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梁山王大捷

本着舊例和定例這話,本着祖宗手裡出來的舊規矩這話,黃躍在袁二爺有喜,針對忠毅侯的風波看似平定時,登門張大學士府上。

也讓他在此時面對夫人的再次責難時,底氣十足的回答她:“太子府上雖然還沒有回話,但我想也不遠了。”

黃夫人聽過,自然是歡喜一陣子,說了一堆的好聽話給黃躍聽,又讓丫頭去燙酒,取家裡珍藏的乾貨好菜出來,算是忙活了一陣子。

隨後黃姑娘到來,對這個消息也欣喜不已,一家人充滿希望的吃了一餐飯,黃夫人中間還出了一個主意。

“柳家有幾個小姑娘,也到了年紀,我問過柳侍郎夫人,跟太子殿下相差不多。有太后在呢,咱們一家抗袁家總是單薄。不如再去問問柳家的意思,我就不信他柳侍郎哪怕再記得以前跟忠毅侯同僚過的情意,也能忘記爲自己家裡打算嗎?”

黃躍深以爲然:“夫人放心,明天我就央可靠的人去探探柳家的口風。”黃大人氣憤填膺:“不是我敢跟太后過不去,實在是這話擺出來,太后她又能怎麼樣?太后當年,難道沒有三宮六院?”

黃家敢打這樣的主意,是符合歷朝歷代的大潮流。

……

草原似乎望不過頭,幸好都會看方向。蕭觀跟葛通按着王千金指的方向,一路之上尋找到大戰的痕跡奔營地,已經有好幾天。

王爺是個閒不住的人,倒不是他想罵人。他稍有點力氣,就罵個沒完。從他的親兵不找他,到各位郡王沒有良心。免不了的,葛通總是首當其衝的那一個,把他由居心叵測罵到癡心妄想。

葛通跟後面也不客氣,用王爺聽得到的嗓音喃喃:“這兒怎麼不是沙漠呢?”等到沒有水喝,看你還罵得唾沫星子亂飛。

但這裡是初秋的草原,正是野菜果子多,小動物也多,水源也豐富的時候。

蕭觀讓火藥崩上一下不是好玩的,他的身體一直就在痛。打獵這事情由葛通辦,取水這事情由葛通辦,甚至頭兩天上下馬都得葛通幫一把。

王爺吃飽喝足,再把葛通一頓罵。

葛通煩上來,蕭觀說日夜兼程,只要能支持,就不休息,葛通也願意。早早回到營地上,他總不至於還這樣對着自己一個人罵。到時候人多啊,讓大家夥兒一起來聽。

天邊總算出來一角旗幟時,那熟悉的顏色,讓蕭觀長長鬆一口氣,也讓葛通鬆一口氣。

前後左右看看,葛通皺眉:“都打到這裡來了,難怪這附近沒有小動物,全讓他們吃了吧?”

營地裡的人也發現了他們,一隊黑線似的飛騎飛奔而出,大老遠的就有人叫着:“王爺,是您嗎?可算找到您了。”

蕭觀中氣十足的吼上一聲:“真找假找了,這不是老子自己尋回來的!”

葛通對着他還在搖晃的身子搖搖頭,就要到營地,就要忍耐在他的王爺威風下面,抓緊鐘點兒,葛通諷刺道:“省省力氣吧,別一嗓子沒吼到人,先把自己摔下馬。”

蕭觀狠瞪過來,葛通聳聳肩頭,又氣了他一句:“真的那樣了,多丟人。”

頭扭着,蕭觀覺得頭暈,暫時沒跟這小子回嘴。他的護衛們過來,把蕭觀簇擁着往營地裡走,七嘴八舌地把話回着。

“您的馬沒了命,但沒有見到您。郡王們急紅了眼,拼了命的殺敵。陳留郡王真是夠狠的,他的人馬先前打得七零八落的,還能死死咬住高南和達羅兩國,又斬了幾個人頭,送給渭北郡王在葫蘆谷裡看着。怕您回到葫蘆谷,別家郡王都出來了,渭北郡王跟傷兵在那裡等您。”

蕭觀和葛通都聽得很認真,蕭觀急切地問道:“沒仗打了嗎?那接替蘇赫的軟胳臂小子這就跑了?”

“您一出事,項城郡王和長平郡王二位跟他死磕,那叫哲古的主將比蘇赫慫,他看着勢頭不對,他退了兵。”護衛們回答。

蕭觀樂得哈哈大笑:“讓我告訴你們吧,也不一定是他見到勢頭不對。是蘇赫那一年心太大,想往京裡殺去,傾了全國的兵力。我家老爹指揮得力,他瓦刺損失太大,這一回他能出來這些兵,我都稀罕。”

對着葛通一頓白眼兒,把他順手就捎上:“心太大!太大就這個下場!”

王爺的人開始多起來,葛通開始忍氣吞聲。

蕭觀又接着大聲嘲笑瓦刺敵軍:“近年裡一定風雪失調。”

護衛們湊趣地笑問:“王爺怎麼知道?”

“你想啊,有風有雪人出不了帳篷,只能呆在帳篷裡。帳篷裡呆着他們幹嘛呢?就生娃唄。所以這一出來人數嚇到我,把本王嚇得跑出去多遠。哼,我又回來了!”

正吹得得意,“啊嚏!”,旁邊出來一聲。蕭觀緊緊抓着馬繮,纔有力氣對着葛通發火,嗓音雖高,卻聲厲內荏,中氣弱了下去:“你對我的話有意見!”

葛通揉揉鼻子:“沒什麼,我就是看看能不能嚇倒個兔子。”

蕭觀是不想放過他的,但這一會兒說話太多,興奮度跟平時一樣,讓他眼前隱隱冒着金星,額角也痛起來。

王爺狠瞪一眼,算是自己聲討的結束。

有人提前去知會郡王們,項城郡王、長平郡王疾步出來,靖和世子和東安世子也大步跟上。

見到王爺的幕僚流水般的往外面擁,當兵的跟將軍們也都搶路想早些看到王爺。

相比之下,有一員老將軍獨自站着,就他不着急不說,而且見到大家都在爭出營的道路,忍無可忍的翻眼對天,沒好氣道:“肯定受的有傷,禁得住你們這樣擠嗎?”

這還是在戰場上,這員老將軍是如臨大敵的姿勢。按在佩劍上的手,小指骨少了一截。

這是讓靖和世子攆走的將軍,叫張豪。

東安世子習慣性的討好王爺沒有變,對張豪的話極不舒服。就看向靖和世子,慫恿道:“罵他去,他眼裡沒有王爺!”

靖和世子悶聲不響也罷,居然還真的按張豪說的,把步子慢下來。

錯愕在東安世子面上浮現,他吃驚的張大嘴:“你怎麼,倒聽他的?你沒看到當着咱們的面,他在逞威風嗎?”

靖和世子甕聲甕氣:“他說的也不錯,一古腦兒全擠上去,王爺跟誰說話的是。”

說過,索性的他站住,原地不走了,對東安世子訕笑着:“你要接王爺,你去接吧,又不單獨給咱們什麼好兒,我不去了。”

這兩個人有相同的處境,父帥一起自刎,王爵一起懸空,重回軍中以後,不管說話還是辦事,不是如影隨形,就是形影不離。像今天這樣的靖和世子把東安世子拋下的事情,那是稀罕的一次。

帶的東安世子也住了腳,總覺得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看一看張豪,再看看靖和世子,納悶的不行。

不容他多想,蕭觀在此時進營門。王爺強撐着,對認識的人一個一個招呼着,葛通早躲到旁邊冷眼等着看笑話。

“姓葛的小子沒安好心,他不跟着他家郡王,反而跟在我後面。好吧。勉強算他救了我,可這小子太壞了,這心思藏的太深了。”

這樣的話,葛通還沒什麼。靖和世子面上漲紅,不由自主對着張豪面上掃一眼,又飛快晃開眼光,張豪好似沒看到一樣,跟剛纔一樣無動於衷。

“項城,你好嗎?”

項城郡王流露出真心實意的笑容,拱拱手:“我好,等到您回來,真好!”

“長平,你好嗎?”

長平郡王微溼了眼圈,也拱一拱手:“您回來就好,”長平郡王甚至把尊卑給拋開,對蕭觀道:“算一算,我是你的長輩,把你給丟了,怎麼去見老王?”

東安世子因爲靖和世子的納悶上,又添上一層納悶。他用手肘捅捅靖和世子,低聲道:“我說,我才發現,咱們這裡還有親戚情意在?”

世子見鬼似的臉色:“這些人,居然我可以稱個堂兄弟,有個叔侄輩分?”

他就沒有看到靖和世子的面色一白,支支吾吾道:“情意這事情,還是有的。”

“真是日頭打西邊出來,居然還有情意?”東安世子自顧自說着,眼神讓吸引得不錯開的對着蕭觀那邊看。

營外忽然一匹馬急奔過來,馬上的人盔甲上面血漬斑斑,把他原本的好盔甲染成烏暗色,激戰過的兇險一看就知。

他的面容又是灰又是泥,好幾天沒洗過臉那模樣。

好不容易的,守營的兵認出來:“這不是世子?”就沒有攔他的準備,那馬直奔蕭觀而去。

一人一馬的氣勢太強,沒有到面前時,馬上人單手提刀,大聲喝道:“快發兵救我父帥!”說話中,他把大刀一拋,對着蕭觀就撲過來。

蕭觀猝不及防,在他氣勢之下往另一邊就倒。

無數大喝:“王爺,您怎麼了,快扶着。”

葛通無聲在捧着肚子大笑,讓你得瑟,你這是火藥給上一下子,你以爲讓人打一拳那麼簡單嗎?

直到看清撲出來的那個人,葛通才笑容頓失,飛奔過來扶住他,變了臉色問道:“世子,郡王現在哪裡?”

葛通只顧着看蕭觀的笑話,護衛們回話亂哄哄,又不齊全,他一時忘記陳留郡王不在這裡。

撲倒蕭觀的人,這個人是陳留郡王的長子蕭衍志。

蕭衍志沒有功夫回蕭觀的話,他雙眸赤紅,精神緊繃到極點。有點兒誰也不認得,只認得蕭觀的模樣。

一擡手,大力把葛通打出去。他從這邊撲上去,蕭觀倒在那邊。蕭世子從馬下一鑽,一縱身子,到底還是把蕭觀揪在手裡。

饒是大家夥兒把蕭觀圍得水泄不通,蕭世子也在這水泄不通裡“嗆啷”一聲,把他的寶劍抽出一小部分。

要是沒有人擋着,只怕這就架到蕭觀脖子上。

橫劍在手,在一堆“世子住手”的亂喊中,蕭衍志吃人似的逼近蕭觀,咆哮的嗓子又幹又澀:“發兵!救我父帥和我弟弟!你快發兵!”

他一隻手握劍,另一隻手把蕭觀在人堆裡搖晃不停。梁山王的大好盔甲,“咚,咚……。”一氣撞上好幾個人的腦袋,梁山王才讓救下來。

項城郡王和長平郡王齊齊攔住蕭衍志,項城郡王嘴裡道:“世子莫急,”

一記拳頭砸在他臉上,蕭衍志火氣轉過來,大叫大嚷:“發兵發兵!”反手一拳,又去打長平郡王。

蕭觀的護衛們翻了臉,紛紛叫道:“陳留世子,你不是頭一回帶兵。王爺現在這裡,你安生下來,你不要撒野!”

白光一閃,蕭衍志把寶劍徹底拔出來。

“嗆啷,”

“嗆啷,”

……

十幾聲一起出來,刀劍對着蕭衍志涌過去。

葛通急了,大喝一聲:“不許動手!”飛身撲上前來,用他的盔甲擋在蕭衍志前面。

再看另一個人,對王爺回來也平靜以對的張豪也是閃電般過來,大叫着:“老子宰了你們!誰敢傷我家世子!”

靖和世子的眸光黯上一黯。

蕭衍志的眼裡殺氣更濃,他來要援兵,他的父親讓圍住,他不能再多等一天,一時一刻和一個呼吸……

“咳咳咳,”蕭觀劇烈咳着,打破這個僵局。讓人扶起來的他對着蕭衍志苦笑:“你撞的我?這是大發財了不成?眼睛前面全是金星?要全是金子倒也不錯。你別急,慢慢說……。”

“發兵!”蕭衍志狂吼好似中箭的野獸。

“發兵!”第二聲吼來自於稀裡糊塗,還什麼也沒弄明白的梁山王。蕭觀覺得自己不發兵,而想問明白,那叫不可能。

這就前頭一支軍隊迅速集結起來,葛通和張豪請命帶隊,梁山王自然不敢阻攔。他發兵哪怕慢點兒,看樣子葛通和張豪也要跟他把命拼了。

蕭衍志在這空當裡,喝了水吃了東西,把情況簡單對蕭觀說了一遍:“父帥一直拖着他們,哲古退兵的時候,他們本想退兵,父帥示了個弱,把他們帶到亂石堆裡,本想好斬殺。沒有想到遇到分兵退下來的瓦刺兵馬。這才知道,瓦刺不是退兵,他們是佯退,往邊城的方向去了。父帥一支人馬要繫住他們三家,雖然瓦刺不是全軍都在,也吃虧不小。”

蕭觀嚴肅地道:“你父帥是個好樣的!你的消息也來得及時!”梁山王這裡做了一個讓不少人吃驚的決定:“先救陳留郡王,然後咱們也該回去了,大家夥兒一起回邊城。”

東安世子聽完,又跑開來,打算對着已回帳篷的靖和世子發牢騷:“邊城不重要嗎?怎麼全軍都去救陳留?”

沒想到帳篷裡沒有人,東安世子滿營裡尋找一下,很快在校場的側面,一個帳篷的後面找到靖和世子。

靖和世子面色難堪,他面對的,是他以前恨之入骨的張豪。

清風,把他們的對話傳到東安世子的耳朵裡。

“謝謝你救了我。”靖和世子的話,讓東安世子如遭雷擊。

火藥爆炸的時候,他們兩個也受到衝擊,在前天才歸隊。東安世子是他的家將救回,亂軍中逃到無人的地帶,慢慢找回大營。

靖和世子自然不在東安世子身邊,當時亂,靖和世子讓氣浪掀到哪裡,東安世子都不知道。

東安世子曾經想過,如果靖和世子沒了,他一個人從此也就寂寞沒幫手。

但萬幸的是,靖和世子跟他同一天找到這裡,二人相見,分外欣喜。同一天回來的,還有張豪。東安世子沒放心上,因爲靖和世子跟張豪不是一起回營,東安世子還以爲張豪將軍是從陳留郡王的隊伍裡殺散掉,然後歸隊。

這句話對東安世子的詫異,就不亞於天塌下來。讓他因受到爆炸衝擊而還暈着的腦袋裡更暈得不行。

這張豪?

靖和世子多恨他啊。

以前都想置他於死地。

但他這一回沒跟着陳留郡王,或者是爆炸聲一起來,他衝單槍匹馬的衝回來,不然他不可能救助到舊主人。

這也是情意?東安世子暈乎乎,今天這是怎麼了?這軍營裡忽然變成歡樂大家庭了?

張豪的回話堅硬冰冷:“我走了!您自己當心!別再墜了郡王名聲!別再跟着王爺拍個不停!丟人!”

盔甲鏗鏘,張豪往校場上點好的兵那裡去,這就要離營。在他的身後,他的不客氣話語,讓靖和世子雙膝一軟,跪倒在地上,雙手蓋住面龐,一個大男人,嗚嗚的痛哭失聲。

這哭,跟他幾天前睜開眼,發現守着他的人只有張豪時,哭的心情是一模一樣。

而張豪的話,也跟幾天前靖和世子醒來以後,罵的一模一樣。

“丟人!王爵是由軍功拿的,不是拍足梁山王馬屁拿的!丟光郡王的人!”

嚴厲的罵聲,把幾年裡一直渾渾噩噩的,以奉承梁山王爲頭一件事情的靖和世子罵的體無完膚,也徹底清醒。

他後悔的時候,已經完全失去這員忠心的將軍。但慶幸的,這將軍的內心裡,還繫着他,繫着他的王爵。

馬掛鑾鈴和馬蹄聲狂奔出去,靖和世子還是又哭了一會兒,慢慢的起身,抹乾淨眼淚回到自己的帳篷。

東安世子裝着若無其事,按剛纔說的話對他道:“王爺暈着也沒有醒吧,竟然不救邊城?”

“陳留郡王一個人拖着兩國的軍隊,不簡單。全力救他是對的。再說咱們出征在外,邊城早有安排。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王爺說的對,咱們把人馬救全了,全力回馬殺回邊城,就地休整,這仗就此結束,這多痛快。”靖和世子一旦平靜下來,分析的頭頭是道。

東安世子感覺出來靖和世子的心還沉浸在張豪身上,而他的心,也沒從張豪救靖和世子的事情上走出,暗想着反正今天大家都不對勁兒,王爺這樣說,就這樣吧,至少本世子不去多管閒事,也管不了王爺。

一個時辰後,走了第二支軍隊。傍晚以前,梁山王無奈的睡在擔架上,讓人擡着拔營往陳留郡王被困的地方趕去。

……

星星落下,日頭升起,又過了一天,又到夜晚時分。

大石頭後面,陳留郡王跟士兵們同樣啃吃着乾糧,大口喝着水,試圖把體力盡早休息過來。

最疲累的時候,將軍要做的還有重新鼓舞士氣。而鼓舞士氣以前,先得把自己的士氣恢復到飽滿。

一旁的石頭下面,呼呼大睡着小兒子蕭衍忠,他手裡抓着半個乾糧,他的隨從把水袋從蕭衍忠另一隻手裡拿開。

輕手輕腳的,這是平時很會侍候的挑尖跟班。

陳留郡王尋上他,他離自己最近。“哎,你是哪一年進的宮?”

隨從沒有任何意外,雖然他沒有對郡王說過,郡王也從沒有流露過他們從宮中出來。對外,只說這本是郡王府的跟從。

隨從坐下來,也開始邊吃邊喝,邊回答着話:“有十幾年了吧,確切來說,包括跟世子的他們,我們都沒在宮裡當過差。”

陳留郡王眯着眼,對這個回答似乎有了笑意,低聲再打聽着:“我聽說侍衛們中,有一等一的隱形護衛,這是真的嗎?”

隨從笑了:“您好眼力。”

“你們功夫不一般,”陳留郡王瞄瞄離自己不遠的,能聽到自己說話,卻還悶頭裝聽不到的幾個人。

這是跟隨他的長子蕭衍志出京的隨從,在蕭衍志殺出重圍搬兵時,他的跟隨奉世子的命,又一起殺了回來,說世子的吩咐,郡王這裡缺人馬,而世子在外面即使遇到散兵遊勇的,一個人也方便躲避或衝過去,留下跟隨保護父親。

這一次大戰接連一次大戰,更讓陳留郡王看得明白。他兩個兒子的跟隨都像極了一個人,這個人是陳留郡王曾經很想得到的,後來認命的不敢再要。

蔣德將軍。

那曾經沒有緣由就跟着小弟不離開,將軍官職都可以不升。小弟還是五品將軍時,蔣德寧願當個校尉跟後面。

這些人的功夫和狠勁兒,忍耐勁兒,都跟蔣德相似之極。

蔣德現在是加壽的侍衛總管,陳留郡王就大膽的猜上一猜,一問就問出來。

郡王還沒有開始自得,讓他問話的那個人輕輕地笑道:“不過,我們不是那一等一的隱衛,我們是淘汰下來的。”

“啊?”陳留郡王嘴張得多大,隨後發現自己是個土包子沒見過世面。哪怕他再看重這幾個人,這兩天的交手他們也功勞重重,但宮裡需要的人無一不精,遠超過常年在軍中的郡王想像。

陳留郡王自言自語道:“要不是你們是兒子的人,我全想留下來。”

隨即,郡王來了精神。問答話後面隱藏的含意,讓郡王飛快的輕鬆了。他陪上笑臉兒:“太后身子怎麼樣?”

太后都慈愛成這模樣,郡王總得有所表示。

讓他問話的人恭敬回道:“好着呢,”清楚的知道郡王的深意,並不單單問太后的身子骨兒,他就一古腦兒的全回完了。

“太后疼愛世子和二公子,跟袁家的瑜哥璞哥一樣。”

陳留郡王笑得合不攏嘴:“那真是好。”

“有稀奇東西,有瑜哥璞哥的,就有小郡王們一份。念姑娘早幾年,跟加壽姑娘一起養在太后膝下……”

星光明亮,這裡的人在血山屍海中過着日子,但這裡的天氣悠然的好。繁星如萬顆寶石般,如果有人有心情欣賞,璀璨的直到人心裡。

話語中的暖意和力量,也直到陳留郡王的心裡。

他越聽越來勁兒,越聽越有力氣。小半個時辰過去,說話的人喝乾一皮袋的水,陳留郡王也重新精神抖擻。

伸手一抓大刀,郡王道:“你們歇着,我再巡巡營地去。”這個時候,遠處有聽不到,卻感覺到的震動過來。

所有的人,睡與沒睡的,都驚醒過來。蕭衍忠更是大刀在手,跳起來就吼:“保護父帥!”

他的父帥輕輕給他一腳:“你小子嚷什麼,是誰的人還不一定呢,聽個動靜。”

話音落下來,一枚煙火飛衝上天空,綻開的光彩可以和星星媲美。

蕭衍忠再次大跳:“援兵到了!”

“援兵到了!”

營地裡歡聲大作,陳留郡王更是爽朗的大笑出聲:“哈哈,好兒子跑得快!”

大刀一揮:“咱們突圍了!殺出去!”

“殺!”

葛通、張豪和蕭衍志帶的第一支軍隊,也大喊出聲。

第二天一早,蕭觀算姍姍來遲。戰局還在繼續,但強弱一看便知。王爺捧着他還沒有好過來的大腦袋,叫過幕僚們:“這樣可以報捷吧?”

幕僚們上前來恭喜:“恭喜王爺大捷,咱們雖然還沒有回到邊城,也可以報捷了!”

“報吧,不然小倌兒該熬不過去了,據我最新收到的謠言,他孃的,謠言就是謠言,怎麼聽也不順耳朵,說小倌兒在詔獄裡呆着呢,了不起,爲了哥哥下大獄,不枉我給兒媳婦送回去好東西好首飾。”

掛念的話到了梁山王嘴裡,也能說出來要脅親家的意思。

草地上現擺好書案,眼前是兵馬廝殺,手中是筆走龍蛇。很快,把奏章寫好,封好,戰局還沒有結束,這就打發人送往京中。

……

中秋節就要到了,不見捷報,太子實在憂心。

太子師們也算他的幕僚先生,大家坐在一起的時候,就繼續不停的討論這場仗。太子師們也快堅持不住,有以下的話出來。

“要是再打不贏,今年退兵吧。”

“戶部說的沒有錯,勞民傷財無功之師。”

太子從感情上面,向着他的岳父忠毅侯。從性質上面,他知道這其實是父皇應允的戰役,也寄於無限期望。

太子抿抿嘴,給師傅們一些底氣。

“打這場仗,我算明白了,各人心思出來不少。雖說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看上去也正當。但心思不同,意思就不同啊。”

師傅們聽得出來太子殿下還有希冀,但他們不是一般的幕僚,不是太子殿下一吩咐,他們就順從的人。

太子師,是拿着錢指點太子殿下怎麼爲人處事的人。太子的想法他們不贊同,隨時也敢說出。

張大學士先看一眼董大學士,就在剛纔都說這仗打得太久時,就他沒有說話。

張大學士精明的對董大學士道:“董大人怎麼看?”把個董大學士推了出來。

董大學士緩緩道:“打這麼久,依我來看,不會一點兒功勞沒有。咱們要的,就是大捷大捷,盼的太高,得到的太少,這就你急我也急起來。要我說,哪怕不大捷,也是一種收穫。”

大家看過來:“這話怎麼說?難道耗費國力打不贏,倒不是國恥是體面?”

“殿下不是剛剛說過,各人心思,近幾年浮動萬千。我等衛的是殿下,殿下能看出這心思千變萬化之來源,或者是私心,或者是私仇,或者也有忠心不二,殿下明理,這難道不比大捷還要好嗎?”

大家不好反駁他話中一片爲太子的意思,哪怕再不答應的,也點一點頭,看向能與董大學士相對的張大學士,指望他能說出話,把董大學士壓下去。

張大學士清清嗓子,他不是受到黃躍的挑唆,而事實上他爲太子殿下,就是不能由着忠毅侯的一心一意到太子府中。

這壓制董大學士的事情,就成了張大學士首要的事情。

肚子裡有的是書,不介意今天跟董大學士舌戰一番時,有人走進來,對着太子回話:“殿下,都察院和刑部、大理寺,同時收到無數密信。信中的內容直指梁山老王,皇上看過,正在震怒呢。”

房裡的人都是一驚,這當口兒的,怎麼又出來老王的不是呢?

在太子剛說過人心萬千,他指的就是一干子官員針對忠毅侯的事情。丁前爲個女人,太子殿下讓查,冷捕頭不費吹灰之力就弄得清楚,把太子氣得夠嗆。你丁尚書是當官還是青樓上尋情愛?

陸中修爲新臣老臣,太子倒還拿出慎重的態度。

還有別的人,不是商議着謀官,就是爲自己拉下誰來。太子正覺得滿朝官員大半齷齪時,對梁山老王的檢舉又出來,太子先入爲主,沉下臉問道:“是誰投的密信?說的是什麼內容?”

“投密信的人還沒有查到,信中的內容,三司看過呈給皇上,但有個存檔的目錄我抄了來,殿下請看。”

太子接在手中從頭看起,見這份密報寫的完整。從梁山老王在軍中操縱糧價,到他逼迫國公,還有大片的土地,是死去的江左郡王、延寧郡王的,如今地契在手,檢舉這些土地都在梁山王府的名下。

這是吞併土地的罪名。

雖然怒從心頭起,太子也慎言的神態。

在殿下來看,這時候出面的都不是好話。但如果這是真的,梁山王府是個大罪名。幾代的好名聲從此化爲烏有不說,現任的梁山王兵權也將不保,王爺貪污到這種地步,這事情不亞於福王造反的震撼。

太子跺跺腳,鐵青着臉對師傅們道:“請隨我進宮。”

宮門以內,過節的氣象處處可見。太監們用鮮花裝飾着宮門,菊花桂花香的太濃郁,在心事突變的太子心裡反而打個結。

夜巡的事情,在別的人眼裡是不正當的行爲。但太子殿下把蕭戰暗暗相中。

皇帝正是年富力強,梁山王小上幾歲正可效勞一生。太子以後用的人,目光放在蕭戰身上。

軍中有一個得力的人,他又會是自己的親戚,加福和加壽的親可近的多,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妹兩個。在古代,同父同母這話,視說的人和事,小有珍貴或者很珍貴。

想到梁山王府一旦出事,太子的心裡空落落。

太子師們心事也轉個不停。

董大學士早在太子府上就面色陰晴不定,一面穩住自己面容,一面暗罵,這一看,就又是指向小袁指向太后的一樁陰謀。

梁山老王他糊塗了嗎?敢把舊封的田地據爲已有?

張大學士則也有不悅的意思。跟董大學士一樣,同樣是久經朝堂詭譎,張大學士也是一聽,這裡陰謀重重。

如果這與黃躍有關,張大學士噙着冷笑,老夫可不是好當刀劍的人,你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兩個太子師也面色黑沉,在又過一道宮門以後,走到太子身邊,邊走邊道:“梁山王掌三軍兵權呢,他要是有個異動,全國都遭殃。這事情就是真的,也只能先安撫,徐徐的召他回來,這就不是一兩年的事情。再徐徐的拿他,這又得一兩年的功夫。這是誰這麼的蠢,這個人跟梁山王府一定有仇。但有仇,不用密信投的到處都是。這不,咱們想瞞都瞞不下來。這個人真是蠢啊!”

“這是有仇!”太子對這一點兒這就篤定。

董大學士和張大學士聽到,從後面走上來,也跟着討論。見前面就是御書房時,耳後“啪啪”一通腳步聲,狂飈似箭般的,衝風帶勢子,跟流星似的出了來。

太子都打個哆嗦,這是皇宮裡啊,這是誰生的腦袋太多,敢在這裡大跑小跑。

紛紛回身看,見幾個太監跑的滿面油光,在秋風裡汗水還在往外面出,可見用足了力氣。

爲首的人手中,高舉着一樣東西,看得出來是個奏章,在奔跑中晃動不停。

從來沒有見過送奏章是這架勢,太子本就不喜歡,更是厲聲呵斥:“站住,你怎麼了,發的什麼癲狂!”

太監們呼呼啦啦的站住,氣喘吁吁回話,臉上的笑堆的跟喘氣似的濃:“回殿下,大……大捷……”

太子偏偏沒聽明白,但看得出來這奴才沒有發狂症,他說的是要事。太子側過耳朵,體態還保持在尊貴中,話語也緩言輕語有貴人之態,眉頭還是皺着以爲譴責:“你細細地回上來。”

“梁山王大捷了!”太監們一聲怪叫,也是歇過來了力氣足,再就是知道皇上盼着,這奏章一報上去,京裡局勢即刻不同,他們沒有細細回的念頭。

一嗓子,把太子殿下和這裡的人都吼得呆若木雞,太監們行個禮,又不顧禮儀,大跑小跑的去往御書房。

“快走!”

在他們的後面,太子殿下省悟過來,尊貴也不要了,體態也沒有,一撩衣角拔腿就追。

太子師們追在太子的後面。

太監們體力好,一氣跑進御書房。

太子殿下年青,一氣追進去。

太子師們都上了年紀,這點兒距離說遠不遠,用眼睛一看就量得出來,但上氣不接下氣的進到御書房。

皇帝瞄了瞄,沒有怪罪他們。繼續手點着奏章,一個字一個字看得面上生花,笑意濃放。

張大學士此時還能分出精力打量皇上,從皇上的表情看得出來,這一次的戰役,不僅是皇上久盼的,而且像是皇上也做了點兒什麼。

他的神色中,流露出來的此事朕作主,和此事你們做的不錯,朕很滿意,是兩回事情。

大學士久伴君王,機敏的分辨出來。

隨後,有一句話浮現出來,張大學士暗想,主和的那批人裡,有人要遭殃了。

------題外話------

仔今天在外地,麼麼噠,欣賞路上的秋景,心裡不忘親們哈哈。求票也不忘記。

求票哈!

第二百七十二章,親事喜人第九十章,討要第三十三章,梅花有情,人有情?第一百一十四章,承擔第二百二十五章,寶珠哺乳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攀比第七十八章,準備第四章,老太太高興第五百八十二章,威懾使臣第二百六十六章,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一百二十八章,夫唱婦隨第六百二十三章,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三百四十三章,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六百七十一章 加喜抓週第三十六章,飯堂風波第六百二十三章,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八百零一章,元皓勸和第五百五十章 ,火勢第四百八十五章,步步錯來步步錯第五百四十四章 ,上邪?這是怎麼了第七百零四章 搭橋第六百七十四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二百七十九章,壞壞的袁將軍第六百零五章,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三章,刺激第六百三十八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五百三十九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子聲援第七百四十九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三百三十二章,能人第四百零六章,仗勢欺世子第四百九十九章,集市風波第二百二十一章,欽差在此第七百九十四章,運道差的歐陽容第三百五十一章,袁二,你是女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二百七十六章,吉瑞和妖法第五百九十三章,魏行的失望第四百八十二章,寶珠心地人人服第五百一十一章,歐陽容進冷宮第八百二十六章,誰的包圍第一百四十六章,沒良心的丫頭第二百八十三章,寶珠也出手第五十二章,靜謐的寶姑娘第五百九十八章,皇帝回敬二近臣第七十七章,三六九等的家世第八百二十四章,皇帝父子對決第八百四十六章,大結局第一百四十四章,籌劃第六百五十八章 衣錦祭拜第一百二十八章,夫唱婦隨第八百零五章,譁變中見好兒媳第四百四十六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鬧醉白樓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六百九十章 截殺齊王第一百六十八章,在乎是因爲沒有第七百五十二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八章,循循第五百六十九章,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四百三十章,丞相是個程咬金。第三百七十三章,新王朝第七百二十九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五百五十七章,國公啊,你哈哈哈第四百八十六章,太子皇后怒風波第二百四十六章,分東西第四百二十八章,處罰皇后第五十八章,聚攏人心第六百二十二章,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四十一章,媒婆第二百七十九章,壞壞的袁將軍第一百六十三章,進宮第二百零五章,與姐姐相親相厚第八百三十五章,皇帝出遊第七百零五章 離開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子聲援第七百九十四章,運道差的歐陽容第五百四十三章 ,龍書慧成親第二百八十一章,發作太子妃第四十九章,欺負第五十三章,清醒第七百四十三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八百四十章,全家去看小討喜第二十四章,比較第十章,寶珠姑娘的心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小二暴起第一百一十一章,湯藥大補第四百七十一章,一羣蠢婦第一百三十六章,故人全來第三百三十章,堵住小王爺的嘴第四百零六章,仗勢欺世子第六百一十四章,教訓江強第二十六章,相見第四百七十四章,當年的錯和錯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太太亂點鴛鴦譜第一百六十一章,我不謝你奈我何?第六百三十一章,太子的領悟第四百八十三章,居心不良得懲治
第二百七十二章,親事喜人第九十章,討要第三十三章,梅花有情,人有情?第一百一十四章,承擔第二百二十五章,寶珠哺乳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攀比第七十八章,準備第四章,老太太高興第五百八十二章,威懾使臣第二百六十六章,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一百二十八章,夫唱婦隨第六百二十三章,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三百四十三章,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六百七十一章 加喜抓週第三十六章,飯堂風波第六百二十三章,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八百零一章,元皓勸和第五百五十章 ,火勢第四百八十五章,步步錯來步步錯第五百四十四章 ,上邪?這是怎麼了第七百零四章 搭橋第六百七十四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二百七十九章,壞壞的袁將軍第六百零五章,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一百二十三章,刺激第六百三十八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五百三十九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子聲援第七百四十九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三百三十二章,能人第四百零六章,仗勢欺世子第四百九十九章,集市風波第二百二十一章,欽差在此第七百九十四章,運道差的歐陽容第三百五十一章,袁二,你是女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二百七十六章,吉瑞和妖法第五百九十三章,魏行的失望第四百八十二章,寶珠心地人人服第五百一十一章,歐陽容進冷宮第八百二十六章,誰的包圍第一百四十六章,沒良心的丫頭第二百八十三章,寶珠也出手第五十二章,靜謐的寶姑娘第五百九十八章,皇帝回敬二近臣第七十七章,三六九等的家世第八百二十四章,皇帝父子對決第八百四十六章,大結局第一百四十四章,籌劃第六百五十八章 衣錦祭拜第一百二十八章,夫唱婦隨第八百零五章,譁變中見好兒媳第四百四十六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鬧醉白樓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六百九十章 截殺齊王第一百六十八章,在乎是因爲沒有第七百五十二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八章,循循第五百六十九章,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四百三十章,丞相是個程咬金。第三百七十三章,新王朝第七百二十九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五百五十七章,國公啊,你哈哈哈第四百八十六章,太子皇后怒風波第二百四十六章,分東西第四百二十八章,處罰皇后第五十八章,聚攏人心第六百二十二章,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四十一章,媒婆第二百七十九章,壞壞的袁將軍第一百六十三章,進宮第二百零五章,與姐姐相親相厚第八百三十五章,皇帝出遊第七百零五章 離開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子聲援第七百九十四章,運道差的歐陽容第五百四十三章 ,龍書慧成親第二百八十一章,發作太子妃第四十九章,欺負第五十三章,清醒第七百四十三章 太子夫妻入藏第八百四十章,全家去看小討喜第二十四章,比較第十章,寶珠姑娘的心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小二暴起第一百一十一章,湯藥大補第四百七十一章,一羣蠢婦第一百三十六章,故人全來第三百三十章,堵住小王爺的嘴第四百零六章,仗勢欺世子第六百一十四章,教訓江強第二十六章,相見第四百七十四章,當年的錯和錯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太太亂點鴛鴦譜第一百六十一章,我不謝你奈我何?第六百三十一章,太子的領悟第四百八十三章,居心不良得懲治