有私心第四百九十六章,修正第三百九十章,鎮宅四寶第七百八十七章,送行戰哥第五百零二章,尚書當賊第六百九十二章 銀魚到宮中第三百零八章,可愛加壽第五百七十八章,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八十六章,精似鬼和洗腳水第四十三章,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八十五章,送禮第四百九十八章,兵部會議第四百八十一章,針對太子的爭風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五百六十章,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五百八十二章,威懾使臣第二百六十八章,循循第六十二章,告狀第七百一十六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三百三十九章,親戚相遇第一百四十九章,回門第七百九十九章,蘇赫隕落第一百一十五章,想通第二百五十一章,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五百六十二章,祿二爺接雞毛第四百七十六章,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四百七十七章,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五百零八章,夫妻互助第六百六十四章 誰是誰的局第五百六十三章,吃了別人的火藥第四百八十三章,居心不良得懲治第三百零四章,不曾觀畫受欺負第六百三十九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柳家發難第六百七十章 蕭戰鬼計多第七百四十五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八百零五章,譁變中見好兒媳第六百八十九章 元皓行好令第六百一十四章,教訓江強第五百一十章,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四百五十四章,丟醜第七百八十二章,無中生有第一百七十章,送親的難當第七百零八章 到蘇州第五十二章,靜謐的寶姑娘第一百五十八章,春闈高中第二十九章,佈局第四百二十六章,謠言是這麼來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五十六章,約定第七百一十四章 拍馬蹄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
第三百一十一章,姐妹述齒第八百二十四章,皇帝父子對決第五百章,爲加福的爭論第一百五十二章,書呆子之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太后孃家沒有好人第一百九十七章,寶珠闖府第二百九十五章,老侯和柳家算賬第五百九十七章,袁夫人的作主張第一百四十九章,回門第五百章,爲加福的爭論第一百四十五章,我們家不納妾!第二百四十七章,擺譜第三百二十六章,送女眷們返京第三百零六章,加壽大掌櫃第七百一十一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一百一十五章,想通第九章,探病第七十六章,天上掉小鬼第五十八章,聚攏人心第二百一十章,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七百二十三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一百五十二章,書呆子之家第四百五十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二百五十六章,袁訓揍龍大第六百一十六章,夫子們的矛盾第二百九十九章,蘇赫逃走第八百一十八章,兒子們進板凳城第三百三十九章,親戚相遇第七百二十九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一百四十五章,我們家不納妾!第三百二十八章,得意而回與失意人第八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二十八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一百四十一章,分錢第五百五十章 ,火勢第七百八十一章,新人進京第二百零八章,掛念寶珠的親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殿下省悟第八百三十四章,執瑜去水軍第七百八十七章,送行戰哥第四百九十二章,一網打盡全壞人第八百四十三章,加壽送乾哥入宮第六百一十七章,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鬧醉白樓第五百二十章 約束論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三百四十五章,杜氏鬧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臣有私心第四百九十六章,修正第三百九十章,鎮宅四寶第七百八十七章,送行戰哥第五百零二章,尚書當賊第六百九十二章 銀魚到宮中第三百零八章,可愛加壽第五百七十八章,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八十六章,精似鬼和洗腳水第四十三章,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八十五章,送禮第四百九十八章,兵部會議第四百八十一章,針對太子的爭風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五百六十章,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五百八十二章,威懾使臣第二百六十八章,循循第六十二章,告狀第七百一十六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三百三十九章,親戚相遇第一百四十九章,回門第七百九十九章,蘇赫隕落第一百一十五章,想通第二百五十一章,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五百六十二章,祿二爺接雞毛第四百七十六章,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四百七十七章,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五百零八章,夫妻互助第六百六十四章 誰是誰的局第五百六十三章,吃了別人的火藥第四百八十三章,居心不良得懲治第三百零四章,不曾觀畫受欺負第六百三十九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柳家發難第六百七十章 蕭戰鬼計多第七百四十五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八百零五章,譁變中見好兒媳第六百八十九章 元皓行好令第六百一十四章,教訓江強第五百一十章,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四百五十四章,丟醜第七百八十二章,無中生有第一百七十章,送親的難當第七百零八章 到蘇州第五十二章,靜謐的寶姑娘第一百五十八章,春闈高中第二十九章,佈局第四百二十六章,謠言是這麼來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五十六章,約定第七百一十四章 拍馬蹄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